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420节

攀枝花,中国四大铁矿之一。

这里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高达上百亿吨!其中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87%和94.3%!除此之外矿石中还伴生有铬、钪、钴、镍、镓等多种有色金属。

虽说以肖恒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磁铁矿中的钒、钛和其他有色金属尚且没有有效的提炼手段,但仅凭借这储量丰富的磁铁矿就足以令人心动不已了。

而且攀枝花附近也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在冷战时期这里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就目前来看是秦府发展煤铁复合体最现实的实现方案。

最开始,肖恒其实是将攀枝花作为备选方案的,毕竟交趾那边的石溪铁矿埋藏浅、储量高并且紧邻大海,再加上不远的交趾东北就有大量的煤炭,无论怎么看都是最适合发展煤铁复合体的地方。

毕竟攀枝花这边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交通运输。

比起紧邻大海的石溪铁矿,攀枝花这边虽然紧邻长江上,但这里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并且浅谈密布,虽然后世将这里标注为航运段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渡轮通航。

历史上攀枝花市更多的也是依靠铁路来将自己出产的铁矿石运出大山的。

不过蒙军送来的这数万俘虏让肖恒改变了想法……这可都是青壮!

由于饮食结构的关系,游牧民族天生就比农耕民族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再加上这批蒙军可都是蒙人为了复仇而准备的精锐,各个都是臂上跑马的好汉,不少人胳膊都比女子大腿都粗……甚至有的比男人还粗!

若是放到擂台上,一个这样的蒙古壮汉单挑两三个农夫完全不成问题。

如此好的劳动力放着不用那可真是太浪费了。

经过基本的训练与调教之后,肖恒就准备将这些人送到攀枝花开矿去!

攀枝花那边的铁矿埋藏极浅、有的干脆就是矿山——山体内都是磁铁矿,只要像采石场那样剥去表层土壤就能进行开采!

至于钢铁的冶炼,肖恒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在更下游的地方。

至于如何运输矿石,肖恒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走水运。

毕竟现在的秦府没有修铁路的资本,虽然走水路有种种困难,但毕竟还是能够克服的……毕竟既然后世能将这段河道标注为通航河段,那就说明的确是有通航条件的。

浅滩问题可以用挖沙船来解决,而落差大、水流湍急则可以建造水库来解决。

无论是挖沙船还是建造水库,对于秦府来说要远比修建铁路更加现实。

……

益州城东南某山区。

韩子青开着煤气车小心翼翼的在盘山路上行驶着。

煤气车上拉的是一袋袋水泥。

除了他这辆车之外,放眼望去整个盘山道上有无数煤气车排成了长龙。

这些车辆大部分运载的都是钢筋、水泥,少部分则运载了一些生活物资。

在蒙、金开战之前,秦府就已经开始转移工业了,而到现在这么长时间,无论是钢铁厂还是水泥厂早就开足马力生产了。

如果说钢铁厂全力生产的具体体现是煤气车的大量增加,那么水泥厂呢?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海量水泥哪去了?

要知道至今为止除了蜀山要塞群之外,其他看得见的地方似乎并没有需要大量水泥的工程,可水泥厂全力生产的水泥却被某个未知工程源源不断的吞噬了。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工程很神秘。但对于韩子青来说,他已经在水泥工厂和这边往返太多次了……至于这个工程对他来说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当他第一次得知秦府的“秘密工程”时立即被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吓了一跳——他们居然要堵住整整一条河!并且还要用河水来生产天上的那种雷电!

这可太新奇了!以至于让韩子青强行忍住参军的欲望,甘心在这里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为的就是想看看这个天方夜谭般的项目究竟能否成功。

抵达目的地后,韩子青缓缓将车停下,旁边自然就有人上来查验、清点。

“嘿!老王,又是你值班?”韩子青跳下车,来到那正在计数的库管身边。

“呦,小韩啊……吃饭没有?”那老王见到韩子青后也是一愣,随后热情道。

“没呢!尘土倒是吃了不少。”韩子青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脸,结果脸上的尘土和汗水混在一起,倒是弄了个大花脸。

“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嫂子刚刚送来两锅肉包子,猪肉大葱馅儿的,老香了!”

“那敢情好啊!”韩子青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稍微等我一会啊,我清点完就下班了。”老王说完就开始干自己的工作去了,等查验、清点并且纪录在案之后,这才带着韩子青去了自己的帐篷。

这是个单人帐篷。

当老王进去的时候,帐篷内剩余的空间还显得挺大,可等韩子青这头“北极熊”进去之后,整个空间顿时被塞得满满的。

两双筷子、一碟咸菜,然后就是已经半凉了的肉包子……这就是桌上的全部了。

最初送上来的时候这肉包子还是热腾腾的,现在已经有些冷了。

不过味道嘛,除了肉汁有些冷凝之外,其他的依然不错。

“唉,开车不能喝酒,可惜了。”比老王拳头还大的包子,在韩子青面前跟小笼包差不多,吃起来也是一口一个。

其实这还不算奇怪,最奇怪的是韩子青喝啤酒的时候——秦府刚刚开始限量供应玻璃瓶装的啤酒,在别人手中比例正常的啤酒瓶,在韩子青手里就像个口服液……

“你什么时候这么守规矩了?”老王闻言挑了挑眉毛,“上次你不是还……”

“唉,别提了。就是因为那次……”韩子青郁闷道,“现在班头啥也不干天天盯着我!说是领导下了死命令,再发现我酒驾一次就直接吊销我的驾照。”

“哈哈哈哈,该!”老王放声大笑。

“啧,老王,这你就不厚道了,怎么能幸灾乐祸呢?”韩子青皱眉道。

“嘿,等爹请全村人吃饭的时候我再笑那才叫幸灾乐祸。”老王止住了笑意,看着韩子青叹了口气,“且不说你的身份,就是咱普通老百姓这命也很金贵不是?眼看这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谁不想多享享福?就你这天天的作死,还让不让人省心了?”

“嘿,叔儿,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人不风流枉少年……”

“呸!酒驾叫什么风流?我倒宁愿你去妓坊里风流。”老王淡淡的说。

“切,你知道我说的是啥……男人就应该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韩子青撇撇嘴。

“那你倒是去啊!搁着酒驾是想拉我和你班头下水是怎么的?”

“我要是能去,我还来这?”韩子青更憋屈了。

他不是没提交入伍申请,不过几次

王拳头还大的包子,在韩子青面前跟小笼包差不多,吃起来也是一口一个。

其实这还不算奇怪,最奇怪的是韩子青喝啤酒的时候——秦府刚刚开始限量供应玻璃瓶装的啤酒,在别人手中比例正常的啤酒瓶,在韩子青手里就像个口服液……

“你什么时候这么守规矩了?”老王闻言挑了挑眉毛,“上次你不是还……”

“唉,别提了。就是因为那次……”韩子青郁闷道,“现在班头啥也不干天天盯着我!说是领导下了死命令,再发现我酒驾一次就直接吊销我的驾照。”

“哈哈哈哈,该!”老王放声大笑。

“啧,老王,这你就不厚道了,怎么能幸灾乐祸呢?”韩子青皱眉道。

“嘿,等爹请全村人吃饭的时候我再笑那才叫幸灾乐祸。”老王止住了笑意,看着韩子青叹了口气,“且不说你的身份,就是咱普通老百姓这命也很金贵不是?眼看这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谁不想多享享福?就你这天天的作死,还让不让人省心了?”

“嘿,叔儿,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人不风流枉少年……”

“呸!酒驾叫什么风流?我倒宁愿你去妓坊里风流。”老王淡淡的说。

“切,你知道我说的是啥……男人就应该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韩子青撇撇嘴。

“那你倒是去啊!搁着酒驾是想拉我和你班头下水是怎么的?”

“我要是能去,我还来这?”韩子青更憋屈了。

他不是没提交入伍申请,不过几次

节41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益州城是秦荐的府衙所在地,也是秦府在川蜀的基本盘。当初秦府开始搬迁工厂的时候,新工厂最重要的选址原则就是一定要在益州城附近。

考虑到目前工厂仍然需要大规模的水车提供动力缘故,所以最终选择的地点在正南江的上游,距离益州城稍微远了点,大概有二十五公里。

这个距离骑马差不多要四十分钟,坐煤气车的话也要一个小时左右。

等以后公路建起来了,这段路程坐煤气车的话也就半个小时。

既然工厂选在了正南江畔,那么新秦家村当然也要建在工厂周围。

从临安拆卸下来的发电设备在这里被重新组装起来,借着工厂水车提供的动力,供电系统算是重新建起来了……而有了电之后,各方面条件倒是与临安城外的秦家村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随着建设不断的推进,秦家村这边的附属设施也开始不断地完善。

带沉淀池的自来水厂、早晚提供开水的锅炉房、锅炉房旁边的大浴室、生活区集中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除了化学实验室附属的硝化工厂搬走了之外,其他的学校、实验室、钢铁厂、水泥厂、砖窑厂等等,都在秦家村周边重新建立起来了,而且其规模甚至还要比临安府时期更大了一些。

工厂集群再加上秦家村,已经有了小城市的雏形。而这个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可以说即便是曾经的临安府也是无法比拟的。

但以秦家村的那点人来说,根本撑不起一座城市,所以这里也仅仅只能称之为城市的雏形。

而将这里真正变成一座城市的,是从全国各地涌入川蜀的难民。

最初的难民营点就设在秦家村对岸的滩涂上。

之所以要隔着一条河,除了方便管理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问题。

毕竟难民涌入的时候也没办法进行太仔细地甄别、筛选,所以其中必定夹杂了一定数量的暴民与不法分子,万一这些人对村民甚至对学生作出了什么伤害……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肖恒之所以吸收这些难民是为了补充劳动力,但十个百个劳动力也比不上一个学生,因为他们代表着秦府的未来!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肖恒这才让难民营设在了对岸,并且派遣了荷枪实弹的部队来看管他们。

这些部队基本都是从秦家村出来的老兵,让他们过来一方面是因为都见过血,处理问题不会手软。而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回家休息休息。

除了这些压场子的老兵之外,肖恒还专门调集了不少靖安社的老流氓来这边维持治安——毕竟对于如何与这个时代的百姓打交道他们才是专业的。

除了安保上的高投入之外,难民营这边的制度也跟俘虏营那边差不多。

秦府将根据难民们从事的工作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等级越高伙食越好,而不主动工作的只有最低限额的米粥吃。

说起难民营,印象中基本都会跟脏乱差沾边,如果再加上严酷的制度,似乎令人很容易联想到集中营一类的东西。

但事实上这里虽然管控很严格,但却并不存在所谓高压管控,群众们也没觉得受到什么压迫。

等级制度再加上明确且并不算难的升级条件,潜台词很清楚——只要安安分分好好干活就能有好日子过。

虽然身为难民,但难民营中的氛围却并不压抑。甚至相反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满怀希望。

至于为什么如此,那就是肖恒将难民营设在秦家村对岸的另一个高明之处了。

难民营这边虽然管控很严格,但却并不宵禁,所以每到晚上隔着河水和营地的围栏,很清楚地就能看到对岸的灯火。

整齐的房屋、干净的道路、明亮的路灯……行走其中的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提着各色的食物,孩子们玩着各种各样新奇的没见过的玩具。

虽说千人千面,但在对岸的城市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颜。

在临安尚未被战火波及的时候,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当然是临安。

比起临安,河对岸的城市当然有所不如。但临安的繁华却是属于士大夫的、属于有钱人的,而这里的繁华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属于每一个普通百姓的。

这就是肖恒将难民营放在对岸的原因。

因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只要努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只要努力工作,积累到足够的工分,就能在对岸那个繁华的城市里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

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身份也将不再是难民,而是可以享受秦府所有福利待遇的市民。

那时候他们将会有报酬丰厚的工作、子女会有免费的教育、老人会有社区福利院帮忙照顾……也正是因为如此光明的未来,难民营这边的人才会如此的努力工作。

在这,除了全靠吃救济的老弱病残之外,每一个难民都尽力发挥着自己的价值,并期待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早日到来。

首节 上一节 420/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