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118节

  真看不出来,冯太师还有如此慈悲心肠,叶华不怀疑老冯说假话,他甚至觉得那些读书人没准是知道冯太师会庇护,才敢放心大胆找自己麻烦。当然,冯道不是存心的,只是有些读书人摸准了他的脉,狐假虎威罢了。

  “太师,你保那些读书人,可你别忘了,等几十年后,他们的徒子徒孙秉笔直书,在史册留名的时候,他们不会记着你现在的好心眼,还是会把你写进奸佞列传的!”

  冯道深深吸口气,瘦削的老脸变得苍白,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腰背弯曲露出了鬓角的白发,雪白雪白的,还有几块老年斑。

  叶华的心突然被戳了一下,不知怎么回事,有点酸酸的,他真不该戳老头子的伤心处。这时候冯道已经恢复过来,他苦笑一声,“冠军侯,老夫早就想收你为门徒,奈何你就是不答应啊!”

  “算了吧,我现在给你当徒弟,只会给你招更多的骂名。”叶华很认真道:“太师回去休息吧,我心里有数,几个跳梁小丑,处置不难。”

  冯道还想说什么,他发现叶华的语气缓和了许多,似乎更加友好,或许他想的事情还有希望,只是暂时不能急着提。

  冯道回府了,可他不放心,又派了家丁注意着,看看叶华究竟要怎么办……叶华从宫里出来,本来过了御街,就是他的府邸,可叶华偏偏不走最近的路回家,而是大摇大摆,带着一队护卫,在棋盘天街逛荡,哪人多往哪里扎,生怕别人不知道。

  叶华逛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前面层层叠叠,都是看热闹的人,今天还是个庙会。叶华就在人群外面,骑着高头大马看着。

  这时候突然从人群当中,扔出了一件东西,照着叶华打来。

  来了!

  叶华暗笑,他身体前倾,东西飞了过去,落在地上,啪的一声碎开了,原来是个鸡蛋!

  就在鸡蛋扔出的一刹那,骠骑卫已经冲进人群,揪出了一个穿长衫的家伙。

  这位很瘦很小,被骠骑卫提着,就像是抓了个孩子。

  可他气势很足,怒气冲冲!

  “你们抓我?有本事杀了我!杀了我啊!”

  两个骠骑卫把他扔到了叶华面前,这家伙从地上爬起来,挺直了腰杆,怒目而视,尽管两腿还有点抖,但是不能丢了面子!

  “哈哈哈,有些气势,有点骨头!”叶华笑道:“我扪心自问,没有得罪你吧,你为何要袭击本爵?”

  这个人把嘴一撇,冷笑道:“我是为了圣贤锄奸!为了圣人而死,死得其所!你不要问了,只管动手就是!”

  叶华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没有受任何人指使,是孔圣人的在天之灵让你来的,对吧?”

  这小子愣了,心说你怎么把我的词儿给提前说了啊!

  “没错!你不问青红皂白,草菅人命,残害圣人苗裔,败坏圣贤名声,你是我孔孟门徒的生死仇敌!”这小子狠狠啐了一口。

  “我没本事杀你,但是愿意做博浪沙一击,从此之后,天下读书人会群起而攻之,冠军侯,你死定了!”

  一个臭鸡蛋,敢比博浪沙!

  这小子要是不读书,去台上讲笑话,没准也是个大师级人物,走错了路啊!

  叶华轻笑道:“案子的事情先放在一边。你说群起而攻之,可怎么只有你一个?还有其他人不,还有骨头硬的,胆子壮的,一起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叶华连着问了三遍,还真别说,从人群里真的又走出几个来,其中有一个还不停往嘴里灌酒!

  “杀吧,看看是你冠军侯的刀快,还是读书人的骨头硬!”这位说完,把酒坛子一摔,做慷慨赴义状。

  最先站出来的小个子伸出大拇指,“好汉子,大丈夫死得其所,我们不怕他!天下自有正道在,作恶多端,会有报应的!”

  “对了,让他看看,读书人的志气!”

  看着几条小杂鱼,叶华微微冷笑,毕竟从唐朝以来,儒家式微,佛道横行,加之理学还没有出现,榆木脑袋的清流不是那么多,否则阵仗应该打几十倍,上百倍!

  毕竟在历史上,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发现《孟子》这本书很讨厌,居然是民为重,君为轻。老朱一怒之下,要把孟子赶出孔庙,这下子可把大臣们吓坏了,当时的刑部尚书钱唐舍命闯宫,被射了两箭,血流如注,愣是没退。

  朱元璋不得不接见钱唐,最后老朱也只能妥协,他把《孟子》一书当中,看着不顺眼的东西,统统都给删了。

  动孟子尚且如此,叶华直接刨到了祖坟上,天下的士人能甘心吗?

  当然了,他们的力量还很弱小,尤其是面对武夫更没有底气,所以只能先恶心叶华。

  信不信,就在人群当中,就有那些朝廷重臣的眼线,叶华如何处置这几个小子,立刻就会传到几位大臣的耳朵里,到时候他们就会上书弹劾……叶华对这套把戏很清楚,目光在几个人身上不断逡巡,突然笑了。

  “你们说要为圣人而死,那我成全你们,就在这里,把你们的脑袋砍下来,如何?”

  带头的那个小个子咬着后槽牙,咆哮道:“杀吧,似你这样的狂徒,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动手吧!”

  他还真有个慷慨激昂的劲儿,围观的老百姓不少,叶华在民间声望很好,可几个书生又如此刚烈勇毅,老百姓都不知道该向着谁好了,他们只能瞪大眼睛看着。

  叶华扫视四周,故意让那些隐藏的人听清楚。

  “有人朝本爵扔鸡蛋,你们都站出来,那就跟他是同党,本爵按照朝廷法度办你们,没有什么话说吧?”

  叶华咳嗽了两声,“袭击朝廷命官,杀官等同造反,按律当斩!不过念在你们初犯,又没有杀人本事,姑且送到作坊充当苦役!”

  “来人!”

  骠骑卫立刻道:“请侯爷吩咐!”

  “把他们都抓起来,送去铁匠作坊,以后还有谁想跟他们作伴,也来找本爵,多多益善!”叶华说完,跃身上马,直奔府邸。奔波了这么久,也该回家看看了。

  至于这几个家伙,全都傻眼了,他们想充当英雄,死未必会,但是打一顿也好啊,最好打得皮开肉绽,凄惨无比,就天下皆知,名利双收了……可,可把他们送去作坊,这是干什么啊?

  我们不去,不去啊!

  几个家伙的叫嚷丝毫没有作用。

  将犯人送到牢城营服苦役,已经行之有年,叶华的炼铁作坊,还承担着制造铠甲军械的重任,因此也会偶尔接收俘虏和犯人,让他们去劳动。

  炼铁啊,打造铠甲啊,制作刀剑啊……这些技术活儿没有他们的份儿,每人发一个箩筐,让他们从码头扛煤炭!

  这几个读书人看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筐就发蒙了,老天啊,这要装多少啊?

  管事的也懒得解释,指了指旁边的一个牌子,幸好他们认字,可看完之后,脸都绿了!

  俘虏和罪犯与普通工人不同,搬运5筐,才能计一个铜子,能换一块巴掌大的饼子,一个男丁想吃饱,至少需要三块饼子,也就是背15筐!

  “你们可以不干,不干就没吃的。而且我劝你们,趁着还有力气,赶快去背,不然饿得没劲儿,想背也背不动了!”

  不背,坚决不背!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士可杀,不可辱!

  让他们跟罪犯一起背筐,做梦去吧!

  他们抱膝坐着,巍然不动。

  管事的也懒得管,等过了一会儿,小个子口干舌燥,他刚刚喊得喉咙都冒烟了,没法子,只能来求点水喝。

  “去看牌子!”

  小个子转回头,这才发现,原来这的水也要钱!一个铜子一罐!

  嘿!

  真行啊!

  这是敲骨吸髓,雁过拔毛啊!

  他真想去理论,奈何嗓子太干了,这,这可怎么办是好?他想着呢,已经有人熬不住了,颤颤哆嗦站起来,奔着竹筐去了,嘴里还念叨着,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事可从经,亦可从权……他们很聪明,不再说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能说舍生取义,伯夷叔齐还能踩薇而食,现在四周都是光秃秃的,总不能渴死饿死吧!

  管事的看着他们,忍不住啐了一口!

  “奶奶的,就这点起子,还以为能熬多长时间呢!连一个时辰都不到就低头了,怂包!”

  管事的话,可以装作听不见。问题是这个筐也太大了,装满煤炭,足有二三百斤还多,跟一座山似的,把吃奶的劲儿使出来,也背不起来。

  不但背不起来,还摔了个大马趴!连长衫都踩坏了!

  这就不是干活穿得衣服!

  他们很干脆把外面的衣服脱下去,垫在了肩头,满满的一筐背不动,就只能背一半!几位读书人,吭吭唧唧,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既狼狈又滑稽。

  眼瞧着其他人背着满满的一筐,健步如飞……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就是!

  

第190章 劳动改变人(为yangat万赏加更)

  

  叶家的府邸很漂亮,可叶华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先是西北,接着又是东南,满世界的跑,还真有些身心俱疲,很需要家的滋养。

  一家老小,也是叶华最惦记的。

  叶氏很老了,不过身体依旧很好,老太太养了上百只鸡,每天家里都不缺鸡蛋吃。叶忠六个小家伙个头蹿得很快,已经是半大小子了。

  别人家或许会担心食物不够,在叶府永远不用担心,他们每天都能分到3颗鸡蛋,还有充足的粮食和肉类,叶氏把花园变成了菜园,家里的青菜也充足。

  叶氏不大喜欢让孩子太骄纵,从来不让他们沾补品,比如什么燕窝啊,鱼翅啊,熊掌啊,鹿唇啊,这些名贵的东西,是不会出现在餐桌上的。

  鸡鱼鸭肉,粗粮粳米,萝卜白菜,最是养人。

  事实也证明,老太太的观点是对的,不只是叶忠六个壮得和牛犊子似的,就连郭幸哥都长得很壮实,小家伙已经三岁了,齿白唇红,声音清脆,天天跟着老太太身后,一起去菜园采菜,去鸡窝捡鸡蛋。

  闲的时候,就在府里到处跑,叶忠他们很宠着小家伙,有时候会带着他出去玩,逛逛市场,看看庙会。买各种各样的小吃,塞满郭幸哥的小手。

  平时叶家的客人不多,但是孩子却不少。

  赵匡胤的妻子贺氏,带着赵匡胤的儿子经常过来,还要赵匡义和赵匡美两个,另外杨业的妻子折氏,韩通的媳妇,全都会来,每个人都带着孩子。

  就连柴荣的夫人晋王妃符氏也偶尔来看老太太,都是亲戚,多走动没有坏处。

  符氏告诉老太太,她的两个妹妹要进京了,本想着住在晋王府,但总觉得不方便,还是要打扰老太太。

  叶氏呵呵笑了,上年纪的人,最喜欢热闹不过,尤其是孩子越多越好,身边围着大大小小的孩子,她仿佛都年轻了许多。

  叶氏一口答应,“你的两个妹妹都多大了,要不要老身给保媒啊?”

  符氏脸色微红,“我那二妹只比我小了两岁,她心高气傲,等闲人物都看不在眼里,父亲也为了她的亲事发愁,至于我那三妹,今年虚岁才12,还小着呢!”

  别看叶氏老了,但是心思跟明镜似的,符彦卿高居王位,符氏是晋王妃,她说二妹心高气傲,看不上一般的人物,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比他们地位还高呗?

  除了皇帝,就是储君!

  说穿了,就是想把符二小姐嫁给晋王柴荣,难怪不好住在王府,敢情是避嫌。

  姐妹共同侍奉一夫,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姐妹联手,更能固宠。

  更何况柴荣也的确很优秀,又是未来的皇帝。怎么看,都是挺好的姻缘。

  叶氏心领神会,“放心吧,你爹贵为魏王,不好出面,等时机恰当,老身去说——老身直接找陛下,让他赐婚,你说好不好?”

  叶氏笑眯眯的,符氏的脸越发红了。

  “那就多谢老祖宗成全了。”说话之间,符氏干呕了两声,叶氏连忙道:“怎么,你有了?”

  符氏尴尬点头,“我没敢和王爷说,他的事情忙。”

  “事情再忙,也比不过传宗接代。天杀的刘承祐砍了晋王两个儿子,如今你又怀上了,这要是个麟儿,那可是天大的喜事,你是他们皇家的有功之臣啊!”

  叶氏说着,就让人去给柴荣送信。

  听到了消息,柴荣立刻就赶来了,半点没有迟疑,叶氏身份特殊,郭威待之如母,说句过分的话,老太太就是当朝的太后,尊崇得不得了。

  不然符氏也不会跑来说这些。

  “殿下,老身扰了你的大事,可这家事国事,分不开的,尤其是王妃怀上了,你更要小心照顾,赶快诞下个儿子,给你延续香火,开枝散叶。老身这院这么热闹,你们那边也不能冷清了,是不?”

  柴荣自然是喜不自禁,连连点头,“老祖年高有德,福寿双全,以后王妃,还有孩子,怕是又要老祖多照顾了。”

  “没说的,老身闲不下来,回头请最好的御医给王妃好好请脉,这时候最要紧了,可不能马虎。”

  叶氏不厌其烦,交代了很多东西。

  柴荣都欣然点头,没有半点不耐烦。

首节 上一节 118/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