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151节

肖恒他们这边将零件、参数往铁匠铺那边一报,不到3个小时他们所需要的各种钢结构材料和已经加工好的零件就被送来了!

这效率可把一种大小船工以及周氏父子吓坏了……在这个年代就算想要一口大勺、一个锄头,若是找人现做的话也要等个三两天的……

而卢淳他们呢?订做了这么巨大的钢铁构件!在那些船工们看来这种巨大的钢铁构件怎么也要等个把月才能交货的吧?而且还得是人家全力帮忙舍弃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才行。

然而他们哪知道肖恒那边的铁匠作坊早已做了流水线改造,从粗钢到轧钢成型基本上都是一条龙的,而且卢淳他们的设计也是基于现有的几种标准化钢板产品的,所以其最大的难点还是在加工打孔上。

随着这批材料来的还有数十名熟练的铆接工人,到了地方之后他们立即开始投入工作,将早已修造完成的各个零件组装起来……不过是一下午的时间,整个“目”字形的箱形龙骨框架居然就这么完成了!

“爹爹,这些人……这也太快了吧?”小周这一下午就没合得上嘴,仿佛嘴里全程含着个灯泡似的。

“这些人……有些奇怪。”老周也说不上来肖恒他们这帮人究竟怪在哪里。

而船厂主人都这样了,船厂内的其他工人更是一个个的不停猜测起来。

而对于这种工程速度,肖恒的那些学生们却早已见怪不怪了——有些铆接工人就是他们自己的长辈甚至是亲爹!

而且就算没有沾亲带故的大家都住在一个村里,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少也算是认识……所以他们还能上前帮忙擦个汗、递个水什么的。

就在如此其乐融融的一幕之中,一个原本以为要不知多久才能造好的箱形龙骨框架就这么出现在了船厂上下几百号人的面前!别说是那些船工们看傻了,就连给他们送饭来的媳妇们也都看傻了!

尽管这些船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工人,然而比起肖恒他们这些完整的经历过工业化洗礼的工人来说,这些船工只能算是小作坊里的手工业者。

其区别就在于教育以及标准。

肖恒他们这边的一切都是有操作手册的,而且每个成熟的铆装工人都经历过系统的培训——不光是在夜校里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专门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

所以当这些铆装工人们开始工作之后,每个人都是按照相同的标准来进行铆接工作的,一个人累了自然有下一个直接替换上去,甚至都不用任何的交流……因为标准是已经订好了的,只要照着做就好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之所以会出现被挖走了大师傅就无法造船的原因,就是因为工序的不透明以及非标准化,所以某些关键的步骤缺了这些大师傅可就玩不转了。

然而在大工业时代,每个人都只是一块砖、一颗螺丝钉而已,随时都有标准化的替代品,而每个人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有着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公开的晋升体系。

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成为大师傅既不需要献媚讨好、也不需要无止境的做不要钱的学徒被那些大师傅们剥削,只要认真工作积累经验,等你能力到了自然就会被晋升……而这,就是所谓的制度优势。

肖恒旗下的工人们个个都享受着平等、自由以及敞开的向上通道,在肖恒所营造出来的这么个小小的角落中,即便再普通的老百姓也能从沉重的人身依附以及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

所以无论是肖恒的学生还是那些工人们,每个人都充满着独立与自信,而这种自信是极具感染力的。

这种感染力最初船厂这边的工人们还没察觉出来,等到肖恒他们离开的时候,看着有几个很普通的工人抱起那些很是神气活现的主家学生,而另外那些人也跟学生们有说有笑的……

……而且还不止如此,肖恒也与那些工人们有说有笑的,而且大家离开的时候都是坐着同样的马车离开的,就连肖恒那辆马车上也上去了不少工人。

这种奇怪的却又非常平等的社会关系让完全生活在人身依附关系中的船工们的心态变得有些奇怪……既有些排斥又有些想要了解。

而肖恒他们自然不清楚身后那些船工们的复杂心态,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回家下班了,第二天也早早的就回到了造船厂。

只是这一次主角将不再是肖恒的那些学生们,而是船厂里的那些船工。

在没有接受过流水线改造的工厂内,许多零件看似形、制式都相同,但实际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误差,有的时候这种误差还挺大……

好在最基础的木板什么的还是能够保证的,而本身这种漕船的规模也比较小,按照以前造船的步骤按部就班的继续完成就好了。

不过这群学生们也没闲着,他们在构成船体的钢铁龙骨上分别刷上了油漆、包上了油布或是直接用刷满了桐油的木头给牢牢的包裹住。

肖恒曾经给他们讲过钢铁氧化的原理,所以他们现在都想尽办法将这些钢铁龙骨包裹起来……只是不知道哪种方法更好,就用了多种不同的办法。

当然这艘船最后是不会出售的,它将作为第一号试验舰来进行各种新技术的测试……其中首先测试的就是钢铁龙骨的防锈处理。

就像框架式结构的房子比传统房子盖得更快一样,称重主体变成了铁龙骨之后,不用考虑其他细节的漕船不到五天就彻底完工了!

这种效率连船厂的工人们都没想到……

……要知道这可是在一张弓都需要造一年的南宋时期!正常来讲建造一艘尺寸较小的漕船也要半年左右,慢一点的拖上一年时间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此时加上第一天,他们造完一艘漕船的时间甚至还没超过一个星期!这可让老周厂长都跟着大吃了一惊……这种效率简直太可怕了!

接下来的事情比较散碎,主要是各方面的测试与协调,而后就是上帆与下水了。

此时这艘漕船所用的帆还是传统的中式硬帆,肖恒并没有将更先进的风帆系统引进来……毕竟那就有些喧宾夺主了。

上帆之后就是下水,卢淳他们准备招一些水手来,然后就用这艘船来跑跑漕运什么的……一方面实际的跑商可以测试铁龙骨船的各方面性能,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整个船厂做标准化、流水线化的改造留出时间。

肖恒自然是要推广自己所熟悉的度量单位,而他熟悉的当然是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这一套现代度量衡。

至于重量方面肖恒倒是没把步子迈得太大,毕竟这个年底的船只并不论吨位只论“多少料”,他们甚至连排水量的概念都没有出现呢。

统一度量衡其实还好办,虽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曾经搞过标准度量衡体系,但实际上在全国各地仍然有各自不同的度量衡标准。

例如造船的就有自己的“尺”,他们的标准与大宋官方的“宋尺”又有所不同,甚至每个有名望的大师傅所使用的度量衡也会因为各自的喜好而有所区别……所以当肖恒开始推行标准度量衡体系的时候意外的居然没什么阻力。

当然这可能也跟这个船厂没有了大师傅有关系……毕竟之前如何确定度量衡那可都是大师傅们的权利。

至于肖恒……当漕船开建之后肖恒就没再跟进了,漕船这边的事他已经完全扔给了自己的学生们,因为他还有些其他的事情要忙。

……

节52 军火交易

临安府。

自从临安大剧院重新开张之后,会员独享的看楼偶尔还会有空,但看楼左右新建的两处副楼却是天天爆满,而到了周六周日仙云剧团演出的时候,左右两个副楼更是连座位都订不到!

仙云剧团就是从之前在仙云台演出的那个剧团,由于女孩子们还要以学业为主的关系,所以现在只是每周演出两天。

至于仙云剧团演出的剧目,除了老三样之外还多了一些歌舞表演和乐器演奏之类的节目,另外肖恒也甩给她们几个传统的剧目……什么花木兰替父从军啦,什么刘三姐怒沉百宝箱啦,都是经过验证的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只是没有了肖恒手把手的排练、编曲、配乐等等,这后来的几个剧目虽然也比较受欢迎,但毕竟也是没有了《白蛇传》与《梁祝》那种审美高出近千年的震撼了……要知道后世网络上流传的可都是经过多少代人千锤百炼出来的东西!肖恒算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这个时代审美观。

说来这两栋副楼也有自己的名字,看楼左边的副楼被称为倚红楼,而右侧的副楼则被成为偎翠楼,意指主楼站在两座附楼之间仿若一个倚红偎翠的男子。

当然这名字却不是肖恒起的,他再怎么心大也不会起这么轻佻的名字……因为听起来真的很像是技院的名字。

不过那天看完自己儿子以及兰芳大家的表演之后,某位大人物忽然来了兴致,大笔一挥就给肖恒提了六个字,这六个字就是倚红楼和偎翠楼……

……没错,这么不靠谱的大人物正是韩子青他爹韩非,当朝唯一国公爷,而且还是个外姓的国公爷。

既然老人家高兴,肖恒也不好不收人家的墨宝,索性干脆找人做成牌子挂起来了……而这“看楼”和“倚红偎翠”的格局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此时,肖恒正在看楼左侧的副楼,也就是倚红楼的某个包间中。他的面前摆着一壶茶和四色点心,茶水还袅袅的冒着水汽。

“当当当当……”

清脆的铜铃被精巧的机械结构敲响了四下,这也就说明电梯刚刚抵达了四层,也就是肖恒所在的这层。

肖恒缓缓的站起身来,打开包间大门向外迎去,刚好看到一位金人打扮的贵公子从电梯中走了出来,看到肖恒之后立即紧走几步,来到肖恒拱手施礼道:“哎呀肖公子!好久不见呐!”

“完颜公子,好久不见。”肖恒则以宋礼还之。

不同的礼节、不同的态度。

完颜琴的眼神微微一闪,不过很快就将锋芒收起了来,换上一副和善的面孔道:“不知肖公子最近在忙什么,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见你一面可真难哇!”

完颜琴开玩笑似的说。

“不敢当,不敢当……当世真龙唯有我大宋官家,我等不过是泥坑里打滚的虫豸泥鳅罢了,怎敢与天比高。”肖恒很清楚对方的语言陷阱,答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有些时候,许多事能做不能说,而还有些事能说不能做,这其中的度都要靠自己去把握。若是一个把握不好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轻则招惹是非,重则危及身家性命,尤其是这个全天下人的性命都依附在皇帝手中的时代。

肖恒早已过了在语言上争胜负的时候了,所以对方无论是捧杀还是激怒肖恒都像一根羽毛一样轻飘飘的毫不受力。

两位人精互看了一眼,都觉得对方身后藏着的的狐狸尾巴晃了晃。

经过一次短暂交锋之后,肖恒通过他的态度已经表明了自己不是靠语言就能撼动的,而明白了这一点的完颜琴则也收起了试探的心思,等两人进了包间之后,坐下来开口第一句就是正事。

“不知肖公子上次说的……还作不作数?”完颜琴正色问道。

“作数,我说的话都作数……只是不知完颜公子指的是哪一句?”肖恒装傻道,他明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但他就是要让完颜琴自己说出来……当然这也是用潜台词告诉他究竟谁掌握着谈判的节奏和更多的筹码,让对方不要起什么歪心思。

“……是武器铠甲的事。”完颜琴只是稍稍顿了顿,终究还是没再绕弯子,而是直接问了这句话出来。

“哦?”肖恒挑了挑眉毛,看着完颜琴半天没说话,可他一说话就让完颜琴吃了一惊,“怎么?完颜公子要走了吗?”

“你!?你怎么知道的?”完颜琴强自控制了一番,可肖恒这句话戳得太突然了,让他再也抑制不住震惊的神色。

看到完颜琴的神色之后肖恒顿时知道自己猜对了,随后笑着答道:“只是觉得这么轻易的让出主动可不是你完颜公子的风格……想来有什么事让完颜公子有些着急了吧?”

“……”完颜琴没有答话,只是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那么有什么事让完颜公子急着谈妥武器装备呢?想来是因为完颜公子近期要回金国才是……在下先行恭喜完颜公子了!”肖恒真诚的恭喜到……至少看上去他的笑容很真诚。

“果然不愧是赛诸葛,肖兄果有几分诸葛遗风。”完颜琴也不在隐藏了,只是看着肖恒的表情又多了几分凝重。

“赛诸葛?”肖恒一愣,指着自己地鼻子道,“我?”

“当然,你的事迹已经在文人圈里传开了。”完颜琴忽然发现肖恒并不清楚这方面的事,顿时觉得自己搬回了一成。

“哦?”肖恒眉头一皱,总觉得这件事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肖公子在说三国演义的时候不就用的诸葛亮的扮相吗?”完颜琴轻声笑道。

“这跟‘赛诸葛’有什么关系?”肖恒皱眉。

“肖公子如何建立仙云台,如何增加影响力,最后倒逼官家不杀秦大人,这些可都被人传得满城风雨了……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叫您一声‘赛诸葛’真是一点都不为过。”完颜琴笑着说道。

“……”肖恒闻言沉默了起来。

倒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他发现自己明明将情报网铺满了整个临安城,然而却忽略了一件事——他没在士人阶层找到合适的情报收集者。

上次仙女的事还是从翰林编修张坷涵那里得到的关键情报,而这一次已经闹得完颜琴都知道这件事了,可自己居然一点都没察觉到……不得不说士人阶层的情报渠道应该好好考虑怎么建设才好。

“怎么?肖公子为什么不说话了?难不成心中气愤难平?”完颜琴神色颇有些古怪,也不知道是解气还是痛快,总而言之看着肖恒吃瘪的样子他似乎很高兴。

“没什么,在反省罢了。”肖恒郑重其事的站起身来作了个揖,“多谢完颜公子告知我这件事。”

不过肖恒说虽说,但这件事他却并么有放在心上。

当然这一次搞事情的手法和上一次仙女下凡的那一次几乎相同,而且都是带着极大的恶意而来的。

仙女下凡事件极其恶毒,基本上就是奔着秦小姐来的!而且万一出事那就是大事!贞操不保是肯定的了,甚至连命没了都不是最惨的……至于最坏的结果究竟是什么肖恒根本不愿意去想,只要思维稍微往那个方向靠一靠他的杀心就有抑制不住的倾向了。

而这一次,同样的手法,同样恶毒的意念,打的主意完全是将肖恒晾到明面上,并且以此来激怒官家,若是官家落下雷霆之怒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可惜这人根本不了解内情,肖恒所做的不过是个催化剂,一方面让官家那边稍微思考了一下残害忠良的后果,而最重要的却是说服了秦大人。

秦大人没有按照肖恒的计划进行到摊牌的那一步,他主动向官家低头认错,算是以自污名声的代价换得了自己的性命,并且没有与官家撕破脸皮。

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各种博弈只有肖恒、两位相爷以及官家身边的人知道。

传这谣言的人并不知道这大宋官场的最顶层已经达成了妥协,这种时候就算他再怎么宣传官家都不会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的,而只要官家不追究,那么这件事对肖恒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

“肖公子思考许久,可是有些眉目了?”完颜琴问道。

“当然。”肖恒也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说道,“之前就有个小人想要找我的麻烦,我已近差不多查到了……现在从完颜公子口中得知此事,到是让我心中多了份肯定。”

“……那么,恭喜肖公子了。”完颜琴说完,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正途上,“不知那武器铠甲之事……”

“好说,好说。”肖恒笑道,“还是之前的价钱,只是有一点……咱们一手交钱一首交货,小本生意概不赊欠。”

“……”完颜琴愣了愣,没想到肖恒居然会这么说。

一般大宋君子都羞于言利,就算收点银子也是推三阻四的仿佛自己多么清廉一样,像肖恒这种谈生意的风格可真是太直接了。

不过直接也有直接的好处……

“……好,你有多少?”完颜琴张口答应。

“你要多少?”肖恒显得底气很足。

“我要一千套铠甲!五千柄战刀!不知肖公子可曾有货?”完颜琴给了一个很大的数字来试探他。

首节 上一节 151/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