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 第518节

  “太子妃!这酒乃是用玫瑰金桔酿出来的果酒,这米……”

  刚进家门,太子就见到太子妃备下了一桌丰盛的午宴,宫中的胡尚仪正在一边让宫女布菜,一边介绍。

  自从老爷子的皇后,朱家三傻的亲妈去世之后,朱棣就没有在立皇后,所以老爷子宫中诸事,都是太子妃张妍在打理。

  说句实话,太子要对老爷子动点手脚,可比汉王容易多了。

  胡尚仪见是太子来了,一板一眼的躬身据手。“见过太子爷!”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和太子妃私交不错,而对太子朱高煦有任何怠慢。

  “胡尚仪,免礼!免礼!”

  太子朱高煦在人前,可是一直表现的很和善,似乎没有什么威胁的样子。

  应付完胡尚仪之后,太子的目光就放到这丰盛的晚宴上来了。

  “哟!今天这是什么好日子,还搞得这么丰盛。”

  太子爷笑意盈盈坐下,拿着筷子,便要动手去吃那满桌的佳肴,那还有刚才在宫中表现出的万般委屈的样子。

  要知道小舅子张克俭,打着帮姐姐赚钱的名义,可是把太子的内帑掏空了。

  虽然太子妃掌管着宫中诸事,但用宫里的御厨做菜,也是需要出点菜钱的。

  当然了,要是太子薅皇帝内帑的羊毛,老爷子也不会说什么,主要是太子拎的清楚,不肯越过雷池一步。

  要不二十几年来,老爷子怎么会放心让太子监国呢!

  在太子爷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太子妃却拦住了他。“慢着,等等宇儿来了一起吃。”

  太子爷一想,他还以为今天改善伙食呢,结果是王宇回来了。

  不过自己老婆这侄子,可比自己小舅子争气多了,不枉自己破例,给他塞进幼官舍人营。

  “小姨!我来了,小姨父你也回来啦!”

  天街刺客引起的骚乱结束之后,王宇就回到太子府,小姨张妍倒是拉着他前看后看,生怕他掉了个零件。

  王宇好不容易找了借口,才从这位小姨手里脱身,回房换了一身锦衣。

  这小姨知道他今天回来,早早派人找了宫中的胡尚仪吩咐,以太子的名义,给王宇准备了一顿超高规格的大餐。

  看到王宇穿着一身华服亮相,少年英姿勃发,张妍不由得眼前一亮。

  “我们家宇儿上了一趟战场,真是多了几分男子气概。”

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姑姑催婚

  太子府中,太子妃特意设了御宴,为王宇接风洗尘。

  “咱们宇儿仪表堂堂,这次又封了伯,挣回他老子爵位之事,那也是指日可待,那些个勋贵有姑娘的人家,哪个不来找我说道啊!”

  太子妃说起王宇时眉飞色舞,与有荣焉,很为这个侄子高兴。

  “那是,那是,宇儿随老爷子去北征鞑靼,又立了如此大功,正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嘛。”

  太子爷朱高炽也是笑呵呵的附和着太子妃对王宇的夸耀,好一副妇唱夫随的名场面。

  胡尚仪在太子府,对此却是见怪不怪了,私下在家里,太子妃当然表现的很随意,在外却十分维护太子面子,这也是太子十分尊重太子妃的缘由。

  “小姨!”王宇踏进门来轻声唤了张妍一声。

  太子妃张妍笑着给王宇招了招手。“宇儿!别傻站了,快过来吧!”

  随后,太子朱高炽随和跟门口的王宇招了招手。“宇儿快来坐,你小姨啊!可是给你准备宫里的御宴,今天还是托你的福,我才能吃上一顿呢!”

  王宇经历了这么多世界,自然看得出太子妃张妍这个小姨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好,至于这位胖胖的太子虽然表现出来的一些慈爱,似乎只是爱屋及乌的感觉。

  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舅妈。

  王宇也不强求,反正太子爷爱屋及乌也好,出于某种目的也好,他都算是自己在大明,一个借力往上爬的踏板而已。

  “来!”太子朱高炽递了一双筷子给王宇,然后给他絮叨起了家常。“宇儿!我本来打算将你……”

  “谢谢小姨夫!”

  王宇接过筷子,自然的坐在桌上,品尝起了这御宴。

  太子妃笑着开口。“你还不是太子看着长大的,一家人还谢来谢去的干什么。”

  王宇刚动筷子,却又听得太子妃就开始老调重弹的催婚了。“宇儿!小姨这段时间……”

  简单点来说,由于老爷子没立皇后,太子妃定期召集京中那些勋贵家中浩命夫人召开妇联会的时候,又发现哪家勋贵有好姑娘了,急着给王宇介绍。

  至于为什么不是给自己儿子朱瞻基介绍,那是大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了,皇后必须是小门小户,或者职位很低的官吏出身,防止外戚做大。

  而王宇本身就是勋贵集团的二代了,太子妃自然要给他找个家世显赫的勋贵人家联姻,到时候即使落魄了,也有人搭把手。

  “小姨别催了,表哥都不急,我也不急!”

  王宇端着碗,夹了一筷子菜,就哇啦哇啦往嘴里扒拉。

  太子妃对着王宇,开始她长篇大论“那你们能一样吗?瞻基的太孙妃,那好歹还得选秀之后,老爷子点头。张克俭又是个没心没肺的,现在你的长辈就我一个,我不操心……”

  不过王宇有应对经验,低头专心干饭。

  这碗饭里面的米粒,据说是辽东种的红米,御膳房一粒一粒选出来的,应该是属于人类早期的育种选种工程了。

  不过这御米选的是口感,产量是实在感人。

  王宇倒是想起了,自己随身空间里的玉米和土豆,我大青被十拳老人又是六下江南,又是对外打了十拳,还能被吹成盛世,靠的就是玉米和土豆输入东方大地。

  “你从小到大,天天想着把你爹的爵位挣回来,能和瞻基能一样吗?他可是有个好榜样的爹呢~”

  察觉到太子妃张妍凌厉的目光,太子爷朱高炽连忙低头扒饭,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我说太子爷,咱们府都没钱了,你还……”

  很好,小姨的火力转移到太子身上去了,王宇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以好好品尝一下这御宴的味道了。

  “要不是我让张克俭去给咱们家找补找补,咱们一家人全都要饭去了。”

  王宇端着饭碗,对小姨所说的话,实在是不能再赞同了。

  啊对对对,张克俭默默给太子爷找补,十万两银子都给亏完了。

  过段时间,说不准太子一家,还真得要饭去了。

  被太子妃张妍怼的哑口无言的太子,最后鸡贼的把火力又给王宇调过来了。

  “我前些天见到帮老爷子来报信的沐恩伯了,他有个女儿挺……和宇儿……”

  这下,被太子爷算计了,又轮到王宇头疼了,三下五除二扒拉完了碗里的饭。

  “小姨!我在塞外呆了太久,想出门见见朋友,先走了啊!”

  王宇没给张妍开口机会,放下碗就一溜烟的跑了。

  “哎哎~”张妍看着王宇溜走,徒劳的伸了伸手。“这孩子,怎么一点体会不到我的心呢!”

  看到太子妃张妍有些失落,太子爷朱高炽放下手中的筷子,笑呵呵的出言安慰。“你啊!说不定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人呢?”

  “是吗?”太子妃张妍暗自嘀咕。“不应该啊!”

  原主从小在小姨张妍的眼皮子底下长大,他有喜欢的人,太子妃绝对不可能不知道。

  “呵呵!你就别瞎想了,找机会问问宇儿不就行了。”

  太子爷笑呵呵的伸手,准备尝一尝这蜜桔和玫瑰酿成的果酒。

  可惜却被太子妃张妍夺了下来,主要是太子朱高炽这么胖,太医嘱咐过,让他不能喝酒了。

  “太子爷,咱家都没钱了,你的事还没交代呢?”

  太子朱高炽有些疑惑,看着自己的太子妃张妍。

  “这……你要我交代什么事!”

  “好端端的你去打听人家沐恩伯女儿干什么,你是不是又想纳妾了,你有那钱养吗?”

  “……”

  好端端的,太子朱高炽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了。

  王宇在窗外听得一耳朵,还好跑出来了,要不被小姨怼来怼去的人,就是自己了。

  不过张妍也不算什么妒妇,主要是还是太子朱高炽在声色上,有些太过放纵了,身体比老爷子还差。

  张妍真怕太子活不到接老爷子的班的时候,到时候瞻基还没成长起来,老爷子万一改了主意,让老二上位,这家怕是真的得散了。

  既然从小姨的“魔爪”逃了出来,王宇当然不会在窗外久留,正想溜出去见识一下,永乐年间,大明应天府风土人情的时候,直接就被一双大手扯住了。

  “快快跟我走!”

  王宇身体本能的防御,回首就要……

  嗯!怎么是自己表哥朱瞻基。

  “走啊!愣着干嘛,出了一趟门你不认识我了?”

  突然出现的朱瞻基,拉住王宇的胳膊就要走,像极小时候敲开你家门的小伙伴,没有解释,不分青红皂白就要你上车,加入队伍出发。

  原主和朱瞻基年岁相当,那还真是光着屁股玩到大的小伙伴。

  要说两人在太子府,那可真是算亲近的了。

  毕竟朱瞻基的弟弟,最大那个都比两人小六岁,谁提莫和小屁孩一起玩啊!

  就是吧!原主这个表哥有时候,比较坑表弟,鼓动原主去捅马蜂窝,自己却先跑了。

  当然了,朱瞻基也有比较讲义气的时候,帮原主扛下了打碎皇帝御赐给太子玉如意的锅。

  对于王宇来说是个杀头的过错,对于朱瞻基这个太孙来说,当然就是被打屁股了。

  “我说,咱们到底干嘛去啊!”

  朱瞻基和王宇搂肩搭背,一副狐朋狗友的样子,太子府的下人已经见怪不怪的样子了。

  “嘿嘿!给你看个好东西!”

  只见朱瞻基眉飞色舞的给王宇掏出一面金牌,上面用阳刻写着“如朕亲临”四个字。

  “老爷子叫我去查刺客,有这在应天府城威风八面的好差事,我第一个就来找你了,够不够哥们。”

  “啧啧!”王宇故作嫌弃的咂咂嘴。“我在草原上还不够威风啊!哪用在应天府城里显摆,那些草原部族尊我为神威将军啊!你知道吗你。”

  面对神气扬扬的王宇,也是少年心性的朱瞻基反而很是不服气。

  “等下次爷爷北征,我也去,到时候要个什么名号好呢!”

  朱瞻基这小子摸着下巴的上的青毛,看来似乎是真的在考虑这事。

  称号这玩意儿,不是去了北征就发一个吗?

  “叫天威将军,你……”

  初生牛犊不怕虎,朱瞻基可不觉得自己比王宇差哪儿了。

  的确,老爷子最爱朱瞻基这个好圣孙,从小更是亲自督促教导,没让太子朱高炽插手,性格可是比太子更像老爷子。

  原主以前有些有勇无谋的感觉,朱瞻基有了对比,真的觉得是我上我也行。

  两人勾肩搭背往太子府外走,这太子府说个小皇宫也不为过,戒备森严,还有一条细长的甬道,两边高处站着守卫。

首节 上一节 518/5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