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347节

李之嘴里不忿,引来一场哄堂大笑。

“也不尽然,至少你没将阿菲法身份考虑其内!”

李昱忽然插言,他是从二品书侍郎,职掌诏命,其地位堪当当朝宰相,对于更深层朝事接触极广:

“或许阿菲法的公主身份是个关巧,正兄弟,你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倭马亚王朝女婿身份,或者你获赐封地与对外交往关系巨大。若是那样一来,从事些国与国间经济贸易事,不仅进贡数目寥寥,也许会获得边贸补贴,比如税务问题,就完全可以免除了!”

“对呀!历朝是有先例的,前隋就有一方诸侯镇守西南边戊,因两国边境和睦,商业格外发达,给内地引入不少贸易往来,因而隋朝皇庭决定减免其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尤其在缴纳贡赋方面给予倒行补贴方式!”

明王猛地里想起来此事,一拍大腿叫道。

“还有这等事?那位前隋官员姓氏名谁?若不能叫我满意,就提出此人即可!”李之脸上笑意再现。

明王摆哈哈大笑,“正,你可低估了朝重臣对于政事的敏感程度,怎么说此时也属于罕有稀奇事,他们此时必然会搬出来一大堆史籍集借以参考,不用你来提醒,那些人精明着呢!”

见李之望向自己,李昱颔首附和:“的确如此,而且他们的研究结果要圣上批注,或许我皇早有决定也说不定!你不用着急,关乎两个超级大国间和平相处问题,而且我还听说圣上都称呼你李先生,因而在个人角度看来,任何赐封都不会亏待与你的!”

“这倒不假,宫内宦官告知于我,父皇也称他为李先生!”太平公主侧头向老明王夫人解释着。

“打住,打住,此话我们之间也最好少说,不然传到外面去,我还不更遭人记恨?”李之忙张挥舞。

明王明白李之心理,“此话题那就到此为止!我们还是尽快谈谈大婚庆典一事,仅余明日一天时间了,大家都要紧张起来了!”

说罢,他望向封长禄:“封师爷,我们接着说。礼部下设司负责之事我们暂时不提,先说一些关乎于民间、半官方婚礼习俗方面惯例,像是催妆、铺房、障车、下婿、坐鞍、青庐拜堂、躝新妇迹、弄新妇、拜舅姑等婚俗,这些多少都要涉及,而且内容极多,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对一对,明日说不得李之就要前往宫里参加册封仪式,又会是一个耽搁,留给时间无多。”

封师爷赶忙挺身凝神,迅速组织一下思路,“催妆之俗,无外乎是迎亲队伍至新娘家,新郎高声朗读催妆诗,催促新娘尽快打扮停当,出来乘车去新郎家完婚。像是大人后面所讲一些琐碎事,除青庐拜堂之外,自有郡王府具体安排,这些都有专门人士配合司各自行使。我看关键问题还在大婚庆典上”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七大姑、八大姨

一场算不得多么正式的晚宴,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酒菜并没有多少动及,主要是在商议正事。

太平公主早耐不住跑去了后院找羡风搭讪,好歹是她婆婆安排下来的任务,以其身份之尊贵,赖在明王府迟迟不归,不就是这个目的嘛。

等最终送走封师爷,已是亥时将过,但府一直没断了恭贺客人,酒席宴间李昱兄弟人始终在倒替着迎来送往。

此时撤掉酒菜,明王府其他人才陆续现身,男男女女不下十人,这还仅是各家的代表人物,包括梦舒、孝二位郡主的父亲,久驻麟州大都护府的从二品长宁郡王。

都护为大唐时候临时设置的地方长官,主起地方监察职责,地位低于各大诸侯,直属全唐最高军事统帅大都督管辖,意义就在于对地方上军权、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稽查。

他身边为现场唯一外来客人,却是李之的老相识,人称关鲁公、宗李显的老师关韶关博远,属于王公大臣一级别的,但相比明王这样正宗皇室李姓还是有些差距。

他也是关铭关采、懿懿公主的父亲,同时还是长宁郡王的大舅哥。

实际上关鲁公算不上真正的客人,就是与明王府或多或少有些亲戚关系,但与新老明王均有极好私人友谊。

还有,他是未来草圣张旭的书画一门老师,此时那小子正于前院庭院内,引着一众看上去身份不俗的世家小姐们谈笑风生,当然这是李之在见到关鲁公后的探识得来。

“老爷子已经用过餐了?”李之不等二人临近,已是几步赶上前去,问候里包含浓浓敬意。

“李先生好歹知道回来了,据我所知,长安城内各方可是有很多紧张你能不能及时返回,伯高就是常借你的引子逃开功课!”

见到李之,关鲁公丝毫不掩饰喜爱之意,介绍了长宁郡王后说道。

伯高就是张旭了,“这小子不是堂堂常熟县尉了?怎不去就职,还在关府学习?您老的宣纸他还偷取些吗?”

关鲁公呵呵笑道,“因酒瓶上的西凤酒个字,伯高大大的出名了,近段时间是被翰林院请了去,但他屡屡会偷跑了出来寻酒喝,我便强命他每日里必去府报到。至于宣纸,他能在正清绮堂自由出入,哪里还用得到偷?我都需要他时不时上供一些。”

几人笑过之后,长宁郡王才插嘴感谢:“我家二女多亏了李先生给缔结这份姻缘,之前她们未来婚事可是我家里最担忧之事,既怕回长安城被世家子欺负了,又不甘从此跟随父母在外漂泊。可幸临淮郡王府与我府不仅门当户对,李怿小小年纪也是将军了,更难得他们之间不掺杂功利性的真心实意。”

“包办婚姻就有这个坏处,互敬互爱反而成为最难企及之事,除非像我与清绮那般自小青梅竹马。”李之在喟叹封建制度下的婚姻之不足。

“我说吧,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要比我们这一辈敢想敢做,尽管明知阻力重重!”

关鲁公这话听上去是夸赞,细细品来未尝没有暗自惊喜之意。

李之也不在意,这位老爷子是长安城有名的老古董,真正意义上的保守派,传统理念最固执的坚守者。

长宁郡王自然也听出来了,但他一点也不担心二人之间会有什么理念冲突,李之同样是长安城,甚至整个大唐赫赫有名的左右逢源之辈,极懂得在各方势力间自如往来,不然有任何性格上的偏执守护,也不会被明王府这种传统立派认了亲。

他笑道:“都说李先生个人修为不可限量,商业上又具备旷世天赋,今日一见,果然浑身透着隐鳞戢翼气韵,在昔晦明,难辨虚实!”

此话也只有修炼者才能讲出来,毕竟那一类人方能感知同道者身上修行气息。

长宁郡王自身修为仅为一级狩猎师,算是堪堪摸到修炼者初入门径,但他身份摆在那里,见识上一点也不差。

在人人会武的唐代,为官者能拥有一级狩猎师身份已是了不得,足可见此人也是凭借自身能力谋得如今差事,而非完全依靠李姓血脉。

这人在派系上属于五王轩王一系,并非明王府旁系亲戚会独靠在明王一列,这类情形十王宅里的一种特殊存在,是几代明王容许的。

果然没讲上几句,他就与李之攀起了交情:“目前轩王府李龄就在外间,都在等明王府会议结束见到你,好在我与这里有血缘关系,能提前进入通知到李先生。”

他是现任明王远房堂弟,又有私下交情以及关鲁公的原因,因此梦舒、孝二位郡主才能入住明王府。

“胖子李龄与我交情匪浅,外面应该还有关铭、李奇、季同、李楹他们吧?算上张旭与一些商业上的伙伴,这些人就是我同辈关系密切之人。”

“对,就是他们了!据说还有一部分跑到了李怿那里,你们年轻人这是打算着今晚通宵饮酒?不是明日晚间需要守夜么?”

“随他们吧!”难得关鲁公没去理会张旭在外饮酒,“他们一辈有自己的行事方式,我估摸着稍晚时候李怿他们也会找了来,今晚与大婚一事没多少干系,我估计是因为李先生少有这样的清闲时候。”

这时梦舒、孝二位郡主来到,她们身边跟着许多大姑、八大姨,与厅堂内原有众人绝不相同,这些人明显是冲着李之而来。

仅有零星几人为明王府旧识,大多是长宁郡王门下亲戚,因而让郡王脸色有些难看,毕竟此时厅堂内明王府一门至亲都在,还没来得及商议一些事情,这些人闯进来,未免有些不识礼数了。

关鲁公看出门道,忙拉着他乐呵呵离开,二位郡主并未因父亲投过来的严厉眼神而受到影响,她们与李之算是很熟了,交流起来也很随意。

“这些都是我家里亲戚,都道要引见与你,更有秋凌姐一旁撺弄,我也不好推辞。”

说话的是二位郡主里性格相对活泼的孝,她口的秋凌姐就是李呈的表姐秋凌郡主,为来人里明王府人其之一。

一一见过,秋凌郡主笑着解释:“李先生,绝非我们不事礼数硬闯进来,她们的确在生意上有求于你。不过这些人哪一家也算是各个地方上的主政一方,而且事先经过了我奶奶的允许!”

李之称老明王夫人为李奶奶,别看岁数大了,却绝非只知家庭事务的单纯妇道人家,同样出身自长安城大世家,因生性聪睿,有老明王的幕后师爷之称,深悉为官处事之道。

她能将这些人推荐给自己,自然知道会对李之的生意有所帮助,正清绮堂早晚遍及大唐各个地方,少不了这些坐地虎的帮衬。

于是李之瞬间就明白过来,长宁郡王门下势力或许在长安城名声不显,定然在地方上有庞然实力盘结,老明王夫人显然有意为之。

首节 上一节 347/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