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61节

贝当把电报一丢道:“让空军派出侦察机,我要知道在中国人的阵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一切都是按照蒋百里的计划在进行的。。。

1917年5月15日上午九时,德军开始了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一颗颗重炮弹没有半分犹豫的砸向了中国远征军的防线。根据德军的情报,这些目标上至少有二十四万来自亚洲的中国士兵,他们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英式装备。

可惜这个情报有点过时了,白崇禧玩了一出空城计,原本一个团守卫的阵地全部变成了一个排。

真正留有守军的只有第六师张自忠的沃堡据点,那里因为离德军最近虽然被火炮问题的概率最高。

可是张自忠和他的士兵们都躲在地堡内,任凭你轰个稀烂他也不冒头,由于地堡大部分是法军早就建好的,而新建的碉堡也十分坚固,这样一来,如此大规模的炮击能造成的伤亡自然有限的紧了。

而负责攻击这个地区的德军二个步兵师相对于在其他地段纷纷成功突破的德军来说就要悲剧的多了,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真正的硬骨头。

而在整个战场的左翼,白崇禧和参加突击的四个师的军队正在等待战场形势的变化,然后寻找一个空档进行战略反插。

“健生啊,列强的工业生产能力真不是我们可比的,这么凶猛的火力要是放在亚洲,估计没人可以承受”蒋百里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白崇禧点点头道:“现在我越来越佩服大帅了,按说他从来没来过欧洲啊,可是他的思路却是一心发展重工业和经济,为此宁可放慢咱们扩张的脚步,宁可先统一半个中国,现在看来,不服不行啊,大帅确实是比我们看的更远一些。”

蒋百里刚要点头突然笑了起来:“我估计过一下,福熙那个法国老头的胡子就要被你气的翘起来了。咱们这么一来,估计不光是法国人,德国人也是准备不及,等下前后一脱节空档自然就躲起来了。咱们要不要把计划报给联军。”

白崇禧摇了摇头道:“还是不要了,这些法国佬都是老顽固,而且你看看德军的火力打击范围,基本上都是我们报给联军司令部的防卫布局图上重点防御的地段,幸好我在这些地段是唱空城计啊,不然有多少士兵也不够德国人杀。百里兄,这边指挥三个师在右翼策应就拜托你了。我这边穿插成功后会给你电报,到时你再把我们的计划告诉法国佬吧,他们的保密工作根本就不到位,难怪德国人过去几年杀他们跟杀猪似得。。。”

和蒋百里分析的果然一样,德军在经历了最初的轻松突破的喜悦之后就开始少年维特的烦恼了。要知道整个德军从上到下,虽然都估摸着中国人不堪一击,但是也没想过仅仅一击就能打穿防线的。要知道这个地方德**队的参谋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去年在这里,近五十万德国小伙子送命。几乎每一百米都是要反复争夺才能得手的,所以在跟进计划中,后续部队的跟进速度就被设计的偏慢了。

德军的先头部队在三个小时内就冲到了凡尔登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第四道防线,整整十五公里的纵深被德军轻松打穿,唯一比较激烈的战斗还发生在第三道防线,联军约四个师的军队在这里支应了一下就崩溃了。而这个时候德军不知道变通的后续部队还在有条不紊的进入第一道防线,德军参谋部立刻疯了,他们开始催促士兵们积极向前。这个时候如果法军尼韦尔上将敢组织军队进行反击,那么德军先头部队这五个步兵师近七万军队在连续战斗三个多小时,弹药物资都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就会被法军轻松击溃。可惜尼韦尔上将被德军的突击速度吓到了,他只顾得上骂中国人混蛋了,根本不敢下令反击。

而德**队的指挥官显然也认识到了前后脱节问题,他们果断的吸取了马恩河战役的教训,全部人马果断缩回到第三道防线,等待后续部队上来。

兴登堡元帅看到这个情况的报告只能哭笑不得的暗骂道:“我不是说过了吗?中国人不堪一击,为什么你们的后续跟进计划还是这么慢,该死,这下便宜法国佬了。。。”

第337章 诡异时刻(二)

“号外,号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到了最危机的时刻,德军连续突破凡尔登三道防线,尼韦尔将军正在组织法军死守最后一道防线”

“来自中国的远征军溃不成军,德军闪电般击穿两道由中**队把守的防线.”

凡尔登的战况很快就出现在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首都的巴黎街头,报童们努力叫喊着,这个消息听起来让人无比的沮丧。

“真该死,我们难道真的无法逃脱1870年的命运吗?”一个饱经沧桑的法国老人坐在街边老泪纵横的哭泣道。

一个中年人愤怒的喊道“我就知道那些抽鸦片的中国人靠不住,人多有什么用,武装他们还不如武装非洲的土著,政府那帮人真的蠢到家了。这下法兰西要完蛋了,我们白白努力了三年多,我们吃不饱,穿不暖为的都是什么,真该死!”

各种各样的议论充斥着大街小巷,平常看到中国劳工还算客气的法国人现在可就多了一丝冷漠。而中国劳工中就算再不关心时局的人也忍不住开始打探消息:“咱们的军队到底怎么了?”

到底怎么啦?谁也说不清!

无论是法军还是德军都说不清,这是一个诡异的时刻,至少德军参谋长兴登堡元帅是这么认为的。

“你们这帮白痴,你们认为光靠大炮就能轰光所有的中**队?还是认为在沃堡那一点点地方可以藏住二十万人?这些中国人是主动放弃防线的,这点不用在讨论了?你们真正要关心只有二件事情,第一是扩大我们的战果,第二是给我找到这些不会打仗的中国人溜到哪里去了。”

虽然轻视中国人,但是这不代表兴登堡元帅就会想当然的认为中国人的是被打败了。他开始意思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既然中国人可以有能力在沃堡挡住德军的脚步,那么他们肯定也有能力在其他地段挡住德军。可是他们没这么做,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这些中国人另有计划。

那么这些中国人的计划是什么呢?难道是挖一个地洞,然后和土拨鼠一样躲进去,然后等自己的军队撤退了再冒出来?兴登堡元帅陷入了苦苦的思索。

而在联军司令部里,福熙元帅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在问那个该死的中国佬他想做什么了。

空军方面的侦察机冒着被德国空军干掉的风险,拼命飞临前线,根据他们侦查的结果,在沃堡和阿德雷堡附近,中**队依然在抵抗,德军的攻势也十分凶狠。。。

张自忠担任师长的远征军第六师是整个远征军中唯一一个直接体验了七小时重炮轰击的部队,这也是很多第六师官兵退役之后依然可以吹嘘很多年的本钱。但是在当时,每一个在防炮洞和地堡里的官兵都会觉得异常难受。第六师的四个团长分别是师参谋长兼61团团长薛岳上校,62团团长王铭章上校,63团团长卢汉上校,64团团长张治中上校。眼下这四位都压在各自的团部里,而张自忠和师部直属的四个营都在沃堡的师部里。感受着惊天动地的炮击,基本上七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都不要指望有一点安宁,巨大的爆炸声就在头顶响起。而在第一线驻防的士兵则感觉更明显,仿佛已经被命中了一般,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祈求满天神佛保佑自己,保佑德国佬的炮弹能够看见自己所在的碉堡和地堡就拐弯。用军官的话来说,只要地堡和碉堡不被直接命中那么大家肯定是平安无事的,毕竟整个阵地有那么宽吗?所以在炮击开始之前,62团团长王铭章操着他那一口四川口音道:“怕啥子吗?哪个会那么背嗦?”

毕竟被直接命中的概率据说是万分之一,可是等到炮击进行了一个小时候,估摸出炮弹数量的王铭章不敢再大意了“格老子,德国佬的炮弹都是不要钱的哈。当初在四川,北洋军要是有这么凶猛的火力,老子们还讨的哪门子的袁啊?”

在这一刻,勇气也好,怯弱也罢,统统都没有影响,所有人的无论是勇士还是懦夫在这个时刻唯一可以做的选择就是紧紧的捂住自己的耳朵,把身子缩在藏身洞中,祈求时间过的更快一点。

德军离中国欧洲远征军突击部队藏身地最近的时候只有三百多米,巧妙的伪装让这些中国远征军的士兵最终没有被严谨的德国人发现,而随后德军参谋部催促各部前进的命令则让远征军突击行动的成功性大幅上升。

不过这个时候,白崇禧却召见了两个中下级军官,李大超和郭猛。

“李大超,郭猛”对于这两个老部下白崇禧没什么好客气的,直接直呼其名。

“到”玩世不恭见谁都是一副笑脸的李大超和不苟言笑见谁都跟欠他钱似的郭猛此刻都无比严肃的挺胸收腹听候远征军最高长官白崇禧上将的训示。

“这一次十万人规模的突击行动是我军前所未有的动作,我在这里要强调一点,我要的不是一路打过去,那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我要的是润物细无声,悄悄的穿插到德国佬的身后,在战术上取得突然性,而这一切就要拜托你们两个家伙了。从这里到洛林地区,我需要我的侦察部队发挥出世界级的水准,摸清每一条公路上德国佬的部署,我希望的我军队能一枪不放挺进到洛林。”

李大超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郭猛,立正大声道:“卑职明白,卑职所属唉第一师特务营保证完成侦察任务。”

白崇禧满意的点点头:“十万人一起开始穿插在这么狭小的地域无论如何小心都会和德国人撞车的,所以我的计划是兵分两路,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你和郭猛两个营分别为两路大军的先导,我要求你们尽最大努力,为全军开拓出前进的道路。。。”

在离白崇禧不到二十公里的地方,法军凡尔登集团军司令尼韦尔上将正在大声咒骂着白崇禧,他差不多要被气疯了。这个世界不带这么玩人,原本他好不容易说服了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计划在凡尔登地区进行一次全面反击作战的。结果因为这支中国远征军的到来,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一向意见的不合的贝当和福熙这一次居然联手把自己的计划给否决了,哪怕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亲自干预也没用。好吧,尼韦尔只好推迟拥抱他心爱的元帅军衔,默默的从一个战役的司令官变成了战区集团军司令。结果更悲剧的事情发生了,当他打着把中国人当炮灰的想法对整个凡尔登防线进行了调整后,中国人却在德国佬的攻势面前如此快速的把阵地给丢失了。上帝啊,这些该死的中国人可都是按照英法陆军的标准配置进行武装的,光靠那些105口径的榴弹炮也不至于让德国佬来的那么轻松。现在好了,自己带着二十多万法军守着整个凡尔登地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不知道德国人的铁锤什么时候就会毫不客气的砸下来了。而更糟糕的是,虽然在离这里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就有几十万法军,但是军队要完全开上来,依然需要几天的时间。这真是一场悲剧,尼韦尔看着阴冷的天空和茫茫的细雨,他突然希望上帝降下一场倾蓬大雨,电闪雷鸣,把自己和那帮该死的中国人全部劈死算了。

上帝似乎听到了尼韦尔上将的祷告,于是5月15日夜,就在德军准备摩拳擦掌攻击法军最后i一道防线的时候,雷阵雨降临了,壕沟中立刻积满了泥水,而轰鸣的闪电映在每个人苍白的脸上更显得一丝诡异。不过上帝显然只打算满足尼韦尔祷告的前半部分,因为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该死的中国佬被雷电劈死。

雨后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的后续部队因为物资不足都被要求就地休息,而不用再疯狂往前赶了。而在这静寂的雨夜里,二支头戴钢盔,身披雨衣的军队正穿着防水靴踩着泥泞的路面朝着德军的腹地前进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上最神奇,最精彩,规模最大的一次奇袭行动,白崇禧的铁拳,毫不客气的开始了。。。

尽管白崇禧元帅的最终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这无损于他成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在世界军事史上,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二十世纪军事史》,作者美国四星上将,鲍威尔。

白崇禧的铁拳行动几乎改变了整个一战的进程,不仅仅是在战术上颠覆了欧战此前的打法,在战略上他也加快了整个欧战的进程。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定,这是一个天才的行动,是整个一战中为数不多的光芒。。。---《二十世纪人物史》,作者法国总统戴高乐。

第338章 诡异时刻(三)

雨越下越大,负责夜间巡哨的德军士兵发现几乎五米之外的地方自己就看不清楚了。可是尽管如此,这些牛高马大的德国士兵依然十分尽职尽责的承担着巡夜的职责,任凭雨水顺着自己的脸颊淌入自己的脖领中。。。

这里是离法军守卫的凡尔登大约四十公里的洛林地区重镇热夫,这里离整个前线差不多已经有30公里了。在任何一方看来,这里都属于绝对安全的区域。前方突击顺利的消息传来,整个热夫的德**队都欢庆起来,但是接下来让他们头痛的问题就来了,大部分的物资还在梅斯的仓库里窝着呢?按照参谋部的原计划,这些物资要等着德军在凡尔登跟法国佬打消耗战的时候才跟后续部队一起往前输送的。但是仅仅一天的功夫,德军就成功的突破了近二十公里,这是自开战以来都不曾发生过的事情。许多德国士兵甚至因此大大的松了口气,看样子该死的法国佬也扛不住了,战争或许很快就将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胜利终结了。

可是前线现在需要兵力和物资补给,负责前线攻击的德**官们发出一阵呼唤后续增援的叫声。于是驻扎在梅斯的五个师的德军在15日下午就被要求只携带一个标准基数的弹药就匆匆沿着公路赶往前线,而更多的物资和重炮为了给步兵让路被要求推迟到16日再行运送。轻型火炮都被步兵们毫不客气的用战马往前带了,没有了大炮,这些英勇的德国步兵就真的要变成步枪兵了。

而与此同时,德军大约还有11个师的兵力还在卢森堡待命,他们现在被要求直接朝着凡尔登进军了,而不用再去德军这次战役重镇梅斯休整了。看起来现在只要打穿凡尔登防线,这场已经持续了三年的战争就要结束了,德军上下顿时变得士气高涨起来。而他们谁都没有在意的一个事实上,囤积了德军整个战役物资总量大约65%的梅斯差不多要变成空城了,只有一个步兵团的德军和三个辎重团的德军合计不到一万人在这个城市担任守备和运输任务。。。

今天负责在离热夫镇大约一公里外的这个岗哨巡逻的是一名来自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名叫沃勒尔的德国士兵,身高是191cm。如此高大的身材再配上一张标准的德国面庞和耀眼的金发,今年只有十九岁在慕尼黑可是有很多姑娘喜爱的。在入伍之前,沃勒尔是一家啤酒厂的小工,工作很努力,但是技术很一般,这是他师傅对他的评价。不过沃勒尔擅长的本身就不是酿造啤酒,身材高大的他是慕尼黑当地足球俱乐部拜仁慕尼黑队的业余球员,准确的说他踢的是前锋,应征入伍前,他还是拜仁慕尼黑一线队最年轻的球员。在同成立于1860年的慕尼黑1860队的德比大战中他仗着自己高大的个头一口气顶进去了四个球,球迷们都夸他天生就是踢足球的料。

可惜该死的战争爆发了,球星的梦想成为了泡影,沃勒尔不得不告别美丽的女朋友然后穿上军装到这该死的战场上来和法国佬玩命。算算日子,沃勒尔已经入伍半年多了,不过还没有机会上前线杀死一个法国佬,这一次作战他所在的部队又十分幸运的安排在了后方负责保护整个后勤补给线的安全。而胜利已经再向伟大的德皇陛下招手了,看样子很可能到战争结束,他也没机会朝法国佬开枪了,或许自己以后只能在足球场上打败这些法国佬了。沃勒尔突然有点想念自己的母亲了,她是一个标准的德国农村妇女,水桶一般的腰围,对几个孩子从来都是大喊大叫。对自己似乎也不怎么和蔼,总是对自己大吼道:沃勒尔,你个白痴,你又把鞋子踢坏了,你不知道踢球的时候是不能穿皮鞋的吗?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远方不时被炮火映红的天空和一阵阵的大炮轻微轰鸣声,沃勒尔居然有点想这个凶悍的妈妈了。真该死,帝国的士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不允许想家的,沃勒尔连忙甩了甩自己的金发,然后打起精神继续观察,雨越下越大。。。

首节 上一节 261/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