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杨府的大门忽然被人用力撞开,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大同军的士兵们如猛虎一般冲了进来,迅速控制了各个房间。
杨仁义看到这一幕,心中有些慌乱,但他还是强装镇定。只见一个凶神恶煞的壮汉大步走进来,他明白这个人就是领头的人。杨仁义当即走上前去,拱手说道:“军爷您来我家有何事?”
刘宗敏上下打量了一下杨仁义,冷笑道:“杨仁义,你是摊上大事了。有 33人状告你夺取人家的土地,抢人家的妻女,各种巧取豪夺的手段,可谓是无恶不作。”
杨仁义一听,连忙跪地求饶道:“君爷冤枉啊,某杨家一直是忠厚仁义之家,这在耀州也是有口皆碑的。那些人肯定是污蔑我,求君爷明察啊。”
刘宗敏冷哼一声,说道:“这事你说了不算,本官审了才算。来人,带原告。”
很快,一群穿着落魄的人被带了进来。他们看到杨仁义等人,个个恨得咬牙切齿,眼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刘宗敏指着其中一人,说道:“你有什么冤屈,现在说出来。”
那人走上前,咬牙切齿地说道:“俺娃去山上捡柴,那杨仁义非说山上柴火是他家的,俺家娃那捡的那点柴火,他硬生生的要了 3两银子。就这三两银子,俺家怎么还都还不清,最后俺家的 10亩地全成了杨家的了,俺娃和婆娘都给饿死了。”说着,他的眼中流下了悲愤的泪水。
杨仁义马上辩解道:“那座山就是被某家买下来的,那本来就是我们杨家的,某让他家赔偿三两银子就是为了给他家一个教训,让他家的小孩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
刘宗敏听了杨仁义的辩解,大声呵斥道:“还在这里胡言乱语,且不说这耀州的山凭什么归了你家?就你那几根柴火也值三两银子,还吞了人家的 10亩地。你真当本官是那些贪官污吏,会听你这番胡言乱语。”
“来人,杨仁义霸占田福家 10亩田地,勒令他退还并且赔偿 30两银子,并且打五十大板。”刘宗敏严肃地说道,“板子且记一下,等这些受害者一起审完一起打。”
田富听到刘宗敏的判决,激动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青天大老爷!您真是为俺家做主了啊。”
看到田富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后面的人更有信心了,一个个把杨仁义一家做的恶事通通说出来。在明末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像刘宗敏这样为百姓做主的“青天老爷”太少了,所以当地地主豪强作恶也是明目张胆的。
最后,刘宗敏经过一番审理,让杨仁义家赔偿了这 30多户受害者的损失。同时,杨仁义及其三个儿子、七个族人因为犯下了多重重罪,直接被吊死。
杨仁义家剩下活着的人看到这一幕,都被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刘宗敏看着杨仁义唯一活着的儿子杨萧,冷冷地说道:“你杨家有 5000亩土地,按我们都督府的政策,一年上缴三成税,每年你们就要上交 1500石粮食,都督府追缴 10年,加起来就是 1.5万石粮食。”
杨萧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连忙磕头求饶道:“军爷,俺家的粮食都被那尤世辛拿走了,根本拿不出 15万石粮食啊。求军爷网开一面。”
刘宗敏冷笑道:“拿不出粮食就拿银子来抵税,现在一石粮食三两银,俺算术还可以,你家拿个 4.5万两银子出来就可以了。”
杨萧不停地重复磕头,哭喊道:“您军爷您就是把俺全家给卖了,也凑不出 4.5万两银子啊。求军爷饶了我们吧。”
刘宗敏不为所动,说道:“拿不拿得出银子,不是由你说了算的,来人,把他家的钱库、粮食以及所有值钱的东西通通都搬出来,看看他家值不值这 4.5万两银子。”
士兵们领命而去,很快就在杨府中翻箱倒柜,将值钱的东西都搬了出来。杨萧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绝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的财富被一点点搬空。
刘宗敏看着堆积如山的钱财,丝绸布匹,粮食,各种珠宝道:“这些肯定是不值4.5万两银,本官也不想把你家逼死,给你家留50亩地,余下的地全部用来交税,这宅子本官就收走了,来人把这些人给请出去。”
士兵把哭哭啼啼的杨家人赶出去了。而后刘宗敏如法炮制耀州当地的大族士绅,先让当地的百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杀了罪大恶极之人,而后把这些大族的财产全部清缴了,土地,府邸没收。
耀州百姓知道这些事之后,普喜大奔,纷纷转告耀州来了一个刘青天,大家有冤屈的赶快找青天老爷告状。
而在耀州的尤世辛一阵惶恐,但又感到庆幸道:“死的好,死的好。”
他出卖了这些大族,要这些大族还活着,肯定不会有他的好了,但现在刘宗敏把人吊死了,钱财土地没收,这些大族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家族没落是必然之事了,某种程度来说,刘宗敏算是帮他解决了仇敌了。
崇祯三年(1630年)4月 26日。
杨建秀的第八师在同州府的攻势,可谓是势如破竹。他们一路连破白水、澄城、蒲城三县,大军如同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杀向同州府。
驻守在同州府的是大同社的“老朋友”贺人龙。他知道同州府作为关中门户的重要性,当得知大同军攻克鄜州之后,他果断地把自己的主力集中在同州府当中。
但此时的他已经退无可退,同州府沦陷,他手中的15000士兵就再无立足之地了,他只能横下一条心,带领着一万五千人马与杨秀头的第八师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同州府郊外。
激昂的战鼓声和苍凉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同时奏响。两支大军如同两条即将碰撞的洪流,缓慢而又坚定地靠近。双方士兵的眼神中都透露出紧张和决绝,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和血腥的气息。
双方兵力虽然相当,但装备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大同军的装备可谓是应有尽有,火炮、飞雷炮、火枪、掷弹筒,远、中、近武器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火力打击体系。
而贺人龙的大军,却只有 5000火枪兵,余下的人马长枪兵和弓箭兵各占一半,还有几百家丁骑兵。这样一支军队在大明的其他地方或许能算得上是精锐之师,但在装备精良的大同军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战斗一开始,第八师就先以火炮进行轰炸。一门门火炮昂首挺立,如同威严的战神。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炮手们迅速点燃导火索,沉闷的开炮声震得地面隆隆颤抖,仿佛大地都在为之恐惧。破空的炮弹尖啸着划过天空,如同死神的使者,在贺人龙军队的方阵中犁出一道道血沟。士兵们惨叫着倒下,残肢断臂四处飞溅,原本整齐的方阵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当双方的距离靠近到 100步的时候,飞雷炮开始发挥威力。飞雷炮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炮弹带着呼啸的风声,准确地落入贺人龙的阵中,再次掀起一片血雨腥风。贺人龙的士兵们在这猛烈的炮火攻击下,纷纷躲避,阵型更加松散。
当距离缩短到 50步时,掷弹筒开始登场。一枚枚手榴弹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在贺人龙的士兵中间爆炸,炸起的泥土和碎片四处飞溅。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惊慌失措,有的甚至开始四处逃窜。
当双方的距离达到 30步时,大同军的火枪兵开始射击。大同军手中的火枪闪烁着冰冷的光芒。随着一声令下,火枪兵们同时扣动扳机,密集的枪声响起,子弹如同雨点般射向贺人龙的军队。贺人龙的士兵们在这密集的火力打击下,纷纷倒地,伤亡惨重。
射完这一轮火枪之后,激烈的冲锋号声音响起。大同军士兵们迅速装好刺刀,以连为单位,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以侧翼打击的战术冲向着贺人龙本部人马。
在战场上,成片飞舞的箭矢穿过弥天的风尘,如同黑色的雨点般在人群中溅起一片片鲜艳的血花,伴随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此起彼伏的枪炮声、金属与肢体碰撞声、歇斯底里的喝骂声交织在一起,演绎着一曲杂乱的死亡之歌。
火炮、飞雷炮、掷弹筒的轰炸本就让贺人龙本部人马陷入了混乱当中,而最后的白刃格杀更是直接击溃了他们的心理防线。大同军士兵们挥舞着刺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在贺人龙的军队中横冲直撞。贺人龙的士兵们在这强大的攻势下,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这场交战不到半个时辰,贺人龙的全军就已经溃败。他看着自己的军队土崩瓦解,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只能带着少量的家丁,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潼关,逃向了中原。
杨秀头趁势带领大军攻占同州府,而后进一步拿下潼关,大同军完成了对关中的封锁,关中大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握住,陷入了绝境。
第211章 ,林丹汗出局
崇祯三年(1630年)5月 2日。漠南,红日草场,蒙古人中军大帐。
林丹汗下属的各个部落首领,在帐内喝酒吃肉,但却没有一个人的脸色好看。
3月份他们开始集结,两个月来,他们以百人骑兵小队不断的骚扰大同军的阴山一线,这样的游击战术也是他们几千年来的老战术了,但效果却非常差,射杀的敌人没多少,损失的部众就超过了2000人。
“报,大汗落叶部落300勇士昨日并没有回归。”亲卫报道。
林丹汗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而后看向麻德玉道:“将军,这50两的赏银看来很难拿呀。”
麻德玉却淡然的用小刀切开一块牛肉,一口吃了下去,而后淡然道:“50两赏银一向是我朝最高规格的赏赐,面对的也是我朝最强悍的敌人,大汗应该有赏银难拿的准备。
大汗与其出动小股部队骚扰大同军,不如集中力量决死一战,毕竟河套可是大汗的根基地盘,大部分部众又是蒙古人。大汗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麻德玉虽然脸上平静,但内心却无比着急,大同军已经攻破平虏堡,两个师3万大军把宁夏城团团包围住,6万大同军从耀州方向攻入关中,现在他们兵分三路在关中攻城略地,可以说整个关中已经岌岌可危,三边总督府都没办法来救援他们。
总兵贺虎臣让他想办法调动更多的蒙古人,来牵制大同军,最好杀入河套地区,截断镇北军的后路,让大同军不战而退,这两个月来他也一直向着这方面有说林丹汗,要他投入更多的兵力南下。
只可惜林丹汗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此次带领骑兵南下,主要就是借助宁夏将门的财力,恢复自己的实力。
第二目的就是看看有没有机会重新占据河套,毕竟整个河套是大漠最肥沃的土地。在天灾不断的草原上,河套能养育的部众更多。
第一个目的他算是勉强达到了,麻德玉带来的15万两银子,他拿出其中7万两,分给各部落首领,林丹汗威望当即上升,蒙古人极其现实,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那就是好大汗。麻德玉带来的银子让蒙古人再次团结到林丹汗身边。
但第二个目的却是彻底失败了,其失败的惨烈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河套地区大部分就是它原本的部众,他只要派出人联络这些部众让他们倒戈相向,有他们作为内应,如此消灭孙可望部,不说是十拿九稳,那也是大概率可行的方案。
但他第一步就遭受了重创,他派出的使者,通通被当地的蒙古人抓住,然后上交给孙可望。
林丹汗虽然知道蒙古人有奶便是娘,但这也变得太快了,他离开河套不到两年时间了,自己的部众居然就对徐晨忠心耿耿。
这个结果让林丹汗气愤无比,你们要是对本大汗有对徐晨一半的忠心,何至于本大汗,征战了半生却还没统一蒙古高原。
林丹汗内外夹击的策略失败之后,他又捡起了蒙古人上千年来的老传统,以游击战对付汉人,只要攻破了汉人的一个村落,砍下了几百颗脑袋也能赚几千两银子。
他把自己的部下分为三五百人的骑兵小队,在整个河套上千里的防线骚扰大同军。
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上千年来的老战术面对大同军却非常失败。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则是大同军虽然只在河套两年,但却修了三座大城市,几百个小堡垒,卡死了由大漠进入河套地区的道路,他的骑兵在外围试探还行,只要深入到河套地区,就会被大同军的骑兵包围,最后被消灭。
深入河套地区不行,但在河套外围游击也不行。他的骑兵主要出现在河套地区的堡垒外,当地的部落就会赶着自己的牛羊进入堡垒,点燃烽火,几百蒙古勇士根本攻不过这样的堡垒。
而且他们如果不赶紧逃的话,大同军的骑兵就会马上杀过来,大同军的骑兵,武器精良,枪炮犀利,往往上百人的小队就能击溃他们三五百骑兵。
更关键的是,这些大同军的骑兵也是蒙古人,他们不但骑射精湛,甚至熟悉地理,能一路追杀他们,直接把入侵的小股蒙古骑兵给消灭。
林丹汗这几年虽然打了几场败仗,但也不是傻子,大同社的小股骑兵都如此厉害,大兵团作战他胜算更低,他南下是为自己争取利益,可不是为了宁夏镇将门做炮灰的。
所以他对麻德玉的提议不置一词,反正即便是现在撤退,他也得了15万两银子了,他现在不说是度过了危机,但好歹团结了下面几个部落首领,辽东的皇太极他打不过,河套的大同军也是块硬骨头,我打不过这两个人,我还打不过青海的蒙古部落!大不了去青海吞并几个部落,挽回损失。
而其他几个蒙古部落首领也有想要撤退的想法,300勇士都被敌人歼灭,一个几千人的部落就这样衰败了,这种损失即便是他们也承受不住几次。
宁夏镇将门和蒙古人交战了200多年,林丹汗他们脸上露一个表情,麻德玉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干大事而吝身,见小利而忘义,难怪你林丹汗这一辈子都是个失败者。”麻德玉在内心暗骂道,而后他放下手中的刀叉道:“要不然我们就换一个格赏的方式,只要大汗的军队攻破了大同军治下任何一座堡垒,某就给大汗1万两银子,如果是朔方城,某给大汗10万两银子。”
部落首领贵英马上问道:“将军说的是任何一座堡垒都可以?”
麻德玉点头道:“对,是任何一座堡垒都可以,我只要确认了就当场给钱。”
贵英当即对林丹汗道:“大汗这买卖可以干。”
他们攻不下朔方城,还攻不下大同军外围的小堡垒,按照他们得到的情报来看,这种小堡垒一般情况下只有几百人,能拉弓射箭的青壮也就100多人,他们上万人围攻上去,花不了一天时间就能攻克这样的堡垒。
林丹汗也有点心动,现在阴山一线这样的小堡垒有两三百座,虽然他不清楚汉人是怎么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修这么多堡垒的。
但一万两攻破一座,他只要攻破十几座这样的小堡垒,他这两年的损失就可以全部恢复过来了。
林丹汗点头道:“好,本汗答应将军领兵南下。”
河套前线,第六师中军大帐。
帐内有个巨大的沙盘,河套地区方圆几千里,山河地势都显示在其中。
沙盘当中,阴山横贯其中,然后在阴山南北两岸尤其是缺口处,都有密密麻麻的堡垒,和这些堡垒当中都显示出蒙古人入侵的次数。
参谋长高烈道:“这个月蒙古人入侵我河套地区有152次,但都被我河套军民击退。”
孙可望皱眉头道:“久守必失,再这样让林丹汗肆无忌惮的入侵,河套外围的堡垒,迟早会被他们攻破,查到林丹汗的主力隐藏在什么地方吗?”
李应骥道:“已经有大致的方向了。阴山以北有一处红日草场,那在整个漠北是比较富饶的地区,适合大军驻扎,我军的探马查到多支蒙古骑兵汇集在红日草场,现在林丹汗南下两个月了,除了红日草场,其他地区根本养不活这么多蒙古骑兵。”
镇北府和大明的军镇不一样,其下属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征召士兵也是蒙古士兵,所以漠北地区对他们来说也是内线战场,漠北的山山水水,他们了解的并不比林丹汗差多少。
从林丹汗入侵河套地区以来,孙可望就派遣了大量的探马去漠北,就是想查到林丹汗主力的位置。
孙可望冷笑道:“集结部队,准备北上灭了林丹。”
蒙古人现在连大明将门都打不过,在天下各方势力当中,属于倒数前二的存在,只能和农民军一较高下,孙可望一直有消灭他们的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林丹汗的主力而已。
崇祯三年(1630年)5月 4日。
孙可望的骑兵师刚刚集结起来,就从探马得到一个喜讯,林丹汗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集结上万骑兵南下。
如此战机稍纵即逝,孙可望当即带领上万骑兵冲到阴山以北。
5月5日,北征堡。
林丹汗率领15000骑兵刚打算包围北征堡,就有探马来告诉他,南方20里外,镇北府的上万骑兵冲杀过来了。
林丹汗不敢相信道:“本汗还那没有包围敌人,他们是怎么知道消息,并如此快的集结起来的?”
只可惜没人回答他这个问题。麻德玉看着南方冲过来的烟尘,脸色复杂道:“大汗还是准备好应敌吧。”
让蒙古人和大同军火拼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但他现在怀疑林丹汗能不能重创大同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是无用功。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让他深入思考了。
林丹汗把自己15000的骑兵摆好阵型,准备迎接镇北军。
孙可望率领第六师在靠近林丹汗十里之后,稍微修整大军半个时辰后,就在激烈的战鼓当中,两个旅被他分成左右两部直接杀入蒙古人军阵当中。
林丹汗不甘示弱也率领自己的部下迎敌。双方靠近百步的距离,蒙古骑兵按照传统,拿出弓箭,准备迎敌。
只可惜第六师的炮兵快速在战场停下来,把飞雷炮掷弹筒安置好,对向蒙古人。
“噗噗噗”
十几个炸药包,几百个掷弹筒发射出来的手榴弹,一起射向蒙古人。
“轰轰轰!”
在一阵火药的轰鸣当中,蒙古骑兵被炸的四分五裂,战马在战场上到处乱窜。
“杀!”第六师的战士趁机杀进林丹汗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