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375节

  徐璠和高启愚互相看了一眼,徐璠才俯首说道:“在会同馆驿。”

  “冯大伴,去取一下。”朱翊钧要看原本,那徐璠和高启愚就不能不让陛下看。

  在冯保去取原本的时候,朱翊钧则是和徐璠、高启愚说起了泰西的见闻,这些见闻里有欢笑,也有悲剧。

  三十人的使团,一共回来了三十人,只不过有些回来的是衣冠,路上遇到了劫匪,那些断后的人,连尸骨都已经寻不到了,而有些回来的是骨灰,在某些冲突中,这些缇骑忠诚的履行了自己的保护的职责,但也命丧异国他乡。

  整个使团活着回到了大明的只有十二人。

  “尼德兰地区的反抗成功了,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没能镇压尼德兰地区层出不穷的反抗,在一场大败之后,只能龟缩到了大城里,等待着西班牙本土的援兵,但是很可惜,他们怕是等不到援军了,因为西班牙本土,面临着奥斯曼人的威胁,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徐璠重点介绍了下尼德兰地区抵抗运动。

  徐璠和高启愚在尼德兰地区都逗留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就立刻转道去了英格兰,实在是尼德兰地区的暴乱太过于剧烈,太过于危险。

  安特卫普、海牙、乌特勒支等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破坏圣像的活动,那些市民们冲进了教堂和修道院,砸毁了一切能看到的圣像,没收了教会的财产、焚毁了教会的债权和地契,在他们二人离开时,整个尼德兰地区有超过五千五百所教会的教堂、修道院和裁判所被捣毁。

  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的高压统治,是通过教会实现的,教会会借出大量的债务,这些债权就是肉食者们兼并的工具,而血腥敕令,也是反抗的源头之一。

  血腥敕令,是尼德兰地区信仰加尔文宗,这在罗马教廷看来是异端,所有的加尔文宗的信徒都是异端,会被扔进裁判所里处死。

  异端,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为了敛财,这些裁判所,抓捕的这些人里面,根本就没有几个真正的异端,数以十万计的尼德兰人死于这个罪名。

  反抗是普遍的,是剧烈的,尼德兰地区打了十几年,仍然没有打完。

  “臣在路上听闻,陛下将衍圣公府和其爪牙抓捕入京,臣以为尼德兰前车之鉴在前,处置应该果断。”徐璠专门讲尼德兰,是一种态度,他刚回来,政治立场不明确,所以在讲完了见闻之后,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兖州孔府,该杀。

  “依爱卿看来,这兖州孔府和这泰西的裁判所,并无区别?”朱翊钧思考了片刻问道。

  徐璠沉默了下,俯首说道:“臣愚钝,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分别来,都是衣冠禽兽。”

  衣冠,礼仪的代表,权力的象征,穿的好坏一眼就看出了他的阶级,而禽兽,原意不是骂人,说的是大明文武都有补子,比如超品的麒麟白泽等,而文官胸前是鸟,武官胸前的补子是兽。

  衣冠禽兽这个词妙就妙在,它在抨击大明的社会现象,文官爱财、武官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百姓视衣冠上禽兽的官员,是衣冠禽兽。

  这个词出现在万历六年的《金莲记》中,传奇话本,一共三十六回。

  这个词十分的精准。

  冯保带着原本回到了文华殿上,这些手稿十分的杂乱,甚至上面的字迹都是凌乱的,有些墨迹用的是血,因为红的很不正常,也不知道是人血还是兽血,显然在泰西的日子,徐璠和高启愚,日子过得并不是很顺,连墨都无法保证,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原本和抄本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比如徐璠一些关于泰西制度的思考,就没有被收录到抄本之中,显然负责誊抄的礼部官员,认为这些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大明。

  “臣从泰西带回来了很多很多的书,这里面有解剖学的《人体构造》、有血循环的《论静脉瓣膜》、有《心血运动论》,有关于格物的《论学术的发展》,有采矿和冶金的《论金属》和《论矿产冶炼》等等。”高启愚俯首说道。

  这次回到大明,高启愚带了将近三千卷的书,都是他在那不勒斯购买的书籍,这些书即便是在当地的价格也极为昂贵,他把自己唯一一件当年丝绸织造的官袍出售后才获得。

  解剖学的《人体构造》,作者是维萨留斯。

  维萨留斯出生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世代都是宫廷药剂师,而维萨留斯对人体构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解剖,经常去郊外的一些无主墓地,偷尸体进行解剖;还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去偷绞刑架下罪犯的尸体。

  终于《人体构造》横空出世,但是这本离经叛道的书,教廷不允许它的存在,因为和教义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比如在神话故事里,男人的肋骨比女人少一根,因为神话故事里,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而《人体构造》中清楚的表明,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数完全相同;

  比如在神话故事里,说人身上都有一块不怕火烧、不会腐烂的复活骨,而这根复活骨,是人体骨架的支撑,也是神在三天后复活的关键,而《人体构造》则表示解剖学不支持复活骨的存在;

  比如东西方都共同认为,心脏是生命、感情和思想活动的地方,但是解剖发现,大脑和神经系统才是发生这些高级活动的场所。

  《人体构造》详细的介绍了人类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脏的血液循环、大脑等。

  这本书刚刚问世就遭到了教廷的残酷封杀,而维萨留斯也被裁判所判处了死刑,而后西班牙王室居中斡旋调节,维萨留斯才被流放,最后死在了赞特岛上。

  维萨留斯死了,但是《人体构造》却流传了下来。

  高启愚面色古怪的说道:“陛下,臣在泰西一直听闻一个传说,那就是在广袤的海洋中存在着一个古早的文明,他的名字叫大西国、大西洲或者亚特兰蒂斯,这个古早的文明毁灭在了史前的大洪水中,而这个大西国内有一个所罗门之宫的地方。”

  “而这个所罗门之宫,就是科学院,在所罗门之宫的带领下,工艺快速发展、生产速率快速提升、人们衣食无忧、物质大丰富到了极致,人人互相谦让有爱。”

  “臣回到了大明,听说陛下筹办了一个名为皇家格物院的地方,专事万物无穷之理,臣为之惊骇。”

  在泰西,所罗门之宫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在大明,皇家格物院真实存在,而且切实的在改进工艺,比如提水、比如采煤、比如纺织、比如车船等等方面。

  朱翊钧笑着说道:“朕听闻过这个故事,黎牙实曾经兜售过这样的故事,不过是为了暗搓搓的给朕传教,朕觉得有趣,觉得未尝不可,就这么做了,事实上,大明的确有这么多的人才,也有这个能力去网罗天下英杰推动对万物无穷之理的研究。”

  皇家格物院,在朱载堉第一次入京的时候,朱翊钧就已经动心起念想要弄一个,专门给朱载堉培养大明科学人才的地方,后来黎牙实和陈学会的沟通中,说到了这个故事,朱翊钧正好借着这个由头,任性的利用皇帝的特权,完成了大明皇家格物院的建设。

  现在,在泰西这些都是神话,但是朱翊钧有让神话成为现实的能力。

  在黎牙实这样虔诚的信徒的眼里,大明皇帝和三位一体的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大明皇帝真的不会三天后复活罢了。

  “朕会在格物院里为二位专设一科,翻译泰西舶来著作,那些个宗教的内容就没必要了,就挑一些有用的翻译一下,顺便给解刳院、格物院印证一下,确保准确。”朱翊钧将手中的大堆的书,递给了张宏。

  当年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回到了大唐后,在大雁塔翻译佛法,而今天徐璠和高启愚,前往泰西,交流学习,带回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里,有很多很多,都是安东尼奥没有带到大明的书。

  如果安东尼奥带入大明的是小乘佛法,那么徐璠和高启愚带回大明的就是大乘佛法。

  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信仰的问题,被隔绝在了大旅行活动之外,这样文化的交流就出现了问题,有很多的书籍,都是出现在异端的地头,而不是遍地都是裁判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而徐璠和高启愚的身份是大明的使者,他们倒是没有被排斥,比如那本心血运动论,就是徐璠和高启愚在伦敦的时候,一个伦敦的老学究在四处兜售,但是无人问津的学位,高启愚本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想法,买下了仅仅只有七十二页的心血运动论,结果越看越心惊!

  这血液,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朱翊钧许诺给徐璠和高启愚一个专心翻译舶来著作的地方,这是给他们一个身份,格物院博士。

  一入格物院做了博士,那就是跳出五行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无因无果之人。

  徐璠是徐阶的长子,而徐阶造的孽,就和徐璠没有了因果,高启愚当年在应天府乡试搞出的《舜亦以命禹》,即便再被人谈起,也和高启愚无关了。

  入了格物院的代价是:从此以后,再和仕途没有任何的关系,格物院的院长是皇叔朱载堉,作为皇叔朱载堉要是对政治有一点兴趣,朱翊钧作为皇帝,就绝对容不下朱载堉了,大明的皇叔,还要对政治有兴趣,那就是造反的潜力股了。

  毕竟,燕王朱棣作为皇叔,造反成功了。

  徐璠和高启愚能捞到格物院博士的身份,对他们而言也是极好的结果,他们不再是学者和官僚的结合体,而是单纯的学者。

  大明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和这方面有极大的关系,大明学者不纯粹,他们通常和官僚高度绑定、重合,这就造成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大明的学术陷入了停止,官僚本身非常的忙碌,除非能爬到政务官这个级别,否则事务官忙于俗物,哪有空研究学术?

  格物院这个地方,不在五行之中,就把双重身份区分开了。

  其实之前大明就有这种地方,那就是翰林院五经博士,他们也负责大明的学术进步,衍圣人之德,可翰林院的五经博士,无法履行这个职能,张居正讲过,德,行道而有得,做事有了疑惑,是真的在做事,在思考,这便是有德。

  要衍圣人之德,就要实践,可是五经博士们学问是极好的,实践为零,那么衍圣人之德,就停滞了。

  而格物院从一开始就切割掉了官僚属性,切割官僚属性,不代表完全去行政化,格物院格物博士,可是正经的正五品官,而掌格物院事是正经的正二品,格物院真正的主人是大明皇帝。

  这代表着格物院博士是大明皇帝的幕僚。

  大明的选官制度,不只是有科举制,也有恩荫制,世袭的军勋制、更有察举制,甚至还有礼聘制,比如大明的阁老们是皇帝礼聘,封侯拜相,阁老们入阁也是有礼仪的,皇帝也要礼请。

  世袭的军勋和礼聘的阁老,其实是皇帝本人的幕僚,在帝制之下,幕僚大于官身大于吏员。

  “臣等叩谢圣恩。”高启愚和徐璠再次行大礼谢恩,这代表着只要不参与到朝政之中,就不会轻易被朝廷的倾轧所波及,当然皇帝本人转了性,不乐意继续中兴大明,懈怠了,想要投降了,那一轮天翻地覆的倾轧,还是会波及到格物院,甚至格物院本身也会夷为平地。

  朱翊钧开始宣见安东尼奥,这个泰西的船长,这次的胃口极大,他似乎打算自立门户了。

  “臣安东尼奥,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安东尼奥入门行的是大明的五拜三叩首的大礼。

  “泰西特使黎牙实,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黎牙实行的也是跪礼,他没有称臣,而是模糊处理,也没有五拜三叩首的大礼。

  黎牙实是西班牙王室的臣子,是大明皇帝至高力量的信仰者,是背弃了终身不婚侍奉主的许诺的背信者,死后没有庇佑,会被钉在无信墙上糊墙。

  “臣恳请英明而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能够给我一共十二条五桅过洋船,我发誓,这十二条五桅过洋船,无论何时,都不会将炮口对准大明,我还需要六千人的强悍水师军兵,恳请仁慈而伟大的陛下,答应臣卑微的请求。”安东尼奥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说道。

  安东尼奥要这么多船,这么多的人,目的只有一个,造反,他要做葡萄牙的国王,他拥有平民的拥戴,却没有贵族的拥护,而贵族们掌握着军队,安东尼奥需要大明皇帝的支持。

  “费利佩二世在尼德兰地区的战败,让你的野心变得急不可耐了。”朱翊钧十分沉着冷静的说道:“朕希望你能冷静一些,作为一名弑君者,你的统治将会无比的短暂,纯洁者恩里克还活着,你不要如此的焦急。”

  “纯洁者恩里克已经很老了,陛下,臣已经没有时间了。”安东尼奥跪在地上,大声的说道:“大明水师十分的英勇,可是要作战也需要时间去熟悉战场。”

  朱翊钧思索了许久摇头说道:“你的焦急朕已经感受到了,十二条五桅过洋船,朕可以答应你,也可以借钱给你,但是朕不能答应你,给你六千水师军兵。”

  “你自己也说了,作战需要时间去熟悉,朕不希望大明军兵前往泰西冒险,水师是朕的军兵,是大明的军兵,同样也是他们父母的儿子,他们子女的父亲,朕无论如何不能答应你,军兵前往泰西冒险。”

  安东尼奥沉默的看着陛下,这个贪婪的暴龙,居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居然仍然最先顾忌的是大明的军兵,他认真思虑了许久说道:“这…恳请大明派遣水师巡检,我的拥趸都是平民。”

  “这自然可以,教官是可以的。”朱翊钧应承了此事,派遣少量教官培训,万里之遥的离家补助,朱翊钧还能负担得起,朱翊钧笑着问道:“那么,朕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求月票,嗷呜!!!!!!!!!!!!!!

第315章 文华殿里,喜气洋洋

  朱翊钧在确定不会借兵的一瞬间,有几个人的眼神有些不同,这些都是新入文华殿的廷臣,比如右都御史李幼滋,大明兵部左侍郎曾省吾,户部尚书张学颜三个人,他们都是眉头稍蹙之后,才舒展开来。

  按照大明皇帝一贯逐利的作风,投资安东尼奥获得最大的报酬,借兵无疑获利最大。

  可大明皇帝的选择似乎非常的保守,而理由也只是他们是大明的子民,父母的儿子,子女的父亲,他们三个刚刚进入文华殿,对大明皇帝不了解,可是其他的廷臣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这就是陛下的心里话。

  但凡是涉及到穷民苦力的事儿,陛下总是表现的比张居正还要保守的多。

  陛下始终秉承和坚守一个基本的底线,那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大明万历新政的基本底线,所有的政策制定,完全围绕这个基本底线进行。

  王崇古和万士和其实看的更透彻些,其实陛下并不看好安东尼奥的造反,葡萄牙国王的位置,哪怕会有些波澜,恐怕最终还是落到费利佩二世的手中,因为费利佩二世是日不落帝国的国王,国力强横无比。

  “这就要看陛下投资的力度了。”安东尼奥面色凝重的说道。

  “十二条船朕可以给你,整个万里海塘到马六甲海峡所有的种植园都归朕所有。”朱翊钧十分确定的说道。

  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就是那些他垂涎已久的种植园,大明需要大量的粮食,尤其是在小冰川时代即将变得剧烈之后,对粮食的需求会变得极为恐怖,诉诸于海洋,是朱翊钧想到的唯一办法。

  他的确在亲事农桑,他的确在改良种植技艺、他的确在努力的丰富大明的作物,可从永乐元年开始的小冰川时代,正在逐渐变得剧烈,干旱、蝗灾、洪水等等,都会让大明陷入粮食危机。

  小冰川时代从永乐元年开始,一百七十余年的时间,愈演愈烈,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极为的剧烈了。

  “陛下真的是个生意人啊!”安东尼奥权衡了许久,咬牙切齿的说道。

  朱翊钧满脸笑意的说道:“你也不亏,不是吗?如果你能取胜的话。”

  十二条船,每一条售价为二十万两不包括船上的火器,那是另外的价格,如果要配置相应的舰炮价格会增加到二十五万两,十二条船全部的售价为三百万银,万里海塘,也就是中国南海到马六甲所有的种植园的价值,一年不过十万银,即便是按十万银计算,收回也需要三十年之久。

  这买卖不是大亏特亏了吗?

  大明皇帝朱翊钧会做亏本的买卖吗?那还不如相信老母猪会上树来的靠谱,事实上,大明绝对不会亏。

  这些种植园到了大明的手中,每年能够产生的效益,将远远超出在红毛番手中的收益。

  红毛番远渡重洋而来,在当地的统治人口稀少,每一个种植园,扩张的速度有限,即便是较高价值的作物,种植园无法完成扩建,都是空中楼阁,但是到了大明的手中,这些种植园不出五年就会回本,之后就是永久的收益了。

  安东尼奥还是有些不舍,而黎牙实不着痕迹的碰了碰安东尼奥。

  “好吧,尊敬的陛下,请问臣下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沐浴陛下圣恩?”安东尼奥得到了提醒后恍然大悟,而后立刻满脸堆笑,询问着陛下许诺的十二条五桅过洋船什么时候能收获。

  朱翊钧见买卖做成了,靠在椅背上,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伱返航的时候就可以带走,当然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的水手的话,可以在松江府募集招募,包括舟师。”

  “感谢陛下的仁慈和慷慨,至高无上的陛下,您的圣恩一定能照亮所有蛮荒的世界,将文明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臣下坚信那一天会到来,也一定会到来。”安东尼奥用着夸张的咏叹调赞叹着大明皇帝的高效!

  十二条五桅过洋船,大明居然居然可以一次兑付,这直接超出了安东尼奥的预料!

  大明的生产力之强悍,再一次震惊了安东尼奥,要知道现在泰西的主力战舰加莱塞战舰,每一艘都要三百多名工匠,忙碌一年,还需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可是大明居然在满足了自己使用的前提下,还能出口,实在是让安东尼奥惊骇不已。

  朱翊钧是个买卖人,诚信为本,他兑付的全都是全新的战舰,而不是皇帝自用九九新,原因就是大明出售的战舰都是猴版的,大明出售的战舰,无论是吨位、舰炮还是船速、甲板厚度上,全都是减配的。

  安东尼奥在黎牙实的提醒下,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这是因为黎牙实昨日和安东尼奥谈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崎罗马教会被大明先遣队给抹去了。

  长崎的教会势力被大明先遣队荡涤一空。

  大明皇帝是一头贪婪的、脾气极差而且十分有办法的巨龙,他的目光早就看向了万里海塘的种植园,被巨龙看上的财货,决计不会逃过巨龙的利爪,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明水师的日益强横,这些财货被巨龙收入囊中是迟早之事。

  趁着还能卖点钱,早点卖了妥当些,这就是安东尼奥和黎牙实的想法。

  安东尼奥被黎牙实提醒,才彻底想明白了,换个角度想,那就是拿大明皇帝未来的财富换当下实际的战舰,这买卖做的不亏。

  安东尼奥和黎牙实已经是十分了解大明的红毛番了,但是他们还是想错了,若是事情那么简单,朱翊钧就不需要绕这么大的圈子了,大明对武力的使用是极为谨慎的,而且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势,大明不是泰西海寇,看上就抢,那是泰西的思维惯性,理所当然的劫掠他人。

首节 上一节 375/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