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 第515节

  “小鼻涕!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朱棣身边如影随形的老太监,出去查看情况。

  “报陛下!陈尚书发来六百里加急!”

  明军尚书陈诚,也给朱棣发来了瓦剌马木哈突然因为明军“神威将军”火并阿鲁台所部的消息。

  陈诚还好奇的提了一嘴,问了问皇帝,这位孤身深入敌营,又全身而退的明军小将是哪位,他十分佩服,想见见这位汉家英雄。

  另外,瓦剌似乎派人去从察合台汗国,请来了脱脱不花做蒙古名义上的共主大汗。

  陈诚请示朱棣要不要他出使瓦剌,让马木哈放弃这个想法。

  毕竟现在本雅失里,没像是原剧里那样被马哈木杀死在瓦剌营中。

  马木哈既吞了鞑靼残部的兵马,本雅失里的脑袋还被拿给明军,卖了个好价钱。

  一鱼两吃,马木哈赚大了啊!

  不过现在由于王宇一同乱搞,本雅失里被生擒,瓦剌大军跟阿鲁台残部火并,马哈木偷鸡不成蚀把米,成了此战仅次于本雅失里的大输家。

  所以实力受损之后,马哈木只能藏起自己的野心,去扶持一位有名无实蒙古大汗,再考虑慢慢征服其他部族了。

  看完陈诚的信,朱棣一下子就明白这“神威将军”是谁了。

  朱棣拿着叙功的文书,划掉刚才的封赏。“想不到啊!这小子,本来以为只是个年轻气盛的小将,结果还有些卫霍的本事啊!”

  听闻王宇孤身诈营,挑起瓦剌和阿鲁台残部火并的事,朱棣听得可真是有些欣赏这小子的胆大妄为了。

  在朱棣看来,本雅失里只是个被自己打的胆气全无的丧家之犬而已,王宇抓到他也不算什么。

  给王宇进封带称号的伯爵,都还是朱棣念及他老子以往靖难的功劳,以及方便自己去孝陵给老爹表功。

  想不到啊!

  这小子居然敢孤身潜入到瓦剌大营,还葛了阿鲁台的脑袋,以一己之力挑拨瓦剌和阿鲁台残部火并,最后还能全身而退。

  朱棣早个二十几年,那也是带着三千冲两万的主,倒是很欣赏王宇这靖安侯遗子的勇气。

  所以此战这王宇的封赏,还得加码……

  留给孙子的刀太好用了,才刚出鞘就彻底覆灭了鞑靼的两个重要头目,老爷子似乎想替他孙子试试刀。

  正在老爷子考虑要给王宇封赏加码的时候,小鼻涕回来了。

  “小鼻涕!外边发生了什么事,将士们为何如此吵闹?”

  小鼻涕一五一十的把外面发生的事告诉了老爷子,王宇带着阿鲁台的脑袋回来了,此时正在与汉王徒手搏戏。

  “陛下!汉王说了,要是王宇赢了,就把自己的坐骑飞云送他!”

  “哦!”朱棣顿时挑起浓厚的眉毛,笑着丢下了御笔。“老二和那小子打起来了,有意思,朕也去看看这神威将军的本事。”

  说实话,朱棣是有些羡慕王宇这小子的,自己当初用三千人冲马哈木两万,得到敌人的评价居然是燕王是个疯子,哪会像王宇神威将军这么威风,提莫的这还有天理吗?

  明军立起的大营之中,一群将士坐在草地上,看着中间两人裸着上衣,徒手搏戏。

  “威武!”

  “威武!”

  阵中两人立马在众将的催促下,撞在了一起。

  “来的好!”

  大胡子汉王徒手打起架来,倒是颇有章法,一只手架住王宇的王八拳,伸脚轻轻一钩,下盘不稳的王宇,就被汉王反手按在地上锤。

  带着小鼻涕赶过来的老爷子,直接愣住了。“这就是鞑靼人在草原吹嘘的神威将军!”

  看着被汉王压着暴揍的王宇,老爷子有点怀疑人生了。

  你不说现在就能打得过身经百战的汉王,但好歹要能反击几拳,怎么能单纯的挨揍呢!

  “啊~”

  不过,没一会儿,王宇又生龙活虎的站了起来,对着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汉王,一顿王八拳。

  这次王宇赢了~

  “啊~还有谁~我赢了~”

  看着那个眉角带着轻伤的小子,朱棣总算是知道他凭什么在草原闯下这偌大的名号了。

  抗揍啊!

  不过这么一个卫霍好苗子,居然使得一手王八拳,就像千里马被用去拉车,浪费啊!

  “谁教你这么打架的,是哪个王八蛋教你这么打架的?”

  朱棣气愤的很,想想王宇一直是寄养在老大家,他释然了一些,没有好师傅嘛。

  “陛下圣躬安!”

  见是皇帝来了,汉王连忙起身收拾了一下,行礼。

  周围的将士,也识趣的站在一旁,陛下明显是来见这位名传草原的“神威将军”,简在帝心,将士们眼中的羡慕,溢于言表。

  特别是成国公的世子朱勇,虽然把王宇生擒的本雅失里,以及大宝车一干象征着蒙元意义的旗帜带回来了,但他的功劳远远比不上王宇。

  不过朱勇还不知道,王宇还羡慕他呢!

  好歹上面,有个被皇帝器重的爹罩着,不用步步为营,有试错的机会。

  朱棣见到王宇还敢偷偷的观察自己,心中倒是觉得他有种的很,但还是小小的教训他一下。

  “告诉朕!你是谁?”

  王宇没想到这老爷子这么小心眼,你总不可能闲着在大营溜达吧!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朱棣算是在大明阵营,王宇那个最大的上司了。

  只见王宇也不怂,知道这老爷子的脾气,像是赌气一般,故意憋了一股子炸子音。

  “臣!五军营,幼官舍人营,小旗旗总王宇,见过陛下!”

  王宇要在人前立一个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愣头青的人设,主要是方便以后朱棣对他包容一些

  一个完美的将领,皇帝驾驭不住,当然会对他会多有猜疑。

  一个有缺点的将领,皇帝才能掌控在手里,随意找到你的缺点,把你拉下马。

  要是朱棣年轻的时候,雄心万丈,自信能掌控一切,王宇肯定不会演他,但现在他老了啊!

  所以王宇打算还是让自己显得愣头青,莽撞一些,免得朱棣还要熬一熬自己,让朱瞻基成为自己的伯乐。

  想想原剧里的于谦,朱棣不知道他有本事吗?

  问题是,朱棣还是打算压一压他的傲气,最后让朱瞻基成了他的伯乐。

  “哈哈哈!”听到王宇的炸子音,朱棣反而是很高兴。

  “咱们大明区区一个旗总,便灭了生擒他鞑靼的可汗,更是砍了他鞑靼的太师,草原人都叫你神威将军,威风啊!”

  朱棣一通给王宇夸,不过看过原剧,王宇总觉的老爷子夸人,后面肯定有坑等着自己呢!

  “陈诚给朕上书,要去见见瓦剌马木哈谈谈草原新汗的事,你和马木哈也算是见过面的老朋友了……”

  果不其然,王宇的预感没有错,朱棣这老爷子给挖的坑来了。

  “朕封你为幼官舍人营百户,统领的总旗。由你护卫着陈诚,去瓦剌见见马木哈。王宇,你愿意为咱们大明,再立新功吗?”

  王宇听得朱棣这么说,细想老爷子的用意,这功劳虽然看似凶险,但鞑靼战败已经成为定局,马哈木这枭雄怕不会为了大舅哥牺牲自己,所以这功劳是白捡的啊!

  “臣!遵旨!”

  虽然弄不清楚朱棣这老爷子的用意,但白捡的功劳,不要白不要。

  其实王宇那里知道,老爷子在知道他去瓦剌诈营挑起双方内斗之后,觉得留给孙子的刀太好了,他先用一下子。

  朱棣虽然贵为大明皇帝,但要给王宇升职,还是要按大明规矩来。

  本来王宇就是走的太子门路,一来就是从小旗的旗总做起了,现在朱棣只是为了给他在军中打下根基而已。

  不然骤然让王宇升到千户,独领一军,他未必能服众。

  朱棣可是十分看好这个胆大耐揍的王宇,如果生擒本雅失里的时候,王宇就是个勇将,大明可不缺勇将。

  但从王宇深入敌境,单人诈营,挑拨瓦剌和鞑靼内斗,让朱棣看到了他的闪光点,这小子有汉之霍去病的天赋啊!

  朱棣想着,要是稍加培养,王宇可不就是他永乐一朝,能为他深入漠北,横扫草原诸部的冠军侯吗?

  不过,现在王宇军中的根基很虚浮,所以朱棣准备让他多立功劳,等来年试着给他独领一军的机会,看看他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点惊喜。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大汉时候,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匈奴,因为汉武帝和卫青的信任,就可以独领一军。

  依着大明现在的情况,朱棣觉得王宇还得在军中多磨砺磨砺,至少要让一部分将士认可他之后,才适合独立一军。

  这次明军和鞑靼部斡难河一战,王宇都没想到,朱棣这老爷子,都想着把他往霍去病的方向培养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凯旋遇刺

  大明永乐八年,六月底,斡难河畔明军大营。

  “鞑靼部大汗!脱脱不花觐见~”

  陈诚已经告诉过瓦剌马木哈了,本雅失里朱棣不准备还他们了。

  于是马哈木选择拥立扶持脱脱不花为鞑靼部大汗,这位有名无实的鞑靼部大汗,被朱棣叫来明军大营一顿吓唬之后,要回了被鞑靼部掳走的大明百姓,同时,要回了点牛羊补偿,最值钱的无非是那五千匹马。

  双方都没法再打下了,鞑靼部是部族里的战士不多了,明军则是粮食不够了。

  再打下去,太子朱高炽把自己卖了,塞外这十万人的粮草都不可能供应的上。

  没法!这朱棣带着十万大军追击鞑靼,粮食只能撑到五月中旬,作战时间比预计多了十多天。

  这十多天听起来没什么,但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老爷子还在外面打仗呢,总不可能把粮断了吧。

  最后,还是太子朱高炽采用杨荣的建议,用朱棣的内帑小金库填补一部分,又去找塞外的两支压阵的客军借了一部分,约定他们入关之后双倍补偿。

  不要小看从关内往塞外运粮的损耗,运五份,能到一份,跟客军借粮食,可比临时从北方征调划算多了。

  汉武帝时期更夸张,从关内运二十份甚至是二十五份粮草,到塞外才能到一份,这个损耗简直惊人。

  朱棣倒是还想打,但家里老大朱高炽一天一个六百里加急催他回去。

  太子朱高炽还告诉他爹,他穷得都跑去卖太子府的家具了,他爹要还不回来,不仅这个家里没法过了,大明也没法过了。

  要不是没有老大朱高炽给朱棣填补国库那些补窟窿,不仅这家得散,大明都得被朱棣玩得烽烟四起。

  于是朱棣意犹未尽的吓唬一顿脱脱不花后,从他手里炸了一点儿油水,约好大明和鞑靼相安无事之后,明军凯旋了。

  看看这次北征的花费和实际得到的东西,就知道太子朱高炽和朝中文官为什么反对朱棣北征蒙古了。

  明军打赢了,顶多让鞑靼部把掳走的百姓还回来,另外这些百姓,还需要花费钱粮安置。

  另外鞑靼还赔了几千匹马,大明国库都打空了,甚至都到了,要借南方客军粮食打仗的地步了。

  当然了,从朱棣站在大明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这一切都没有错。

  只是打赢了北方部族,获利都是隐形的,大明明面上的好处也看不见。

首节 上一节 515/5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