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447节

出了矿场不远就是选矿工厂了。

在这里,大块的矿石会被机器粉碎成指头大小的碎片,然后在经过选矿环节挑出品位最高的矿石。

目前秦府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重选法,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在水流中矿物原料颗粒比重的不同,选出铁元素更富集的颗粒。

重选法虽然需要大量的水流,但对水体本身的污染不高,主要是一些矿物粉末会随着废水排走……不过绝大多数的粉末会沉淀下来,不会溶于水体,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污染。

而选矿工厂这边的动力来源主就只能是大型煤气机了,毕竟矿场附近的水流比较平缓,而平地又比较少,没办法使用效率低下的水力。

选矿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在后世算不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高了,所以需要的操作人员也少得多。

但即便再怎么人少也是需要许多工人的,而出于安全考虑,选矿工厂与矿区完全分开的,宿舍区也设在河对岸,基本上不与战俘们产生交集。

矿场的守军也跟工人们一起住在河对岸的小区。当然,俘虏营这边晚上也会有士兵留守。

而且为了应对特殊情况,俘虏营这边还驻扎了两个装甲车排,一共六辆装备了转轮机枪的装甲车。

有这六辆装甲车,即便所有人同时造反,也不过是耗费点弹药罢了。

这几辆装甲车可以说是秦府放在攀枝花的定海神针,只要有它们在攀枝花就绝对乱不起来。

……

装满了精选矿的平底船一路,最终来到恭州城不远的一处大型冶炼厂。

在这里,几座高炉已经建,

节69 宏图

节69

恭州城,秘书处。

肖恒来这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地方开始变得稳定,秦国城和韩子德两个人也已经回到中枢,再加上经验丰富的高级顾问黄世忠,目前秦府的执政班底算是已经彻底稳定下来。

在沈钧一家被送去挖矿之后,黄相爷可以算是“前朝”遗老中地位最高的人了。

而面对秦府与整个士林的利益冲突,黄世忠干净利落的投诚给了蜀地士林以沉重的一击,让蜀地士林彻底失去了与秦府对抗并且争取权利的信心。

说来也搞笑,想当年的“黄党”就是因为黄世忠的叛变而崩溃的。

想当初那些黄党成员究竟是以何等心情来看待黄世忠这位黄党核心人物叛变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想必蜀地这些满心将黄世忠看作是士林领头人的“文人志士”们应该已经尝到了类似当初黄党们的滋味。

而对于黄世忠来说,既然能够重回中枢就已经足够了,其他士人们可能的权利削减跟他有什么关系?尽管黄世忠现在只是个高阶顾问权利远不比以前,但他毕竟以前朝遗老的身份混进了决策圈,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在肖恒看来,对于黄世忠背刺蜀地士林这件事他既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没想到黄相爷如此干净利落的纳头便拜,完全没有顾及到身份和面子,甚至没有一点点的矜持。

而不意外的是……黄相爷老背刺人了,背刺别人不是一次两次了。秦荐、黄党、沈钧甚至赵朞都挨过黄相爷的背刺。区区一个蜀地,文教不兴礼乐不昌的“偏远”之地,让我堂堂国相背刺一下又怎么了?

至于肖恒会不会也成为黄相爷战绩中的一员……反正肖恒自己觉得不会。

再说了,肖恒尽管让黄世忠来到了秦府秘书处,但别忘了他的职位是“顾问”,尽管是高级的顾问,但顾问这头衔虽然清贵但真就没啥权利,而且在秘书处的地位也有些尴尬。

顾问,顾名思义其重点在于问。

可如果说秦府秘书处的人不问他……那他可真就是一点影响力都发挥不出来,甚至连主动提出建议的权利都没有!

这在秦国城和韩子德两个人回道秘书处之后就更明显了。

秦国城和韩子德即便在南宋时期也是出阁入相的实力,他们都是状元出身并且还那么年轻,最重要的是这两位既当过普通县令又有在中枢工作的经验……在这个并不重视基层经验的时代可算是非常难得的履历。

这两位老县令本身就有“天使”光环,再加上之前秦府以雷霆之势砍倒了当地最大的大树——知县,所以治弄剩下的“猢狲”可就轻松多了,很快就彻底掌握了蜀地另外两个县,并且将新的秦府执政系统铺了下去。

等秦府行政系统开始顺畅的运行之后,这两位就立即重返了中枢,并且联起手来迅速架空了黄世忠这位顾问。

而直到此时黄相爷才惊觉“顾问”这位置的尴尬之处,然而在一细想,究竟是谁把他摆在这个尴尬的位置上的呢?而又是为什么将他置于如此尴尬之地呢?

第一个问题不用问,那当然是肖恒。

然后延伸来想第二个问题……这里面的味道可就微妙了。

黄顾问越想越觉得心里没底,然后就在秦国城和韩子德以为黄顾问会展开反击的时候,黄世忠却直接偃旗息鼓了。

他居然就这么认了!?

不光是秦国城他们俩,就连跟黄世忠相处时间更长的张坷瀚以及肖恒那俩学生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黄世忠这个人的权欲极重,刚刚入驻秘书处的时候姿态也摆的极高……毕竟他曾经的身份在那摆着呢,即便姿态稍微高那么点张坷瀚出于对老前辈的尊重也就忍了。

可谁能想到这位老前辈居然如此怂呢?

就连秦国城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还没出力呢对方就已经躺平了。

最后还是韩子德发现了端倪……黄相爷似乎有点怕肖恒。

而当他将这番猜测回去跟他爹韩非聊了之后,韩国公也认同了这一点。

肖恒从一介白身成长到当前这个地步可不是一步登天的,那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出来的!而作为见证者的黄世忠,感受到肖恒对自己的打压后当然会惴惴不安……

毕竟就连韩国公自己也是如此!

就在韩国公举家西迁的那段时间里,是韩国公心里最没底的时刻。那个时候的他可不比现在的黄世忠号多少。

不过肖恒似乎很快就感受到了他的惴惴不安,不仅任由韩子青在秦府内部胡闹,等稳定下来之后甚至直接吸收了韩子德入阁!

没有多余的安慰,也没有的空洞的许诺,肖恒轻轻拨了拨手腕,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如春风化雨一般不露一丝烟火气息。

如此手腕,那可真叫一个“懂的都懂”。

韩国公当然懂了,心中对肖恒的评价不由得又提高了两层。

想当初,在南宋时期肖恒的两大靠山,此时都有了好的结果。而两家不同的地位,也微妙的体现出了当初与肖恒交往时的区别。

肖恒与黄相爷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利用以及生造出来的共同利益——黄相爷之所以挺肖恒,除了因为肖恒帮过他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纺织厂以及织锦技术。

而肖恒与韩国公之前的交往则从未涉及利益关系,至于韩国公没事从肖恒这里搞点纪念品的行为则只是一种亲善的表现,区区几百两或者几千两这点小钱,在韩国公这个级别上根本就算不得利益,只能算人情。

韩子德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地位,谁又能说他与之前韩非韩国公数次出手援助无关呢?

只是看破不说破,无论是韩非还是肖恒,都默契的不提这些事情——人情往来若是夹杂了其他东西,这感情可就不纯粹了。

在肖恒已在事实上登顶权力宝座的现在,既然肖恒这边不挑明,那么就说明肖恒依然愿意保持与韩府的私人关系……这可比什么铁卷丹书有用多了。恭州城,秘书处。

肖恒来这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地方开始变得稳定,秦国城和韩子德两个人也已经回到中枢,再加上经验丰富的高级顾问黄世忠,目前秦府的执政班底算是已经彻底稳定下来。

在沈钧一家被送去挖矿之后,黄相爷可以算是“前朝”遗老中地位最高的人了。

而面对秦府与整个士林的利益冲突,黄世忠干净利落的投诚给了蜀地士林以沉重的一击,让蜀地士林彻底失去了与秦府对抗并且争取权利的信心。

说来也搞笑,想当年的“黄党”就是因为黄世忠的叛变而崩溃的。

想当初那些黄党成员究竟是以何等心情来看待黄世忠这位黄党核心人物叛变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想必蜀地这些满心将黄世忠看作是士林领头人的“文人志士”们应该已经尝到了类似当初黄党们的滋味。

而对于黄世忠来说,既然能够重回中枢就已经足够了,其他士人们可能的权利削减跟他有什么关系?尽管黄世忠现在只是个高阶顾问权利远不比以前,但他毕竟以前朝遗老的身份混进了决策圈,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在肖恒看来,对于黄世忠背刺蜀地士林这件事他既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没想到黄相爷如此干净利落的纳头便拜,完全没有顾及到身份和面子,甚至没有一点点的矜持。

而不意外的是……黄相爷老背刺人了,背刺别人不是一次两次了。秦荐、黄党、沈钧甚至赵朞都挨过黄相爷的背刺。区区一个蜀地,文教不兴礼乐不昌的“偏远”之地,让我堂堂国相背刺一下又怎么了?

至于肖恒会不会也成为黄相爷战绩中的一员……反正肖恒自己觉得不会。

再说了,肖恒尽管让黄世忠来到了秦府秘书处,但别忘了他的职位是“顾问”,尽管是高级的顾问,但顾问这头衔虽然清贵但真就没啥权利,而且在秘书处的地位也有些尴尬。

顾问,顾名思义其重点在于问。

可如果说秦府秘书处的人不问他……那他可真就是一点影响力都发挥不出来,甚至连主动提出建议的权利都没有!

这在秦国城和韩子德两个人回道秘书处之后就更明显了。

秦国城和韩子德即便在南宋时期也是出阁入相的实力,他们都是状元出身并且还那么年轻,最重要的是这两位既当过普通县令又有在中枢工作的经验……在这个并不重视基层经验的时代可算是非常难得的履历。

这两位老县令本身就有“天使”光环,再加上之前秦府以雷霆之势砍倒了当地最大的大树——知县,所以治弄剩下的“猢狲”可就轻松多了,很快就彻底掌握了蜀地另外两个县,并且将新的秦府执政系统铺了下去。

等秦府行政系统开始顺畅的运行之后,这两位就立即重返了中枢,并且联起手来迅速架空了黄世忠这位顾问。

而直到此时黄相爷才惊觉“顾问”这位置的尴尬之处,然而在一细想,究竟是谁把他摆在这个尴尬的位置上的呢?而又是为什么将他置于如此尴尬之地呢?

第一个问题不用问,那当然是肖恒。

然后延伸来想第二个问题……这里面的味道可就微妙了。

黄顾问越想越觉得心里没底,然后就在秦国城和韩子德以为黄顾问会展开反击的时候,黄世忠却直接偃旗息鼓了。

他居然就这么认了!?

不光是秦国城他们俩,就连跟黄世忠相处时间更长的张坷瀚以及肖恒那俩学生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黄世忠这个人的权欲极重,刚刚入驻秘书处的时候姿态也摆的极高……毕竟他曾经的身份在那摆着呢,即便姿态稍微高那么点张坷瀚出于对老前辈的尊重也就忍了。

可谁能想到这位老前辈居然如此怂呢?

就连秦国城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还没出力呢对方就已经躺平了。

最后还是韩子德发现了端倪……黄相爷似乎有点怕肖恒。

而当他将这番猜测回去跟他爹韩非聊了之后,韩国公也认同了这一点。

肖恒从一介白身成长到当前这个地步可不是一步登天的,那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出来的!而作为见证者的黄世忠,感受到肖恒对自己的打压后当然会惴惴不安……

毕竟就连韩国公自己也是如此!

就在韩国公举家西迁的那段时间里,是韩国公心里最没底的时刻。那个时候的他可不比现在的黄世忠号多少。

不过肖恒似乎很快就感受到了他的惴惴不安,不仅任由韩子青在秦府内部胡闹,等稳定下来之后甚至直接吸收了韩子德入阁!

没有多余的安慰,也没有的空洞的许诺,肖恒轻轻拨了拨手腕,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如春风化雨一般不露一丝烟火气息。

如此手腕,那可真叫一个“懂的都懂”。

韩国公当然懂了,心中对肖恒的评价不由得又提高了两层。

想当初,在南宋时期肖恒的两大靠山,此时都有了好的结果。而两家不同的地位,也微妙的体现出了当初与肖恒交往时的区别。

肖恒与黄相爷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利用以及生造出来的共同利益——黄相爷之所以挺肖恒,除了因为肖恒帮过他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纺织厂以及织锦技术。

而肖恒与韩国公之前的交往则从未涉及利益关系,至于韩国公没事从肖恒这里搞点纪念品的行为则只是一种亲善的表现,区区几百两或者几千两这点小钱,在韩国公这个级别上根本就算不得利益,只能算人情。

韩子德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地位,谁又能说他与之前韩非韩国公数次出手援助无关呢?

只是看破不说破,无论是韩非还是肖恒,都默契的不提这些事情——人情往来若是夹杂了其他东西,这感情可就不纯粹了。

在肖恒已在事实上登顶权力宝座的现在,既然肖恒这边不挑明,那么就说明肖恒依然愿意保持与韩府的私人关系……这可比什么铁卷丹书有用多了。

节70 伟业

节70

益州城不远一处峡谷,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工作着,而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满脸胡茬一脸灰尘的卢淳则站在旁边的山峰上,静静的看着下面的工程进展。

首节 上一节 447/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