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373节

  可是这样的统一有什么意义吗?

  继续走北宋的老路,或者像唐明一样,跳不出三百年的轮回?

  这都不是叶华想要的,他的盘算是把中原带入更高层次的文明,真正率先掌握工业化,靠着工业带来的坚船利炮,去轰开所有未知的地域。

  农业的掌握者是士绅地主集团,而工业的掌握者,则是工商金融集团。

  谁能想到,当叶华听到苏州的商人,聚众起事,驱逐吴越的官员,向大周称臣时,他的心里是多么高兴!甚至是欢呼雀跃!

  商人集团终于敢于站出来了,他们有胆子向旧的力量发起挑战了。

  苏州商人的一小步,所有商人的一大步!

  这一步迈得何等艰难!

  谁都知道一个道理,官逼民反,不到一定程度,老百姓是不会造反的,让老百姓造反都这么艰难,那些家资巨万,放个屁都油裤裆的富商,他们怎么会随便造反?

  假如连商人都造反了,天下又该乱成什么样子?

  叶华简直不敢想象,大周经历一次均田就够了,商人的力量可比世家地主可怕多了,万一真的惹起来,后果谁都承受不起。

  叶华的处境很矛盾,他已经在中原推行均田,打好了一个基础,种下了梧桐树,就等着凤凰过来。

  这个凤凰就是商业资本!

  奈何大周的商人根本没有这个觉悟,这一点叶华是清清楚楚的,谁让他的枕边人就是大周的女财神!

  在符三的眼里,再多的钱,都是玩具而已,只要丈夫需要,随时可以抛弃,就连柴守礼做生意,都是想着替儿子安稳江山,他们从来没有在乎过,商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朝廷。

  谁敢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是图谋不轨,就是居心叵测,就是想造反,绣衣使者了解一下!

  叶华是最想发展工商,走工业化之路的,偏偏,他的作为,又从根本是扼杀了商业发展的动力。

  均田之后,财富平均分配,无法集中,朝廷上下,叶华的身边人,都在一心一意,维护着均田,维护着来之不易的公平,可是接下来该怎么走,商业要怎么发展?是像冠军坊一样,靠着朝廷的订单,还是像符三和柴守礼那样,靠着“高人”指点,发家致富?

  貌似这些都不是叶华想要的。

  他痛苦着,纠结着,努力思索着后世的经验,兔子在平分土地之后,执行的是保护富农的政策,土地要没收,但是地主的染坊,面粉厂,甚至铁匠铺,全都要保留,这些都是进步的代表……只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来了一个工业大礼包,从此之后,几乎绝大多数的政策,都是为了喂养这套水土不服的工业体系。

  好容易,消化吸收了整套工业体系,从纽扣到火箭,全都能造了,这时候打开国门,利用外来的资本,迅速扩张完善工业体系,修补漏洞,奋力追击,才有了做二望一的位置。

  没有任何成功是无缘无故就来的,真以为打开国门,依照市场规律,就能顺利发展壮大,那该死多脑残天真!

  没有足够的基础,打开国门,就意味着缴械投降,君不见那么多小国,别说让商人随便进来,就连外国军人都能随便进来,又有哪个发展起来了?

  叶华现在是走了第一步,而且还只是半步,只有中原的一些地区施行了均田而已。他可不能指望着来一场战争,毛熊再送来了一个大礼包。

  而在均田制之下,很难集中资本,发展出大工业……叶华盘算了许久,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就是引入外来的力量,进行移栽嫁接,催生出工业之花。

  出于这种心态,当叶华看到了苏州商人跳出来,他喜出望外,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一株脆弱的幼苗,无论如何,都要保住!

  叶华带着有些神圣的目的,踏上了江南的土地。

  他刚在刘家港登陆,就得到了接二连三的捷报。

  大周人马,节节胜利,吴越大营已经难以支撑,姚彦洪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向东南逃窜,符昭信带着人追了下去。

  叶华一贯是相信符昭信的运气,这家伙应该能把姚彦洪给抓回来。

  现在的问题是那么多俘虏怎么办?

  原来吴越大营,有差不多十万人,在战乱中死掉的不到一成,还有两成逃跑了,剩下的七成,几乎都投降了。

  七万俘虏!

  这是开玩笑嘛?

  叶华这次过江,只带了五千人,加上水手还不到一万人。

  平均一个人看守七个俘虏,还不干不干别的了?更何况苏州那边还在打仗。要不,干脆都杀了算了?

  杨业的心里,涌出了这个念头,他立刻用力甩头,想什么呢?太不应该了!可是他不管怎么甩,念头就像是生了根,赶不走了。

  杨业哭丧着脸,“侯爷,该怎么办,要尽快拿个主意啊!”

  叶华用力点头,他点手,把那些立了功的水手叫过来,让他们去到俘虏中间,去做俘虏的思想工作。

  叶华就在地上画了一条简单的线。

  愿意跟着大周的,就到线这边,过来之后,就能领到一张授田证,就能像那些水手一样,打仗立功,分到更多的土地!

  韩山站在了俘虏的中间,他头一次觉得自己是这么高大。

  说什么啊?

  韩山也不知道,他猛地把五颗脑袋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血淋淋的人头,实在是吓人。

  一颗脑袋一亩田,因为在一次战争中,斩杀五个人,额外奖励二十亩田,一共是二十五亩,加上怀里的授田证,韩山就有了一百二十五亩田!

  当初他们一家人,从寒山寺租来了二十亩田,勉强维持生计,连现在的零头都不到!

  你们看看吧,该怎么选择?

  短暂的平静之后,俘虏们纷纷站起,不管怎么样,都要赌一把了!

  终于,有人迈过了地上的线。

  过来之后,有人给了他一段布条,上面写着临时番号,盖着大印,背面写着田一百亩的字样。,这就是他的身份证明,等战斗结束,安定下来,再给他正式的编制。

  这个士兵小心翼翼,将布条贴身收好,不知不觉间,他的脊背变得更直了,胸膛也挺得更高。

  回头瞧了瞧线那边的人,忍不住撇了撇嘴,“哼,没胆的东西,老子比你们强多了,咱们不一样!”

  的确是不一样了,有人带头,立刻就越来越多涌过来。

  负责登记的士兵发现连布条都不够用了,盖印也来不及了,没法子,只能在士兵身上画个红圈,作为标记。

  别小瞧这种近乎儿戏的作法,有了标记,就代表和之前一刀两断。

  吴越的官职,大周并不承认,所有士兵都是一样的,过来之后,要重新编队,更换新的长官。

  韩山因为作战勇敢,被提拔为都头,管着两百人,他的脸涨得红扑扑的,整个人都充满了斗志。

  重新整编好的人马,浩浩荡荡,开向了苏州城!

  “奶奶的,七万人啊!老夫半点主意没有,都想跑了,你是怎么弄过来的?”魏仁浦站在城头,盯着外面的叶华,跺脚想骂娘!

  “你丫的就是个大忽悠!”

  

第541章 一将一相唱双簧

  

  老魏亲自出城,和叶华见面,四目相对,真有种火光四射,噼里啪啦的感觉,当然这只是魏相公的单相思,叶华光剩下皱眉头了,这老货什么时候这么热情了?不太正常啊!

  “冠军侯,你怎么来了?”老魏难掩兴奋,他以为就算大周派兵,最多派一员大将就是了,无论如何,也不该叶华来啊,你不是要留在天子身边,辅佐军务吗?

  叶华无所谓耸了耸肩,“朝中那么多大将,还有陛下亲临,扬州的战事用不着我的,这不,就来瞧瞧你魏相公。”

  魏仁浦大喜过望,伸手拉着叶华的胳膊,“侯爷,大恩大德,老夫没齿难忘。来,老夫给你牵马坠蹬,请你进城!”

  “别!”

  叶华摆手,“咱们老朋友了,别玩虚的,一起进城吧,还是先处理这些事情吧!”

  老魏哈哈大笑,“主随客便,侯爷来了,老夫就卸下千斤重担,可以放心了。”

  魏仁浦和叶华并辔入城,自始至终,他都抓着叶华的胳膊,那个亲密劲儿,就不用形容了,简直是蜜里调油的两口子。

  负责迎接的苏州商人,看到了这一幕,都忍不住点头赞叹,这大周就是不一样,文武居然如此亲密无间,难怪能横扫天下,南唐和吴越都是割据的小朝廷,哪有上国将相的气度,差得太远了!

  而且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名满天下的冠军侯,居然是这么年轻!

  看起来最多有二十岁?或许还要更年轻!

  身材高高的,骑在高头大马上,两条大长腿还无处安放一般,模样也清秀,白白净净的,就像江南的书生似的,他哪来的那么大本事?

  真是让人惊叹。

  至于魏仁浦,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器宇不凡,顾盼自雄,颇有种老当益壮的感觉,胡须飘洒,风度翩翩。

  大周有如此良将,又有如此良相,想不兴旺都不行?

  说起来,人心真是很奇妙的东西,前一个时辰,南唐攻势凶猛,苏州危在旦夕。可下一个时辰,叶华横空出世,从天而降,整个苏州的人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

  城头的战斗依旧在进行,杨重勋督着城中兵丁青壮,奋勇杀敌,将冲上来的南唐人马,都给赶了下去。

  城头响起一阵阵的欢呼之声,士气大振。

  “告诉你们,侯爷自从出道以来,南征北战,算无遗策。契丹厉不厉害?两位皇帝都折在了冠军侯手里,幽州被契丹经营了十几年,固若金汤,侯爷出手,就给拿下了。还有河东铁骑,厉害不?也让侯爷给扫灭了,沙陀一族都被灭了!”

  “告诉你们,侯爷来了,南唐的这些杂碎,侯爷一瞪眼,就能把他们都给灭了!”

  那些骠骑卫的教官,对着苏州的新兵,不停吹嘘,叶华被越吹越高,越吹越大,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活神仙。

  苏州的士兵和青壮也听到一愣一愣的,叶华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要真是那样,可就好了,我们都有救了,这帮人在心里给叶华竖了牌位!

  叶老仙,一定要灵验啊!

  只是这些人没有料到,面对着苏州商会的人,叶华把手一摊。

  “我这次只带了五千人过江,能暂时解苏州之危,却没有办法真正保护住姑苏城!”

  叶华的开场白,一下子吓唬住了所有人,王翰,孙园他们,面面相觑,心说侯爷啊,大家伙都指着你呢,你怎么一上来就泄气啊?

  这帮人七嘴八舌头,请叶华务必帮助苏州百姓,好些人都激动地跪了下来。

  这时候魏仁浦眯缝着眼睛,抓着胡须,笑道:“侯爷,你一向是神机妙算,又岂会没有办法,还是说出来,不要吓唬大家伙了。”

  还是老魏的面子大,他发话了,叶华只能道:“要想保住姑苏城,还在于你们自己!”

  叶华起身,走到了所有人中间,“你们看到了那七万多人吧?在几个时辰之前,他们还是俘虏,我许诺给他们均分田地,他们就愿意跟着我……你们这些人的家底丰厚,各个都有十万亩以上的土地,你们只要把田交出来,何愁没有一支虎狼之师,保护苏州城?”

  “什么?”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我的老天爷,这就是你冠军侯的妙招?

  这哪里是妙招,简直是馊主意!

  坏得不能再坏了。

  我们这些人,豁出去身家性命,对抗吴越,抗击南唐,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保住我们的财产吗?

  动我们的钱尚且不行,你冠军侯一来,就要剥夺我们的土地,未免也欺人太甚了吧?

  这些士绅比寻常百姓知道的更多,大周在中原均田,清丈田亩,逼得好些士绅都跑到了金陵,看起来此事不虚!

  王翰和孙园,还有其他人,都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奶奶的,早知道大周这么黑,就不跟他们合作了,现在倒好,直接要土地,你是想刨我们的祖坟啊!

  不行,绝对不行!

  他们想拒绝,可一旦拒绝了,叶华没准就拍拍屁股走了,或者,直接纵容手下的兵马,大肆杀戮,这可真是引狼入室,叫我们怎么办?

  王翰苦兮兮道:“冠军侯,既然如此,我们王家愿意拿出一万亩田,孝敬侯爷!”

  孙园也道:“孙家也能出八千亩,还请侯爷笑纳。”

  他们纷纷表态,可叶华脸色阴沉,冷得像是一块冰,他突然摇了摇头,哂笑道:“魏相公,你瞧瞧,在他们的眼里,我成了要小钱的人了?一万亩,八千亩?他们不知道?我在开封的几十万亩田都交给了朝廷,分给了百姓,会在乎这点蝇头小利?何其愚也!”

首节 上一节 373/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