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40节

  “行,那我就领啦!一会儿我给伱看着点儿,把事儿给你办的明明白白哩!”

  “那就麻烦啦!”

  “不麻烦,不麻烦!”

  郑万象对张一行伸一个大拇指,便跟着张一行来到村委大院子。

  外面等候的摄影师已经准备好了摄像机。

  不到两分钟,就有人陆陆续续走进院子,有疑惑有兴奋,也有一些年轻的来看热闹。

  “听着说发油和面条,真哩假哩!”

  “我六十啦,我六十啦!”

  “五十九能领吗?”

  “在哪里领?怎么领啊?”

  “行行,你给买的油和面条啊,你也太舍得啦,这么多人捏!”

  村长这会儿也走了出来,一边指挥所有人在院子里排好队,一边大声喊道:“六十周岁以上的才能领,没拿身份证的回去拿身份证,户口本也行,不满六十的等六十以后再来,以后每年都有,行行出息了,给村里做好事,大家要记好,都别光想着占便宜,都排好,不够年龄的都滚回去,新闻拍着呢,别丢人!”

  村长的威信还是很强的,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虽然也有窃窃私语,但总算把队伍排整齐了。

  村长满意地点点头,一挥手,“好,一个一个进屋,领油领面条!”

  村委会的屋门这会儿才打开,里面都是郑万象领着来送货和发货的人,算是给张一行帮忙。

  排在第一位的老人忐忑地走进门,被发货人员检查身份证并记下姓名后,就领到了一桶豆油和十斤挂面。

  后面的人群顿时又骚动起来。

  “哎呦,真领到了!”

  “真发了啊!”

  村长咳咳嗓子,很尽责的嚷嚷道:“乱什么,乱什么,行行咱们村里的孩子,还能骗大家不成,今年是补的去年的,以后每年过年前就能领,都记着行行的好,这是自家孩子,外人谁舍得给你们油给你们大米!”

  张一行笑笑,不愧是当村长的,会说话。

  就这样,人一个一个进去,然后一个个提着油和挂面出来,有张一行熟悉的长辈,也有后村不认识的老人,全都喜气洋洋就跟过年一样。

  张一行数了数,一共三十八个老人。

  等到这边全部忙完,已经是一个半小时后。

  郑万象带着员工离开,县记者和摄影师也一起离开了。

  张一行与村长招呼一声,便施施然离开村委大院。

  走在路上,忽然有一个驼背老太太颤颤巍巍迎了过来。

  张一行知道她,因为村里就这一个驼背,是个独居老人,听说孩子是当兵没的。

  自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村里小孩子们看到她都会偷偷称呼她刘罗锅。

  “行行是吧!”

  “昂,我是!”

  老太太盯着张一行,一边咧着嘴笑,一边将一直捂在手掌心的手绢递了过来。

  手绢打开,里面是三个鸡蛋。

  “行行,我听他们说你爱吃红鸡蛋哩,刚煮哩,家里没红纸,你别嫌啊!”

  张一行愣了愣,见老太太一直举着鸡蛋,连忙接住。

  鸡蛋热腾腾的。

  老太太见张一行接住鸡蛋了,就高兴地走了,嘴里还念叨着,好孩子哟,好孩子哟。

  在路上站了好一会儿,张一行才拿着鸡蛋回家,一边吃一边走。

  走到家门口时,鸡蛋都吃完了。

  心里的一些情绪,也全部都消失了。

  其实,他现在已经不太爱吃鸡蛋了。

第53章 盖新房

  只用了短短两个来月,张耀祖家的新房就落成了,墙上刮的大白还没干,烧一把火,人就住了进去。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甲醛这种说法,都是一边住一边晾房子。

  张光宗李红玉特意买了礼物前去温锅,庆祝老二住新家。

  房子都是平房,正房两层,偏房就一层,和以前的尖顶瓦房相比,晾晒粮食会非常方便。

  如今收完麦子,基本都是在路上晾晒,为了防止有人偷麦子,还要在路上搭床睡觉彻夜看守。

  只是这样晾晒的麦子很脏,容易混进去尘土,入缸的时候还需要扬麦清理。

  而有了平房就方便很多,直接在房顶晒麦子就好了,又安全又干净。

  刘英明显心情很好,拉着李红玉一个屋一个屋的转,还劝李红玉也赶紧把老房子拆了盖新房。

  李红玉显然十分心动。

  外面虽然有新房子,但他们总觉得外面不如家里。

  家里有地能种粮食,有院子能种菜,能养鸡养猪,还有邻居能随时串门聊天。

  市里啥都没有!

  张一行也从没要求过父母搬去市里新房住,因为记忆中他在省城买房后,父母在城市里住的并不开心,总是心心念念想回老家。

  他们这代人,故土情结太重了!

  楼房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家,反而像是牢笼,哪怕价格再昂贵,也永远比不上老家的大院子。

  张一行曾经对此很不理解。

  慢慢爬上楼梯,张一行终于站在了房顶上,眺望着这个小村庄,绿树葱葱,杂在红砖青瓦间。

  “啊~”正要诗兴大发呢,楼下忽然有刺耳的哨声传来。

  “哔~哔~哔~”

  张一行低头一看,原来是堂哥张运福带着张秀秀从外面回来了。

  张运福抱着一堆树枝嫩条在前面走,张秀秀鼓着腮帮跟在后面,她嘴里吹着枝条皮做的小哨子,哔哔声就是小哨子发出的。

  “哥,哥。”看到楼顶上张一行往这边瞧,张秀秀连忙拿下嘴里哨子,挥舞着喊道:“要哨子不,咱哥做的小哨子能吹很响哩!”

  张一行呵呵笑笑,“行啊,哥,你给我做个大的。”

  张运福点点头,“没问题,我给你做个大牛哔!”

  张一行尴尬笑笑。

  用很粗的枝条做的大哨子就叫大牛哔,因为吹起来就像牛叫一样沉闷。

  其实张一行自己也会做,只要把树枝切成段,将里面的白木芯拧出来,留下完整一段树皮,树皮刮个吹口就能当哨子。

  但堂哥似乎这会做得很得意,也就只好让他去显摆了。

  刘英看到外面的动静,指着儿子对李红玉道:“瞧瞧,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还是行行有出息!”

  李红玉摆摆手,“什么出息不出息的,运福大头大脸的,一看就有福,孩子还孝顺,以后取个好媳妇,你就光享福吧!”

  刘英顿时高兴地哈哈大笑,嘴里谦虚道:“啥享福啊,不把我气死就行!”

  ……

  回到家的时候,李红玉一直念叨老二家房子气派。

  张一行看她一副艳羡的模样,笑道:“妈,咱也盖新房吧!”

  “啊?”李红玉愣了下,想了想摇头道:“不盖了,浪费钱。”

  过了一会儿,李红玉又道:“伱二叔家房子不到三万就盖起来了,你说贵不贵?”

  又过了一会儿,李红玉又说:“晒麦子倒是挺方便的。”

  张一行就听她在那念叨,不接话,等她自己说服自己。

  他知道母亲其实很想盖房的,记忆里,家里还完账后,母亲在父亲的反对下,硬是又借钱把房子盖了起来。

  她的心气儿其实很高。

  只是这个家曾经太穷,总是借钱的她就习惯了卑微。

  张一行经历过,知道越是卑微,那种心气儿就越压制不住。

  曾经相邻的两家邻居房子盖得偏房,仅仅一层就高出自家老屋十公分,母亲什么都没说,可是等到她盖房的时候,直接又将房子抬高,硬是比两边邻居家高出二十公分,为此还吵了两架。

  那次吵架,在村里向来以脾气好著称的母亲,一个人对骂两家邻居婆媳四个女人,最后还骂赢了,让村里人大开眼界。

  “行行,以后你娶媳妇,也得回老家吧,现在这房子是不是有点丢人?”

  “嗯,是丢人!”张一行附和道。

  “那要不咱也盖房子?”

  “盖吧!”

  外面的房子再好,可村里人看不到,就像锦衣夜行一般。

  张一行知道母亲其实爱面子,那就给她长足面子。

  况且,现在不到三万就能盖房子,再等个十年,三万块连工人的费用都付不起。

  当张光宗下班回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李红玉要盖新房子的通知。

  不是商议,是通知!

  张光宗反对无效。

  第二天,李红玉就张罗着找人了。

  张一行家里要盖新房,成为张家堂的大新闻。

  村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哦,总算盖房了。

  张家堂家东地里有一座沙坑,是村里的集体财产,谁家盖房用沙都能来这里拉。

  当张一行家老房子被扒掉的第二天,有十几辆板车拉着满满的沙子给张一行家里送了过来。

  拉车的都是些六十多岁的老头,也有的是老两口一起,还有子女帮着拉的。

  张一行在学校没有见到这个场面,等到放学回家听到这件事儿的时候,高兴地一夜没有睡着。

  书上总是说做好事不要图回报,张一行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如果能够得到一点回报,哪怕是一个煮鸡蛋,或者一车沙子,都能让下次做好事变成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终究还是个俗人啊!”躺在被窝里辗转反侧,张一行不停叹息。

  家里的两棵杨树和臭椿树终究没有逃脱被砍伐的命运。

  只是以前是因为交学杂费被砍伐卖掉,这次则是被拿去做成了家具。

首节 上一节 40/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