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19节

“平身吧,抬起头来,看着朕”,朱由检说道。

“谢皇爷”,毛维张起身,抬起了头,一看见朱由检那张瘦削而颌下留有浓密短须的长脸,心里不由得扑通扑通直跳起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把一路准备好的话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也几乎看不到一旁的宫女和太监。

陈圆圆等宫娥只得躲在屏风后面暗笑。

而王承恩虽咳嗽了几声,但毛维张此时却如聋子一般什么也听不见。

“想必饿糊涂了,你还是第一次进京奏事吧”,朱由检主动问了一句。

“回皇爷,是的,以往都是卫千户直接来京,只是这次卫千户有事,便派了小的来”,毛维张回道。

“口齿还算利索,这一路快马加鞭的,想必也累了饿了,先吃饭吧,吃完饭,王承恩先带下去沐浴,然后再来这里回话”,朱由检说毕便进入了屏风里面,见陈圆圆等还在偷笑,便勾了勾陈圆圆下巴:“笑什么,当初你第一次见朕的时候,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圆圆微微嘟嘴,面带羞色地跟着朱由检进入了暖阁,开始给朱由检按摩:“陛下累了一天,想必累了吧。”

这里,毛维张倒是受宠若惊,他没想到进宫回话,还有这好处,可以有皇帝赐宴,他赶忙谢了恩,在内宦带领下,进入了用餐的地方。

不过,因为隔着屏风是朱由检和宫娥们,所以他也不好狼吞虎咽,只得斯斯地吃,也不好啃鸡腿猪蹄,深怕因此闹出动静来,也怕嘴沾了油,待会回话,影响陛下观感。

这里,内宦亲自给他倒了一杯酒,他也只是小心翼翼地接过,并不敢喝:“有劳公公了。”

毛维张不由得暗自发誓,回去后定要在其他兄弟面前好好炫耀炫耀。

“毛维张,北地民心如何,士民们可还记得我这个大明皇,对清廷归顺之心如何?”朱由检闭着眼睛,任由着陈圆圆在自己身按摩,同时问着毛维张。

毛维张只得迅速把饭粒咽尽:“回皇爷的话,北地现在老百姓们是怨声载道,已经开始念起陛下您的好来,说您至少不圈占他们的地,本来这些百姓们是真的相信清军来了不过是换个朝代而已,还免了三响更加高兴了,但从这剃头令和圈地令一下,整个北境已经闹了好几处反叛,但都被清廷镇压下去了。”

“这多铎战败之后,清廷还未停止圈地之令?”

朱由检看着毛维张又吃了几口后,才又问了一句。

毛维张却不敢再吃,恭敬地把碗筷放了回去:“公公,小的已经饱了,请您撤下吧。”

这内宦惊疑地看了毛维张一眼,七尺高壮汉只吃了半碗说吃饱了,饭量贵妃娘娘的饭量还小,谁信啊,莫不是嫌御宴的饭菜不合口味?

这里,毛维张带着只三分的饱感,起身拱手回答着朱由检的问话:“回皇爷的话,最近清廷非但没有停止圈地,据顺天府的人说,反而愈演愈烈,大有不但要把满北京城的汉人赶出来的意思,如今只怕要把整个顺天府都变成满洲人的地盘才罢休,光是勒克德浑一个贝勒都圈占了万顷的良田,也不知道这大清是怎么想的,这剃头令已经逼得我汉人无法活,现在这圈地令又越来越加剧。”

朱由检此时也不由得沉思起来,毛维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都明白的道理,他相信多尔衮不可能不明白。

事实,历史的清廷圈地令的确一直持续到康熙掌权后才开始逐渐停止。

朱由检虽然憎恨清廷皇帝,但也承认他们都不是愚笨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圈地之害。

如此做的话,只有一个理由,那是为了满足缓和满汉矛盾更重要的群体的利益。

朱由检如果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满清军事贵族,这些满清军事贵族在入关之后,肯定是要得到奖励,尝到占据关内土地的好处后才会愿意跟着爱新觉罗家族,为清廷皇室打天下。

如此想来,朱由检也释然了许多:“好一个多尔衮,也亏了朕以前把北地民心失得差不多了,才让多尔衮钻了空子,现在可以肆无忌惮地害民虐民。”

244.第244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

朱由检承认自己或许在智谋与经验方面不清廷的当权者多尔衮。

但他现在听了毛维张的汇报后,也开始认为自己虽然在这些方面可能不如多尔衮,但看问题的角度与分析时局的立场肯定会高于多尔衮。

多尔衮再是这个时代的顶尖者,也会被这个历史时代的局限所限制。

而自己作为后世的人,天然已经学会了避免自身阶层利益影响而去看待问题。

马士英与多尔衮等人都还只停留在庶民需要重视却并不聪明的认识阶段,认为庶民不具备多强大的力量,或者说是在他们眼里的民其实是跟他们同阶层的民,而底层的百姓在他们眼里其实还算不是最大的威胁。

不要说这个时代的人,是近代很多出过国,留过学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庶民的胜利。

“最近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多见的什么人?”朱由检问道。

“回禀皇爷,据多尔衮府的包衣奴才和我大明先前留下的内宦讲,这些日子,这大清的摄政王频繁接见兵部尚书洪承畴和大学士宁完我等人。”

毛维张这么一说,朱由检不由得警觉起来:“洪承畴,此人将来也许是我大明的大敌呀,告诉卫琮,想办法多多监控这个洪承畴以及降明汉臣,多派人手打入绿营内部,或者联络有意投诚者,可与大明锦衣卫暗联系,但只能单线联系!”

说着,朱由检又吩咐道:“待会,朕会让王承恩带你去内阁和吏部,你多带几份从骠骑将军到怀远将军官衔不等的告身,暗鼓励北地各处匪盗山贼等反清复明,将朕这些告身赐予他们,也不管这些人成不成的了事,但趁这剃发令与圈地令不得民心之时,让清廷境内乱一乱总是好的。”

接下来,朱由检又问了毛维张关于北地的物价与气温状况和风沙情况,甚至还有瘟疫情况等。

直到夜深后,朱由检才让毛维张离开,而他自己则依旧躺在陈圆圆怀里沉思着。

在询问毛维张,了解了北地情况后,朱由检现在算是彻底确定了未来清廷的大致战略走向。

尽管现在圈地令与剃发令如火如荼,害民伤和,但却可以牢牢地让本可以分裂的满清军事贵族内部再次牢牢地贴在一起,不过以后清廷伐明肯定还得倚重汉人,毕竟清廷满洲人少且不能轻易送命,而这些北方汉人军事地主们本身已经很无耻,因而在为他们主子卖命时肯定会更加无耻残忍,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新王朝统一战争而努力。

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这些人将来肯定会成为征讨大明的主要人物。

朱由检不禁在想,自己必须得把斗争的主要矛头转变一下,或许在让锦衣卫承担打探敌情任务的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锄奸队,以秘密暗杀这些大汉0奸为任务,震慑一下这些将来要成为大明劲敌的汉0奸们。

同时,朱由检觉得还有必要搞一个战犯名单与民族罪人名单,将这些人彻底钉在耻辱柱,一辈子也洗不清的那种,让这些人彻底意识到抛弃民族的下场,同时也激起一下整个汉人的民族意识。

虽受小冰河气候影响,气温较往年较低,但到底已是六月,温度回升,夏季的炎热感越来越浓烈。

陈圆圆此时也开始给朱由检的御床换了透气的薄绸褥,朱由检见此,便走过来拍了拍陈圆圆襦裙下的香臀:“明日,你叫个信得过的内宦将光华日报的柳如是带进宫来,朕有要事问她,让她把《求知》第一期的选稿章带好。”

陈圆圆内心里不由得一沉,柳如是,陛下什么时候和柳如是也勾搭了,陛下到底是看稿还是看美色?

陈圆圆不敢细问,只微微一笑,说了声“遵旨”,而朱由检自然也猜不到女儿家的心思,他现在还只关心着柳如是承办的《求知》能不能趁着现在满清朝廷只顾满人利益不顾汉人利益时大做章,把汉人内心里的民族意识借用此次剃发令和圈地令彻底激发出来。

眼见陈圆圆将薄绸褥已铺好,且还在面放了一展竹席,朱由检便直接躺了去,然后沉睡了过去,今日湖广的消息一到南京,他和马士英史可法等在大元帅府里说了一下午,晚又问了毛维张许多话,再加昨夜刚把京城内积压下的奏疏处理完,自然是疲惫至极。

陈圆圆见此,无奈地摇了摇头,本打算自己先躺去温热一下席面,以免寒气入了朱由检体内,如今也只得蹲下身来解开朱由检的鞋袜:“打盆温水来。”

次日一早,朱由检便起床开始练太极,傅山被他请进了宫里,专授他养身习武之道,以此达到延年益寿之效。

而陈圆圆则叫来了一个人皇后派到乾清宫的内宦,传递了朱由检要召柳如是进宫的消息。

因而,等柳如是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布衣做男士打扮进宫见朱由检时,皇后周氏却突然请求接见。

朱由检见此不由得看了陈圆圆一眼,微微一笑:“让皇后进来吧。”

说毕,陈圆圆倒是红了脸,担忧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会让陛下不满。

首节 上一节 219/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