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627节

小皇帝此刻听得林延潮与周子义辩论正精彩,见有侍直经筵官员出班,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道:“爱卿请讲。”

“是,陛下。”

林延潮看去原来是吏部郎中朱裹,算是王篆的部属,听闻也是个擅辩之士。

朱裹走到了林延潮面前停下:“林中允之言,非真儒之见,先圣所言内圣外王,内圣,道也,理也,体也;外王,器也,气也,用也。”

“老子有云,仆散则为器。自古以来,器不离道,道不离器,汝弃内圣而言外王,乃离道而言器,不异于捐本逐末。这三尺孩童都能知之的道理,难道林中允不知,如此可为真儒邪?”

朱裹的话,在场凡学易学,玄学,理学的官员都是交口称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道与器之说出自易经,道无形,形而上,器有形,形而下。

老子说,仆(道)散则为器,也就是道在器先。

理学也认为,气化为道,理在气先。

朱裹用三派学说,来说道在器先,内圣先于外王。内圣是本,外王是末,林延潮离了内圣而言外王,就是离道而言器,本末倒置!dudu2

这几句话着实厉害,道器之论,早有定说,林延潮要在这个时代驳倒道在器先,几乎不可能。

王篆见朱裹出马,极为淡定地笑了笑,然后帮腔道:“此言得理宏正,非只知诡辩之人可以应之。”

林延潮听说朱裹精通易经,算是这里面除了周子义外,最大的敌手,今日三言两句不驳倒他,下面的人上来车轮战,自己不是疲于奔命。于是林延潮作揖道:“朱郎中真不愧易学方家,道在器先,此乃老子,朱子之见,吾不敢驳之。”

听林延潮这么说,曾省吾,王篆都是点点头,你终于知道错了吧,肯服软就好了,不过服软没有,咱群殴,就算你趴下,还要使劲踹你。但曾省吾,王篆以下还没出场经筵官却满脸焦急,林延潮怎么这就被驳倒了,他们还未出场呢,不能一展身手真是可惜。

这时林延潮笑了笑道:“朱郎中,汝说道形而上,那敢问道为何物?如何明道?汝又并非道,焉能知其道?”

林延潮这连环三问,将朱裹说得僵住道:“这。这自有先贤之书。”

林延潮笑了笑继续道:“朱郎中,不妨听吾一言,器之所在,道则在焉。有其器必有其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离道言器不取,可离器又何以言道?朱郎中寻三代之道,皓首穷经,于故纸堆中索迹,却不知三代之道,就在三尺之内,日用之中,时时可躬身践行。”

“盖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尽。道在器中,在事功之中,此非捐本逐末,而是由末知本。朱郎中言道而不及物,实枉作功夫,如井中捞月!”

王篆方才不是说,林延潮只会歪理,不会以道理服人,眼下林延潮就以大道理驳之。

朱裹说道在器先,林延潮说,对,这道理我服,但咱们不谈道理,来谈应用。

没有实体,你空说道理,有个毛用,你又不是道自己,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三代内圣之道太远了,你翻书中得来,就一定是三代内圣之道吗?与其如此,不如在事功中体会三代的道理,这就是实践出真知!dudu3

林延潮说得云淡风轻,不见半点火气,朱裹只能在场中,如同复读机般在殿中反复地说,这,这,这!

“陛下,林中允所言不妥,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又一名官员出班,此人是御史耿周,是曾省吾门人。耿周见王篆被林延潮驳倒,赶紧出来救场。

小皇帝听了心道,今日怎么了?怎么都来批林延潮了。

小皇帝道:“爱卿自便吧!”

耿周出阵,朱裹举袖拭去额上之汗,退到一旁。

耿周解了朱裹燃眉之急后,问难道:“吾方才听林中允言道,实离道千里也!朱子有云,道乃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但千五百年被人作坏,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林中允言凡有其器,必有其道,但千五百年来,道之不存,又如何言器?”

林延潮嗤笑道:“汉唐千五百年来漏过,岂非天地无光,你我皆生于不见五指之世?吾辈一生勤于尧舜之学,虽不能点铁成金,但也不能以银为铁。汝说三代时尧舜之君,方得其道,岂不闻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难道在汝口中,汉唐之君,连夏桀都不如吗?”

耿周听了不能答,呆立在殿中。

“此一派胡言!朱子所言乃人道,而非天道。”出班的是给事中吴堪,他见耿周失利,出班挽救,也不先上奏天子,直接来喷林延潮。

到了此刻曾省吾,王篆他们也不顾礼义廉耻了,手下这班人不打招呼,直接就抡胳膊上阵了。

果真深明群殴之道。(未完待续。)()==(本站小说追书神器上架啦!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书虫必备!关注公众微信号zaixianxiaoshuo(按住三秒复制)下载本站阅读器!

五百八十三章 舌战群儒 下

不过吴堪也不是贸然出头,林延潮确有‘偷换概念’之嫌。

朱子原文是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虽千五百年被人作坏,重殄灭他不得耳。

这道指的是人道。

见吴堪质问,林延潮从容道:“天道,地道,人道并为三才,人道不能舍天道而独运。”

林延潮的回答,不能令吴堪满意,他冷哼一声道:“此强为之说,汝所说人道不息,言下之意,暗指汉唐之君可接三代之统绪,可林中允以为汉高祖,唐太宗何如人也?

林延潮道:“汉祖唐宗皆雄主,又何必多问?”

吴堪道:“此言差矣,汉高祖抛妻弃子,唐太宗手足相残,此二君纵创立不朽基业,但无明理,以修内圣之心,于齐家明伦有亏,天下人心不服,岂能与三代之君相较?”

刘邦将儿子女儿丢下马车逃命,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这等行为有悖人伦,在儒家眼底,德业是第一位,功业是最末,这等德业修行如何与三代之君相较。

方才诸人,除了周子义外,都没有与林延潮辩论,超过三句话。

曾省吾众人见吴堪居然与林延潮有来有往,斗了这么多回合,都是大喜心道,此子智尽了,任你辩才无双,但一人怎辩得过我们这么多人。

吴堪也是信心大作,一副中流砥柱的样子立在殿上,他自信他的辩题足以难道林延潮了,就是不能,也可让他绞尽脑汁。

但林延潮微微一晒反讽:“真世儒之见,齐桓公杀公子纠,公子纠大臣召忽殉死,管仲不殉死则矣,反仕杀主之君齐桓公,此仁乎?孔子却道,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齐桓公,管仲,以霸见仁,霸者虽有小失,但其功甚大,此功便是大德。高祖有救时之志,太宗有除乱之功,此非大德乎?汝平日自处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汝说得虽甚好,难道做得便是错?一旦国家有事,汝能堪乱救时乎?坐议立谈无人能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儒者笑尔。”

吴堪被林延潮说得满脸通红,数度想反驳,最后为‘诚为儒者笑尔’的暴击后,掩面退下。

我还能打十个!画外音响起。

竟连吴堪也败了,小子猖狂,我等不服!同为画外音。

大理寺丞王述出班抗声道:“三代圣人矣,孔孟崇古,言必称尧舜,而汉唐之世人欲横行,可谓今不如昔,而尔不法先古,而法汉唐,实将金玉弃之于地奔道路,于瓦砾中拨取零铁。”

此处应有掌声!

首节 上一节 627/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