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 第537节

  三司管传令营令旗令牌、御用监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等件上直官军。

  四司管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官军上直官军。

  五司管杀虎手、前哨营、随侍营、辽东备御军、备倭军。

  前四个司基本都是仪仗,传令、后勤之类的辅助,只有五司是战斗的军士。

  五司一共有五支骑兵,平时养在大明不同的地方,用于防备不同的地方。

  毕竟大明和平时期,几万骑兵放在那一个地方,哪个地方的卫所都养不起。

  只能草原延边放两支防备草原,应天府或者说南直隶,放两支防备内部造反,沿海还放一支防备海盗。

  等到战时的时候,老爷子再把他们召集起来,减少养这么多骑兵带来的压力。

  本来三千营五司的这五支骑兵,他们的指挥使都是汉王朱高煦的心腹,而现在嘛!

  老爷子直接把备倭军交给了他的好圣孙朱瞻基统帅,前哨营交给了王宇,直接把老二的兵权夺了五分之二给老大。

  老爷子未尝没有点想法,他可不想看着自己的儿子们学自己。

  没错!作为皇帝,老爷子就是这么的双标,自己干的事,绝不想老二再干,干脆让老大的人分他兵权。

  原剧中老爷子把制衡老二的希望放在朱瞻基身上,这才带着他去北征,亲自教导他。

  现在王宇乱入,老爷子就再给了他一支骑兵,一则可以帮太子朱高炽制衡汉王朱高煦,二则是希望王宇这个小狼崽子能帮自己在北征的时候,发挥作用。

  毕竟上次北征,王宇初战就生擒了鞑靼大汗本雅失里,斩首鞑靼太师阿鲁台,老爷子觉得他绝对是一个将才。

  这次让王宇独领一军,提领三千营五司的前哨营,就是老爷子给他一个机会,看他能不能发挥什么奇效。

  老爷子也知道北征的对大明的负担重,所以也希望大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冠军侯,能深入草原,屡建奇功,减少大军在草原滞留的时间,减轻对大明后勤的压力。

  王宇到兵部领了印信,换上全副盔铠,这才到应天卫前哨营的驻地。

  前哨营驻防的大帐之中

  “末将顾统,见过指挥使大人!”

  一位须发皆张,脸上沟壑纵横,苦大仇深的将军身着全甲,带着一众的百户和总旗给王宇这位指挥使见礼。

  “众将不必多礼,还请起身吧,以后我还需要诸位多帮衬呢!”

  王宇伸手,扶起这位三千营五司的前哨副指挥,对方和他级别相当,也是个千户,相当于他的副手。

  这前哨副指挥使顾统,乃是朱元璋亲封的镇远侯顾成的儿子,当初靖难的时候,被老爷子俘虏后投降了,全家十六口全被建文帝给宰了。

  加上顾统靖难的时候,又没机会立什么功劳,镇远侯的爵位都被老爷子夺了。

  顾统虽然有些军阵本事,但由于是降将,一直不被老爷子重用。

  这次让王宇初次独领一军,老爷子当然要给他找个保险,让个有经验的老军伍辅佐他。

  这顾统就很合适,担任王宇副将的话,既能弥补他经验上的不足,又因为是降将,也不至于影响他在军中的指挥。

  王宇初到前哨营,简单的和一众百户总旗见过一面之后,便让自己带来的王氏族人组成的亲卫,把拉来十大车酒水和肉食给前哨营的将士们分了。

  “诸位将士不要客气,今日酒肉管够!”

  说罢!王宇端着大碗,豪迈的将酒水饮尽。

  虽然王宇年轻,但他的豪迈和酒肉还是收获了前哨营将士们的好感。

  开拔之前,王宇给前哨营的将士举办了一场盛大宴饮,引得这些军士欢呼不已。

  在军士前作秀完了,王宇回到前哨营大帐中,开始拉拢这些百户和总旗。

  “来来来!众将不要客气,盛饮……”

  大帐之中觥筹交错,渐渐大多将领红着脸醉倒,值得一说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了成国公的儿子朱能,也不知道他怎么调到自己手下来了。

  王宇面不改色的放下酒杯,看着还脸色微醺的副指挥使顾统。

  “还请将军带我在前哨营一观,介绍一下营中情况。”

  王宇观察过,这顾统似乎没有什么野心,是个可用之人,由于马上就要随老爷子开拔北征了,他也不客套,直接问起前哨营的情况。

  以后王宇想要用前哨营纵横草原,自然是要了解这前哨营的情况,知兵聚将,才能形成战力。

  “指挥使还请听我道来,这前哨营……”

  通过顾统给自己讲解,王宇慢慢也了解了前哨营的情况。

  前哨营的军制构成比较特殊,它是由以前的燕山三卫士兵组成的。

  具体来说,前哨营以骑兵为主,一共三千余军士,分为前哨左卫、前哨右卫和前哨中卫,每个卫所统领数千士兵。

  而每个卫所又分为五个营,由百户、总旗、小旗等军官负责管理。

  在大明的历次战争中,老爷子通常把前哨营交给汉王朱高煦管理。

  一般来说,汉王朱高煦通常用前哨营作为先锋,率先进入敌方阵地,进行侦察、搜索、骚扰等任务,为后续部队的进攻做好准备。

  王宇总结了一下,这前哨营说白了就是个探路的轻骑兵先锋营,有左右中三个卫,自己带前哨中卫、副指挥顾统带前哨左卫,还有一个普通的千户带前哨右卫。

  每个卫里有五个百户,每个百户手下有两个总旗,每个总旗底下有五个小旗,剩下的便是骑兵。

  今天在帐中的迎接自己的将领,王宇并没发现那位前哨右卫的千户。

  “顾大人!不知那位右卫的千户是哪位大人,今天为何不在军帐之中啊?”

  王宇面色平静,让人拿不准他的态度。

  倒是顾统经历了这么些年的蹉跎,早就知道了王宇问,问就是不满了,心里为那右卫千户抱歉。

  死道友不死贫道。

  “回禀指挥使大人,那右卫千户乃是个草原燕山卫的降丁,向来只佩服汉王的武勇,今日他告病,故而……”

  虽然顾统没有明说,但王宇还是听出来了,这统率右卫的草原人千户,是汉王的人。

  有些人很奇怪,为什么明军里会有草原人。

  实际这一点都不奇怪,老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时候,手下还是有不少草原人在大明任职文武效力。

  当初老爷子作为燕王,驻守顺天,燕山三卫里,可是有不少的草原降丁。

  随着靖难之后,这些降丁也有一部分身居高位了。

  当然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大明,他们做到千户,也算到了头了。

  王宇倒是也不生气,主动去帐中给那右卫千户嘘寒问暖,做足了样子。

  “多谢指挥使关心,下官只是身体不适,需要静养,还请大人自便。”

  王宇瞥见这千户帐中案前被啃了一半的大骨棒子,他开口笑着道。“如此你就好好休息吧!我就不打扰你了。”说完,退出了大帐。

  这千户满嘴偷吃的油光,吃着自己带来的酒肉,心里却是向着汉王朱高煦。

  好一条汉王忠心耿耿的狗啊!

  王宇把这油盐不进右卫千户记住了,心里琢磨着怎么把他搞死,好让自己的好哥们朱能上位。

  不管前哨营里的骑兵是大明人还是草原人,王宇都不在乎,但有人不愿意听他话的苗头,他就必须给他物理消失。

  这草原人千户,说不得是汉王朱高煦留下的钉子呢!

  不然今天王宇,明天他就敢出卖自己了。

  慈不掌军,义不掌财。

  当天晚上,前哨营有喝得太多起夜的将士,看到一个相对特征比较明显的色目人,拎着右卫千户的脑袋走出了帐篷。

  待王宇召集军士寻找的时候,却是没了那色目人的踪迹。

  这事报到应天府衙门,便变成一桩悬案。

  王宇以即将开拔为理由,直接奏请老爷子提拔朱能为右卫代千户,待他这次北征瓦剌立功之后,再把这代字去了。

  一个区区代千户,老爷子自是无有不准。

  朱能倒是没想到,本来就是觉得王宇容易立功,他这才走了老爹成国公的门路,调到前哨营。

  想不到王宇这么讲义气,一下子给自己拉到了代千户的位置。

  要知道这次北征瓦剌,前哨营作为前锋,那肯定有点是机会立功,朱能这千户绝对是稳了。

  王宇倒是一举两得,既收获朱能的感激,又把右卫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北征瓦剌,至少不会被猪队友背刺。

  随着老爷子御驾北征,王宇的前哨接到老爷子军令,令他作为前锋先行,由大同出塞为大军搜索瓦剌的踪迹。

  王宇一路上也没闲着,一边不断用实打实的银子收买军心,拉拢军中基层百户和总旗。

  加上副指挥使顾统和代千户朱能都是王宇的人,总算是在赶路的时间,即将进入草原的时候,王宇牢牢的把这支三千人的前哨营轻骑,掌握在了手中。

  剩下的事,就是等王宇带着前哨营在草原建功立业,立功受赏,获取将士们的军心了。

  这些将士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那个不想要跟个好将领,打个胜仗,好封妻荫子,博个滔天富贵。

  王宇先给赏钱,后画大饼,现在前哨营这些骑兵各个摩肩擦掌,恨不得此刻就冲到瓦剌面前,和他们激情互砍。

第六百八十四章:身后没人,你还敢狂

  应天

  皇宫外御道之上,百官在后,锦衣卫在前,老爷子北征出发之际,太子朱高炽带百官前来送行。

  父子周围两空开一片,老爷子有事要对太子交代。

  “老大!你自小体弱,要注意身体啊!”

  老爷子难得的舔犊情深,对太子朱高炽展现了一下自己父子之情。

  太子朱高炽也深受感动的样子,微微躬着身子。

  “爹这次北征瓦剌,您还是不要亲冒箭矢,冲锋陷阵之事,还是留给二位弟弟去做吧!”

  “哈哈!”老爷子爽朗的笑了,拍了拍太子朱高炽宽厚的肩膀。“你爹还没老呢!”

  说完之后,老爷子又长呼一口气,略有深意的看着太子朱高炽,自顾自的开口。

  “爹知道的心思,虽然连年打仗让国库空虚,但为了大明江山,为了不让边关百姓受苦,就算只有朕一人,也要去打这一仗。”

  叮嘱完太子朱高炽尽快准备迁都之事,老爷子带着锦衣卫与应天城外五军营的大军汇合,正式开始北征。

  老爷子第一次北征大漠,打的本雅失里乃是系忽必烈的旁系。之后又是忽必烈一系的黄金家族的后人脱脱不花继位草原大汗。

  现如今瓦剌直接夺取鞑靼部东部的草场,瓦剌又搬出了阿里不哥系的德勒伯克来“撑门面”,不再承认脱脱不花是草原大汗。

  一个草原,两位名义上的大汗,草原已经陷入了事实上的分裂,为了不错过这个机会,大明开始正式出兵北征了。

  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二月,朱棣亲率三大营精锐10万人北征瓦剌,对外号称50万。

  同时老爷子霸气对脱脱不花的鞑靼残部以及兀良哈部放话,说他们要敢帮助瓦剌所部,等明军干翻了瓦剌,下一个就是他们。

  老爷子说是五十万人北征,其实也没毛病。

  未出大同边关的时候,王宇三千人的骑兵,直接沿途不断征发自带干粮的劳役,让他们作为挑夫子,帮忙运送盔铠等辎重,以节省马力。

  一路上王宇的前哨营加上劳役,都膨胀到了万人以上,人过一万,无边无际,还好有副指挥使顾统这个老军伍帮忙安营扎寨和调配人手,才没让王宇这个指挥使抓瞎。

  至于为什么要征召这么多自带干粮的劳役,那也是有原因的。

首节 上一节 537/5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