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239节

林浅浅道:‘我看你惯常用的那支,笔管都秃了。‘

林延潮恍然道:‘是啊,我都忘了。‘

林浅浅拿出笔来,笑着道:‘你看如何,掌柜的说。这是鼠毫笔,是硬毫笔。不似羊毫笔那等写出来的字松松垮垮的,他说你乡试时录卷写的是小楷,用硬毫笔最好了。‘

林延潮笑着道:‘你被掌柜骗了,对于我这样老手而言,用硬毫和软毫写楷书都差别不大。‘

‘这骗子,我找他赔我钱来。‘林浅浅重重一跺足。

‘算了。这笔我看也还好用。‘

‘真的不用退?‘

“嗯,是的。”林延潮放下茶,又拿起书。

‘你中午要吃什么?我给你……‘

林浅浅问下去,却见林延潮早已拿起书来。

“讨厌,又不理人家。我还有很多话与你说呢。”林浅浅委屈地说着,却见林延潮没有听见。

林浅浅没办法,只好取了林延潮的茶壶走下楼,又回头看了林延潮一眼,见他仍在埋头看书。

国朝每逢三年开榜,由三千举人中取三百进士。

各省也是每三年乡试大比,由三千生员中取九十举人。故而士子常道乡试难于会试,称金举人银进士。

咳!咳!

林延潮醒来,不觉得喉咙有些痒,朝窗外望了一眼,但见夜色如墨。

不过这时他该是要起身了,因为今日正是八月初八,秋闱之日。

林延潮掌上灯,然后开始穿衣裳,夜中一片静谧,感觉有几分不真切,仿佛今天不是考试的日子一般。

五载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这一刻。

这时楼下脚步声响起,林浅浅端着食案走上楼。

食案放在一旁桌上,林浅浅问道:“潮哥,我方才好似听到了你咳嗽。”

林延潮笑了笑道:“没事,不过昨夜没睡好罢了。”

怕林浅浅担心,林延潮道:“不过也正常,乡试这等大比,估计没几人能有一夜好梦。”

林浅浅道:“我在你考箱里备了药,以备不测。”

林延潮点点头,当下他拿起食案里的鸡蛋磕了起来。林浅浅不免有些担心的看着林延潮。

林延潮只是吃了一半,即推案。

林浅浅见林延潮吃了这么少,不由担心问道:“潮哥,你不多吃一点?”

林延潮摇摇头道:“吃不下了,等我回来。”

说完林延潮提起考箱出了门,展明驾马车来载林延潮上车。

林浅浅一路小跑,跟着马车将林延潮送出了巷子。她见林延潮这样不由满是担心,眼里落下几滴泪水默默祈求道:“天妃娘娘保佑潮哥乡试一定顺顺利利。”

林延潮在马车里闭目养神,路上颠簸了一阵,不久喧哗声渐渐大了。

马车走走停停,终于不动,帘外展明道:“林相公,到了这里,马车就进不了了,你需自己走了。”

“好!”林延潮睁开眼睛。

“林相公,是否要我帮你?”展明问道。

“不用。”林延潮摆了摆手,心想大概最近用功太勤,感染了少许风寒,真是的偏偏在乡试首场时,不过应是没什么大碍,只是考试时少不了多咳嗽几声罢了。

林延潮提着考箱,掀开帘子跳下马车,但见眼前车水马龙。

在朦朦的秋雨之下,穿着襕衫的考生覆盖了贡院前整个通衢大道。

贡院前的青云桥上,考生们提着考箱朝贡院而去,这一幕仿佛三军将士正进军,奔赴向前方未知的战场,等待他们的是一场事关命运的决战。

高脚灯笼举起在考生头顶摇来晃去,灯火点点。

等待他们的是飞蛾扑火,抑或者是凤凰涅槃。

见此一幕,林延潮精神一震,一面撑起油纸伞,一面提着考箱,迈步向前。

不久林延潮背影没入人潮之中。(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七章 巡抚

走过青云桥,林延潮撑着油纸伞,先随着考生来至供给所。∷,

林延潮去供给所从丞倅那先领了蜡烛两支,木炭若干,。

乡试第一场从天未明考到晚上,一场七道题,晚上给蜡烛两支,蜡烛燃尽答不完,即强行扶出。至于木炭,则是供煮食之用,不过今日下了点秋雨,恐怕雨后会有些凉,自己染了少许风寒,还是不要着凉的好。

所以林延潮领了若干木炭,考场里自有炭炉,还可以点了木炭驱寒。

此外供给所这里还有食物,水,烛台,门帘、号顶,笔墨纸砚等供给,不过有些林延潮已是自备了,就不买了。

一名穿着七品官袍在文官坐在雨棚下,按照规矩,乡试供给所,需设监临官一人,为首县知县担当。那雨棚下那文官,想必就是闽县知县贺南儒。作为八闽首县的父母官,在乡试中的任务,就只是看守好供给所这等后勤补给重地。

领完物件又向前几十步,龙门前有一大牌坊,书着天闻文运四字,左右各设一牌坊,左曰明经取士,右曰为国求贤。

龙门上一竖匾,夜里看不清写什么字,但不用猜也知是贡院二字,再眺望远处,四隅的瞭望楼融入夜色,当中一楼断然就是明远楼了。

监门官已是开了龙门,前方考生的已是开始搜检入场了。

一名穿着大红号衣的官兵上前问道:“这位相公敢问是何地士子?”

“侯官士子。”

首节 上一节 239/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