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767节

但还是有人记得何洛书的,但见张四维缓缓走来,负手冷笑道:“何主事?”

何洛书见了忙躬身道:“下官见过元辅。”

张四维不阴不阳地道:“何主事,你何时当起了御史,检举官员,莫非你在部务上都已实心用事了?”

何洛书不明白张四维为何替林延潮出头,只能垂下头几乎哭着脸道:“元辅,下官有罪。”

张四维冷笑道:“有罪?对了,本阁部记得当初会试时,你还要将林中允的卷子刷下去吧,今日又狭私报复。你平日狭私报复,本辅也不好说,但今日还在陛下御前捣乱,你可有将陛下,本辅放在眼底吗?”

何洛书双腿一软,跪下叩头道:“下官有罪,下官知错了,求元辅饶过下官这一次。”

众官员看着何洛书的下场,都是好笑。林延潮也没去劝解,他也知张四维明面上斥何洛书,实则是在向自己示好。

“汝好自为之。”张四维撂下这句话后,何洛书整个人瘫倒在地上。

众官员看向何洛书,皆知此人仕途完蛋了,得罪了天子,又得罪首辅,这朝堂上已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要何洛书是聪明人,立即回家写封辞职报告溜回家,不然他就没有回家的机会了。

与众官员应酬后,林延潮则是赶紧赶回了家中。

林延潮刚回到家中,即回屋与林浅浅一起。刚坐下,这边朝廷封赏的旨意已是来了。

原来这赏赐是锦上添花之事,林延潮又是天子亲信的大臣,故而司礼监,内阁都是加急特办,这赏赐的诏书没有半刻拖延就下达了。

传旨的是乾清宫管事牌子高淮,但见高淮持旨念至封林浅浅为五品宜人,其子荫为锦衣卫千户。

林府上下都是大喜,这小少爷出生第一日即是得到封荫,这是何等的恩典。

林浅浅但觉得不可思议,向林延潮问道:“相公,我不是在做梦吗?”

林延潮握着林浅浅的手,笑着道:“不是做梦。”

林浅浅一笑,笑得格外高兴。

于是林延潮出门向高淮道:“多谢高公公上门传旨。”

高淮笑着道:“诶,这算得什么,状元公以后是要封侯拜相的,咱家看来是要多上门几趟,这先来熟悉下门路。”

林延潮大笑道:“那高公公可是我林某的贵人,以后要常来。”

高淮神秘地笑着道:“不仅是我,今日恐怕宫里来府上赏赐的人,要把你这门槛给踏破了呢。”

林延潮微微愕然笑着道:“高公公,说什么呢?”

高淮笑道:“状元公一会自会知道。”

这时但听门外陈济川赶来道:“老爷,慈庆宫仁圣太后有懿旨下。”

林延潮听说太后懿旨,当下出迎。

但见传懿旨的是,仁圣太后近侍周公公,他一进门即笑着道:“状元公,仁圣太后知你喜事,故而让咱家上门贺喜啊!”

林延潮连忙道:“下官家宅之事,惊动仁圣太后圣听,实在惶恐。”

周公公笑着道:“太后正在王恭妃寝宫里弄孙,她说今日能享天伦之乐,多亏林卿家之功,故赐尊夫人宫衣一件,绸缎十匹,银百两,还有阿胶,鹿茸,人参,燕窝等等。”

仁圣太后虽不是当今天子生母,但这赏赐实在是不菲啊。

连林延潮也是很承仁圣太后之情,连忙向高公公道:“臣谢过仁圣太后赏赐。”

PS:有点感冒,但三更还是做到了,另明天继续加更。拜谢大家支持,另外再投投票票吧!

七百零五章 托付

周公公笑着道:“林中允,你不用谢,是太后谢你才是。』..”

林延潮听了一愕,随即会意,原来自己私谏天子之事,仁圣太后也是知道了。

周公公说话一句不提林延潮当初保王恭妃之功,但每一句都点在这上面。

当然外人只是林延潮之子是沾了与皇元子同日而诞的光,却不知里面有这么多内情。

“这只是下官应尽的本分罢了。”林延潮谦虚地道。

周公公见林延潮不居功,笑了笑与一旁的高淮道:“高公公这么巧?”

高淮行礼参见,笑着道:“今日小的也是奉旨林中允府上传旨,未料到遇到周公公。”

周公公笑着与林延潮道:“此乃喜上加喜啊!”

话才说了一半,这时外头有人道:“老爷,慈宁宫仁慈太后有懿旨下!”

高淮,周公公都知是怎么回事,当下都是笑纷纷道:“林中允,数喜临门,今日之恩典,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位朝臣可以媲美的。”

林延潮谦虚道:“这都是天子与两位太后的抬爱,实不敢当。”

于是林延潮与众人一并迎旨,来人是李太后身旁的葛公公。

葛公公一进门也是笑着拱手道:“林中允,恭喜恭喜啊!”

林延潮道:“劳葛公公亲临,真蓬荜生辉!”dudu1

葛公公笑道:“咱家怎敢当林中允此言,仁慈太后知贵府之喜也甚是高兴,故命咱家来与你道贺。”

“太后赐玉如意三柄,银锭五个赠令夫人。”

林延潮听李太后赏赐也算是颇为丰厚了,但还不是不及仁圣太后。当今皇长子可是李太后亲孙儿啊,对方赏赐却不如仁圣太后。

当然林延潮脸上没有露出嫌弃礼轻了的神色,而是道:“陛下对臣封妻荫子,已是厚恩,又得两宫太后如此厚赏,作为臣下只有铭感五内。”

葛公公笑着道:“不仅如此,还有各宫娘娘的赏赐,来人啊,将礼品都给我抬入。”

葛公公吩咐一句,两宫太后都给林延潮赏赐了,各宫嫔妃也是不能落后,纷纷来‘蹭热点’。

林延潮但见宫里的内监,肩挑着礼箱,一箱一箱的抬入。

首节 上一节 767/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