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45节

谭婆婆借机又对各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其中第一师师长他谭延闿亲自兼任,这个师的待遇装备也是最好的,林修梅任第二师师长,甘心典任第三师师长,王隆中任第四师师长,梅馨任第五师师长。

五个师就这样摆在长沙这么个地方,省城的势力一分为三,局面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偏偏这个时候,隶属于第四师的第九旅要回来了,要说身为都督的谭延闿一点也不担心那就是假的了。这个旅的回归会否打破长沙目前的平衡态势呢?这点恰恰是谭延闿最害怕的。

等程潜和赵恒惕两人匆匆赶到都督府时,谭延闿已经脱去了大礼服,换上了一套长衫,在书房里泡起茶来,遇事不慌也算是谭延闿的一个特点了。

看见两个支柱来了,谭延闿感觉到了一些心安,他十分客气说道:“来,坐,都坐下,先品品茶,这可是福建的孙静山寄来的铁观音。”

这孙静山不是别人,正是福建都督孙道仁,这位仁兄虽然是都督,不过日子却比不得谭延闿,难熬得很啊。这位孙道仁是湖南常德人,清末任福建提督,在部下许崇智等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宣布光复并当了都督。可是这福建虽然不大,派系却不少,孙道仁也没什么好办法,就天天搁在火山口上。不过今天谭延闿要关心的并不是这个老乡的处境,因为他自己现在的处境也不见得有多好。

一头猛虎要入湘了,在外人看来,王振宇的第九旅不过是一旅人马而已,无关大局。要知道这时的长沙有多少军队,足足五个师。但是谭延闿是什么人,他小眼睛一看就感觉要坏事,一个旅虽然人不多,但却极有可能打破目前好不容易形成的均势。

而眼下,谭都督是最不希望出现乱局的人,因为不管谁胜,他这个都督都算是坐到头了。远远的,他仿佛听见了虎啸。。。

“夷午啊,你怎么看这个第九旅回湘的事情啊!”谭延闿坐了下来优雅的呷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轻声问道。虽然才三十出头,谭延闿却是老气横秋,说话含蓄,从无直来直去的时候,这也是他被称为谭婆婆的原因之一,太罗嗦了。

听到谭延闿先问的赵恒惕,程潜的眉毛不由自主一跳。虽然他现在是中将参谋部长,并一直实领第一师的日常工作,但是自从赵恒惕这个第十六旅的少将回来后,谭延闿似乎是有意在疏远自己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外人看来,谭程是一体的,程潜那可是谭延闿的铁杆心腹和绝对支持者。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程潜是个很有野心和抱负的人,而且他也并非谭延闿的嫡系,所代表的是同盟会的利益。

在焦达峰,陈作新被杀后,湖南的实权从同盟会手里被夺走了,程潜奉命从武昌回到湖南。为了重振旗鼓,势孤力单的程潜自然和谭延闿是虚与委蛇。对于谭延闿清算焦达峰,陈作新余部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谭延闿也需要程潜来帮他编练第一师,以遏制梅馨的势力。在对付梅馨这个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双方实现了合作,如漆似胶了那么一段日子,直到赵恒惕抵达长沙并按照谭延闿的命令重组第十六旅。而在长沙五师共存的平衡局面出现后,谭延闿对程潜的戒备心也大大加重了,虽然表面上依然客客气气,但恰恰是这丝过度的客气让程潜嗅出了不同的味道。

第060章 虎啸长沙(四)

说起来,别看赵恒惕年长两岁,程潜的根基远比其要深得多。别的不说,驻防在长沙的第二师林修梅,第三师甘心典,第四师王隆中这三个人和程潜的关系都不错,三人皆是陈作新一系的旧人。陈作新一死,大家都自觉不自觉的向依然得势的程潜靠拢,一来大家都曾在日本留学,二来程潜是黄兴委任而来的参谋部长,在大家心里那自然是能代表组织,代表黄兴的。相比之下,赵恒惕就有点不够看了,革命前他都在广西新军任职,要说人脉,确实是有点可怜。

可这么一来,原本只是被谭延闿请来协助自己的程潜,在一夜之间成为了长沙城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每每看到程潜那眼中燃烧的勃勃野心,谭延闿就觉得很不舒服。

因此,虽然谭延闿大小事务依然还是找程潜来商议,但两人的关系已经从最开始的亲近变成疏远了。

赵恒惕的到来让谭延闿又多了一个选择,他感觉自己手底下终于可以有一支靠得住的武力了。于是他立刻拨钱拨饷,又找黄兴帮忙要委任,硬是重建了第十六旅,依然由赵恒惕担任旅长。当然说是一个旅,实际上从兵额到装备已经近乎一个师了,如此厚待,这支部队自然也就成了谭婆婆的御林军。

另外眼下,无论是程潜还是赵恒惕,都盯上了第一师师长的宝座。因此明里暗里,争斗就多了起来,矛盾也越来越大,不过这恰恰是谭延闿希望看到的。不过真有事情,他还是希望两个人能联手帮助自己的。

赵恒惕并没有直接回答谭延闿的话,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都督,裁军的事情恐怕得提上日程了,眼下光长沙就有五个师的兵力,其它地方的军队还不算,光靠湖南一省的财政恐怕是支撑不住啊。”

谭延闿嗯了一声,又转头看向程潜,程潜知道谭延闿问得是哪一出,却就是装傻充愣不去点破。只是很平静的对谭延闿道:“都督,如赵旅长所言,长沙依然是五师齐聚了,自然也不在乎再多这一旅人马。”

谭延闿给程潜这么一噎,连忙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绕开这个话题:“那颂云老弟,夷午的这个裁军,你怎么看?”

程潜打起了太极:“都督,裁军那是肯定的,只不过怎么裁,裁多少,裁谁不裁谁,这就需要都督您来乾坤独断了。”

听完程潜这话,谭延闿心中那个堵啊,不过眼下自己如果要把长沙的局面维持下去,还需要仰仗他程某人。加上谭婆婆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忍,所以他立马笑了:“呵呵,颂云又拿我寻开心是不是?哪里谈得上什么乾坤独断,决断之类的,这有点什么事情还不得你们一起帮我拿个主意不是?如今满清覆灭,百废待兴,还是需要颂云,夷午你们这些同志和我一起努力建我湘省的。”

程潜这才压了压了自己的不满情绪道:“都督所言甚是,刚才确是颂云孟lang了。不过在我看来,眼下都督现在要做的不是裁军,而是先独控长沙之地,眼下别的不敢妄言,把一师以外的军队先调出长沙再借机裁撤才是正解。”

谭婆婆连连点头:“颂云所言击中要害啊,可这该怎么调了?你们也知道,谭某的这个都督当得实在是憋屈的紧啊!这些兵大爷我是一个都惹不起,呵呵”

谈话还在继续,赵恒惕却没有再插话。他算是看出来了,程潜和谭延闿现下已经是面和心不和了。那就好办了,第一师师长的人选铁定是非自己莫属了。

当初从南京回来,苦于经费,自己就带回了十六旅的湖南籍官兵,当时若是咬咬牙整体带来,现在单独组建一个师也没什么问题。如今看来,那三百广西学生兵,算是给王振宇这位义弟送了一份大礼。

赵恒惕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这个让谭延闿焦躁不安的第九旅的旅长不正是自己那个急公好义的义弟王振宇吗?

他心里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轻松,南京的事情他到现在都还铭记于心,从来没见过如义弟王振宇这般急公好义的人了,不然一向清高的自己也不会和此人结拜了。

王振宇可以算是自己人了,想到自己,赵恒惕在湘军中缺的其实就是人脉,这也是常年在广西任职的恶果。这位义弟的到来不正给了自己一个建立人脉的机会吗?

正想着,那边厢就听程潜道:“据我所知,第九旅成军较晚,当是刚成军不久,年初我去传达陆军部命令时,该部也不过一营人马,不足九百之数,如今也不过三四千人。旅长王振宇是王隆中的侄子,这个王振宇年纪尚轻,虽然靠着侥幸在汉口玉带门那立了点功,可是资历就那么一点,我的建议是都督不妨将他另调他职,军衔可以升个中将。至于旅长一职,我的意思是另择贤良,这支军队如果在手,对于都督您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其实程潜心里是打着自己的算盘的,别看他和王隆中同属同盟会一系,而且私交不错。但是眼下的情况就是,王隆中对于自己的部队已经失去了有效控制。第四师如今在长沙的二个旅,一个已经投在自己这边,另一个则投在谭延闿那边;话说难听点,王隆中已经变成光杆司令了。这个人啊,关系再好,一旦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也就不必再有什么顾忌。

对于临时冒出来的第九旅,程潜的如意算盘是换掉旅长,把这个部队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将来裁军,就先把第四师裁掉,而第四师名下的部队可以直接编入自己的第一师了,当然这一切谋划的前提是自己能当上第一师的师长,如果当不上,那一切都免谈。

程潜会算,谭婆婆岂能不会?谭延闿脑瓜子一下就转过来了,大家看他都觉得有点哈里哈气,实际上最精明的就是这位了。

谭延闿故作不明问道:“颂云可有合适人选?”

程潜真以为谭延闿上钩,连忙道:“这个自然是有的,张孝准就是个不错的人选了,虽然屈才了些,不过临时任命到也不计较这些。”

谭延闿脑瓜子一转,到也是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人物,不过他很狡猾,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又问起了赵恒惕的意见。

赵恒惕心中大惊,程潜这一手分明是在借机扩充势力了,而以自己对谭延闿的了解,谭延闿对程潜的谋划虽然心知肚明,但必然会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选择坐山观虎斗,这个情况就大大的不妙了。

他自然是敷衍了几句,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寻个空当得去密会一下自己这位结拜兄弟,给他提个醒,毕竟这也算是自己人,对于如今根基同样不稳的自己来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是必须的,不能让自己这个义弟吃这个亏。

大致有了办法,谭延闿也不急了,他热情的邀请程,赵二人和自己一起吃饭,二人推辞不过也就欣然接受了。。。

中华民国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时,辛亥革命的英雄部队,汉口反击战的功勋,湖湘人的子弟兵,猛虎第九旅奉湖南军政府都督谭延闿的军令进驻长沙,并举行了空前盛大入城仪式。

这可是个殊荣,要知道,第一批援鄂湘军回长沙的时候也没见有人迎接,更别提什么入城仪式了。当然了,这也是有原因,当时王隆中是杀气腾腾冲来回的,你让谭延闿如何去迎接,能对付过去没出卵子就很是不错了。

这一次的入城仪式却引起了省城的轰动,长沙万人空巷。

这是有历史典故的,1895年,刘坤一奉清廷军令统帅湘军六万抵达辽东和日寇决战,血战数月,结果却是一败涂地。丧师失地,丢人现眼不说,最终还迫使大清有名的裱糊匠李鸿章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遗祸后人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回湖南,自曾国藩中兴大清以后一直目高于顶,傲气十足自认天下第一的湖湘人被打蒙了。垂首顿足,披头嚎哭者处处可见,均大哭曰:“与日一战,实我湘人误国。”

在当时一片死气沉沉的中国,湖南人确实是一个异类。连梁启超都撰文写道,中国之湖南相当于日本之萨摩,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绝。

也许正是这种让外人看来莫名其妙的骄傲情绪,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国不可一日无湖南绝对不是自夸。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湖南一直是作为湖北和江西的一部分而默默无闻存在的。但是清末乱世危局的时刻,湖南人突然爆发了。并一跃成为举世的焦点,对此我们只能感叹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了。

王振宇仿佛回到了后世2006年盛夏的湖南,整个长沙同样是人潮涌头,四处洋溢着湖湘人发自内心的机动,大家都努力往前挤,都希望一睹立下奇功的湘军猛虎旅的傲人风采。兴高采烈的小孩子甚至有样学样,照着军人的样子来回走着步子,整个长沙彻底沸腾了。

第061章 虎啸长沙(五)

看着满城沸腾的长沙,王振宇的内心无比骄傲,虽然我们猛虎旅是男人。但是从现在的场面来看,我们受欢迎的程度一点都不输给后世的超女。只是可惜,自己没机会如春哥一般登上纽约时代新闻的封面,不过超女被封杀的主要原因据说就是登了这个封面,而且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投票的序幕,打破了以外砖家叫兽的权威。嗯,这么说来,中国好声音岂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倒退?嗨,自己这脑子里面都在胡七胡八想什么了,扯远了。

入城式这边,军姿飒爽,队列齐整,武器被擦得油亮的猛虎旅官兵也被长沙民众这冲天的热情狠狠的吓了一大跳。如此热烈的场面,很快就让许多在南京遣散后才参加第九旅的新兵们为自己能成为第九旅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而参加了汉口反击战的老兵们则更是倍感自豪了,玉带门那仗就是老子们打的,呵呵。

武汉一回,长沙一回,王振宇都没有刻意推辞入城仪式的目的就在这里,培养官兵对团队的认同的关键无非两样,名与利,通俗点就是面子和钱,其他的口号喊得再响也是鬼扯。那个《人性的弱点》的作者卡耐基不是说过嘛,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尊严,关键看你如何去成功激发他的高尚情操。戴大红花,授勋的目的估计也就是这个了。

谭延闿为首的湖南军政官员,以及五位师长都在主席台就坐。他们和长沙市民们一起欢迎猛虎旅的回归。

在大人物没有注意到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名叫何健的小警察正努力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不断前涌和大声欢呼的人群。虽然现在是阳春三月,可他的背襟已经全部被汗水打透了。

“好样的,猛虎旅”,“我们湖南人的骄傲”,“杀光鞑子,光复中华”各种各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赞美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

看着那些身着新式夏装,胸膛挺直,步伐齐整的猛虎旅官兵以及骑在马上接受民众欢呼的那个年轻的王将军。何健心里感觉很奇怪,再看看自己身上这身黑皮,何健内心突然感叹道,男儿生于世,当如王将军这般纵横沙场,岂能一辈子窝在这小小的警察科里。

首节 上一节 45/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