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239节

朱栩见孙承宗明白了,补充道“还得有个配合,那就是高速度的运动战,也可以称之为闪电战,以最快的机动速度,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杀到面前,一举击溃敌人!”

孙承宗的战争修养比朱栩高了不知道多少条街,他已经深深会意,甚至想到了更多,道:“是,臣明白。臣会亲自指挥这一战,务求彻底击溃察哈尔,同时在科尔沁会合!”

朱栩眯了眯眼,‘科尔沁会合’,孙承宗这是想要更进一步的震慑漠北,漠西蒙古了。

“可以。”

朱栩拍板,道:“这是大元帅府的第一战,涉及到方方面面,正好以实际行动来检验一下,查漏补缺。另外,这一战虽然以多尔衮为先锋,但朕也想看看泰宁卫,赤金卫的实力,必要的时候,他们要全力出动……”

孙承宗抬手,道:“是,臣会认真观察。此战我大明必胜,臣有把握。善后事宜,皇上可有打算?”

朱栩看着孙承宗,没想到他想的还挺远,目光转向毕自严,道:“此战之后,朕打算给蒙古各部落划分活动范围,设置省府县,一律依照我大明官政,然后互市,互通等等,你们以为如何?”

毕自严见朱栩与孙承宗都如此有信心,心里稍松,思忖片刻,道:“臣没有意见,只是历来北方难以管治,不足十几年必然崩溃,一如之前,臣等还需想一个具体之策,确保长城以北长久安稳。”

朱栩不动声色的颌首,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游牧民族的优势已经消耗殆尽,大明的火器日臻成熟,不管是现在的察哈尔,还是日货的准噶尔,骑兵的优势都将只剩下机动性!

察哈尔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定了,朱栩看着孙承宗,道“还有其他事情?”

孙承宗道:“平定察哈尔之后,臣打算将两支骑兵分别驻扎是云.南,以及山.东,多尔衮立即返回南安南。”

朱栩看着孙承宗,轻轻点头,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三支骑兵从甘.肃入关,分别前往几个地方,到时候等于是横穿了整个大明,将极度有力震慑地方,稳固‘军改’的裁军,改编计划。

同时,一支放在云.南,也是为了防备南安南的多尔衮。

孙承宗心里其实并不理解朱栩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剪除多尔衮以及建奴人,到了现在,有的是办法。

朱栩自然是有意的在‘养虎’,他甚至都有些后悔,将后金消灭的有些彻底,只保留下了两万多骑兵,若是有个三五万,就能任他在东南半岛折腾,但以他现在的两万人,实力差的太多,还需耐心再等等。

孙承宗见朱栩点头,又道:“待这一战结束,臣计划出京,亲自督阵,确保‘军改’顺利,平稳,不出乱子,也亲眼看看,地方的情形。”

“恩,孙白谷估计快回来了,应该没有大碍。”朱栩道。

孙白谷,即孙传庭。

第1024章 尚武

孙承宗应声,他的事情基本上算是结束。

毕自严见此,便接话道“皇上,‘新政’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依臣对各地的观察,支持的还是占多数,那些反对的,也就是口头上,若是朝廷给机会,想必他们会很快转变态度。”

朱栩端了杯茶,没有立即回答。

毕自严的话,其实是有多重考虑的,最主要的,还是想减少‘新政’的阻力,缓解朝野对峙,消除一些隐患。

朱栩放下茶杯,看着毕自严道:“暂时还不能放开禁令,朝廷的态度必须坚决,不能给任何心怀不轨之人机会。‘新政’的官吏队伍必须干净,纯洁,这一点,无需多言。”

毕自严见朱栩态度还是如此坚定,也没有坚持,这件事,确实急不来。

稍做思索,他道:“皇上,‘新政’计划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半点松懈不得,臣已经与内阁六部等商议过,五月之后,臣,靖王,汪乔年,刑部尚书张问达,户部尚书张秉文,吏部尚书赵晗等打算相继出京,一来督促地方推进,落实‘新政’的一系列计划,二来也打算亲自看一看地方的情形……”

朱栩坐起来,神色微肃。

毕自严的想法,要求是很合理的,只是,这一下子出去这么多人,内阁,六部基本上就空了。

朱栩心里仔细的推敲一番,点头道:“也好。内阁有孙白谷,六部已经理顺,应当问题不大,既然你们都要出京,朕不能不为你们的安全做考虑。”

毕自严,孙承宗看着朱栩,觉得他的话有些莫名,他们出去,难道会没有护卫吗?

朱栩摸着下巴,余光看着两人,暗笑。他早就准备好的一些事情,终于可以慢慢的发挥了。

他迅速收敛神色,坐直道“李精白的事情不能再有了,地方上的护卫也难放心,总是从巡防营,禁卫抽调不是办法,这样吧,六部尚书,内阁辅臣,朕允许拥有一定数量的卫队,隶属在兵部,从各地军中挑选,都要是精锐。总兵以上的军官,也可以有一定数量的侍卫,其他的,也可以视情况给与,或者自行申报,你们觉得如何?”

毕自严与孙承宗完全没想到朱栩会是这个想法,心里都是一惊,继而对视。

国朝从太祖建立后,尤其是成祖之后,对宗室,勋贵公卿等等控制的相当严苛,大部人是不允许拥有侍卫的,甚至于,家里都不准拥有‘兵器’,一旦被人告发,往往都是抄家!

历史上,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前,崇祯要驸马巩永固等人护卫太子南下,结果巩永固等闻言大哭,曰‘亲臣不藏甲,臣等难以空手搏贼’。

不但没人,身上连一把匕首都没有!

如此严苛之下,突然要给文臣配备卫队,还给武将配置侍卫,这是多么惊悚的事情!

要是换做以前,他们早就吓破胆,请死罪了。

如果再传到外面,一定会引起巨大反对声,很多人会拼死阻止!

但毕自严,孙承宗心里也只是一惊,没有多余表情。眼前的皇帝陛下再‘荒唐’的事情都干过,不差这一件!

毕自严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皇上,臣认为没有必要……”

不等他说完,朱栩就摆手,道:“没有必要顾忌那么多,这件事交给兵部去做,由兵部统一调配,你们也可以自己去选人,具体是怎么样一个章程,内阁,大元帅府,兵部联合给朕奏本。朕再说一次,李精白的事情决不能发生,你们出京,安全第一,必要的话,从禁军里挑选!”

皇帝执着施恩,一副一切都为了他们好的模样,令二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答话。

朱栩自然不会给他们机会,道:“对了,今年的科举,要加入‘尚武’,不置于在考题上,要进行实际的,君子六艺,不能没有。”

毕自严一怔,道“实际?皇上的意思是?”

朱栩早有想法,直接就道“凡是授进士及第者,必须先进行骑马,射箭,长跑等考核,制定一个标准出来,凡是几次不合格的,不授予,先在三甲,日后推而广之。”

毕自严微微皱眉,卫队,科举,这两件事显然是有关的,他想起了朱栩之前说的‘尚武’二字。

孙承宗自然也意识到,如此一来,只怕大明要开启尚武之风了。

两人对视一眼,具是面色微凝。

自古以来,文以兴国,武以致亡,‘尚武’乃是万祸之源,太平盛世从来不是‘尚武’而来。

毕自严看着朱栩,迟疑着,刚要开口,曹化淳适时的出现,道:“皇上,熊总兵,唐王在宫外候旨,曹变蛟总兵预计三日后到京。”

朱栩颌首示意,然后看向毕自严,孙承宗道:“具体的细节,你们商议好来报朕,去吧。”

毕自严还欲再说,孙承宗悄然来了他一把,微微摇头。

首节 上一节 1239/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