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29节

朱栩神色不变,心里却一惊,随即默默盘算,辽东现在的人口差不多三四百万?这样的话,那朱宗汉恐怕要搞奇货可居,抬高物价了。

不过这也是削弱后金的一种手段,他微微颌首,道:“嗯,可以,到时候通过私盐将渠道铺开,各种奢侈品也可以随即进入辽东,哼,他们能野蛮的抢过去,我就能文明的双倍的抢回来!”

朱宗汉沉默的听着,朱栩又交待了一番,他便悄然的掀开帘子,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一边的巷子里。

走了一阵子,曹文诏才转头道“殿下,这个人就适合暗地里做事。”

朱栩点头,道:“让人带他去接手盐场,除了账房,其他的人,任由他安排。”

“是殿下。”曹文诏答应一声,打马直奔宫门。

这样的鬼天气,以朱栩越来越惫懒的性格是不想出来的,他一回到景焕宫,便躲进了冰块堆了,虽然还是燥热难耐,但有了冰块在脸上,脖子上擦来擦去,还是让他找到了一点爽快感。

书房里,朱栩坐在椅子上,抬头望着对面墙壁上方,感叹道“哎,要是有个东西,吹点冷风下来该多好。”

自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朱栩为什么无法忍受人们已经习惯的了夏天,曹化淳站在他不远处,等惠王殿下缓过一口气来才道:“殿下,那个杨怀忠来京城了。”

朱栩闻言眉头一挑,回忆一下才道“就是那个晋商?”

“是,”曹化淳道:“他去了船行,想要我们立即出港,或者有办法让北上的一批船不被扣押。”

朱栩神色怪异的笑了起来,现在不少船都被迫停在山、东,既不能上,更不能返,也不能该走陆路,因为山东民变连连,处处都是烽火,所有的漕运船只都只能等着京城方面事态平息才敢继续北上。

很明显,这个杨怀忠不是为他一个人来的,多半是晋商推出来,试探风向的。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渐渐的嘴角翘起来,一挥手,让曹化淳凑近,低声道:“这样,让周建宇先加价一番,让他们出一次血再答应。然后,不管他们南上的还是北下的,都严格检查,查到违禁的就整个船队扣押,除了违禁之物,其他的让他们花大价钱赎回去。这样来回几次,到时候看再找个人出面,要他们一趟的至少三成利!”

曹化淳听着朱栩的话,心里直哆嗦,这个杨怀忠得多可恨才能让惠王殿下想出这么‘恶毒’的主意对付他们。

第126章 魏忠贤复出

朱栩非常喜欢这种白来的银子,笑眯眯的挥手赶走了曹化淳,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心里却一直转个不停,他的商业帝国基本上建立完成了。

城东作坊,将来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奢侈品出世,伴随着他逐渐扩展的渠道,涌向大明全国内外。

惠通商行,这个是敛财的利器,他的目标是将他打造成大明最强的钱庄,不论是勾连北方的晋商,还是富饶的南方官商集团,亦或者是出海的所谓南洋商人,朱栩都准备将他们的银子赶到他这个惠通商行里。

惠民商会,这个是最重要的渠道,以京城米粮商人为龙头,以低价食物为商品,畅销全国,也将渠道合作扩展到全国,利润或许很低,但朱栩看重的,还是渠道!

惠运船行,这个是南北大动脉,朱栩握住了这个,就有了跟南北商人讨价还价的筹码,他的其他两大产业都可以立足这个不断拓展,将极大减少阻力。

另外一个,就是私盐了,这个主要目的地目前还是辽东的金人,每年的盈利目标是一千万两白银!

朱栩手指敲着椅子边,心里默默想着。

到了明年九月份左右,他的资金压力就可以彻底缓过来,不论是拓展生意,还是成本投入都还会有盈利,这样的盈利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可怕。

“以我的手段,到了天启七年,每年可以拥有两千万两上下的盈利,这样,也差不多相当于正统年间的一年税收了,差不多应该够了……”

朱栩看过明朝历代皇帝的实录,知晓明朝国税的衰败是起于土木堡之变,从那以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急剧下降,这也导致了税收的飞速流失,短短的不到百年,就只剩下十之二三了。

朱栩这么一盘算下来,心里也稍稍有了底气,于是,心满意足的闭着眼睡着了。

漕运事关国计,万不能耽搁,周应秋借机巩固了他在工部的地位之后,也展现了他过人的手段,飞速处理,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将漕运船只,审核理清,放行。

有了这段时间,惠运船行已经揽下了足够的生意,在漕运中站稳了脚跟,加上几个衙门的暗中相助,影响力会逐渐扩大,以后定然不会缺生意,财源滚滚,当真是一本万利!

进入九月份,京城天气还是很热。

坤宁宫内,朱栩趴在桌上,有气无力的看着对面的张皇后。

张皇后腹部隆起,行动已经很不便了。她的预产期是十二月,此刻她拿着刺绣,脸上带着微笑,轻快的刺绣着。

张皇后咬断一个线头,看向朱栩道:“昨晚又看书看的很晚?”

朱栩闷闷的点头,看的是一个宋朝的话本,有点意思,加上闷热睡不着,翻来覆去一直天色微亮才睡。

张皇后嘴角动了动,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都看的什么,我看,还是得给你找个老师才行。”

朱栩无奈的爬起来,看了眼张皇后身后的焕儿,气力绵软的道:“焕儿姐姐,给我来碗冰镇西瓜汁……”

“行了,”张皇后一口拒绝,一边穿着针线一边道:“都吃了三碗了,回去又要拉肚子,忍忍吧。”

“哎。”朱栩长叹一口气,又趴了下去。

生意渐渐上了正轨,需要操心的事情少了很多,加上舅舅傅昌宗每次见面都提朝堂的事情,让他很是无聊。

张皇后轻轻摇头,无奈的道“我都不知道,你来我这,是陪我,还是要我陪着你。”

朱栩顿时嘿嘿一笑,双手垫着下巴看着张皇后道:“皇嫂,你偶尔也可以去我那,走慢一点,活动一下也好。”

张皇后打量着手里刺绣,眉头抬起看向朱栩,道“我就怕去了我也找不到你。”

朱栩咧大嘴,一脸笑容的不应。

焕儿在张皇后身后看着惠王殿下吃瘪,抿着嘴偷笑。

又过了一会儿,张皇后道:“对了,魏忠贤,在景焕宫是不是挂了庶务总管?”

朱栩一怔,魏忠贤他一直冷藏在宫外的茶馆里,对于他,朱栩一直都没有想好怎么处理,听到张皇后突然这么问,心里疑惑,却还是不动声色的点头道:“我是这样说的,不过没有录入宗人府。”

朱栩毕竟是一字王,虽然没有去封地,但如果添设人手,都需要到宗人府备案记录,魏忠贤太过特殊,朱栩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真的将他招入宫里或者让他管理庶务的打算。

张皇后轻轻点头,道:“昨日张选侍来我这了,皇上有意重启魏忠贤,司礼监,秉笔太监,居宫外,提督东厂。”

朱栩听着张皇后的话,神色终于变了。张皇后的话,透露的内容太多了。

朱由校要重启魏忠贤,根本不需要知会张皇后,这很显然是魏忠贤的意思,张艳瑶透过张皇后,变相的通知他,或者想要得到他的‘允许’!

但话已经传到这里了,实际上就等于是通知了。

现在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是刘时敏,因为魏忠贤的缘故,朱由校一直没有设掌印太监,这次刘时敏恐怕要成为掌印太监,名正言顺的执掌司礼监了。

而魏忠贤‘居宫外’,恐怕是对外臣们的一个交代。

首节 上一节 129/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