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 第52节

“奇了,奇了!”

天启皇帝眼眸微张:“天津沧州通州大名府的棉布价格下降的竟如此迅速。“

秦卿的良苦用心!

走吧,马上传旨,让秦卿来迎接朕!”

第88章 期货置换

一直在内廷留意棉布事情的天启皇帝这一刻心里满是纳闷,自己真是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皇爷......这个......”

王体乾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目光有些闪躲,垂下头颅向天启皇帝致意,但一时之间,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怎么了?”

天启皇帝皱起眉头,看向王体乾说道:“王伴伴,为何吞吞吐吐的,说,难道秦卿出什么事儿了?”

“皇爷,秦千户没出事。”

王体乾摇头说道:“不过,秦千户叫魏督公递话了,说皇爷要是召见他,叫......,叫皇爷先等等,他忙着开庄呢。”

“啥?”

天启皇帝双目圆睁,瞅见王体乾说:“忙着开庄?叫朕等等?好个秦卿啊,果然是不走寻常路啊,哈哈......”

皇爷你是不是该发火?

看到天启皇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出声来,一旁惴惴不安的王体乾也吓了一跳。

整个大明朝都是天子欲召何人,至今从未听说过,请天子等!

“有趣,有趣,朕现在是愈发好奇,秦卿到底都布了什么局了。”

天启皇帝负着手站了起来,一脸微笑地说。

“王伴伴,不用召秦卿过来见朕了,什么时候秦卿递牌子,要进宫见朕,立刻叫秦卿来见朕!”

“老奴遵旨!”

王体乾强按心中一惊,垂下头颅,一礼。

“秦老弟,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吧,敢这样拒绝皇爷召见?”

魏忠贤坐上官帽椅,看着躺椅里晃动的秦兴宗愁眉不展。

“如今棉布的价格,已经开始明显下降,皇爷难免心里不明白,那么一定要把你们叫过来,问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秦兴宗晃了晃,玩起象牙扇笑道:“魏老哥啊,别担心啊,以前答应陛下的,筹集到的七十万棉布,如今都没有着落。

此时拜见皇上那是何等的无颜啊。

既是为了拜见皇上,就一定会兑现自己的诺言,才会有面的呀!”

魏忠贤:“......”

似此脑回路让魏忠贤实在揣摩不透。

这些天他都是和秦兴宗呆着,做什么都看在眼里。

然就是在此刻,魏忠贤也想不通,这种棉布的价钱,如何能说升就升、说降就降?

“大哥哥,遵照您的命令,秦家村在这两天里,织的9万匹棉布分到魏督公她们名下的牙行里去,还开始贱卖。”

张忠义这时跑了进去,跟自己的大哥哥说:“再加上老三这边,派来的情报,骆家的,李家的,麻家的,都早已完全坐不住。

刚才他们名下牙行又降低棉布售价。

照此势,要不两天,京城棉布行业,就要全面走向隆冬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棉布市场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棉纺织企业又将面临什么问题呢?“冬天里的春天来了!“在北京纺织品交易所举办的全国棉花交易会上。许多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什么是春天?春天到哪里去?棉花?哪里有?何处可走?”

“得嘞!”

秦兴宗径直从躺椅上立了起来,拿着象牙扇微笑道:“第二,然后你就负责接手接下来的工作。

魏哥,出发了,我们进入了宫面圣!”

“你......”

魏忠贤唇角一抽,朝秦兴宗看去,你个小王八蛋,刚说在没有筹到棉布之前,没有见过天子,咋一晃又变回来了。

心中虽说是这样吐槽,可魏忠贤却已然站起身,此时此刻在他的心里,充满了太多的疑惑。

跟着秦兴宗一块儿进宫面圣就一定可以解开那些疑团。

这次如闹剧般的棉布行让卷入这场闹剧中的人们,许多人充满了怀疑和困惑,这个他妈的究竟怎么了!

特别是下得起资本的权贵群体在棉布行情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一个个心气都很高,但并无解决之道。

“秦卿!魏伴伴!你愿意来看朕吗?”

天启皇帝负着手站了起来,看着赶来的秦兴宗和魏忠贤说:“多大的时间秦卿都解决了?”

秦兴宗微笑着说:“陛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得等几天,臣这次入宫,特地来问陛下有罪。

臣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筹集到朝廷所需的棉布七十万匹,但是如果能够往后推迟三日的话,就可以筹集到棉布一百万匹。

请君治其罪!”

“等等!”

天启皇帝自以为不可能,伸手指给秦兴宗看:“秦卿!这是什么事?“

朕如何愈听愈不解?”

岂止明天启皇帝不愿意,旁若无人的魏忠贤呢,那个还愕然瞅见秦兴宗呢,这是什么事呀!

““皇上,容罪臣说得很仔细。

秦兴宗手持象牙扇在掌心轻轻一击,微微一笑:“以前被内阁泄密之事,致使京城有些百姓,事先有所了解,辽东地区棉布供应不足。“

他们当时的心理,是内心认定了朝廷的存在,并没有让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辽东因某些事乱子。”

“没错,秦卿说的这些,朕也都想到了。”

天启皇帝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可是,先前秦卿非但不打压棉布价格,却帮助这帮该死的蛀虫,推动棉布价格上涨,但最后又出现回落,这中间到底发生什么了?”

天启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瞅见了秦兴宗。

秦兴宗微笑着说:“陛下,罪臣所采取的手段魏老哥已经派人交给你了,但陛下并不明白,这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是短线期货置换,宫廷需要棉布来安定辽东形势,可银子就这么少。

然京城那伙蛀虫却需朝廷之需,以从中大捞一把,从而造成,需大于供的昙花一现。在这一阶段内,皇帝也确实是很忙,他不仅要处理一些政务,还要为大臣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短期的期货置换?”

天启皇帝听了新词汇后皱着眉头疑惑地望着秦兴宗说:“秦卿你这句话有什么用?”

秦兴宗上前看了看天启皇帝,疑惑地看着他,接过茶盏说:“皇上,说得简单点,现在半盏茶就是原来棉布行。“

即需求多于供给。”

天启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望着秦兴宗准备看看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魏忠贤和王体乾两人,对视了一下,然后一脸奇怪的看着秦兴宗。

秦兴宗把手中的象牙扇、不要放在腰上,随手抄了一把茶壶,动手把茶倒进茶盏:“然后大臣们散播好消息,岂不是要让那群蛀虫们,感觉以前他们上当了。“

第89章 解决下一步的问题

辽东对棉布的需求比他们探知的还要多得多,特别是热热闹闹的棉布行更是膨胀着他们心中的贪欲。

皇上,那么,你认为如此,他们是否会选择在这一点上止步呢?”

瞅着即将倒满的茶,天启皇帝眼睛一亮:“不可能的,他们还将继续派人到处购买棉布。”

“没错!”

秦兴宗继续倒着水,“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在天启皇帝他们的凝视之下,秦兴宗捧着的茶盏因茶壶里带了太多水,一直漫溢。

漫溢的水使大地湿润了一大块,却没有人出言斥责秦兴宗敢在天子面前,干这一切。

天启皇帝怒目圆睁,此时此刻,以前很多不理解的事,都懂得很多。

之后秦兴宗从茶盏里夺走茶壶,茶盏中的水分不再外溢了,再随即秦兴宗继续倾茶盏,内部的水会不断地向外外溢!

“这......”

魏忠贤和王体乾两人,睁大眼睛,内心满是惊悸,此时,两人看似明白,实则不明白。

“哈哈!秦卿,真乃我大明栋梁之才啊!”

天启皇帝抚掌大笑道:“朕明白了,朕全明白了,秦卿,此前连同朕在内,全都被你给骗了啊,哈哈......”

秦兴宗撂下手中茶盏垂首一礼:“皇上,罪臣可以不说话,但罪臣这次,却挣了数十万两白银呢!”

“什么?!”

天启皇帝愕然的看着秦兴宗:“挣得白银数十万两?怎么会是这样呢?秦卿!这么大的棉布在您的手上都可以买到吗?“

真要这麽说,那么一开始就那么费了...”

可以说是半途而废,天启皇帝闭着嘴,这一刻他早就想好秦兴宗为什么要如此费劲地去完成这一切。

秦兴宗微微一笑:“陛下,不费什么心思这样做,怎么能用户部分配来的那点儿银子筹到一百万匹棉布呢?

再者那个涨棉布会不会在那么短时间里,跌入低谷?

刨除了和陛下许下的诺言之外,余下的那点儿银子,即大臣们帮助派出的厂卫和魏老哥他们,挣了些辛苦钱。

毕竟在这个时间里,可是折腾坏了他们的呀。”

银子达到一定量,这是一个数字,秦兴宗缺少的并不是银子,他缺少的,正是天启皇帝对自己的重视,缺少江湖人情世故!

第86章同学这包厢很有礼貌

“原来是这么回事。”

天启皇帝闻言点了点头:“秦卿以这么点银子解决了一百万匹棉布,这原本是强人所难。

就怕之后的几天,朕把这一百万棉布搞定了,秦卿手中所剩无几银子,这件事朕很清楚,秦卿干的不错,劳苦秦卿。你看,我就怕以后再遇到他,你说我怎么办?”

魏忠贤本已悬了一颗心,这一刻放下,方才秦兴宗说出了这句话,但却吓得他心惊肉跳,这小王八蛋,怎么什么也抖不掉呀。

二十万两银子,也是数十万两银子。

三十万两银子,也是数十万两银子。

这位皇爷真的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在这短短的十日时间里,他们挣了四十几万两白银,那就必须全部拿去。

““你看皇上的话,未免有些客气。

秦兴宗微笑挥手说:“陛下,我们有什么交情呢?这是一块,把魏老哥和他们背在身后,从宫禁里跑出来的交情!

皇上这有困难,作为大明臣子,那么就应该帮皇上分忧解愁,如果连这一点小事情,也不能帮上忙的话,倒不如找一块豆腐来撞。“这是明朝着名理学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对他父亲的一句评价。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做事要有责任心。一个人若没有责任感,就会失去信心和勇气。什么叫责任?就是义务。使命。担当。责任就是职责。使命感。责任感。”

首节 上一节 5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