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第107节

  圣旨宣读完之后,朱旺一脸平静的说道:“本王知道了,我也不去向他辞行了,我一会儿就走。”

  等朴人勇走了之后,朱旺将家里人都叫了过来,对沐晟和常墨说道:“我走之后,你俩要保护好家里人的安全,明白吗?有事的话就去找老太太。”

  沐晟连忙朝朱旺问道:“岳父,您和陛下到底怎么了?怎么会闹成这个样子?”

  朱旺带着不在意的语气说道:“我们大人之间的事,你们小孩子别问,对你们没好处。我就在南京,有事记得传信给我。老谢和我一起走,家里管家一职由老谢的儿子担任。”

  常墨这时候连忙说道:“岳父,您先别急着走,我让我爷爷进宫一趟,再怎么说也不能让您离京啊!”

  朱旺摸了摸常墨的头说道:“你去找你爷爷干啥?这皇家的事情,是他一个外戚能参与的?好好的护着家里的安全就行了,这事你参与不了。”

  虽说朱旺不让常墨参与,可他还是回家找到了常遇春,见到自己爷爷后,常墨立马开口道:“爷爷,您快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岳父和皇姑父到底怎么了,现在皇姑父要圈禁岳父了,您快进宫一趟吧。”

  早就得知消息的常遇春,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孙子,那叫一个气啊。指着常墨就骂道:“你是不是嫌你爷爷命长?这皇家的事儿是我们这些外戚能参与的吗?你岳父怎么交代你的,你就怎么办就行了,别的事儿你就参与了。这些日子你就好好的在你岳父家待着,也别去上朝了,这朝堂之上恐怕是要变风向了。”

  说完这些之后,常遇春就离开了家。出门之后,常遇春小声的骂道:“这俩小兔崽子啊,一天天的,不折腾就过不去了是吧?有啥事儿不能慢慢来啊?非得搞这么大的阵仗。”

  随后对一旁的门房喊道:“马呢?老子的马呢?还不快去把老子的马给牵过来!”

  以上的这一幕情况,同样在徐家,傅家和汤家上演了一番。

  常遇春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只见徐达傅友德和汤和三人已经到了这里,几人相互看了看对方,皆是带着一脸无奈的表情摇了摇头。

  没过多久,朱旺带着老谢,身后跟着近百护卫也来到了城门。见着这几位老爷子,朱旺连忙下马向几人打招呼。

  徐达直接踹了朱旺一脚后骂道:“你个孽障一天天的到底在想什么?你要干什么?你给老子好好的滚去南京反省去,家里还有我们几个老头帮你看着,滚吧!”

第322章 朱允熥接手玄甲卫?

  自从朱旺离京之后,这货每到一个地方,先将当地的县令给骂一顿,然后就拉着各地的驻守武将们喝酒,甚至遇到从玄甲卫里出去的那些将军们,还要喝好几天。

  当这路上的一切被朝中的大臣知道后,这些人又给朱旺安了个罪名,那就是以藩王身份拉拢朝中武将,意图造反。

  看到这些折子的朱标也很给这些文臣们的面子,直接下旨打了朱旺三十大板,还将在这一路上与朱旺有过交集的所有武将都调到了边境上去当差。

  自从朱旺在济南的地界上挨了三十大板之后,整个人就安静了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闹腾了,一路来到南京之后,朱旺刚准备搬进陪都的皇宫,就被人给拦了下来,说陛下有旨意,朱旺这次不能住在宫里,只能住到自己的吴王府去,朱旺也无所谓,反正住哪里都是住,就这样,朱旺在南京安顿了下来。

  自从朱旺在南京的遭遇传到了京城之后,文臣们无不弹冠相庆,武将们则感到惋惜,甚至有一些在心里还为朱旺鸣不平,甚至玄甲卫之中都出现了一些为朱旺喊冤的情况。

  饶是朱标心里有准备,可还是被这一出给吓了一跳,忍不住在心里想着,“舅舅啊,你可得把玄甲卫给把握住了啊,这要是玩儿脱了,那可就好玩儿了。”

  得知这一情况的文臣们,瞬间就安静了,毕竟他们可都知道朱旺在玄甲卫里的威望,要是玄甲卫真的暴动了,那第一个死的绝对是他们。于是乎第二日一早,就有不少的大臣们给朱标上折子,请求朱标念在朱旺往日的功绩上,为了朝堂的安定不要太过于苛责。

  朱标看到这些折子之后,发现这些上折子的人里,竟然没有一个武将。默默的在心里将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之后,开口说道:“诸位臣工,可有事禀报啊?”

  工部尚书潘季上前禀报道:“启禀陛下,前些日子户部拒不支付我工部所需之银钱,臣三番四次前去讨要,可他却说户部没钱。陛下,您可要为臣评评理啊!”

  随即朱标扭头看向户部尚书问道:“李斌,你户部为何不给工部拨款啊?”

  李斌连忙回答道:“回禀陛下,不是户部不给他拨款,而是他这次要的数额太大了,户部一下拿不出那么多啊。”

  听到户部没钱,朱标眉头一皱,开口朝李斌问道:“你是说朝廷没钱了?”

  李斌见朱标脸色不对,连忙解释道:“回陛下,不是朝廷没钱了,是前些日子吴王朱旺刚把本年度所需的军费给支取走了,导致户部的存银一时间支出过多,而且本年各地的赋税还没送来京城,所以臣想着等各地的赋税进入户部银库之后,再拨给工部。”

  听完之后,朱标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李斌,下次说话记得把事情说清楚,朕刚刚还以为朝廷没钱了呢。”

  朱标的话刚说完,李斌就立马说道:“是臣没把话说清楚,还请陛下赎罪。这些年陛下励精图治,又大力发展商业,鼓励百姓们种植高价值作物,还免去了农税,百姓们手里有钱了,自然会提高购买能力,所以我大明的经济自然就上去。加上这些年秦王殿下一直与外邦做生意,为朝廷带来的税收巨大,所以我大明如今可是富的很呐,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有了李斌的带头,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歌功颂德之声。虽说朱标不是那种喜欢别人拍自己马屁的人,可偶尔听一下,也感觉挺好的。

  可朱标还没高兴多久,发难的就来了。只见吏部尚书王塑上前开口道:“启禀陛下,这些年吴王朱旺一直主张增加军费,虽说我朝如今完全能承担得起,可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必定会拖累朝廷的啊,如果能将军费给降下来,用这一部分钱去兴建学堂和贴补县学的先生,臣想天下学子一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的。”

  朱标考虑了一会儿后,朝李斌说道:“李斌,退朝之后,你和王塑合计一下,看看是否可行。如果可以的话,写个详细一些的折子回头呈上来。”

  两人赶紧朝朱标拱手道:“臣遵旨!”

  随后又看向徐达说道:“徐叔,您觉得如今的军费如何?”

  徐达立马开口说道:“回禀陛下,兵不在多而在精。至军队改革开始,虽已过去数月,可如今军队精简还没能完成,具体的军费份额还需等军队改革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所以臣认为现在削减军费还不到时候。”

  朱标顺势便开口道:“既然还没到时候,那就按照如今的比例维持不变吧,等以后核算出来再做决定。”

  随后朱标接着开口道:“兴建县学和贴补县学先生也是正事,吏户工,你们三部一定要把这事给办好。可你们记着,朕想要的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学子,朕想要的是以后能为朝廷真真正正办事的人,你们明白吗?”

  三人立马回答道:“臣等遵旨!”

  接着徐达上前说道:“启禀陛下,这些日子玄甲卫的将士们一直在为吴王请愿,还请陛下决断。”

  徐达的话刚说完,御史台的刘谨立马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这玄甲卫一直驻扎在北大营,又是吴王朱旺一手建立起来的队伍,而且不受朝廷管制,长此以往必定会出事啊,还请陛下早日决断的好。”

  有了带头冲锋的人,一直想对付朱旺的一些文臣立马就来了精神。接着只见一大帮人纷纷开口说道:“陛下!刘大人说的对啊!这玄甲卫可是我朝最好的军队,不论是在军械配置还是人员的训练上,都远高于其他军队,而且还都是重甲骑兵,又距离京师如此之近,若是不掌控在朝廷的手里,恐怕后患无穷呐!”

  朱标接着开口道:“那既然你们都想将玄甲卫收归朝廷,朕可以下道旨意,那你们谁愿意去传旨呢?”

  朱标这话一说完,整个朝堂都安静了,毕竟当初胡惟庸在玄甲卫的遭遇他们可是知道的,特别是一些老臣,都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生怕朱标让自己去。

  这时候吏部的王塑上前说道:“启禀陛下,此事乃军队之事,所以理当由武将去处理,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陛下可以考虑考虑二皇子殿下。如今二皇子不是正在玄甲卫内受训嘛,等受训接受之后,二皇子便可顺势接手玄甲卫。”

  朱标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办法,可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容朕考虑考虑,好了,退朝吧。”

第323章 娘啊!您可得救救儿子啊!

  退朝后,朱标叫来常遇春徐达和蓝玉三人。先让太监一人上了一杯茶之后,才开口问道:“岳父,徐叔,舅舅。您三位觉得谁去执掌玄甲卫合适?毕竟我和大哥之间的事情,下边的将士们不知道,别到时候真的出乱子了。”

  常遇春看了看朱标,没好气的说道:“哟,你现在知道要和我们通气了?当初办事儿的时候,你俩咋没想着和我们这些老家伙说一声呢?现在知道不好办了,知道求援了?”

  朱标带着一脸尴尬看向常遇春说道:“岳父,是我们欠考虑了,我这不是知道错了嘛,您三位常年带兵,对于士兵们心里的想法也都比较了解,您几位帮着出个招呗。”

  蓝玉这个莽撞人随即开口问道:“陛下,臣想大着胆子问问哈,您难道真的不要吴王府掌玄甲卫了吗?”

  朱标立马回答道:“怎么可能呢?舅舅啊,难不成我在你心里就是那样的人吗?这不就过渡一下嘛,我要玄甲卫干啥?就每年玄甲卫的军费都快赶上三千营五年的军费了,我钱多,烧的啊?要玄甲卫干啥?”

  徐达这时候开口了:“既然这样,那陛下,您就直接让我那孙女婿接了他爹的位置不就行了嘛,正好还能趁这次机会坑那狗东西一把,您说这多好啊。”

  听见徐达说这话,直接把常遇春给震惊了,开口朝徐达说道:“不得不说啊,还是你阴险啊,还能想到一箭双雕啊!可那货以后你让他干啥去?你觉得他在家闲的住?”

  徐达带着一脸淡定的笑容说道:“我是那种想不到这些问题的人吗?我只说让他不再掌管玄甲卫,又没说要把他逐出朝堂。”

  朱标随即开口询问道:“徐叔,您的意思是?”

  徐达带着一脸阴险的笑容说道:“陛下,您不是一直想改革文官体系嘛,直接让那孽障去折腾不就行了嘛,您说对不?”

  朱标立马说道:“徐叔,您的意思是让大哥去当文官?可去哪个衙门合适呢?”

  常遇春直接开口道:“你啥脑子啊?他除了去吏部之外还能去哪里啊?既然要改革了,那肯定得找个管理官员的部门了,除了吏部,还能有哪个部门合适?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去御史台,反正那货怼人也算一绝,以后朝堂上绝对好玩儿。”

  朱标忍不住想象了一下朱旺担任御史台堂官之后,在朝堂上骂人的画面,直接打了个哆嗦。立马开口说道:“别,吏部,就去吏部,可千万不能让他去御史台。”

  徐达接着说道:“既然都考虑好了,那我就去传旨了,让小五去接管玄甲卫。”

  朱标立马写了一份圣旨,交给徐达后说道:“麻烦徐叔了。”

  徐达一边走一边扭头说道:“下次记得有事儿先通知一下我们这些老家伙,要不是看着你俩长大,我们还真不一定能猜得到。”

  就在几人决定朱旺最终归宿的时候,咱们的当事人还在河边钓鱼呢,完全不知道自己被朱标给算计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朱标,毕竟这货在京城的时候,就经常以玄甲卫有事儿,去当做不上朝的理由。可朱标又想继续改制,但是又担心没有朱旺的辅助,自己可能办的不会那么顺畅。可是经历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朱标突然觉得自己坐镇后方,看着朱旺在前边冲锋也挺好的,所以联合着徐达阴了朱旺一把。反正现在朱旺离的远,又打不到他,所以这时候正是时候。

  没过多久,徐达就来到了玄甲卫,将朱标的圣旨宣读完之后,朱礼整个人都傻了。拉着徐达问道:“爷爷,您确定您没念错?皇叔真让我接管玄甲卫?”

  徐达点了点头说道:“老子还没到老眼昏花的时候,难不成念个圣旨还能错?让你接着就接着呗,咋滴?这好事儿你还不愿意接啊?”

  朱礼立马开口问道:“爷爷啊,我接了玄甲卫,那我爹干啥去?”

  徐达带着一脸神秘的笑容说道:“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么多干啥?好好的接着你的差事儿就行了,你和允熥记得好好的参训啊,想在军队里立足,一定要自己手上有真功夫,要是个软蛋,谁会服你们啊,听见没有?”

  朱礼连忙朝徐达拱手道:“知道了,爷爷。”

  徐达离开玄甲卫之后,回到了宫里,找到朱标说道:“事情都办妥了,玄甲卫现在很平静,也乐意让朱礼统领。”

  “麻烦徐叔了。”朱标递给徐达一杯茶之后接着说道:“既然咱们这事儿都办好了,那您说是不是该通知大哥回来了啊?”

  徐达考虑了一会儿之后说道:“啥时候叫那孽障回来,我是没意见的,不过你想好怎么面对他了吗?他要是知道你为了让他去改革吏治,竟然设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去玩他,你确定他不会活活打死你?原本是准备玩儿别人的,结果到后来发现自己被你给玩儿了,你确定不好好考虑一下?”

  听完徐达的话之后,朱标顿时感觉后背发凉,接着对徐达说道:“徐叔啊,要不您出个招儿呗,就大哥那狗脾气,加上常年都是他阴别人,如今要是知道我把他给阴了,那不得疯啊?他要是疯了,我还能好过?他下手可黑了。”

  徐达随即笑着说道:“你这孩子啊,现在知道害怕了?当初要我搭台唱戏的时候,你咋不害怕呢?得啦,反正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啦,你躲也没用啊。反正我是不担心,要是那狗东西敢朝我呲牙,你看我抽不抽他就完了。你要是不知道咋办的话,你就去你爹那里躲躲呗,我就不信他还敢当着你爹的面抽你。”

  徐达说完之后,只见朱标一脸苦相,随即带着一脸疑问朝朱标问道:“你这表情啥情况?难道他还真敢当着你爹的面揍你?”

  朱标苦着脸回答道:“徐叔,主要是这次我连我爹也给套进去了。”

  这话一说完,徐达整个人都愣了,缓和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你这次玩儿的可真够大的啊,连你爹都给玩进去了,你可真孝顺啊!得得得,这次我可救不了你了,你还是去找你娘救命吧,这事儿除了她,没人能救得了你。”

  朱标一脸无奈的说道:“唉~早来晚来都得来,早死早投胎吧。”

  待徐达离开之后,朱标一路晃晃悠悠的来到老两口的小院儿,站在门前,用力一捏手里的生姜,往脸上一抹,带着一副哭腔喊到:“娘啊!您可得救救儿子啊!”

第324章 让朱旺参加科举

  朱标的这一声嚎,把正在做饭的马太后吓了一跳,赶紧从屋里走出来问道:“标儿啊,你这是咋啦?有事你就说啊,你可别吓娘啊。”

  双眼通红的朱标一把抓住马太后的手说道:“娘啊,这次您可一定要救我啊,我做的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让大明朝越来越好嘛。”

  见朱标说这话,马太后立马说道:“行啦!你能不能先说正事儿?到底咋啦?有啥事儿是我解决不了的?你快说。”

  随即朱标便将事情的经过给马太后叙述了一遍,马太后听完之后都有些发懵,接着指着朱标问道:“照你这意思是说,让你大哥示弱不是为了引人上钩,而是那你想动的那伙人给你大哥做了个饵,而且还把你爹一起给装进去了?现在一切都办好了,就差和你大哥说了是吧?”

  朱标一脸尴尬的点了点头,接着开口说道:“娘,其实大哥那里还好说,主要是我爹那边啊,这要是被他知道,我摆了他一道,那不得活活打死我啊?”

  马太后伸出手指戳了戳朱标的额头,随后开口说道:“好啦,别在老娘这演戏啦,不就是害怕你爹揍你嘛,这事儿我应下了,你回去吧,我一会儿和你爹说说。至于你大哥哪里,那就得靠你自己去处理了。”

  朱标连忙说道:“好嘞,要不说还是我娘疼我呢。那就麻烦娘了哈,儿子再告诉您一件喜事儿,今天御医来告诉皇后了,说雄英他媳妇有喜啦。”

  “哟!真的啊?”马太后拉着朱标说道:“你没骗我吧?雄英他媳妇真的有喜了?哪个御医把的脉啊?”

  朱标连忙说道:“娘,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敢骗您啊?一会儿您问问皇后不就行了。我先走了,您可得把我的事儿给放在心上哈。”

  朱标走了之后,本想着回去继续做饭的马太后,刚走到灶台前又想起了朱标说的话,直接把铲子以丢,朝门外喊到:“朴人勇!等那老东西回来了,你告诉他一身,就说我去东宫了,让他自己找吃的去。”

  马太后说完,把身上的围裙以丢,就朝东宫的方向走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朱标在早朝上宣布了朱礼接任玄甲卫统领的事情。话一说完,朝堂上又热闹了起来,不少大臣们纷纷说道:“这不是子承父业嘛,陛下,这样不合适啊!”

  见有大臣反对,朱标直接脸一黑,开口说道:“好啊,既然你们都说朱礼不合适,那你们倒是推举一个人出来啊,或者说你们自己要是觉得可以的话,你们可以去接管玄甲卫。”

  这话说完之后,朝堂上就安静了下来。朱标随即接着开口呵斥道:“你们继续吵啊!不是都能耐吗?天天说这个不合适那个不合适的,现在让你们去,咋不说话了呢?倒是站出来一个啊!”

  不少的文臣们心里想着,我倒是想去,可也得压服的住那帮杀才啊?指不定刚进去过不了多久,就得被那帮子穷当兵的给玩死,而且还是死的不明不白的那种。

  接着吏部尚书王塑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我等皆是文臣,让臣等去接管玄甲卫不合礼制啊!要不还是挑选一合适的武将去接管吧。”

  这话刚一说完,常遇春立马就跳了出来,直接朝王塑骂道:“我去你妈的,王塑,你狗日的想干啥?你几个意思?你们干不了的事儿让老子们去干啊?你那老子们这个武将是啥?恭桶啊?想用就用,不想用了就踢开?老子先把话撂这里,我常氏一脉,永不插手玄甲卫的事儿。”

  徐达也连忙说道:“既然老常的说了,那我也表个态吧,朱礼可是我徐家的孙女婿,他接手玄甲卫我举双手支持,而且人还是正统接位,太上皇以前可是说过,玄甲卫永远都是吴王府的私军,这可是祖制!”

  这句祖制一出口,所有的文臣都傻眼了,毕竟他们可是常年用这句话来怼武将啊,如今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朱标随即一锤定音说道:“那就这么定下了,朱礼即日起接掌玄甲卫!”

  随后朱标看了眼王塑问道:“王大人,你如今也有六十有三了吧?”

  王塑立马回答道:“臣谢陛下记挂,臣今年确实是六十有三了。”

  朱标朝王塑笑了笑后说道:“这些年王老大人一直为朝廷尽心尽力,如今都这个岁数了,朕也实在是不忍看你再费心劳力了。来啊!封吏部尚书王塑为太子少师衔儿,并赐白银三千两,用做回乡养老的费用。”

  朱标这话说完,王塑立马就傻了。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皇帝这是要让他告老还乡啊!就可就在王塑准备说话的时候,蓝玉抢先开口道:“王塑,你个老棺材瓤子还愣这干啥呢?还不快谢恩?难不成你还想抗旨啊?”

首节 上一节 107/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