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761节

这些人吃着下面的,望着上面,可以说天下皆苦,唯独他们高枕无忧,脑满肠肥。

朱栩心里有一丝急切,抬头看向前面,道“曹化淳,山.东去年的上交的税粮是多少?”

曹化淳稍作回忆,道:“回皇上,不到一百万石。”

朱栩右手食指支着头,歪着身体,自言自语的道:“去年全国税粮是一千七百万,山.东的的情况应该排在上游,不足一百万,那他们吞了可不少……”

曹化淳能听到朱栩在自言自语,默然一会儿,转头道“皇上,过几日就是济.南府知府杨凤仲母亲的寿诞,山.东的官员应该都回去祝寿。”

“唔……”

朱栩抬起头,眨了眨眼,继而就笑了起来。

说起这位杨凤仲,朱栩也是记忆犹新。

他是万利三十六年的进士,当年也是‘国本之争’的有力鼓手,在任吏科给事中的时候,一旬之内写了一百多封奏本,申明大义,言称厉害,‘劝谏’神宗皇帝,当时李邦华等人都为之逊色。

由此也惹怒了万历,连同他的恩师,当时的首辅,以及三位堂官一起被贬黜,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万历因此彻底激怒了外廷,文官集团不管是党争还是死敌,都联起手来,不要命的怼万历,逼得万历一年内换了三个首辅,杀了四个堂官!

结果就是文官抱团,从各个方面抵制万历,迫使万历让步,福王出京就藩,以此了结君臣对峙了十多年的‘国本之争’。

虽然这里面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但这位杨凤仲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当初整个天下士林都为之震动,为他‘欢呼鼓舞’。

不过他并不是东林党,他是楚党,赵南星以京察为手段,对待杨凤仲以‘随非邪,亦非正’为由,拒绝诏入京师,打发去了山.西。

这位颇为有骨气,不管是东林,还是阉党,都拼命的怼,近来他上书不少,弹劾的都是毕自严,称他‘无功无过,实属人才’。

他这道奏本,毕自严曾经拿到朱栩面前,笑着说了一句‘这位杨大人言辞绵软,机锋暗藏,看似有大智大勇,实则小肚鸡肠,不见远山’。

“好,咱们也去参加杨大人母亲的寿诞,备份厚礼,提前送过去。”朱栩朗声道。

“遵旨。”曹化淳道,心里一叹,希望这位杨大人是个清官吧。

朱栩低头看着这道奏本,心里默默计算。

如果山.东去年的税粮不到一百万石,那起码要亩收三斗,加上其中的损耗,克扣,实际上可能会更多。

‘朝廷减免的税赋,最终都还是落入了别人的口袋……’

朱栩双眼泛起冷芒,或许山.东暂时不能像北直隶一样折腾,可吏治是必须要提前整治了。

百姓们或许知道有贪官从中作梗,归根结底还是认为是朝廷赋税太重,苛政猛于虎!

“无生老母下凡,接引子女上天,入天上者,无饥无寒,无忧无愁……”

突然间,一声声大喊响起,打断了朱栩的思路,马车缓慢的停了下来。

曹变蛟回头道:“皇上,是白莲教。”

朱栩掀开窗帘,抬头看去。

只见一群男女,分成两队,举着白帆,上面都是大大的‘无生’,‘老母’字样,打着锣,缓步从朱栩马车不远处的路上横穿而过。

“无生老母,垂帘世人……”

“接引儿女,往生极乐……”

他们身后,还有一群百姓跟着,都念念有词,神态颇为虔诚。

“这白莲教在山.东势力很大吗?”朱栩道。

曹变蛟下了马车,招呼人防备,站在朱栩窗边,低声道:“皇上,之前白莲教确实声势浩大,还有几次谋反,都被当时的山.东总兵卢象升镇压,随后还蔓延到河.南,山.西,都被铲除剿灭,据锦衣卫调查,现在这些与之前的不同,屡次给朝廷捐款捐粮,协助安抚地方,所以地方上并没有再做什么。”

朱栩会意的点头,目光若有所思。

第640章 快速推进

待白莲教走过,朱栩的马车才缓缓向前,进了城。

济.南还算繁华,四处都是人流,喧闹不止。

朱栩来到了一个‘惠’字头的客栈,径直向他的房间走去。

曹变蛟跟在朱栩身侧,道“皇上,已经大致查清楚了,山.东近一年的民变大大小小超过百起,最大的一次超过三千人,济.南的府兵都战死数百,差点惊动吴襄。”

朱栩走进房间,拿起笔,准备写今天的‘游记’,点头道:“杨凤仲母亲的寿诞,山.东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的,都要在。”

曹变蛟抬手,道“遵旨。”

曹变蛟缓缓退出去,关上门。

朱栩拿起笔,稍稍斟酌,落笔写道‘民之艰,在无所依,依之根本,在于田亩,田不出,民无有,民乱之源……’

景正元年,四月十六。

魏忠贤斩于市,附逆二十七,皆死罪难免,流放三十六,共五百六十一人。待查着无数,不可悉数。

刑部。

沈珣忙的是脚不沾地,夜不能寐。

魏忠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坏人’要审,好人要安抚,同时还要推动刑狱司在各地建立,庞大的工作量让他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廖昌永想要升官,成为刑部侍郎,近来分外卖力,站在沈珣面前,拿着厚厚的记录名册,沉着脸道“大人,东厂将北直隶的大部分士绅都给抓了,想要安抚不是一时半会儿的。魏忠贤谋逆一案,牵扯的官员有几十,都是五品以下,涉入的勋贵,除了畏罪自杀的魏国公,大大小小的还有几十家,还有一部分集中在南直隶,刑部有些鞭长莫及……”

廖昌永说的鞭长莫及,不止是‘不及’,实际上刑部也没有能力处置这样的谋逆大案。

沈珣出自大族,官场经验比廖昌永多,更是身在中枢,对这场乱局心知肚明,放下手里的笔,道:“东厂……内阁是怎么处置的?”

廖昌永一听就连忙道“大人,内阁是想将东厂拆分,一部分交给我们刑部,一部分给六扇门,还有一部分给督政院。”

沈珣顿时明白了,道:“待会儿本官亲自去六扇门,让他们接手,刑部的事情要加紧,刑狱司的事,你亲自出京走一趟,一定要牢牢控住,决不能交给地方,明白本官的意思吗?”

廖昌永神色一震,道“下官明白!”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一直是皇帝、朝廷的既定策略,刑狱司是一把利器,自然要紧握在刑部手里。即便是出于刑部的地位需要,他们也要控制住刑狱司。

首节 上一节 761/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