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383节

至于这张懋修,若非是张居正的儿子,恐怕连进士都考不中,更不用说最后还得了个探花了。

唯有林延潮众人没有意见,仅仅是殿试上那一句'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就足以令大家心服口服了。

林延潮御道走至宫外的一刻,见着一路走来,路旁的天子禁军,太监火者,纷纷向自己行礼。

关闭的殿门一扇又一扇地从自己眼前开启。

林延潮这一刻有些恍惚,仿佛沉浸在一个梦里,一个一辈子不愿意醒来的梦中。自己不愿意闭眼,有点生怕睁眼的一刻,发觉自己真是在梦中。

然后心怀忐忑不安,待睁开眼的一刻,巍然的紫禁城依旧出现在自己的眼眶之中。

恩,这一切不是梦,而是真真切切的。

林延潮从皇极门至承天门外,礼部尚书潘晟,吏部尚书王国光一并站在门外。(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夸官

林延潮见了两位大佬,与一旁萧良有,张懋修一并行礼道:“见过大冢宰,大宗伯。”

两位官员都是笑了笑。

王国光身为读卷官时将林延潮直接给了个第二等,但是眼下他已是状元了,哪里又会和他过不去。

王国光不仅没有露出不喜之色,反而打趣道:“不用多礼,今日尔是状元,老夫是来给你牵马的。”

林延潮连称不敢,对方可是吏部天官啊,掌管天下三品以下官员的升迁。而从以往的经验里,从人事部或者组织部出来的官员,都是八面玲珑的那种。

这王国光也是如此,他一说笑话,一旁的官吏都是识趣地赔笑。

王国光道:“你是状元,天子让你夸官御街,到时候不说是百官要向你跪拜,就是吾等也在其中。”

林延潮道:“天子隆恩,下官受之有愧。”

王国光鼓励道:“此是天子励学之意,状元无需有魁,上马吧!”

于是自是有人服侍林延潮披红戴绸。

当下顺天府知府牵来一头纯色没有杂毛的大白马到林延潮面前。

身后的众进士们都是一脸羡慕,这可是京城的父母官,给林延潮牵马而来。

顺天府知府道:“状元公,自古贫贱出良才,你今日得中状元乃卧薪尝胆所得,请让本官为你扶你上马,去御街受万民祝贺。”

林延潮当下长长一揖道:“有劳了,只是……”

“状元公有什么难言之隐?”

林延潮有些难为情地道:“只是我不会骑马。”

在场众官员都是放声大笑,充满几分椰榆的意思。

也是林延潮年纪这么轻就中了状元,又是三元及第,在金銮殿上又出了这么大一个风头,大家心底或多或少都是嫉妒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眼下见林延潮坦白的称自己不会骑马,众人不免都是在心里上找成就感。你看状元公也不过是一个凡人嘛。

王国光捏须对左右笑着道:“咱们三元及第状元公不会之事。史官在哪里,赶紧要记下来,新科状元不会骑马。”

林延潮知众人也是没有恶意。不由莞尔,也随他们去,状元看得高高在上的,虽令人敬仰。但也令人难以亲近。

一旁大兴县县令倒是道:“此马十分温良,状元公放心就是。”

当下官兵搬来上马石,方才解了林延潮之难。

宛平县县令给林延潮递上马鞭,大兴县县令拉起缰绳给林延潮亲自牵马。

这时顺天府知府高声道:“新科状元御街夸官了!”

三十六名官兵们,两两一对。肩扛着铜锣在前开道,两名官兵手持着‘三元及第’,‘新科状元’的彩旗引路,一名礼部官员手捧着金榜在前。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两人分别随行,至于林延潮则是高坐马上,其余进士在旁随行。

此刻十里御街之上,格外热闹。

御街夸官三年一度,京城万人空巷,众百姓们争相涌至街头看新科状元的风采。

林延潮骑在马上。看着街道两旁左右而分的人群。大兴县的官兵奋力拦着他们,不令他们冲到御街之上。

无数百姓向自己招手欢呼。

“这是大明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啊!”

“了不得,真是文曲星啊!”

“这状元年纪怎么这么小,我到他这年纪,连秀才都不是。”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有此文魁下凡,扶圣君,开太平,让我大明永享盛世。”

百姓们的话一句一句的传入林延潮耳里。

男孩子有很多梦想,如英雄拯救地球归来,百姓夹道欢呼。

身为大将。灭敌国,执敌酋归来,百姓夹道欢呼。

或者是身为足球明星,捧起金杯归国。百姓依旧夹道欢呼。

而今日林延潮就是考取了状元,获得文魁,受百姓拥护欢呼的一幕。

百姓们如痴如狂,一旁身为家长的百姓拿自己作为榜样,对熊孩子进行现场教育。

“你看看,这状元比你还大不了几岁。你看人家都状元了,你呢?论语都还不会背,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熊孩子一脸无奈,又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两旁还有穿着绮丽的姑娘,看着自己目光含春,掩面微笑。

首节 上一节 383/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