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326节

于慎行在旁道:“今日林部堂到任,你们要将往日衙门习气都收一收,行事多掂量掂量,否则一旦犯事,林部堂可不会与我这般好说话。”

衙吏参拜后,于慎行陪着林延潮到堂上转了一圈。

这衙门前堂都是对外处理公事的地方,而官员处理本署公事则在后堂。前堂左右两侧是接官厅,吏房。

后堂后面则是几间配房,整个西衙门的格局也就是如此。

这西衙门说是独立署衙但实际上也是太小了,比不上县衙,更比不上当年林延潮在归德时的府衙。

不过这可是礼部衙门的署衙。

从翰林院的一张桌子,到了今日坐镇一衙,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陪着林延潮走完一圈,于慎行即告退离去。

其他吏员除了值堂之人也是离去。

林延潮当下先叫孔目,将后堂一间配房清理一番,作为自己以后休憩所用,然后让陈济川以及自己随从将自己物件以及官印都搬到堂上。

正说话间,外面吏员禀告,主客司郎董嗣成求见。

林延潮闻言一笑,晚间酒宴可以叙话,不过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好说体己话。

所林延潮不免想着自己到任后,下面哪个郎署官员先来拜见,不意竟是董嗣成。

董嗣成向林延潮长长一揖道:“属官主客司郎董嗣成拜见部堂大人。”

林延潮笑着扶起道:“今日我还未上任,你我不必见外,来后堂说话。”

董嗣成不仅是林延潮的同年,且家世显赫,他的外公是与唐顺之,归有光齐名的茅坤,

他自己则是前礼部尚书董份的孙子,给事董道醇的儿子。

而今首辅申时行,三辅王锡爵都是董份的门生,申时行次子还娶了董份的孙女。

所以当初同年进士里,董嗣成这等背景下,比得上三元及第的林延潮,甚至更加吃香。

不过有这样的背景,董嗣成却很谦和,为官为人丝毫也没有依仗自己背景的地方,是一个很可以结交的朋友。

反而倒是他的祖父董份在朝堂上可谓名声狼藉,在乡里民怨沸腾,祖孙二人风评着实截然不同。

董嗣成与林延潮说了一番道贺的话,然后交代了几句自己的公务,即是告辞,也没说什么话,但已表明了态度。

片刻后仪制司郎汪可受到了。

汪可受与林延潮也是同年,此人十分干练,而且为官清廉,故而很受申时行的器重,因此被提拔至仪制司郎的位置,为四司郎官之首。

汪可受一见林延潮即行礼参见,十分的恭敬。

林延潮问了汪可受几件公事,对方知无不言,这令林延潮十分满意,看来也是有意向自己靠拢。

董嗣成,汪可受走后,其余各司的郎,员外郎顿时如有了默契一般,陆续而来,一个跟着一个,绝不碰在一起。

林延潮送走一个接着一个,没有半点清闲的功夫。

衙门里的吏员们若说之前尚因林延潮刚到衙来了个下马威而心底有所忿忿的话。

那么见到各司郎官争相来参见林延潮,他们心底即平衡了。

在这位新任的部堂大人面前,别说是他们这等小吏,连各司五品郎官都是恭恭敬敬的。

在林延潮新官上任之时,一个个上面相见不敢落了一个。

如此一直到了吃了饭时方才停了。

不过这时新任部堂的威风已是礼部衙门的官吏口传开了。

众人口里相传,沈鲤年事已高,身上又兼卿会推,对于礼部的事早都放给了两位侍郎。

众所周知,沈鲤,于慎行都是有德君子,所以下面的官吏有时不免怠慢,但林延潮位列三堂后,恐怕以后礼部的事务是要变一个样了。

一千八十章 手握实权

接风宴时,百僚相贺,林延潮自是喝得有些醉。

次日一大早,林延潮虽说身体状况不甚好,仍是喝了茶醒了酒后,按照着平日时辰出门,几乎是最早抵达了礼部衙门。

衙门的吏员在礼部衙门里都有吏舍,所以他们都是早早赶到公堂。但即便如此,他们却仍看见了林延潮将官帽放在一旁,坐在案上翻阅公的一幕。

众人都是称奇,昨晚林延潮醉得如此厉害,今日仍是如此早来衙门。

有的官员新官上任搞搞样子,这些吏员们伺候过多少任上官,都是司空见惯了。

但是林延潮不同,任命以下来,新任右侍郎林延潮的各种传闻早就在衙门里传开。

众吏员们无论是知道还是不知道,都是早早听过林延潮为官的作风,知道他为官八载以来,数年如一日的晨起早至衙门。

孔目陪着小心上前问道:“部堂大人,不知平日喝什么茶?”

林延潮头也不抬地道:“松萝。”

“慢着,”孔目正要下去,却听林延潮喊住了他。

但见林延潮拿着手的公对孔目道:“衙门里对账,有几处本部堂看不明白,曾孔目与我分说一二。”

曾姓孔目心底一寒心道,这林部堂果真如传闻那样不好伺候,来衙门第一天就开始查账,是要掀人老底吗?

哪里的衙门都有一本烂账,后任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认真查账很得罪人的。

于是曾孔目硬着头皮解释了,林延潮几个问题都问得恰到好处,令他满身大汗,但所幸林延潮似乎没有掀老底的意思。

解释完毕,林延潮点点头道:“本部堂明白了,我看最少有三处开支实没有必要,还有这几处可以合并,不必另设名目,曾孔目以为如何?”

曾孔目面露为难之色。

林延潮笑道:“你尽管直言!”

首节 上一节 1326/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