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544节

  “侯爷,你这一套,恐怕改的不只是旧制,更是改了自从始皇帝以来的所有官制!侯爷,你这是要开天辟地啊!”老魏用夸张的语气说道。

  叶华轻笑道:“魏相公以为如何?”

  “值得一试!”魏仁浦又道:“只是老朽还有一个担心,恐怕宫里不会答应吧!或者说……侯爷有把握说服陛下?”

  魏仁浦的语气透着玩味,显然,老家伙依旧不信叶华会心甘情愿,当一个首相,他就不想更上一层楼?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笑道:“魏相公不用担心,父皇那里我会去说!”

  郭宗训笑呵呵走了进来,他先对叶华道:“师父方才所言,弟子听得一清二楚,从各阶层选拔人员,这个提议,简直太妙了!”

  老魏的心有些抽搐,还真是个傻蛋!你小子喝了叶华的迷魂汤吧?这么干摆明了是强化相权,架空皇权,你居然说好?

  魏仁浦闷头不说话,可郭宗训却有一番道理,他笑嘻嘻道:“圣贤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八个字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身为天子,该听哪些人的?不该听哪些人的?朝臣有忠有奸,有清有廉……可说到底,这些人都是文臣,光听他们的话,只会被蒙蔽双眼!若是组成议会,广邀群贤,听取各种声音,士农工商,所有的意见都能听到,自然就会兼听则明!而且,若是有哪些朝臣不忠,也可以通过议会,撤销资格,将其罢免出朝廷……”郭宗训侃侃而谈,渐渐地老魏似乎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貌似不但没有架空皇权,反而让皇权得到了加强!

  果不其然,郭宗训继续道:“师父,弟子觉得身为首相,应该代表议会,代表朝廷,每年向天子递交一份详细的总结,陈述功过,规划未来,针对百官不是有考成法吗?针对议会也来个考成法如何?”

  叶华笑道:“殿下睿智,此法甚是妥当!”

  郭宗训受到了鼓舞,“既然如此,天子身为君父,在得到首相的总结之后,也要去议会,做出年度的总施政文告,然后正式晓瑜天下,让臣民百姓,都知道朝廷在做什么!”

  这个提议让老魏都张大了嘴巴,他喃喃道:“天子身为君父,如此曲身下士,只怕有辱天威吧!”

  “哈哈哈,天子自然要面对臣民,何来屈辱之有,我倒是觉得,这是让臣民忠于君父的最好办法!”

  郭宗训还真说对了,从此之后,首相对君父的总结,还有天子对议会的文告……成为最重要的两份纲领,一左一右,约束着大周前进的方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极好……直到百年后,郭家出了一个玩闹儿,愣是将大权放弃,变为首相代为在议会发表施政报告,才标志着皇权的衰败。

  

第781章 天才赵匡胤

  

  叶华目前做的工作,紧紧算是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毕竟从各个阶层选择代表,然后再推选主官,负责行政体系运作,这是非常庞大的工程。期间的磨合协调绝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完成的。

  叶华必须按部就班推进,慢不得可也急不得。

  但是有一点却不能马虎,那就是先把当下朝中的空位填补上来。内阁暂时由叶华,王朴,魏仁浦三位宰相负责,是足够了。

  其他各部,则是人员奇缺,必须立刻补充上来。

  首当其冲就是刑部,谋逆大案还在审讯处置阶段,原来的刑部尚书被拿下了,新任刑部尚书落到了赵玉胜头上。

  在十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小兵,在河东的时候,离开军伍,担任地方小吏……而后被调到京城,担任大理寺少卿。

  这次他一步登天,接了刑部尚书的高位,官运之亨通,堪称奇迹。只是身在其中的赵玉胜却知道担子有多重,他要处置的罪犯当中,光是大学士就有三位之多,全都是他昔日的顶头上司。

  该怎么办,才能让天下人信服,赵玉胜捏了一把汗!

  “侯爷,有关赵普等人谋逆的罪证,卑职已经掌握许多,只是准备如何处置,还拿不准……是不是要明正典刑,昭示天下?”

  叶华笑道:“那是自然,你莫非以为朝廷会包庇他们?”

  “不不不……”赵玉胜连忙道:“卑职是担心这么大的逆案,如实公布出去,会引起议论,万一有人借机中伤朝廷,恐怕就不好了。”

  叶华摇头道:“就算我们不说,也是谣言满天飞……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个案子不但要公诸于众,还要编撰一部逆臣录,把他们如何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弑君杀父,全都写的清清楚楚,然后刊行天下,警戒后人!”

  ……

  从叶华这里出来,赵玉胜喜不自禁,侯爷就是侯爷,和当年一样,真有魄力!跟着侯爷办事,就是两个字:痛快!

  说实话,赵玉胜进京之后,办了不少案子,但都不够爽利,关键就是朝中的神仙太多,处处掣肘,十分的案子,能办到五分就不错了。

  弄得他都有点心灰意冷,跟叶华谈了一番,他算是重新找回了斗志,变得气势十足!他喜滋滋出来,正好碰到了赵匡胤。

  赵玉胜下意识向赵匡胤行礼。

  赵大可没敢接,连忙侧身,责备道:“你我同为尚书,官衔相同,用不着客气!”

  赵玉胜嘿嘿一笑,“老大人终究是老大人,下官什么时候,都是老大人的兵……对了,老大人高升了?”

  赵匡胤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高升,反正陆军部尚书是我的了……”赵匡胤把赵玉胜拉到一边,低声道:“那个……我从来没当过尚书,你知道这陆军部要干什么不?”

  赵玉胜翻了翻白眼,“我也是刚当刑部尚书,哪里懂军中的事情,左右不过是统兵练兵,升迁调度,没有什么难的。”

  赵匡胤若有所思,赵玉胜赶快趁机溜了,自己手上还一大堆事情呢!赵匡胤晃着大脑袋,来见叶华了。

  “我是负责练兵,还是负责打仗,或者是升迁?”

  叶华埋头批公文,头也不抬道:“练兵是三衙的事情,打仗是参谋部统筹……至于升迁调度,原则上是要归你管,不过军中人事安排事关重大,要由内阁亲自负责,转呈陛下同意,所以……这些事情都跟你没关系!”

  “什么?”

  赵大炸毛了,“侯爷,我,我什么都不管,还当这个陆军部尚书干什么?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呢!”

  叶华努力想了想,“其实你还是有些事情的……比如接待藩国使节,展示大周雄风,协调各部关系,统筹军队发展……”叶华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没营养的废话,赵匡胤脑袋都大了,就像是个膨胀的河豚。

  说到了最后,叶华总算想起来两件事情,“对了,你还要负责军民融合和国防教育!”

  “等等!”

  赵大立刻拦住了,惊讶问道:“什么叫军民融合,还有国防教育啊?”

  叶华总算把公文推到了一边,抬起头,很认真告诉赵匡胤,“到底该怎么办,需要你自己去探索,有了成熟经验,再来上报!”

  说完,也不等赵大进一步询问,就让叶华把他给赶出去了,开玩笑,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谁有空跟赵大浪费吐沫!

  被叶华赶出了内阁,赵大抱着脑袋,十分苦恼,反复念叨着,什么是军民融合,什么是国防教育……一直回到了家中,也没有个头绪。

  这天傍晚,叶三来到了赵府,他跑来跟赵匡胤学拳法。

  赵匡胤晃着头道:“今天是最后一次了,都怪你爹,给我安排了个很奇怪的事情,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对了,你小子知道不?”

  叶三瞪大眼睛,“什么事情?”

  “就是军民融合,还有国防教育。”

  叶三叼着手指头,认认真真想了好半天,“教育是不是学堂啊?”

  赵大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靠谱!那国防教育呢?”

  叶三又想了想,“我觉得吧,不要在乎什么教育,要看你会什么!”

  “我会什么?”赵大傻眼了,他还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

  “笨!”叶三鼓着小腮帮道:“我天天跑过来学什么?”

  “哦!”

  赵大终于恍然大悟……对啊,我会功夫啊!

  这个该死的叶华,你直接说让我教功夫不就完了,还弄什么国防教育,谁听得懂啊!赵大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越想越觉得这事有搞头儿。

  “我说三儿,你们同学想不想学武?”

  “那还用说!”叶三小鸡啄米,鼓励道:“上课多无聊啊,还是练功夫有趣!”

  赵大咧着大嘴笑了起来,就这么办了!

  转过天,这家伙就拿着自己的拳谱跑去书坊,一口气印了一千本……拳谱和别的书籍不同,里面的图画居多,需要重新雕版,至少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赵大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冲去了书院。

  很快,学堂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太阳初升,数百个小娃娃,在一个大汉的驱使之下,绕着操场,跑得呼呼气喘。

  赵匡胤得意洋洋,“都给我快着点,等会儿吃过早饭,我教你们扎马步,练长拳!男子汉大丈夫,手上要有功夫,别学那些穷酸,天天摇头晃脑的,能有什么用!”

  赵大在这里训斥,可把学堂的教师气坏了。

  他们早早赶来,想要带着孩子们晨读,哪知道一个人都没有,全让赵大给拐跑了……这还不算,他居然瞧不起我们读书人!

  简直侵门踏户,欺人太甚!

  “戚先生,山长!你要给我们说句公道话啊!”

  戚同文打着哈气,被老师们叫了出来。

  “你们不好学学上课,跑来干什么?”

  大家伙苦着脸道:“你老瞧瞧,我们还怎么上课哩?”

  戚同文揉揉眼睛,终于看清楚了,那帮小娃娃都在跑步,跑在最前面的,正是叶家的老三,那小子比平常孩子都高了半头,十分显眼。小家伙一边跑,一边喊着号子,劲头十足。看得戚同文老脸拉得很长!

  老头只能迈着大步过去,冲着赵大道:“那个赵将军,你跑到学堂来,怕是不妥吧?”

  赵大看到了戚同文,突然笑了起来,他可知道这老头虽然没有官职,但身为太子之师,包括叶华都很敬重他,堪称大周的布衣卿相,跟他耍无赖是没用的,必须讲道理。

  问题是赵大说得过人家吗?

  还真别说,赵大下了功夫的!

  “戚先生,我听说先秦的时候,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那时候的士人,都是会武功的吧?”

  “这个……自然!”戚同文道:“就连孔夫子也是武功高手,膂力过人,射箭、驾车,都是君子六艺之一!”

  赵匡胤嘿嘿大笑,“这就好办了,我又听说,汉唐的时候,出将入相,文武并没有区分那么明显?”

  戚同文又点了点头,“这个也是自然……许多诗人都会刀剑功夫,比如诗仙李白就是如此!”

  赵匡胤高兴地眯起眼睛,“那我再请教戚先生,冠军侯的文采如何?”

  戚同文道:“冠军侯虽然以武功封爵,但两朝以来,他参与拟订国策,推行富国强兵之政,如今又执掌内阁,算起来,他的文治之功,还在武力之上!”

  “哈哈哈!”赵匡义得意洋洋,“这就对了!”

  他一转身,冲着那帮学生道:“你们听见没有,戚先生都说了,你们想学孔夫子,想学李太白,想学冠军侯不?”

  “想啊!”

  叶三带头,跟着振臂高呼。

  赵大很满意道:“那就太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跟着我学功夫!”

  什么跟什么啊?

  那些老师都气坏了,你姓赵的这是胡言乱语!他们气咻咻冲上来,想要跟赵匡胤理论……哪知道赵匡胤把醋钵大的拳头举了起来,冲着他们晃了晃。

  “诸位身为人师,自然要争一口气!学生们跑五圈,你们跑十圈!”赵匡胤笑嘻嘻道:“当然也可以不跑,只要能打赢我就行了!”

  

第782章 帝崩

  

  叶三喜欢上学了,天天早起晚归,那个勤奋劲儿都让他娘感动坏了,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用功读书!

  符三喜得什么似的,掰着手指算,离着叶三生日不远了,小家伙提了好几次,想要打马球,过去怕他不务正业,没有答应,正好,给他弄个马球队,让孩子空闲时间,好好玩个过瘾!

  “娘,我看你还是别费心了,三儿在学堂里玩得可高兴了!”叶沚修剪着指甲,轻声说道。

  “学堂能玩什么?”符三怒道:“你可别胡说啊,那戚先生治学严谨,可不许学生们懈怠偷懒。”

  叶沚举起葱管一般的小手,仔细端详,没有半点瑕疵,完美!

  她喜滋滋往指甲上涂上红色,然后对老娘笑呵呵道:“戚先生固然严谨,可扛不住新来的赵先生啊!”

  “赵先生?哪个赵先生?”符三不解。

  “还能有哪个赵先生?赵匡胤呗,咱们家的好邻居!”

  “啊!”符三吓得不轻,“他一个武夫,跑学堂去干什么?再说了,他又会教什么?”

  叶沚连连摇头,老气横秋道:“娘这是门缝看人啊!赵先生本事可大哩!他天天领着学生跑步,扎马步,练习拳脚。就连老师都在劫难逃,听说让他在后面赶着,都吐了!”

首节 上一节 544/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