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魂回档 第408节

  “好的薛总。”

  薛郎话音落下,这一片人应声领命,虽然沒有什么山呼海啸的声音,但非常的整齐,极具震撼力。

  柳败城跟着喊了声:“伪装网在窑厂附近004号房子里,彩条布收回处理掉,已经风化沒用了。”

  “好。”

  所有刚要动的人再次领命,随之快速散去。

  薛郎看着干劲十足的一大帮人,感叹了下,伸手说道:“先生,我让你整理的名单呢,今天就发工资,已经拖欠了几个月了。”

  柳败城笑了笑,掏出平板就将早就整理好的名单发给了薛郎。

  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在海外沒带,也就一直沒着急。他们,有自己的体系,所以,温饱到不至于担心。

  薛郎待文件接收完毕,直接发给了雪凤,随之打电话过去。

  雪凤正接收文件呢,加到电话还沒等问,薛郎就说道:“这份名单单独管理,每月十号发工资,按着上面的级别高低定一个工资标准,起步按着米厂车间管理的标准逐级递增。”

  “好。”

  雪凤已经打开文件,边看边应了声。

  可她随即看到上面沒有级别,除了第一个人叫左伯阳,下面一排第一个叫柳败城,再下面的她都不认识不说,也沒有个参照。

  正好薛郎沒挂电话,她忙问了句,不知道怎么分级别。

  薛郎一听就明白了,柳败城这是按着师门辈分來的名单,感情跟他一辈的只有三个人,而左伯阳只有一个人。

  薛郎扭头问道:“先生,这是你师门辈分排序。”

  “是的薛总。”

  柳败城回答的很规矩。

  “那……”

  薛郎刚想问还有沒有沒填上的,话一出口又顿住了,想了想说道:“你这个按着辈分來的我沒意见,虽然先入门的小辈分的工作量可能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我也尊重你的安排,这样,在博物馆开业前,先按着这个來,回头细致的划分,按着职务、技术分出高低,另外加一分辈分的单独补贴,你看怎么样。”

  “行,我回头细致整理下。”

  柳败城当然不会有意见,自然也不会去争什么。

  问妥,也沒管那头雪凤听着迷糊,直接说道:“雪凤,先按着分出的段落,最上面的级别最高,跟柳总一样按着执行总裁的标准,以这个往下推,最底下的按着车间管理來,先发半年的,现在就造表,今天发放,越快越好。”

  “好,预计两个小时内工资会到位。”

  雪凤并沒有问,利索的领命。

  这个比较最简单,个人资料信息啥的回头再弄,先一步发工资也就是定个标准,都有卡号,批量打钱就是了,不是什么难事。

  薛郎挂了电话,还沒等说话,左伯阳笑道:“薛总,我是执行总裁,算了吧,我不要工资,跟着吃你不愁吃喝,要什么工资。”

  薛郎明白他的意思,的确,萝卜长在辈上,他的能力跟柳败城沒法比,在自己这里也是助理,跟柳败城的执行总裁不一样。

  明白之余摆摆手,笑道:“你们都是高人,钱财就别探讨了,铜臭味不是要影响你们的清修。不愿要再捐了就是了,给是一定的,回头给你降工资标准,先这么着吧。”

  左伯阳耸耸肩,也沒在意。

  他真无所谓,钱多钱少,给不给的。

  说着话,这里已经开始稀里哗啦的拆掉了彩条布,伪装网也用小货车运到了就近的位置,估计全部盖上,半小时还真行。

  看了下时间,已经九点十五了,薛郎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跟金腾定了下十点正式到这即可。

  他刚挂了电话,柳败城接过左伯阳递來的唐刀说道:“我去看看,你们接老人吧。”

  薛郎知道这是又要躲出去,好让自己站在前面,也沒介意,跟左伯阳径直走向松林入口。

  那里,也不再需要彩条布了,那里已经敞开。

  时间过得飞快,十点,一溜车就顺着工地之间留下的唯一通道,在灰尘中开到了松林边缘。

  金腾一下车,顾不上看周围怎么空荡荡的,只有两个捧着盖着红布的托盘的美女站在松林里,薛郎和左伯阳站在边缘,这会正迎了过來。

  搞什么。怎么撤掉了遮挡。

  琢磨着,他还是快速的打开了第一辆车的车门,护着崔老走下了轿车。

  薛郎当然第一时间就过去要搀扶崔老,却被崔老一巴掌打开他手说道:“少献殷勤,有好事也不先告诉崔爷爷。”

  薛郎再次伸出手象征性的搀住崔老说道:“崔爷爷,我知道何爷爷肯定不能拉下您,我打电话哪有你们老哥们顺便聊两句惬意啊。”

  “哈哈。算你小兔崽子懂事。”

  崔老大笑着,跟着看清了周围,点点头说道:“对吗,不要每次都弄的跟鬼子进村似的,这多敞亮。”

  跟着下车的何老也点了点头,认同崔老的话。

  薛郎知道老人的意思,就是不要惊动地方弄的动静太大,保护味道那么浓,让他们不舒服。但他并沒解释。

  短短一两分钟,所有老人都下了车,跟着,在薛郎的引领下,走进了松林小径。

  周围扬尘虽然弄的到处都是尘土,这里还好,沒有灰突突的,一副破败的样子,但也不是那种青翠欲滴的松林了。

  走到两个站立的美女身前,薛郎先一步走过去,在托盘的红补上拿起一串手珠,微笑着说道:“崔爷爷,这是我那的艺术品加工作坊做的,您带上。”

  崔老站住脚,接过手串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笑道:“你这可不是艺术品,你这是宝贝啊。什么时候学会这些弯弯绕了。找打是不是。”

  后面的老人近的也凑过來看了眼,何老更是抬头盯着薛郎,说道:“色沉,羽毛纹,莺歌绿,这么远都能闻到香气,你小子不会是用绿棋做的吧。”

  薛郎笑道:“何爷爷,那些不是重点,这手串的香气醒神驱邪,这是做孙子的一点心意,而且,今天要想看到失传的瑰宝还真必须带上。”

  哦。

  所有老人都看向薛郎,薛郎也沒再解释。

  崔老想了想说道,“既然是门票,那就戴会,享受会。”

  说着,一点沒客气,直接带在了手腕上。

  崔老已经做了表率,至于是不是带走,他们暂时就不过问了,于是,一个个的接过薛郎递來的手串,带在了腕间。

  后面的随从也是一样,但他们的可不是奇楠手串,一串好几百万,上千万的,他们还不够格。

  不过,他们的都是上好的沉香木,夹着一颗跟绿棋很像的,奇楠里最低的黑棋制作的珠子。

  不过,就算黑棋,那也是价贵黄金,一颗珠子由于轻,只有十几克,也要大几千块,上万块,或者更多点。

  金腾不知道薛郎这是唱的哪一出,这些手串可不是市场上卖的那些奇楠香,年头不够不说,品质也差出十万八千里。这一串,千万是正常。

  看到自己手里的颜色似乎跟老人的不一样,他偷摸的问了句:“兄弟,我这个是什么棋。”

  薛郎正忙着发手串,还沒等说话,何老就瞥了眼说道:“小子,你那是蜜棋。”

  “密棋。”

  金腾不是很明白,但知道着同样是好东西。

  何老还沒说话,他旁边的上次來过的魏老说道:“蜜棋,也称之为兰花结,绿棋的芳香是富丽多变而且持久,而紫棋和蜜棋的香味甜带果味,虽沒有绿棋香味上层,但也是不可多得之物了。”

  哦了……

  金腾明白了,感情还分着级别的,不是谁都给最珍贵的绿棋。

  明白之余,心里还有疑惑。那就是为何非要带上。

  

第0496章 开窑(二)

  

  琢磨着,他没有带在手腕上,而是把玩了下,闻了闻味道,顺手就揣进了兜里。

  薛郎余光看到了,但没吱声,将剩余手串发完,确认都带上了之后,微笑着说道:“好了,爷爷们请。”

  老人们一半来过,一半没来过,包括魏老也没有来过这里,闻言,跟着薛郎走向了松林的尽头,绕过古朴的四合院,走进了伪装网下的一排排的平房区域。

  一到平房区域,崔老和何老都顿了下,跟着站住了脚步。

  来过这里的剩余六人,包括金万恒也都站住了脚,看向前面的平房。

  薛郎知道他们看出来了,也没吱声,站住脚,等待着。

  崔老看了看周围,回头看了眼何老,金万恒,又看了眼薛郎,转回头,目光扫视了众人一圈,这才回过头笑道:“乖孙子,胆子不小啊!”

  薛郎微微躬身,微笑着说道:“崔爷爷,朗朗乾坤,平安盛世,胆子也就大了点。”

  崔老没有再说,问道,“行了,一会再研究,先去看看你说的东西,可别糊弄我们老头子。”

  薛郎闻言看了眼左伯阳,随即前面接着虚引,领着众位老人径直走向窑厂的方向。

  左伯阳微微颔首,上前一步,靠近了跟在老人身后的金腾,亦步亦趋。

  后面,则是那些跟随。

  队伍,虽然不是排列整齐,但也算错落有致的一大队,慢慢的都进入到了平房前面的城市地砖铺的平整地面里。

  就在金腾迈进城市地砖区域里的一刻,他突然顿住,迟疑了下,离开队伍,径直走向旁边。

  左伯阳上前一步拉住他的胳膊说道:“金大哥,带上手串。”

  嗯?

  金腾被人突然抓住胳膊,刚要反应,闻言猛地顿住,脸现惊容,环顾了下四周,快速掏出手串带上,随之眼睛瞬间瞪大,看了眼颔首后退的左伯阳,看了眼已经走出去一大截的老人,满眼的不可思议,急走两步,跟上了队伍。

  这一刻,他懂了,这里,真的不是没有防备,恐怕薛郎说的还是简单了,就算自己带队强攻这里,怕是也没啥好果子吃。

  小小的插曲并没有耽误大家的脚步,也没引起注意,大家溜达着,很快就走到了窑厂的位置。

  这里,包括何老都没有来过,看到大片的松林都诧异了下,但没有人问。

  可当一行人来到一个四合独院门前,看到牌子上写着五窑之首,后周柴窑时,都愣了下。

  柴窑?

  所有人都狐疑的相互看了眼。

  之前,一路走来,他们看到了一个个四合院上写着的牌子,对于上面写着的窑的名字,来的人,不知道的少,多少都听说过一些,尤其汝、官、哥、钧、定五大窑,那是知道瓷器的都听说过一些。

  可这个怎么就成了五窑之首?

  但不是所有人都疑惑,专业的比如何老等人就没有这个疑惑,知道柴窑才是五窑之一,只因为没有完整的器型,才后添加了定窑。

  薛郎也没解释,微笑着伸手让到:“诸位爷爷请进。”

  何老崔老等人相互看了眼,都没有询问,跟着就进了大门。

  一进去,彩钢棚下一个窑口正在通风降温,显然准备开窑了。

  所有人都是来看柴窑瓷器的,看到这一幕,都疑惑的看了眼薛郎,不知道他这是唱的哪一出。

  薛郎看了眼窑前站立的六个人,回过头来说道:“时间刚刚好,这会温度已经彻底降下来了,各位爷爷,不要有疑惑,先看看这个。”

  说着,将手里攥着的一块瓶盖大的瓷片递给了何老。

  何老接过一看,这不是昨晚看过的瓷片吗?于是,直接递给了崔老。

  大家都没有问,依次的接过,细细的看了看,递给下一人。

  一圈转下来,薛郎收起瓷片说道:“这是在明朝期间找到的柴窑瓷片,可惜没有完整的器型。”说着,回手指了下窑前站立的六人说道:“他们,整理研究,在几代师傅就开始,研究了二百余年,想恢复消失的柴窑瓷器,今天,他们在实验了数次后,终于达到了跟瓷片上的颜色,跟记载中的形象一致的瓷器后,烧制的第一窑定型柴窑。”

  烧制?

首节 上一节 408/8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