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无分文到世界之颠 第72节

眼前的场景让陈浩一下勾起了不少儿时的回忆。

虽然家庭条件差物资匮乏,但总是那么的让人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没心没肺。

现在想起来都甜丝丝美滋滋的,让人回味无穷。

回忆起来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翘起嘴角。

三辆大奔刚一进村就引起了所有人注意。

陈浩时不时的下车给小孩散糖,给爷们散烟。

“嚯……好家伙,大军这跟陈浩没出去几个月就开上小轿车了。

可以啊!”

“嘿嘿……刚学的,刚学的……”

大军很是客气的给大家散烟。

好家伙,我们知道你是刚学的,问题是我们学会也没车开啊!

“嚯……这中华都抽上了。”

……

“西装就是提人啊!你们看大军这精气神……”

……

要说陈浩让人羡慕,那更让人羡慕的则是陈大军了。

一个几个月前还跟自己一样在地里刨食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瞬间开上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小轿车。

这给他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不可谓不够震撼。

羡慕是真的,而更多的则是嫉妒,是酸。

你说你,大家一起穷的好好的,可你却突然一下富了起来,这让我们以后还怎么愉快的玩耍。

不长点的路,愣是一波三折,老半天才算到家。

此时父母,大伯、大妈、堂嫂、小虎还有堂姐和姐夫带着孩子已经在自家门口等着了。

“爸妈,我们回来了。”

“唉!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回屋……”

“不急,等我先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衣服鞋帽人人有份,吃的用的卸了好半天。

就在陈大军和自己父亲一起从他开回来的车上卸陈浩放在上面的大包时傻眼了。

一个不小把包的拉链给扯开了,一看里面居然全是钱。

这时陈浩也走了过来。

“这个就不用卸下来了,这是我给大军哥的。”

“这……这怎么行,看着能有一百万,我何德何能,这钱我不能要。”

自己几斤几两自己知道,就自己干的那点活,上哪能赚这么多钱。

陈大军连忙推辞。

“你不要那这就是给我大伯的。”

“唉……这不行、这不行、这不……”

这个时代哪有一给大伯送钱就是一百万的,完全颠覆了陈大伯的认知。

慌张的摆手示意自己不要。

“好我的大伯啊!

只当这是您侄儿的一番孝心,您就收下吧!

大过年的就不要在这推辞了。

不然我这年都过不好。”

说完没等大伯开口陈浩直接就把后备箱给关上了。

“别站着了,走,我们进屋说说话。”

“这……”

大军和父亲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车,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关键这种事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没有经验可循。

笑话,要是这种事有经验,那现在住的可就不是土坯房了。

见两人还傻站着,陈浩转身一把将两人给拽进了屋。

此时屋内火炉烧的通红,暖烘烘的。

房间里架烧无烟煤的炉子,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以前家里顶多架个烧蜂窝煤的炉子。

陈浩不知道的是,之所以家里架着无烟煤炉子,也都是因为他今天要回来,不然家里还架的是蜂窝煤炉子。

节俭是每个农村人生来自带的基因,这是很难改变的。

特别是像陈浩父母这种勤勤恳恳一辈子的人。

所有人脸上洋溢着笑脸翻看陈浩给他们带回来的礼物。

当然这些都是张紫妍在陈浩去京都前提前买好的。

时不时有人笑出声,眼前这温馨的画面让陈浩很是陶醉。

只是堂姐陈丽和堂姐夫两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一直怯生生的站在一旁,不时尴尬的陪笑一下。

即便是面对亲戚,那种因为贫穷存在于骨子里的自卑,是无法掩饰的。

这些都被陈浩尽收眼底。

曾几何时他又不是如此。

因为家里穷,走亲戚时在孩子群里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那次不是别人都拿到好吃的后,他才怯生生的上前。

那种感受他再清楚不过了。

是一种用语言无法形容的酸楚。

有些事本可以理直气壮的上前争取,但贫穷就像一个巨大的铅球绑在身后拽着自己,无法迈步上前。

从小跟在陈丽姐屁股后面长大,那时的堂姐是多么的甜美开朗,变成现在这样陈浩心里很不是滋味。

转身出了门在自己车上拿了十万块现金又来到房间。

对着堂姐的两个孩子喊到:“洋洋和甜甜过来,舅舅给你们发压岁钱了。”

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此时正在吃张紫妍给他们的糖果,见陈浩叫他两,怯生生的缓步移到了陈浩面前。

通红的脸蛋,冻裂的双手,不合身的衣服,看着只叫人心痛。

“来,拿着,这是舅舅给你们的压岁钱。”

洋洋十岁,甜甜九岁,两人对钱早已有了概念。

陈浩一下给他两这么多钱,两人那敢拿。

转头又望向父母。

此时陈丽已经来到近前。

“不敢、不敢,那有给孩子这样发压岁钱的。

你赚钱也不容易,这钱万万不能要……。”

“嘿……姐,你怎么还跟我客气上了,我记的你以前可不是这样啊!

我不听话你就满院子追着打我,那时候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打的我是哇哇直哭。

我求饶都没用。

现在到矫情起了。

拿着!!!”

“不是浩浩,你的心意姐领了,实在是这钱太多了。

你要是真想帮姐,过完年你把你姐夫也带到外面去赚钱。

也算帮了姐一把……”

说着说着,一激动陈丽竟不由的哭出了声。

第94章 小期待(求五星好评)

不怪陈丽会这样,实在是她这些年太难了。

起初她嫁给自己丈夫时,丈夫在乡初中是一名教师,算是吃国家饭,生活勉强过的去。

可由于没关系,丈夫一直没转正,后来工作被别人顶了,便回家务农了。

那知老公刚丢了工作,公公和婆婆一看她们没了收入,沾不上什么光,就提出了分家。

并且是立即执行的那种。

房子是小儿子的,让他们搬出去。

两人只好带着不大的两个孩子住进了以前村子里空闲下来的饲养室。

饲养室的房子不说是八面露风也得是四面露风。

虽然是冬天,但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终于通过两年的省吃俭用,算是攒了一点钱准备给自己建个房子。

可那呈想,公公婆婆知道后找上门来说弟弟没钱娶媳妇,让把钱交出来。

不给,那就撒泼打滚。

说你不孝,你媳妇是我们帮你娶的,你弟弟现在娶媳妇理应出钱。

怕人笑话,最后只好拿了出来。

本以为这事情过去就没事了,哪成想,后面公公婆婆在小儿媳的撺掇下,三番五次的上门以各种理由要钱。

今天不是公公病了,明天就是婆婆病了要钱看医生。

后天又是家里没面了,过来借点粮食。

你不给还不行。

人家说的合情合理,公公婆婆你应该养活啊!

可到底是谁养谁,村里人都清楚。

首节 上一节 72/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