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104节

  在获得了无上的财富和权利后,似乎是为了弥补自己曾经遭遇到的一切,她变得专制蛮横,脾气暴躁,由于约束不了自己的丈夫,她便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管教对象,就像屠格涅夫说的那样:

  “我的童年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没有一点愉快的回忆。我怕母亲就像怕火一样,为一点小事,我经常受罚.”

  他们家在奥廖尔省姆岑斯克县远近闻名,近日他们家传出的一则逸闻更是成了附近许多地主、农奴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据说他们家最近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此人乃圣彼得堡最畅销的文学杂志的老板,杂志一年的收益便顶得上好几百农奴一年的产出。

  与此同时,他的文章和诗歌令圣彼得堡的众多大贵族倾倒,并且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加令人震惊的,则是此人用法语写成的小说竟然在巴黎成为了畅销书,而在完成这项伟业的时候,他年仅二十一岁,几乎是刚刚成年的年纪。

  这样的人物一旦来到乡下,即便乡下的地主们很多对于文学什么的确实了解的不多,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想见识一下来自圣彼得堡这种大城市的大人物。

  只不过这位年轻人似乎并不爱社交,一来到这里后便随着那位屠格涅夫一起扎进了广袤的山林,接着便是翻山越岭地打猎,路过一座座大山、色彩斑驳的森林、黄色和绿色交织的农田,路过一溪溪清流、几处疏疏落落的村庄、旷野里游荡的牛羊,偶尔才在沿途的某位地主家停下。

  唯有这种时候,人们才方可一睹这位难得一见的人物的风采。

  尽管他一开始便声明了自己平民之子的身份,但所有见过的人似乎全都在说:

  “绝无这种可能!这样的风度和气质若非圣彼得堡的大贵族出身,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来的!而且一介平民又怎么可能在圣彼得堡甚至法国的文学界闯出名声?想必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亦或者为了避免麻烦,所以隐瞒了自己的家世.”

  这样的说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连带着还绘声绘色地讲起了一些大贵族之间的绯闻逸事,而随着他的一些事迹和诗篇流传开来,期待他上门的乡下地主们似乎也越来越多,甚至说已经有人将这件事当成了炫耀的资本。

  只不过这种相遇确实需要足够的运气,位于日兹德拉县的中年地主伊利奇并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好运气,但有时候也难免会想一想这件事,毕竟假如真的碰上了,这或许就能让他在社交圈里身价倍增。

  作为一个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伊利奇常年混迹于当地的社交圈子当中,但他却始终不能占据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也一直吸引不来当地美貌的妇人们的关注,为此他没少向朋友们诉苦,但他依然照旧将自家果园出产的酸桃子和其他不熟的果子当作礼品赠送给那些他钦慕的妇人。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他声称他家里吃的是法式菜肴,但是根据他家的厨子对于法式菜肴的理解,烹调这类菜肴的奥秘就在于把各种各样食物的原汁原味来个彻里彻外的改造,如烹调过后,肉味变得像鱼,鱼变得像蘑菇,而通心粉则煮出了火药味

  就在一个普通的下午,伊利奇正在自家客厅里苦苦思索,琢磨着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将有些传闻讲得既生动又有趣,好以此吸引旁人的注意,称赞他的幽默,在社交场上,风趣的谈吐无疑是一种利器。

  当他在琢磨着这件事的时候,一旁的偏屋还隐隐约约地传来了一阵琴声,他寄予厚望的女儿正在这里练习钢琴这门能够提高自身身价的技艺,不过或许是因为午后的阳光过于慵懒,琴声便难免有些困倦。

  而这位年纪不大的乡下地主家的姑娘,在这种氛围中也难免有些昏昏沉沉,只是忽然,她似乎听到了院落那里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其中似乎正好就有她父亲激动的嗓音,这样的声响一下子就将这位姑娘惊醒,也让她忍不住好奇地站起了身,然后透过窗户的缝隙偷看院落里的场景。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高大的年轻人,长相不错,正在同她的父亲说着什么,看得出来,她的父亲似乎并不是因为这个年轻人感到激动,而是一直频频地看向后方。

  没过多久,一只高大纤细的俄罗斯猎狼犬便径直冲了进来,不过它并未走得太远,刚进来一会儿便在原地转起了圈圈,等到它将头看向后方的时候,一位穿着亚麻衬衣、戴着窄檐昵帽同时又背着一支猎枪的青年人便径直走了进来。

  他刚一进来狗就围着他蹭了好几下,接着她的父亲便迎了上去,而这位乡下地主家的姑娘先是注意到了这位格外年轻的青年人手上的好几只小型猎物,接着便是他的容貌、声音与谈吐,似乎是她偷看的时间有点久,等她微微有点回过神的时候,那位青年人似乎朝她这里看了看,然后还微微点了点头。

  等到她意识到这件事后,一下子就像受惊的鸟雀一样匆匆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打起精神练起了她最熟悉的曲子。

  对于这些事情米哈伊尔并不知晓,他只是在主人家的安顿下坐下了以后,便趁着伊利奇不在的功夫无奈地看向了屠格涅夫说道:“所以你还准备这么盯着我多久?不就是打到的猎物比你多一点吗?我都说了,今天是运气好。”

  “今天是运气,那昨天呢?”

  “昨天也是运气。”

  “昨天是运气,那前天呢?”

  “前天也是运气。”

  “那大前天呢?”

  米哈伊尔:“.”

  what can i say?

  “米哈伊尔你这家伙,没话说了吧!”

  眼瞅着米哈伊尔已经哑口无言,屠格涅夫也是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卡卢加省里的这些猎物都是白痴!一个个的就喜欢往别人的子弹上面钻!真是彻头彻尾的白痴!”

  说到这里,屠格涅夫也是又忍不住看向了还在围着米哈伊尔转的俄罗斯猎狼犬骂道:“明明是我家里的狗,怎么借给你用两天就成了这副样子?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米哈伊尔:“.”

  其实你要是多喂它点东西它也会这样围着你的

  虽然很想这么说一句,但为了避免被屠格涅夫认为是在炫耀和挑衅,米哈伊尔最终只能是无奈地摊了摊手。

  其实对于老屠这种愤愤不平,米哈伊尔倒是也能理解,毕竟屠格涅夫对于自己作为猎人的身份实在是很自豪,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自信心,但是米哈伊尔一个不小心,已经凭借着运气赢了他好几天了。

  真要米哈伊尔来说的话,屠格涅夫完全就是越急越发挥不好,而打猎这种事情或许也要想得开和耐得住性子。

  顺带一提,事到如今,距离米哈伊尔长途跋涉来到屠格涅夫这里转眼就已经一个多月了,而就像上面所介绍的那样,屠格涅夫出自那样的家庭背景,跟他妈的关系自然就谈不上多好,就算是回来了也并不想在家里天天待着,而是选择钻进山林打猎,困了累了就到认识的地主家里住上一晚。

  要米哈伊尔来说的话这其实还挺正常的,毕竟按照屠格涅夫这个家庭环境,老屠没有玉玉就已经很强了,更别说他还长成了一副温和的性格,那就更难得了。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同他那个身为残暴农奴主的妈关系不好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对此米哈伊尔并没有过多评价,只是作为客人在屠格涅夫他妈那里吹了吹老屠在圣彼得堡和法国混得到底有多好多好,混得到底有多么牛逼,接着很快就跟屠格涅夫一起扎根进了山林。

  值得一提的是,米哈伊尔在老屠他妈面前吹的牛逼还是很有可信度的,毕竟老屠在回老家的时候,也没忘了拿上米哈伊尔的丰功伟绩的一些证明介绍给他妈以及他认识的其他一些人,所以米哈伊尔在这边的名气确实还得归功于老屠。

  既然如此,那还说什么呢?

  懂不懂什么叫人捧人高!

  于是老屠吹米哈伊尔的牛逼,米哈伊尔又吹老屠的牛逼,一来二去之下,哥俩的名声最近确实是在附近这一块传开了,连带着去别人那里借宿都方便了许多。

  至于老屠他妈在看过证据之后当然是相信了米哈伊尔的吹逼,并且真的认为自己的儿子在圣彼得堡越爬越高而不是虚度光阴,于是母子之间的关系乍一看似乎也缓和了不少。

  不过就算是这样,老屠依然不乐意呆在家中,于是在弄好装备后,两人就一头钻进了俄国大地广袤的山林当中。

  不得不说,这对米哈伊尔来说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毕竟这里的山林是如此广阔,动植物的丰盛更是让米哈伊尔大开眼界,同样的,如今的俄国严格意义上依旧是以农业社会为主,而有关乡下的庄园和大自然的记忆,同样是这一代作家们的精神家园。

  以至于到了后来,当绝望的知识分子们在城市当中找寻不到出路,于是便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俄国大地广袤的农村社会,企图从这里真正找寻到俄国真正的民族精神。

  而米哈伊尔在感受着自然的景色的同时,当然没忘了去磨炼一下用枪、骑马的技艺,这些东西以后说不定都用得上,学到现在的话,米哈伊尔已经称得上是初窥门径了,至少熟练地使用已经没问题了,剩下的无非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精准度。

  米哈伊尔觉得自己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但或许是因为米哈伊尔运气很好的缘故,屠格涅夫只想说米哈伊尔你这家伙是不是又欺骗了我?明明你之前学过却要在最开始的时候装着一窍不通,然后还在我兴高采烈地教你的时候,狠狠在我面前炫耀一番?

  真是歹毒的计谋,下次我也要在别人面前这么用.

  总之就这样,屠格涅夫在为自己前几天的失败懊恼了一番后,总算是在这里的地主伊利奇的热情招待下恢复好了心情。

  没错,米哈伊尔只是运气好罢了!

  看我接下来怎么狠狠赢过他!

  正当屠格涅夫在心里这么想的时候,乡下地主伊利奇可谓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给冲昏了头脑,以至于他在此时此刻已经幻想起了自己接下来在社交场合上光芒万丈的场面。

  只不过在此之前,肯定还是要好好招待这两位客人。

  于是伊利奇在吩咐佣人给两人倒最好的茶的时候,也是亲自去了一趟自家的果园,接着便颇为殷勤地端到了两人的面前,由于卖相确实很不错,米哈伊尔在看了两眼后就准备挑一个尝尝。

  不过在他准备动手之际,屠格涅夫就已经抢先一步拿起了米哈伊尔看中的那颗果子,紧接着老屠便得意洋洋地将果子塞入口中,然后

  屠格涅夫:“?”

  为什么是酸的?!!

第184章 见证伟大作品的诞生与戏剧

  关于地主伊利奇家里的果子究竟是甜的还是酸的这件事,米哈伊尔觉得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毕竟屠格涅夫吃到了酸果子以后,米哈伊尔接下来吃的却是甜滋滋的,当然,这样的好运气并非一直都有,在屠格涅夫莫名其妙的好胜心之下,两人以看谁吃到的甜果子最多为由展开了一场比试。

  于是没过多久,米哈伊尔就也被一颗果子酸的感觉牙都快掉了。

  不过就这么几轮吃下来,米哈伊尔只能说有点龇牙咧嘴,老屠则是捞的直淌口水,出于报复心理,屠格涅夫还将一个格外酸的果子悄悄扔给了蹲在米哈伊尔旁边的俄罗斯猎狼犬,只不过这只格外机灵的猎犬只是站起身来闻了闻,接着似乎是看了老屠两眼,然后便重新蹲到了米哈伊尔旁边。

  屠格涅夫:“?”

  我真要塞你嘴里了

  但还不等屠格涅夫有所行动,就坐在一旁看着两人猛猛炫果子的伊利奇却是大为感动,张口便道:“终于碰到能欣赏我们家的水果的人了,你们尽管吃吧,我再让人给你们摘!”

  说罢,伊利奇当即就吩咐自家的佣人去为来自圣彼得堡的两个老吃家准备新鲜的水果了。

  米哈伊尔、屠格涅夫:“.”

  说到这里的话,其实像这年头俄国的乡下地主们的庄园,完全称得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庄园通常包含主宅、花园、教堂、农奴宿舍、蒸馏房以及其它各种生产设施。

  而乡下地主也分为格外有钱的和没那么有钱的,格外有钱的就是古典廊柱、雕塑花园和人工池塘,没那么有钱的则是以实木建筑为主,装饰朴素。

  与此同时,乡下的地主们还有传统派和西化派的大致分类,传统派地主像两人打猎过程中遇到的那样,保持古风、崇尚简朴庄重、反对“弹簧马车”等新式奢侈品,待客强调礼仪而非排场。

  至于西化派地主则是模仿法国礼仪,使用法语交谈,喜爱像牡蛎这样的进口食材,但由于身处乡下,他们这类地主经常被讽刺为“盲目崇外”。

  像伊利奇家的话,严格来说更接近于后者,不过他倾向于西化大抵只是为了在社交场上为自己赢得一个较高的地位,于是当他跟屠格涅夫和米哈伊尔聊起天的时候,问的大多都是那些乡村不容易听到见到的稀罕事,有时是圣彼得堡有时又是国外。

  聊到这些东西之后,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当然就谈了谈自己的一些见闻,而在交流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位地主还时不时地蹦出来几句蹩脚的法语,米哈伊尔两人自然也没点出这一点,只是稍微放慢了一点说法语的语速,好让这位很明显没那么精通法语的人能够听清楚。

  就这样,伊利奇可谓是越来越高兴,到最后更是决定要用地道的法式佳肴来款待两人,与此同时,他也是让他的女儿出来跟两人打了声招呼,并让她坐到了一旁听着几人的谈话。

  而这位刚才透过窗户的缝隙偷看两人的姑娘此刻倒是愈发矜持了起来,只是时不时地才会看一眼家里的客人,于是她便能看到那位黑眼睛的青年时不时地就要顺手摸摸狗的脑袋,他的话虽然很少,但是只要一开口便都是一些很新鲜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位姑娘坐下了之后,米哈伊尔的话便不自觉地少了许多,反倒是屠格涅夫这家伙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嘴里的小词一套一套的。

  不得不说,尽管老屠整天打猎都不忘了跟那位远在法国的女歌唱家写信,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社交场合上表现,而他这个人还有一个抽象的毛病,那就是他虽然离不了爱情,但一旦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便立马退却想跟人家玩什么精神恋爱。

  而他的后半生也正如他所愿,搞了半辈子的精神恋爱。

  米哈伊尔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偶尔说说话,看看屋外阳光落在翠林的树木上折射出的光彩,下午的时间便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眼见天色渐晚,聊得很是开心的地主伊利奇很快就起身安排人去给他们准备美味的法式佳肴。

  当然,两人也并不白来,打来的猎物全都送给了主人家当作礼物,在赠送给主人家的时候,屠格涅夫还张嘴就道:“您瞧瞧这只野兔,当时它在离我足足有五十米开外的地方,我的同伴直接对我摇了摇头,说:屠格涅夫!这么远你怎么可能打得到呢?放弃吧!

  对于他这样的话,我只是微微一笑,接着便不顾他的阻拦,抬手就是一枪,我的同伴还在笑我的时候,我却是已经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将我的猎物给拿了回来,然后看着我那目瞪口呆的朋友摇了摇头.”

  就在一旁听着的米哈伊尔:“???”

  抢了我的猎物还要抢我的故事是吧?!

  当时你可是张嘴就道:“米哈伊尔!你到底怎么做到的?教教我吧!”

  但是很遗憾,米哈伊尔只能回答说:“运气运气,今天手感不错,所以就凭直觉打了出去.”

  而此时此刻,面对老屠这样的说辞,米哈伊尔还是成全了这家伙,在一旁点头表示肯定,张嘴就是一句老屠牛逼,没毛病。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地主家的姑娘似乎不爱听什么打猎小故事。

  好在是没过多久,主人家的晚餐就安排上了,除了他所说的美味的法式佳肴以外,其它地道的俄国菜也是有的,先是鱼子酱、熏鱼等冷盘,接着便是红红的罗宋汤,然后则是米哈伊尔他们打到的现烤野味和炖牛肉,至于最后,那肯定就是蜜糖饼、果酱等甜点。

  饮品则是必备的伏特加和格瓦斯,宴后这位地主才颇为心疼地询问他们要喝法国的葡萄酒还是香槟。

  总得来说,用餐的过程还是很愉快的,而米哈伊尔的表现更是让地主伊利奇忍不住在心里琢磨道:“上帝啊,听说大人物才往往拥有一副好胃口,他得是多大的人物啊?莫非能跟皇室沾亲带故?”

  当然了,他没注意到的是,米哈伊尔出于好奇心尝了一下那些美味的法式佳肴后便再也没有动过

  屠格涅夫同样如此,但当伊利奇满怀期待地询问这两位老吃家对于他家的法式佳肴的感想后,两人还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地道!”

  说起来一路借宿过来,两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回答,在一些农奴家里也同样如此。

  听到这个回答,伊利奇自然是喜笑颜开,连带着晚上还安排了一些娱乐活动,而尽管他并不是那种很有知识的人,但为了到时候说出去有面子,他还是请两人来了一些诗歌朗诵,虽然他听过之后没那么明白,但还是很给面子的献上了掌声。

  等到属于乡村的宁静终于开始逐渐覆盖掉人的气息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累的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很快就聚在了一起写一写一些文字的底稿。

  不得不说,自从来到了这边之后,米哈伊尔并没有像小姑娘米拉担心的那样睡得昏天黑地,而是颇为干脆利落地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毕竟说真的,打枪这件事确实比睡觉有意思。

  而由于翻山越岭翻的比较勤,米哈伊尔觉得自己说不定还真已经有了一点野外生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米哈伊尔并未忘记为自己的欧洲之旅做准备,总得来说,他在法国那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点小成功,但想要将这份成功继续扩大肯定也不容易,而除了小说和诗歌这种需要时间继续发酵的东西以外,其实还有一种同文学有关的领域在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的地位,那便是剧作家。

  真要说说起来的话,在当下这个时代,凭借小说和诗歌一下子就火起来其实是小概率事件,但通过戏剧来一炮而红、一夜之间大发横财确实要更为常见。

  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希望靠戏剧来一炮而红,同时他对于高乃依、拉辛等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也可谓是如数家珍,只是在尝试过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老陀的哥哥也写戏剧作品,而老陀在年轻的时候常常一边问他哥哥要钱,一边说他哥戏剧写的不好,就像:“还有,把你的剧本的主要思想告诉我,我相信它一定很出色,虽然要构思戏剧人物还短缺了十年的经验,至少我这样认为”

  抛开这个先不谈,总之米哈伊尔是准备进行一番尝试,于是就算是在打猎的这个过程中,米哈伊尔依旧会抽空想一想、改一改。

  至于屠格涅夫的话,他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不过坦白说,对于要不要把自己的草稿拿给米哈伊尔看一看,屠格涅夫其实犹豫了一阵子,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米哈伊尔比他足足小了六岁,但他已经取得的文学成就,却是能让任何一个跟他同龄的年轻人感到自卑。

  不过屠格涅夫并没有犹豫太久,想了想米哈伊尔那句“都哥们”之后,屠格涅夫还是很快就将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思的第一篇稿子递给了米哈伊尔。

  而让屠格涅夫稍稍有点意外的是,米哈伊尔在看了开头一段后,竟然莫名有些感触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用稍微有点复杂的语气说道:“这里面竟然还有对我的描写。”

首节 上一节 104/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