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都督的大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城,中原明军的主力处于我军的包围当中。只要洛阳被攻克,整个河南行省也会落入我军之手。也就是说,在今年内,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都会成为我们的地盘。”
现场的大同社高层们其实早已知晓这些消息,但当刘永亲自说出来后,众人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鼓掌。这意味着大同社的势力在不断扩张,距离掌控中原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刘永接着说道:“中原即将被我军攻克,但我们接下来面临的困难也不少。第一个困难就是粮食问题。山西行省大概有五十万灾民,而在中原,这个数量超过百万。我们大同社要养着这150万灾民,一直到第二年的秋收。更重要的是,整个北方预估有300万灾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尤其是粮食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从现在抄家的情况来看,中原大户的存粮,可能不够维持当地百姓一年的消耗。都督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江南之粮赈济中原的百姓。我们已经派遣第二师进攻南阳府,攻占南阳之后就打通了我军到湖广行省的粮道。”刘永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地图上的南阳府和湖广行省。
大同社境外最大的粮仓就是湖广行省,去年就从那里弄了300万石粮食。刘永目光扫视全场说道:“都督希望明年可以从湖广行省弄到500万石粮食到中原,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极其,需要有一个极其熟悉大明官场的人,能力出众的人,帮都督府运作此事。”
三司使洪承畴听到这里,心中明白这是要他过去。他当即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属下愿意去南阳府。”
刘永点头表示认可:“那就任命你为南阳知府,由你和高大壮两人负责完成此事。必要的时候,督府允许你们用军事威胁湖广行省士绅,他们要是给脸不要脸,你们可以直接攻占湖广。”
“遵命!”洪承畴坚定地回答道。
刘永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大同社要在两省快速建立政权,组织起当地的农户,打击地方的大族、士绅、教派,还要在春耕之前做好均田,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春耕,不能影响第二年的收成,我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从今天开始,整个关中要调拨优秀的大同社员、抗旱会员,还有那些退役的大同社老兵(有残疾,所以不能上战场),在两省建立基层机构。时间紧,任务重,都督要求我们第一批就要征招3000人。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忙碌起来,在不影响关中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增调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建立稳固的基础机构。”
“遵命!”众人齐声回应,声音坚定而有力。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15日。
徐晨在成功包围洛阳城之后,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下一步的部署。一方面,他在囤积物资和军火。洛阳城本就是一座坚城,这两年在孙承宗的建设下,更是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光靠徐晨手中的 300多门火炮,想要攻破洛阳城并非易事。于是,徐晨又向关中请求调拨 500门火炮到前线,他打算用这些火炮直接轰开洛阳城的城池。
另一方面,徐晨在组织当地的灾民。他给灾民们一定的赈济,保证他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同时找出一部分青壮,让他们成为大军合格的后勤人员,为大军运送物资、搭建营帐,帮助大同军解决一部分后勤问题。
河南府的大同社员也没有闲着,他们不断地组织当地的农户,建立民兵队。在镇压了当地的大族之后,这些农户在大同社员的带领下,纷纷加入到围攻洛阳城的战场。每天都有新的力量加入,大同军的数量快速增加,正向着 20万的数量进发。洛阳城被层层包围,仿佛一座孤岛,在大同军的浪潮中摇摇欲坠。
在洛阳城内士绅也没有闲着,资政院的那些士绅们正忙碌地监督着银钱的发放。他们心疼地看着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手中交到普通士兵手里,仿佛割去了自己身上的肉。
但当他们看到士兵们激动的神情,以及士气不断攀升的景象时,又觉得这钱花得值了。
然而这一行为在明军军官看来,不经过他们的手,直接把银子发给士兵,这是坏规矩的事情,绝不能允许。
在他们心中,这些士兵是属于他们的,军饷只有通过他们的手流转到士兵手上,才算是合乎规矩。除此之外,一切手段都是对规矩的破坏。
基层的那些百户、千户们,虽然得罪不起孙承宗、福王,也得罪不起吕维祺这种致仕的高官,但他们可不怕得罪普通的大头兵,长期的威慑下来,他们有的是控制大头兵的手段。
于是,在孙承宗、吕维祺他们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基层的百户、千户们暗中把士兵们召集起来。他们噼里啪啦地算着账,先是算这些士兵欠下的高利贷是多少钱,接着算他们父母欠自己的高利贷又是多少钱,甚至连他们祖父欠的高利贷也一并算上。
最后,那原本发给士兵的50两银子,被这些军官名正言顺地拿走了。军官们满脸得意地说道:“这些钱算是还了你们祖父、父亲欠下某的高利贷,但你欠我的高利贷还没有还清。也不要说本将不讲情面,这些算是本官赏赐你们的。”说完,军官随手丢出两吊小钱。士兵们拿起来一看,只有20文串起来的铜钱。
这些军官欺上瞒下,还警告士兵不许告状,否则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在大明这种严苛的等级官场制度下,他们的恶行被瞒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个人敢告诉孙承宗。
但这种行为,无疑引爆了底层士兵的愤怒。
晚上,明军当中一些有威望的士兵,悄悄汇聚在一个隐蔽的帐篷当中。帐篷里气氛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愤怒和不甘。
一个叫高伟的士兵冷着脸,打破了沉默:“几天前,我们营的一个兄弟自杀了,虽然已经被我们的百户压下了,我想兄弟们也应该知道这事。
他为什么要自杀?就是因为他为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镇压叛乱,可这场旱灾却饿死了他的父母。他甚至没有钱为父母买一具薄皮棺材,最终只能卖了自己的妹妹才能安葬父母。”
高伟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悲愤:“几天前他知道朝廷会发50两的赏银下来,他已经和他妹妹说了会把她赎出来。但他却没高兴一天时间,这笔钱却被他们的百户夺走了,他没办法给自己的妹妹赎身,也没办法和她交代。受不了这个打击,就在营帐中上吊自杀了。”
高伟越说越激动,用拳头狠狠地砸在地面上,恶狠狠地说道:“我等在这里想着保护那些老爷们,那些老爷们却想把我们的骨头都给咬碎了吃干抹净。我们还保护这些老爷们做什么?他们除了谎言就是欺骗。”
下面的士兵们听到这个故事,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愤怒起来。这不仅仅是那个士兵的遭遇,也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在他们心中,原本也规划好了这50两银子的用途,或是用来购买土地,或是用来购买粮食,想办法让全家人渡过这场旱灾。但现在,这些希望通通破灭了。
高伟看着大家,坚定地说道:“既然这些老爷们不想给我们一条活路,我们兄弟就自己给自己找一条活路。等会我等去联络城外的大同军,打开城门放他们入洛阳城,而后把这些老爷们杀个干干净净。”
“把老爷们杀个干干净净!”士兵们齐声附和,这个声音当中压抑着愤怒,他们对那些士绅大族的愤怒要全部释放出来。
当晚,就有几个士兵用绳子缒下洛阳城,来到大同军营地当中。他们见到徐晨,说明了要在城中起义,放大同军入城之事。
徐晨当即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调动军队,做好入城的准备。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15日。
高伟带领着一群士兵,手持武器,迅速包围了自己上级的百户和千户。这两个军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声呵斥道:“你们不去守城,集中在这里想干什么?”
高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二话不说,一刀砍死了自己的百户,怒吼道:“我们就是想要造反!”
千户见状,慌了神,大声叫道:“有人要造反!”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其他士兵一拥而上,拔出刀剑,将这个千户砍成了肉泥。
高伟站在人群中,大声喊道:“兄弟们,今天我们要向这些老爷们复仇。”
“复仇,复仇!”所有士兵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洛阳城有一小半的士兵都爆发起义,军队起义进行得十分迅捷。在高伟的指挥下,士兵们快速打开城门,放大同军进入洛阳城。而后,他们调转火枪、火炮口,对准那些老爷们的府邸。
“轰轰轰!”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此刻他们的府邸都在火炮的轰炸当中,炸的灰飞烟灭。
城墙上的那些百户千户更是被士兵包围起来,而后士兵毫不留情的举起自己手中的战刀,把这些压迫自己的军官砍成肉泥。
发现士兵造反的明军军官,惶恐的指挥其他士兵,想要镇压这场叛乱。但他们却惊恐的发现,士兵们根本不听他们的命令,面对他们被叛军围攻,不是加入进去就是冷眼旁观。
洛阳城的城门打开之后,徐成快速的指挥大同军攻入洛阳城当中。
洛阳城的士绅大族还没弄懂发生了什么情况,就通通被大同军俘虏,至此,洛阳城被大同军攻占,洛阳城中五万明军通通被大同军俘虏。
第281章 ,想要还政的周延儒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16日,洛阳城,五省总督府。
徐晨,带领着张献忠,王二,赵云飞,杨秀头,张存孟等大同军高层齐聚一堂。
会场当中每个人的神情激动且兴奋,这一战他们歼灭了5万明军,大明在中原的兵力几乎消耗殆尽,现在只要再攻占开封府和其他几个州府,整个中原就落入他们手中。
更重要的是此次作战顺利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哪怕在开战之前,按照最好的方向来畴算,大同军也要花费两个月占洛阳城,三个月时间全占整个河南行省。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明的这些士绅和将门如此配合,在他们的努力下,弄得整个中原的明军,将无必死之心,士无敢战之意,他们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攻占了洛阳,士兵们伤亡的少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张献忠笑道:“都督,应该表彰一下大明这些将门的事迹,要不是他们把士兵手中的50两银子,再次抢回去,我等想攻入这洛阳城只怕还没那么容易。”
在场所有人都听出了张献忠嘲讽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王二更是说道:“没错,没错,要在大同报上刊登这些人的事迹,要让所有大名的士兵都了解他们的德行,等我们进攻直隶和山东行省的时候只怕会更简单。”
徐晨笑着是挥手制止他们讲笑话的举动道:“洛阳城官仓当中只有不到300万石粮食,这数量远远低于我等的预计,这次的干旱越往北损失越大,在整个北方只有南阳府和凤阳府情况稍微好一些,现在大壮带领第二师即将攻克南阳府,凤阳府和扬州府就成为了我们大同市最重要的粮仓之一,赵云飞。”
“末将在!”
“你带第4师和一个民兵师,攻占凤阳府,扬州府,第四师给我一路打到海边,而后你最主要的任务是集中扬州府的渔民,在扬州当地建立船厂,想办法组织他们出海打鱼,让大海成为我大同社最重要的粮仓。”
现在这种情况想种粮食也不可能了,虽然这段时间洛阳城下了点雪,但徐晨估计明年中原可能也有旱灾,粮食能保证平常年份的七成他都要阿弥陀佛了,徐晨已经决定了明年在整个中原大范围的推广抗旱作物,和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抗旱高产作物,能不能吃好已经管不了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在中原的粮食难以保证的情况,大海就成了大同社最重要的粮仓,他不敢期望像后世一样动不动捞上千万吨,但哪怕是弄出上万吨的海鱼,那也能保证几十万人的粮食。
“遵命!”
“王二!”
“末将在”
“你带领第一师,攻克开封府,收编在归德府的李岩他们,而后在当地组织抗旱会,清洗士绅大户,为我进下一步北伐直隶做好准备。”
“遵命!”
“张献忠!”
“末将在!”
“拷打洛阳城财主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从他们手中挖出更多的粮食。”
张献忠咧开嘴笑道:“都督放心,俺老张必定让这些人把耗子洞藏的粮食都给掏出来。”
在徐晨的命令下,大同军的高层,按照各自的任务展开行动,张献忠直接带领士兵,把这些大户全家全部抓起来。
这其中福王觉得自己最委屈,他被抓的时候还高喊道:“本王就知道那些丘八靠不住,平日他们贪也就贪了。
现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还贪,少贪一两银子,难道他们会死吗,本王拿了价值上百万两银子的钱粮,结果一点用都没有,本王不服气。”
他的嚎叫直接惹怒了士兵,上去就给了他两巴掌,直接把他打蒙了,一脸惊恐的看着这个士兵。
“你还有脸不服气,城外到处都是饿死的百姓,你看看你这一身肉多肥膘,你们这些虫豸吞了百姓多少钱粮,俺恨不得扒你的皮,吃你的肉,把你们全家老小剥皮拆骨放到锅里煮了。”
此言一出,福王妻妾和子嗣各个一脸惊恐,生怕大同军真这么干,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大同军是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士兵看到他们惶恐的神情道:“放心,我大同社是讲法律,你们的罪责,审判之后该枪毙枪毙,该劳改劳改。”
这反而让他们松口气。
洛阳城的王公贵族,士绅大户被关押在监牢当中,张献忠用上监牢当中的刑具,进来的人先拷打一番,给他们来个下马威,让他们生死两难。
尤其是那些王公子弟从小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苦心,只上了一个夹棍,夹夹对方脑袋,他们就受不了,纷纷求饶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你们想知道什么,我都说。”
下马威一用,这些士绅什么事情都抖露出来,连自己藏的私房钱也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
然后大同军的士兵抄出来海量粮食和银子,这些粮食封存在洛阳城的官仓当中,银子封存到洛阳府的库当中。
抄完家的空宅院,这安排城外的流民居住进来,一切显得井然有序,打了五六年的仗,大同军抄家已经固定的流程了,大家都非常熟练的按流程行事。
大同社攻占洛阳的消息快速传遍整个中原,中原的流民纷纷涌向洛阳城,寻求自己唯一的生机。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22日。京城
冬季天空好似被一块巨大的铅板严严实实地盖住,终日阴沉无光。铅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暴躁的猛兽,从塞外呼啸而来,肆无忌惮地席卷着京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生疼,城中的树木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干枯的树枝被吹得咔嚓作响,不时有折断的枝条掉落下来,在冰冷的地面上滚动。
京城的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厚厚的积雪没过了脚踝,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力气。街边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扉,门板上结满了冰霜,往日热闹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只剩下几面残破的幌子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
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蜷缩在街角,他们身上的破棉衣根本无法抵御这刺骨的寒冷,冻得嘴唇发紫,但他们却露出笑脸一动不动,这场景让人看的分外恐怖,没多久就专门的收尸人,他们看到这场景只能无奈的叹口气,把死者抬上一辆车,拉到城外去乱葬岗去。
紫禁城的红墙在冰雪的侵蚀下,褪去了往日的艳丽,显得黯淡而陈旧。城墙上的琉璃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呈现出几分落魄和凄凉之感。
文华殿,这个大明新的权利中心,此时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彩,每个经过这里的官员,都加快脚步,小心翼翼的穿过这里,生怕自己弄出来的动静,点燃里面大人物的怒火。
而在大殿之内,东林党几个巨头已经知道中原大战朝廷全面溃败,不到一个月时间,大同军攻占了洛阳城,歼灭了朝廷近二十万大军,大同镇被攻克之后,大同军距离京城最近只有四五百里,骑兵驰骋两日就可以杀到京城脚下。
整个京城的王公贵族,士绅大户可谓是一日三惊,他们纷纷逃离京城,躲到通州,天津卫这些城市,但除此之外,他们却找不到更好的逃生的出路。
中原也在被大同军进攻,他们不敢南下中原,北方还有辽东的女真人,他们更不敢去,只有天津卫还有一些海船,原本这些船是运输粮草到辽东去的,现在却成了这些权贵们唯一的生路,他们打算见势不妙,从天津卫逃到山东,再由山东逃到江南去。
这些人可以逃,但掌握权力的东林党这些大佬却没有办法逃。
周延儒气愤道:“朝廷的将门都是蠢货,战争之前信誓旦旦说能抵挡住大同军,结果仗却打成这样,一个月时间就被大同军攻克了洛阳城,十几万大军就这样没了,他们就算是十几万头猪,大同军一个月也抓不光。”
黄道周勃然大怒道:“你这个奸相还有资格指责别人,你也知道中原战场的重要,为什么不给他们发粮饷,他们已经断绝军饷三个月,士兵的父母亲眷都饿死了,你还指望他们为朝廷效力。”
他们虽然没完成议和,但两次经过洛阳城,早已经发现洛阳的问题了,但他们却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周延儒辩解道:“这不是国库空虚,我也只是让他们忍耐一下,江南的钱粮过去了,自然会给他们发军饷,以前他们欠饷三年都欠了,现在只不过是三个月而已。”
说起这件事情他也很不服气,甚至感到有些委屈,以前朝廷欠饷三年都欠了,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他不过让那些士兵欠饷三个月,却没想到这些士兵连点忠君爱国之心都没有了,纷纷投降贼寇。
他感觉这些士兵是专门针对他这个首辅,大明天子欠你们三年,想就欠的,他这个首辅欠三个月就欠不得了。
黄道周怒道:“知道国库空虚,你还敢给官员增加俸禄,还给他们补两年的俸禄,朝廷衰败成现在的模样,你这个奸相要负主要责任。”
周延儒此时也感到后悔了,他后悔的不是发了官员的俸禄,而是后悔明明知道朝廷现在已经是个火山口,偏偏还要坐上来,以前大家还可以推脱到天子身上,甚至他可以告老还乡,回到江南去。
现在他是大明的宰相,天子也被他们逼到后宫去了,想要找个背黑锅的都找不到了,所有的压力都到他身上,东林党各大派系官员拿钱的时候喜笑颜开,现在出了问题了,纷纷指责他,说他不该不顾大局,他快要被这座爆炸的火山给炸死了。
钱谦益想缓和气氛道:“现在不是我等相互指责的时候,大同军已经攻占了大同镇,河南行省即将被他们攻占,太原城看样子也守不了多久,朝廷即将面临三面夹击呀,再不想办法对抗大同军,我等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宗周苦笑道:“现在朝廷已经被贼寇截成南北两部,中原损失了20多万兵力,光靠直隶的军队根本不是贼寇的对手,大明的江山要被我等葬送完了,我等愧对大明历代天子,”
成基命想了想小声道:“京城已经是死地了,我等何不请求天子南巡,有江南的半壁江山在,我等振奋军心士气,以后未必不能像太祖爷一样北伐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