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70节

  什么破杂志!

  将杂志递还给王真真,张一行问道:“你交钱了?”

  王真真将杂志迅速收进桌洞里,摇摇头道:“还没有呢,要交五十块钱,说是评审费,太多了呀!我寻思你对这个应该比较了解吧,就问问你。”

  张一行松口气,“没交钱就好,这是假的!骗钱的比赛!你要想投稿的话,中午我给你拿几本杂志来!”

  王真真闻言有些失落,“好吧,我还以为是真的呢,文章都投过去了!”

  张一行笑笑,“重新投就是了,写的什么?我给你参谋参谋!”

  王真真连忙摆摆手,“不用不用,我瞎写的!”

  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张一行心里一直想着这个事儿。

  曾经四年级,他就是这样怀着当作家的梦想,傻傻地交了五十块钱评审费,害的家里卖粮食给他凑钱。

  若不是家里太穷,复赛的两百块他估计也得交上去。

  赵金麦探过头来问道:“同桌,你不高兴?”

  “没有,想点儿事!”张一行摇摇头,只是心里有些压抑不住的烦躁。

  不知道又有多少孩子像他以前一样受骗,怀着文学的梦想,卖掉家里的粮食凑齐所谓的评审费用。

  一环套一环,初审费用交完发现还有复审,复审完还有终审,着实可恶。

  琢磨这件事琢磨了半天,等到放学回到家的时候,张一行心中便有了计较。

  是该拿出老子的意大利炮来了!

  骂人不是张一行的强项,但是某人的强项啊!

  于是张一行拨通了韩涵的电话。

  《零下一度》自从上市以来,短短八个月的时间,累计销量达一百二十万册。

  虽然不如《三重门》,但这毕竟只是一部散文杂文集。

  这其中既有韩涵本身的名气原因,也与织梦文化不遗余力的帮助他宣传推广有关。

  对于通过《最小说》连载或织梦文化出版的作品,织梦文化都不遗余力的进行推介。

  并且按照张一行的要求,为作者拍摄写真宣传,并借助织梦文化的资源将作者推向各大媒体、电台节目,完全是将作者作为明星进行宣传打造。

  在这种强力的曝光机制下,不但作者本人收获知名度,并且也带动了作品的销量,《最小说》杂志的销量也是节节攀升,每月销量基本维持在了六十万册左右。

  电话里,张一行提到这个征文比赛,并请韩涵帮忙Diss一下。

  韩涵如今靠着一辆改装富康组了个车队,因为车队不合规,他每天只能在卡丁车场里练车,大把大把的稿费全都砸进了车里。

  饱尝疾苦后,韩涵相比以前多少现实了一点,面对张一行这位金主也就不怎么敌视了。

  张一行说的事情,对于韩涵来说,这就是一点儿动动手指头的小忙而已。

  10月14日,韩涵发文狂怼【XXXX杯征文比赛】,称其为骗子、华夏文学路上的一根搅屎棍。

  因为语言极其粗鄙,成为诸多媒体头条新闻。

第95章 冯小缸与《夜空中最亮的星》

  月底的时候,织梦文化突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当张一行看到带着墨镜的冯小缸时,脑筋一时没有转过弯儿来。

  有个声音一直在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还有谁!

  而冯小缸心中则十分震惊,眼前这个才十一岁的孩子,取得的成绩让多少成人都会汗颜!

  尤其是身处这座【织梦文化】的院子,通过玻璃窗看着一间间屋子里忙碌的工作人员,这种感觉便尤其强烈。

  “欢迎冯导,蓬荜生辉!”

  “张一行,久仰久仰!”

  张一行与胡苇时等人一起将冯小缸一行人迎到办公室里,相互吹捧了一阵。

  冯小缸好不容易才压下心中的惊讶,他作为导演,又身处京城,接触过的天才少年多的是。

  但张一行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成熟,还是让他叹为观止。

  张一行坐在沙发上,客套道:“什么风儿把您给吹来了?”

  冯小缸半真半假地回答道:“被你的故事吸引来的!”

  “噢,哪个故事?”

  “就是那本《地球上的星星》!”

  其实冯小缸是为了年底即将上映的电影《大腕》来泉城谈合作的,正好顺便来这边见张一行谈谈小说的事情。

  “是这样,《地球上的星星》这个故事我看了,还不错,打算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

  原来如此!

  《地球上的星星》原本就是个不错的电影,还是阿三刘得华阿米尔汉亲自导演主演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是对学校老师和家长只在乎成绩而忽略孩子其他闪光点的一次拷问。

  而刚好,此时孩子教育问题正是华夏热议的一个话题。

  尤其是韩涵成名,让很多人将八零后称为垮掉的一代。

  张一行不断从国外地里往自家田里扒拉粮食,对这一天早就有了准备。

  他从没想过凭借一己之力就将这些原本国外的经典一一还原出来,三头六臂也做不到。

  而且他拷贝国外经典的行为会一直进行,直到拷无可拷,手里肯定会积攒越来越多的经典题材。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张一行不想自己活得那么忙碌,所以当冯小缸提出这件事后,张一行心中便有了答案。

  卖!

  正如他此前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他的闪耀,但他也覆盖不了别人的光彩。

  而且冯小缸作为四大名导之一,张一行对他的实力还是信得过的。

  尤其对于市井小人物的刻画,冯小缸做得尤其出色。

  反正就是烂,粮食也是烂在自家地里,也是养分。

  张一行点点头,“可以!”

  冯小缸有些意外张一行答应的如此痛快,笑道:“至于价格,就按照市场价来,考虑到你的名气和这部作品影响力,一口价,180万!”

  这个价格的确很有诚意了,一般知名电影编剧给出的剧本也就能卖到两三百万而已。

  至于电影票房分成,一个在电影领域从来没有证明过自己的人,是没资格谈分成的。

  等以后哪天从手里卖出去的剧本爆红几部电影后,那时候自然就轮到自己谈条件了。

  “凑个整吧!200万!”

  冯小缸考虑了下,忽然问道:“你会做歌是吧?”

  张一行皱起眉头,知道冯小缸是故意这样问。

  果然,冯小缸继续道:“这样吧,伱要是能给这电影配一首主题曲,那就200万!”

  在冯小缸看来,做歌哪有这么容易,尤其是还要符合电影故事,这就和命题作文一样,不过是婉拒张一行的要求罢了。

  只是没想到,张一行嘴角一翘,对旁边孙雅文道,“雅文姐,去帮我找一把吉他!”

  冯小缸和随行助理顿时愣住。

  这是要现场做歌吗?

  二十多分钟后,孙雅文买了把新的吉他回来。

  张一行抱着吉他调了调音,对冯小缸道:“这首歌呢,就叫《夜空中最亮的星》!”

  冯小缸有些震惊,但也只能安心等待张一行表演。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oh~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oh~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靠近你

  ……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一曲唱罢,全场沉默。

  良久,冯小缸率先反应过来,他龇着牙鼓掌道:“人才!这歌儿太好了,经典,合适!”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逃跑计划演唱的一首歌,也是电影《流浪地球》片尾曲,但放在《地球上的星星》里,这首歌也十分搭调。

  而且一首经典的主题曲,对于电影票房是有助推作用的。

  冯小缸干这一行这么多年,对经典敏锐度十分高。

  所以他能发现《地球上的星星》这个故事十分适合电影改编,也能发现这首歌曲的不一般。

  冯小缸说话算话,用200万买下《地球上的星星》国内电影电视剧版权,并计划年后举办发布会,先炒一波热度。

  歌曲才卖了20万,张一行不得不感慨还是香江那边有钱,当时《少年包青天》一个电视剧主题曲都能要到70万。

  送走冯小缸后,胡苇时和孙雅文几人都围着张一行道:“再唱一遍听听,太好听了!”“一行,你真是个天才!”

  张一行将夸赞一一笑纳,再次弹起吉他。

  ……

  一辆京牌汽车离开岳山市。

首节 上一节 70/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