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从收购米高梅开始 第198节

  “这种感觉中夹杂着惊讶、佩服、狂妄、轻视、尊重等说不清楚的东西,那是对你的感觉。”

  “你想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好莱坞,勇气令人钦佩。”

  “我今年已经42岁了,竟然突然产生了一种陪你大闹一场的冲动,年轻时候的感觉仿佛回来了。”

  埃里克扬起嘴角:“彼得,只要合同签好,如果有人找你麻烦,你完全可以推脱是受了我的欺骗。”

  “毕竟有钱赚,谁会嫌弃呢?不是吗?”

  “哈哈哈看来你连后路都帮我想好了。”

  “当然,我对朋友向来坦荡,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

  砰!

  大胡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我加入了,又能赚钱又能恶心一下某些人,我加入定了。”

  “反正《指环王》三部曲结束了,我也想休息一段时间,至少一年内是不会再碰大制作了。”

  “说吧,你明年打算开几部戏?”

  埃里克想了想,单单是漫威明年至少两部打底,还有《饥饿游戏》《盗梦空间》《变形金刚》等。

  他张开五指:“至少5部大制作,再加上其他,我还有点担心维塔数码能不能完成。”

  彼得杰克逊拍了拍胸脯:“你有多少我就能做多少,无外乎是增加机器和人手。”

  “那好,我们可以先签订一份合同,暂时约定30部电影吧。”

  “两年30部?”

  “只多不少!”

第203章201飞鸟与鱼,一个翱翔天空,一个深

   第203章201.飞鸟与鱼,一个翱翔天空,一个深潜海底

  时隔一个多月,洛杉矶弧光电影院,继《变形金刚》之后,埃里克今年执导的第二部电影《阿黛尔的生活》也迎来了首映。

  与《变形金刚》铺天盖地的造势不同,《阿黛尔的生活》不适合大规模宣传,甚至从电影立项到开拍,再到杀青都始终处于严格保密状态。

  同性题材,虽然不像以前一样是禁忌,但依然不是大众话题,LGBT的风潮还有十几年才能兴起。

  从各大电影节来看,欧洲那边对同性题材相对开放一些,奥斯卡比欧洲更加保守。

  往前数十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同性题材电影倒是有,但最终斩获大奖的却没有。

  就连当年大热门题材《断背山》,拍的如此好,最后也输给了《撞车》。

  但《断背山》真的不如《撞车》优秀吗?

  媒体和很多人认为并非如此,更多是因为当年风气未开,奥斯卡评委也会审时度势,不敢打破世俗枷锁。

  等到2017年的时候,《月光男孩》爆冷击败了《海边的曼彻斯特》《血战钢锯岭》《爱乐之城》等优秀电影,斩获最佳影片大奖。

  因为当时社会思潮已经涌动,奥斯卡自然顺势而为,做了一个大部分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终于,阿黛尔无法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选择了与男朋友分手。

  因此影院老板才愿意给埃里克面子,首映勉强达到了500家戏院,这已经是多次协商后的结果,到极限了。

  “嗨阿黛尔!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表情中带着一丝局促和羞涩,似乎在担心女孩的拒绝,让他的形象与《变形金刚》中的美国大兵截然不同。

  “我感觉不对劲。”

  随后几分钟,开始展示阿黛尔的日常生活,平平无奇的家庭、平平无奇的学校、平平无奇的课堂,几个爱八卦的闺蜜。

  大银幕上,故事正式开始,第一部分——相遇。

  鉴于各种特殊原因,今天与其说是首映礼,不如说就是一场象征性的仪式。

  明媚的阳光下,随着阿黛尔的登场,不少影评人眼前一亮。

  “我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很迟钝,明明靠在他的肩膀上,但就像飞鸟与鱼,一个翱翔天空,一个深潜海底。”

  果然,回到家的阿黛尔一个人躺在床上,梦中的场景并非和男朋友。

  “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美国之外的国家,你敢信这玩意能击败《三块广告牌》?

  《水形物语》能获奖的最大原因不外乎政治正确,传达的观点太符合白左那一套了。

  以米高梅的影响力,还是在这一年来上映的电影几乎都盈利的情况下,帮助院线赚了不少。

  惊醒的阿黛尔有些手足无措。

  如果说有点亮色的话,就是有个爱慕她的男同学。

  结果再看他现在的银幕形象,那种反差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伙子有演技。

  “化用了泰戈尔的诗句,漂亮的台词!”看到这里,很多影评人不由内心赞叹。

  大家都想看看,这部被严格保密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成分?

  灯光落下,埃里克坐在中间,阿什莉和玛丽分别在他左右。

  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对同性题材电影抱有偏见乃至于对同性恋抱有偏见的都大有人在。

  电影人们对艺术尚有一定的追求和理解,但也不敢公然违背大众意志。

  “不,不是他的问题,是我自己,我感觉自己好像缺了点东西。”

  很多影评人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了异样,以他们的经验来看,剧情走向似乎要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公交车上,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的男同学登场,没有商业电影中的霸道总裁范,也没有旁人的指指点点,就是单纯的问候,如同你我的生活。

  不少人刚看完《变形金刚》,临死时候的决绝怒吼还回荡在脑海中。

  就在两人约会的时候,染着一头蓝色短发的玛丽搂着一个女孩登场了,错愕的交纵间,她们完成了一眼万年的相遇。

  “阿黛尔,我不懂,是我做的不够吗?”

  《断背山》这种佼佼者最终也不过上映了600多家电影院,实在是阻力很大。

  更多是选择先几十家电影院小规模上映,如果反响还可以,就逐步扩大规模,不过能突破千家戏院的屈指可数。

  阿黛尔的爱情似乎来了,两人开始约会,但过程中阿黛尔总是心不在焉,似乎并不满意这段感情。

  所以别看同性题材的电影每年都在拍摄,但都不会进行大规模放映,一些影院老板会拒绝,有难度的。

  “感情不合,你们分手好了。”

  旧金山邮报娱乐专栏的影评人凯尔金斯比暗自点头,身为一个女人,她喜欢女演员的这种改变,会让电影更有生活气息。

  尤其是在南卡罗莱纳等偏保守的州,宗教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地区更是如此。

  和男朋友的约会愈加困难,她越来越感觉不自在,只能向陌生的互助会倾诉。

  从奥斯卡这些年的发展趋势就能看出来,社会风气的变化对一部电影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再到2018年,评委会的胆子明显更大了,竟然把大奖颁发给了《水形物语》,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两栖物种,都已经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了。

  没有红毯、没有邀请明星,只来了一大批影评人,有的是米高梅邀请的,有的是自己闻风主动来的。

  这种不施粉黛的样子,完全颠覆了阿什莉过去的形象,让她从以前的可爱酷女孩变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女孩。

  而一部好的文艺片应该具有这种气息,电影有了个好的开头。

  这是两女几個月以来第一次因为电影的事公开露面,感受到她们的紧张,埃里克在二人手心轻轻画着圈圈。

  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一个在哭自己逝去的爱情,一个因为愧疚同时又勇敢地选择做自己。

  分手之后她开始寻找,寻找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孩,两人最终在一家同性酒吧相遇。

  “选择爱你那个!”

  电影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阿黛尔和艾玛,潜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情欲爆发。

  电影院里,不少人发出惊呼,倒不是因为床戏的尺度太大。

  画面上呈现出的最大尺度,然后是一些脸部特写镜头,埃里克剪辑地都没有露点。

  露点了就会被划分到NC17级,未成年人禁止观看,大大影响受众规模。

  不露点就是R级,未成年人至少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观看,这个家长陪同是很模糊的说法,哥哥、表姐、远方亲戚都能算。

  观众吃惊在于阿什莉和玛丽是亲姐妹,她们不是两个无相干的女演员,是存续血缘关系的。

  这一层关系搭配着引人入胜的画面,即使浅尝辄止,带来的冲击却远胜于那些露骨画面。

  “OMG!”

  “天呐!”

  “埃里克库珀是怎么说服她们的?”

  

  NBC和ABC的影评人对视一眼,都读出了对方眼睛中的惊讶。

  遍数影史,还从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要怎么拍?片场不会尴尬吗?难道不会有心理障碍吗?

  抱着这样的心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比看任何电影都要集中。

  电影也进入了第二部分——相爱。

  阿黛尔和艾玛,画面色调变得愈发明亮,两人都展现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但欢笑的背后又隐藏着隐患,她们所处的环境可以说天差地别。

  艾玛生活在艺术家庭,父母思想开放,朋友也都鼓励她去追求真爱,去展现真我。

  但阿黛尔的家庭偏保守,父母和朋友大都对同性恋持反对态度。

  环境的巨大差异让二人的生活出现矛盾,尤其是阿黛尔根本不敢向父母袒露心声,让二人发生了第一次争吵。

  随后电影进入第三个篇章——差异。

  面对艾玛的朋友圈,尤其是关于艺术的事,阿黛尔根本插不上话,她像个局外人看着艾玛和别人谈笑风生。

  而自己只能默默收拾厨房,失落写在脸上,但兴奋的艾玛并未注意。

  两人缺少沟通,阿黛尔喜欢被动,把事情憋在心里。

  艾玛则有些神经大条,她没有注意到,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一段时间下来,融不进圈子的压力让阿黛尔烦闷,尤其是看到艾玛因为工作让她心里不舒服。

  恍惚之间,她答应了男同事的追求,男同事想更进一步却被清醒的阿黛尔阻止,只能把她送回家。

  但这一幕却被艾玛捕捉到了,两人迎来了矛盾的爆发。

  电影也进入第四个篇章——沉沦。

  分手后的两人都很痛苦,但不仅是误会的原因,更在于生活方式和思想追求相距太远。

  时间一转眼来到一年后,阿黛尔换上了更加职业的衣服,换了更加成熟的发型,两人又相遇了。

  “这段时间过得还好吗?”

首节 上一节 198/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