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388节

毕自严上了三楼,将奏本递给朱栩,神情颇为肃然。

朱栩之前已经收到了靖王的密信,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道:“毕阁老怎么看?”

毕自严道:“皇上,靖王手段过于激烈,只怕会引起江西上下的恐惧不安,各地也会出现震动,臣担心适得其反。”

朱栩拿起茶杯,没有立刻说话。

他要解决的,是一些根深蒂固,影响大明数百年,以及关乎未来数百年国运的事,不是杀几个人,几百个人就能行的,终究杀人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不能因为手段而引起更多的问题来。

靖王这次这么大动作,有会错意的原因,也有他的私心。

不过,事情既然开头了,断然没有缩手的道理,朱栩没有绕圈子,直接道:“首先,这件事要定性,那就是官员们是贪污受贿,知法犯法,那些士绅是作为不法,行贿谋私利,与‘新政’完全没有关系,这一点,毕阁老可明白?”

毕自严稍稍思索,立即就明白了。与‘新政’撇开关系,其他各地就不会因为这件事而过于激动,将这种惊恐不安降到最低,朝野更能接受一些。

“第二点,就是程序要合法,公开,公正,让人挑不出理,拿不到把柄,既然要立规矩,就不能破坏规矩,我大明上下要堂堂正正,不止要堵现在人的嘴,要让后世也无话可说,有章可循的做事,有规有矩……”朱栩道。

毕自严会意,大明之所以颓败至今,就是没了‘规矩’,既然要重塑,首先他们就要行的正,坐得端才行。

“第三,内阁的权威必须进一步树立,对地方的掌控要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反懒政,反渎职,这些要摆在首位,‘新政’的基础要打牢,不能指望一帮贪官污吏做事……”

大明向来对士人优渥,这也是大明吏治崩坏的原因之一。

“第四点,靖王这件事,要肯定,要大加宣传,各地的巡抚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向腐败宣战,这是一场战役,需要全国上下所有人参与,刑狱司,督政院,内阁,反贪局,要分多路并行,对腐败不宽容,要拿出我朝太祖当年的苛刻来……”

毕自严听着,眉头动了下,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到了这个时候,他对那些昏官庸吏的雍容之心也消耗殆尽,准备认真的整肃一番。

很快,内阁诏令落向江西。

在江西的靖王,江西巡抚樊一蘅,收到诏令后,一股杀气迅速在江西蔓延。

第1162章 大肆抓捕

江西,最有名的状元楼。

这里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骚客来过,留下了无数的诗篇,俨然成为一种文人圣地。

这种圣地,自然不是一般人来得了的,非富即贵。

一处包厢里,桌上摆满了江西的特色菜,有鱼有肉,酒香四溢。

七八个基本上都是肥胖中老年人,围聚在一圈,这些人穿着华丽,脑满肠肥,脑门上都是油腻,一个人伸手抓着手里的嫩鸡,撕咬着鸡腿,含混的道:“不就是抓了几个当官的,又能怎么样,我们见的官还少吗?”

“是啊,不管他是哪里的人,我们总有办法变成我们的人,如果不是我们的人,他什么事也办不成!”

“靖王来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咱们说了算!咱们虽然管不了谁当官,但咱们能保证谁当不了这个官!”

“我听说,靖王弄了一个名册,要将江西的官员一网打尽,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如果没有我们,他们能成什么事情,能收上税吗?有人会帮他们做事吗?他们有一点银子吗?”

一群人在大吃大喝,冷笑连连。

现在的地方,除了省一级有朝廷的拨款,府县基本上是穷的叮当响,依靠着地方士绅过活,如果这些士绅稍微为难,这些当官的就会非常难受。

在历史上,不管是陕西的民乱,还是满清入关如入无人之境,都是地方府县早就油尽灯枯,根本没有一丝抵抗的力量。

所以,这些士绅有足够的自信,不管谁来做官,他们都让他们俯首听命,否则就让当不下去!

在另一边,河边一座青楼之上,欢声笑语,琴瑟琵琶,靡靡之音,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闪动不休。

一群官员在搂着衣着暴露的姑娘,大声唱和,吟诗作对。

虽然朝廷取消了贱籍,但不能让这种营生消失,反而助长了,大明各地,不知道有多少小秦淮。

“周大人,今天怎么样啊?”一个八字胡的小老头,看着中间的中年人,笑眯眯的说道。

中年人瞥了眼怀里两个十六七岁,嫩的要滴出水来的小女孩,畅快的笑道:“好好好,非常好……”

边上还有五六个比他小一点的人,一看气度都是做官的,纷纷附和,都是一脸兴奋,酒过半酣,满面通红。

“你们不要怕,靖王又能怎么样,朝廷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咱们这……”

中年人在怀里姑娘喂了口酒,大着舌头道:“从巡抚衙门,到地方末流小吏,哪一个能脱离地方士绅,他们不要吃饭,不要人做事了吗?什么三百多人名册,他就是一百,你看看,还有人给朝廷做事吗?”

“实话告诉你们,不满朝廷的大有人在,我之前还听说有人联合要罢朝,集体辞官,到时候看朝廷的怎么办!别以为咱们好欺负,咱们官虽小,可离开咱们他办不成事……”

听着中年人的话,一群人立即跟着附和“那是那是……”

推杯换盏,软声腻语,是一夜到天明。

巡抚衙门,靖王坐在主位,樊一蘅陪站着。

靖王不但是当今少有屹立不倒的亲王,还是内阁排名第三的阁臣,平时虽然低调,但他的能量谁都不敢小觑。

樊一蘅曾今是顺天府府丞,却也没与靖王打过交道,他看着内阁的飞鸽传书,看着靖王道:“王爷,真的要一次性动手吗?下官也是有计划的,这一年已经对省级官员进行了摸排,打算用两到三年完成官员的调换……”

靖王坐在那,面无表情,目光一直看着外面。

这些年,他一直很低调,低调到众人都忘记了他,忘记了督政院的职能。这一次,他确实有私心。

他要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让大明上下知道他的存在,知道督政院的权威!

靖王没有说话,抬头看向不远处的一个脸色坚毅,目光炯炯,浑身都透着干练气息的中年人,道“准备好了吗?”

中年人是江西刑狱司的主事人,他一抬手,道:“回王爷,名册已经发下去,三百人已经点齐,总督府那边会协助,一切准备就绪。”

靖王站起来,道:“那就动手吧,先抓捕贪官污吏,然后依次侦办,凡是有罪的,一律重惩!江西上下必须要明白,反腐是皇上,朝廷一直最重视的一件事,并不是刻意针对江西,也不会搞诛连,毫无节制的扩大,你们可明白本王的意思?”

樊一蘅等人心神一凛,立即道:“下官遵命!”

靖王的话,既是安抚,也是警告。很明显,朝廷并不信任他们这些地方官,在敲打!

随着靖王下令,以刑狱司为主,督政院,总督府为辅的抓捕的队伍从巡抚衙门奔出,根据任命,分赴八方。

首节 上一节 1388/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