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116节

  张一行随口道:“我就喜欢好看的!”

  “肤浅!”郑万龙无奈,想想家族里那些晚辈儿,好像还真找不出一个长得很好看的来。

  蹭完饭,张一行便回到自己的房子,打开电脑,写一份名叫《我是歌手》的综艺策划案。

  今年省电台出了两档大火的综艺节目,一个是芒果台的《超级女声》,一个是鲁省电视台的《华夏好声音》。

  看着两个电视台飙高的收视率,身为老大哥的央视终于坐不住了。

  收视率要是被下面小弟碾压,首先面子上就过不去。

  其次还有利益,广告商本来就是奔着央视的收视率来投放广告的,如今有了其他收视率高的电视台,便有了除央视外的其他选择。

  于是便有了央视向筑梦影娱发来的综艺制作邀请。

  鲁省电视台毕竟容不下太多的综艺节目,所以张一行肯定也会与其他电视台合作的。

  何况他最在意的是与国外进行节目版权争夺,至于和什么电视台合作并不算太重要。

  能与央视合作,对于筑梦影娱继续扩大影响力来说,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原本张一行想着将《最强大脑》这个相对来说比较正能量的综艺拿出来给央视的,奈何央视受到两档超火综艺的影响,点名也要歌唱类综艺,张一行只得拿出了《我是歌手》。

  相比《超级女声》和《华夏好声音》选拔草根,《我是歌手》直接是全明星参与,倒也能满足央视高省电台一等的虚荣心。

  等到策划案完成,张一行将其发给陈菲,然后打开天涯论坛看了看。

  一篇帖子映入张一行的眼帘。

  《为汉服的浅吟低唱》: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

  当我兴奋地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

  总有一个声音大声地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倭国人去宣扬。

  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

  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张一行怔了怔。

  他并不是汉服爱好者,但对于汉服文化的复兴是有印象的。

  如今穿汉服是异类,但十几二十年后,穿汉服上街已经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

  想想曾经去江南旅游时看到的满大街的汉服小姐姐,还有短视频平台上数不胜数的汉服网红。

  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能将文化、服装、旅游等很好的捏合在一起。

  这条产业与织梦文化产业调性是十分相合的,可以为织梦文化再打上一个复兴华夏文化的烙印。

  考虑了一番之后,张一行给胡苇时发去了几条消息。

  一是组织研讨为《为汉服的浅吟低唱》作者天涯在小楼提供专栏创作机会。

  二是研讨邀请天涯在小楼等国内有影响力的汉服爱好者,以岳山市为基地,举办汉服文化节。

  虽然前期影响很小,但是如果持续举办下去,或许能够为岳山市这个普通内陆小城,带来一项旅游产业崛起的契机,就如同后世的淄市烧烤节一样。

  三是研讨建立汉服生产线,抢占产业先机。

  这三条,从文化到产业到旅游全部囊括进去,至于以后能不能发展起来,事在人为。

  对于岳山市这座家乡小城,若是能够伸手拉一拉,张一行也是希望它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契机的。

  这种内陆小城,比不得沿海和大城市,即使放出很好的招商政策,吸引来的也大多是重污染企业。

  发完消息,张一行关闭电脑,然后开始午睡。

  一周后,陈菲忽然打来电话,她在电话里对张一行道:“央视来人了,似乎有事情要找伱谈!”

  “没说具体什么事?”

  “没有!似乎想找你当面谈!”

  张一行想想,或许是关于《我是歌手》综艺节目的事情,于是答应道:“那明天让他们来罗城吧!”

  “好!”

  第二天,陈菲便带人来到罗城。

  来人名叫赵常永,见到张一行,他客套一番后,便说出了此番来意。

  竟然是邀请张一行参加新年春晚!

  中宣部、文化部点名!

  好吧,又是《功夫熊猫》全球票房带来的后续影响力。

  至于要奉献的节目,自然还是《华夏少年说》。

  陈菲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

  这个年代,没有比春晚更大的舞台了。

  虽然张一行其实并不需要这点儿登台露脸的机会,但登上这个舞台,对于织梦文化来说,将是一件十分振奋的大事。

  从日报到央视新闻再到春晚舞台,织梦文化几乎是全垒打了,何况还是上面点名。

  这要传出去,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张一行一副大义凛然模样,对赵长勇大声道:“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义不容辞!”

  赵长勇激灵一下:这么肉麻的吗!

  陈菲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连忙捂住嘴,只是一颤一颤的肩膀诉说着她憋笑很是辛苦。

  张一行瞥了眼陈菲颤颤巍巍的山巅,赶紧转移了视线。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第158章 为什么男主角不是你

  次日,张一行与赵长永一起前往京城。

  如今才是9月份,新年春晚的总导演才刚刚确认没多久,没想到张一行的节目反而第一时间被确定下来。

  顶着文化输出功臣的光环,张一行更加自省。

  只要不偷税漏税不黄赌毒,身上的光环就如同金身了。

  进入朝阳区后,看着车外来来往往的朝阳群众,张一行不自觉地挺了挺腰。

  陈如意好奇地看了张一行一眼,总觉得他一进入朝阳区后就怪怪的,坚定地像个佛。

  难道街边的路人有什么魔力?

  到了央视大楼,提前接到赵长永消息的春晚导演朗坤亲自来迎接了张一行。

  作为春晚导演,排面其实非常大的,尤其是现在人人都想上春晚的年代。

  再大的腕儿,作品也是说毙就毙。

  但张一行是上面点名要上新年春晚的,根本不存在毙掉一说,而且朗坤还必须要保证张一行的节目出效果。

  迎上来与张一行握着手,朗坤打量着张一行,称赞道:“一行,百闻不如一见,真人比镜头中还要英俊!”

  张一行谦虚道:“朗导谬赞了!”

  两人说说笑笑走进大楼内,一边走一边寒暄。

  坐在会议室里,张一行听完朗坤对节目的想法,询问道:“也就是说,依然采用当时六一晚会的节目形式?”

  朗坤点点头,“对,依然是你和少儿合唱团共同演绎,至于少儿合唱团成员,将在两岸三地选拔。”

  “好的,一切听导演安排!”张一行回道。

  其实没什么新意,对于春节晚会导演来说,总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所以张一行的节目形式就直接复用了六一的形式。

  不过从两岸三地选拔少年儿童组成合唱团这个点子,倒是能看出朗坤的聪明。

  歌名在那里放着呢!《少年华夏说》!

  敲定了彩排时间,张一行便离开央视大楼。

  看了看手机,有书畅的未接来电。

  张一行将电话拨过去,那边传来书畅的声音,“偶像,你来京城了?”

  张一行疑惑道:“你消息怎么这么灵通,我今天刚到?”

  “网上有人说在车站看到伱了,连照片都有!”

  “好吧,大城市就是大城市!”

  “是你名声太响了好吧,一般人也没人拍啊!有没有时间,小粉丝请你吃饭!”

  张一行看看时间,回道:“你定地方吧,正好也有事想找你谈谈!”

  “什么事?”

  “见面再说,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书畅迅速敲定了地方,这一次选择了一家鲁菜馆。

  张一行先到了地方,带着蛤蟆镜,低调地进入餐馆包厢。

  等了十分钟左右,书畅也终于到了。

  服务员小姐姐拿着菜单进来,似惊似喜地偷偷打量张一行。

  张一行无奈摘下墨镜,对服务员道:“别声张啊!”

  “嗯嗯嗯!”服务员小姐姐连忙点头,“一会儿能不能帮我签个名!”

  “没问题!”张一行答应道。

  等到服务员离开,书畅啧啧摇头道:“瞧瞧,不愧是偶像,人只顾着看你了,我成了透明人了。”

  张一行呵呵笑笑,问道:“最近忙不忙?”

  书畅摇摇头,“还好吧,大学时间还算宽松,偶尔也接戏拍。”

  张一行想想她报的英语专业就忍不住想吐槽,“不是我说你,明星不比其他职业,观众面前混个脸熟,否则容易被忘记,你说上什么学啊,多接点戏多好!”

  书畅笑容灿烂,哈哈笑笑打趣道:“不上学,万一以后没戏拍了,你养我啊!”

  说完她又摆摆手道:“开玩笑,开玩笑,昨天刚重温了一遍《喜剧之王》。”

  张一行好奇道:“你也喜欢看周星星?”

  书畅点点头,嗯一声道:“喜欢啊,不过最近好像风评不太好!”

  张一行知道书畅说的是什么,功夫女主角黄胜衣正在与周星星打解约官司,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

首节 上一节 116/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