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 第11节

刘建业继续说道:“这个命令是关系到全旅官兵性命的一道命令。命令里面要求我们33旅从今天开始,全体乘火车开赴河北的保定,准备和正在侵略我国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自从甲午战败以来,日本一直对我国土地显现出毫不掩饰的野心和贪婪。甲午战败,他们从我国强行割走了台湾,还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全城2万余居民,经过屠杀,只剩36人,还是他们特意留下以掩埋尸体的。为了达到独霸我国东北的目的,1903年,他们和另外一个强盗沙皇俄国在我国的土地上打了一场肮脏的日俄战争,然后又强行在辽东半岛设立了所谓的关东州。民国初年,他们以帮助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当上皇帝为条件,与其签订了21条的密约,想要把我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一战结束,我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战败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又险被日本抢走,幸而学生游行,北洋政府在群情激奋下,拒绝在所谓的和约上签字。民国17年,我国民革命军北伐到了山东的济南,日本还怕因此侵犯它的特权利益,就借口保护侨民,把军队开进了济南,阻挠国民革命军北上。日军又以种种借口在济南**掳掠,无所不为。中国军民在马路上行走时,在商店里买东西时,甚至在澡堂里洗澡、在理发店里理发时,只要被日本兵碰上,立即遭到杀害。日军还唆使日侨义勇团,杀害平日有反日言论或者取缔过日货的中国学生、工人、店员。一时间,济南成了日寇屠杀中国军民的杀人场。尤其惨无人道的是,日本军队公然破坏外交惯例,冲进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公署,无理地将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兼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和其他17位手无寸铁的外交人员进行捆绑毒打。蔡公时虽然当即向日军说明了身份,但日军却毫不理睬,用刺刀逼迫他们跪下。蔡公时用日语抗议,日军大怒,将他的耳朵和鼻子割去。蔡公时坚持民族气节,怒斥日军暴行,日军又将他的舌头、眼睛挖去;并对其他人也百般蹂躏。最后,除一人侥幸逃脱外,其余的人全部被日军杀害。其状之惨,令人目不忍睹。这次“济南惨案”,日寇杀死我国军民6000多人,伤1700多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同年,他们为了达到控制东北的目的,在皇姑屯制造了爆炸事件,炸死了东北的张作霖。”

说到这里,刘建业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民国20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晚,日军攻占北大营,19日占领了整个沈阳城。接着,日军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进攻,短时间内占领了东三省全部。民国21年1月28日,驻扎上海的日本军队无端向我国守军19路军发动进攻,战至3月3日停战。日军占据闸北,我国守军撤出上海。3月1日,日本关东军在占领的我国东北宣布成立所谓的满洲国,并且扶植那个被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小皇帝溥仪当了这个傀儡政权的所谓执政,后来又加冕为什么满洲帝国的皇帝,想要以此来把我国的东北永远从我国版图里分裂出去,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民国22年元旦,又是关东军突然进攻山海关,三天以后,山海关沦陷,守军安德馨营全体战死,无一投降。民国22年2月到3月间,关东军又进攻我长城各隘口和热河省,我国军队虽经顽强抵抗,还是丢失了热河和长城沿线各口。民国25年,日本人又在绥远扶植了一批民族败类,成立所谓的蒙古军政府,意图控制内蒙地区。幸而被绥远省守军击退。”

在拒绝副官递过来的茶杯以后,刘建业延续着他的讲话:“就在一个月前,日本人的中国驻屯军部队以在丰台地区演习的过程中,有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宛平城内搜查,被守军拒绝以后,悍然发动军事进攻。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二一九团坚决抵抗。日本人不顾我国政府和平解决事端的态度和诚意,不断增兵,扩大事态,向平津方面发动全面进攻,与此同时,大批军队源源从本土派出,前往我国。虽然我国守军浴血奋战,北平和天津还是在前几天相继失守。29军的赵登禹,佟麟阁两位将军和大批爱国将士不幸殉国。”

“日本自古以来就对我国有着狼子野心,其第一代天皇就有着八肱一宇的所谓圣训,意思就是要把世界都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但是,在他们的旁边,有着我们中国。我们不论土地还是人口,资源都远比他们那个地域狭小,到处是火山,随时可能地震,只有硫磺富余的国家要强得多,所以,历史上他们多次的侵略行动都被我们军民击败。可是,甲午战败以后,他们感到我们是一个老大国家,已经是他们嘴里的随时可以撕上一口的肉了。他们对我们变本加厉,步步紧逼,不断侵略土地,掠夺财富,屠杀我国人民,十足的野兽行径。民国28年的时候,他们的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在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里,居然露骨的宣称满蒙非中国领土,还说日本如要称霸世界,必须先征服中国;而若要征服中国,必须先征服满蒙。通过九一八事变,他们已经占领了东北,热河之战,他们又占领了东蒙古。现在,他们还要按照他们的既定计划,把手伸向我国全部地区,想要彻底占领整个中国,把我们的人民彻底变成亡国奴,被他们世世代代的奴役欺凌。我们中国军人已经没有地方再可以后退了,再后退,我们就不配称为中国的军人,死后也没有脸面在黄泉之下见自己的祖宗,也会被我们的后代永远的唾骂。我们能够这样做吗?当然不可以!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国的男人,是有脊梁的男人,我们是要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去流血,去拚命的男人!尽管,我知道我们的装备不如日本人,但是,我们不缺乏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意志和勇气,只要还有这个,我们中国就永远不会被征服,被灭亡!不论我们胜也罢,败也罢,我们就是不和它谈和,不到他们主动投降,我们就和他们死战到底!就像蒋委员长在庐山讲话里所说得那样,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自事变开始,我和韩副旅长等皆抱定为国死战之心,以为国殉难为荣。而今日召集各位弟兄,不为别的,就是要告诉大家,这次我们接到命令,奔赴前线,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现在,大家还有机会,凡是不想上前线的,可以从队伍里面站出来,只要他脱下身上的军服,留下武器弹药,我绝不强留,马上发给路费,他可以自由离开。如果现在没有走,那么就要和我等一样,去拼命杀敌,没有命令决不后退,只要一息尚存,就抗战到底。有没有想走的,现在就可以从队伍里出来。”

刘建业等了将近10分钟,全体官兵没有一个人离开队列。

“我知道,各位弟兄都是好样的,都是爱国的热血男儿。那么现在,我们就唱着29军的军歌满江红,一边向29军的将士致敬,一边按照制定的计划以营为单位,排队向火车站进发,登车北上,到杀鬼子的地方去。注意,全体唱满江红,列队出发!”刘建业高声向全旅官兵发出命令,然后举起右手至帽沿,嘴里唱着满江红,目送属下官兵整齐的列队,前往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抗战漫漫征程。

南国的烈日下,一支身穿土黄色军服的队伍,排着整齐的队列,斗志昂扬,坚定前行。军旗手手里高举着的鲜亮的军旗在队伍的前方分外耀眼。“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歌声直冲云霄。

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军列之上

18军本身就是国军的精锐,不但装备精良,军饷丰厚,而且训练相对一般部队要严格的多,军纪也是十分严明。虽然,33旅全体官兵加起来将近6000人,还有大量的装备辎重,补给物资等,但是在德国军事顾问指点下进行的长期训练,在登车的时候就显现出了效果。部队按照各自的所属,排成整齐队列,依次登车,整个过程里,只有挂在腰间的刺刀和水壶相碰撞的声音。

刘建业带着旅部的主要官佐,站在站台上,不时对已经做好出发准备,前来请示的下属发出命令。每一列沉重的列车,开出站台的时候,刘建业都要亲自向那些意气风发,奔赴抗战前线的热血青年送上自己的敬礼。

直到深夜,除了旅部的直属部队以外,其他部队都已经出发,刘建业才登上车站当天发出的最后一列军用专列。看着面前如星光一般灯火下沉寂的大地,刘建业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我的祖国,既是为了你粉身碎骨,我也是在所不惜,不为别的,只因为我的血管里面流淌的是祖先留下的中国人的血液。”

深夜,列车不断前进,除了偶尔的机车汽笛声,只有车轮撞击铁轨接头的声音,能够打破周围的一片沉寂。在旅部高级军官专用的车厢里,刘建业辗转反侧,思绪万千,竟是一时无法入眠。他索性不睡了,从行军床上起来,走到车厢接头的地方,点了一根烟,深吸了几口,看着外面的原野和繁星闪烁的夜空。

“什么时候学会一个人躲起来抽烟了?”身后响起了副旅长韩应斌的陕西口音。

“什么躲起来一个人抽烟?我还不是因为对时局的忧虑吗?”刘建业没有转身,直接从烟盒里掏出一根,递给韩应斌。

“我知道,你是担心国家民众和军队受的损失会十分巨大,可是,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只有先用一切办法,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然后才能再建设了,国如果没有了,那么不论如何建设,都是毫无意义的。”韩应斌点燃了烟,抽了一口,说道。

“的确如此,我也是没有任何方法,既能赶走日本人,又不让国家受到大的损失。这种想法,大概只有等到未来,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吧,至少在现在是毫无可能的。”刘建业说。

“我们作为军人,只能用自己的奋战,来努力减少这个过程里可能出现的损失了。这个时候不拼命,那还有什么拼命?”韩应斌重重的吸了一口烟,说道。

“我在想,我们需要多长时间,要有多大的代价,才能赶走日本人?赶走了日本人,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刘建业抬起头,看着天上的繁星,说道。

“我想时间也许会很长,代价也会很惨重巨大,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信,赶走了日本人,我们的国家肯定会很美,他会是我们真正的自己的国家。”韩应斌想了一会说道。

“对,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国家,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刘建业虽然知道,抗战结束以后很快,抗战时期的两个盟友就又会打上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但是,毕竟建立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中华民族的国家,是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都希望的。

“仲良,你今天做的那个那个演讲真得很不错,很有**,看得出来,你为了对日本的战争,准备了不少时间了。”过了一会,韩应斌谈起刘建业的演说。

“我是纯粹的即兴发挥,因为,日本人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只要还有一点热血的人,都会对他们的行径感到愤慨,和他们不共戴天,势不两立。说到准备,我倒是真的准备了很久,在陆军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和教育长杨先生交换对日本的看法,在地图上进行推演,筹划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还特地拜访过蒋百里先生。为此,我跟着杨先生学了两年的日文,虽说讲得还不算很地道,但是,看明白他们的文件还没有什么问题。”刘建业向韩应斌做着解释。

“那你们对战争的前景是怎么看的?”韩应斌也是一个不喜内战,主张对日抗战的军官,否则,就不会在中原大战结束以后,自愿申请到炮兵学校学习,以避开内战了。

刘建业听到韩应斌的话,就把他和杨杰一起拜见蒋百里先生时候,三人对抗战的分析和看法,讲给韩应斌听,还详尽的做着解释。

“对,就是要用空间换取时间,和他们打一场决不妥协的长期抗战,直到他们最后拖不起了,只能投降。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这话真是切合实际状况。百里公,真乃世之人杰。听说,蒋百里先生今年出版了一部书,名字叫做《国防论》,开篇的话就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有时间的话真该好好拜读一下。”韩应斌听完刘建业的话,顿时感慨万千。

“那没有问题,前一段时间,百里先生就给我寄来了一本样书,我刚读完,等一会,我拿给你,那可是有亲笔签名的赠书,很难得的。”刘建业得意地自豪了一把。

“仲良,你今天亮出那个发型的时候,实话说,我都被吓了一跳。你怎么想起来的?平时,你可是很注意形象,头发梳得很整齐的。”韩应斌又问起了刘建业的头发。

“这是两个考虑,一是抓紧时间,光头不需要梳理,可以节约时间;二是,万一头部受伤,可以尽快救治包扎,省去剃头发了。”刘建业是想起后世的人民解放军,上战场之前都会把头发剃掉,才这么做的。

“这个想法不错,等到有时间,我也去剃上一个光头。”韩应斌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决定效仿一下。

“晚上天凉,我们先进车厢吧。”刘建业看到时间不早了,要抓紧时间养好精神,未来的血战,谁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几天几夜不能河沿都是很正常,那时就需要有一个好身体和精力,就提议回到车厢。

“好吧,养足精神,和小鬼子好好干一家伙。”韩应斌说着,两人前后回到车厢。

军列继续前行,一路上所经各地的群众,听说这支路过的部队师奉命北上抗日前线,和小鬼子去拚命的中央军精锐部队,都纷纷组织了慰问团体,对部队热烈欢迎,男女青年还手捧鲜花到车上热情慰问,与官兵亲切握手致意,赠送水果、食品等慰问品,使官兵们十分感动。刘建业和韩应斌多次被群众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代表官兵向百姓表示衷心致谢,表示决不辜负全国民众的期望,狠狠打击日本侵略军,即使全旅官兵全部战死,也在所不惜。

8月5日,蒋介石发表告空军将士书,勉励弱小的中国空军将士及时奋发,完成任务,以谢国人对空军的支持。8月6日,蒋介石任命宋哲元、刘峙为第一、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统帅华北的国军部队,对占据平津的日本军队进行反攻,同时把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18军就是奉命前往华北的第一战区,参加对日军的反攻作战。同一天,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命令红军集中到陕西三原地区,整装待命,准备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改编。8月7日,长江日军舰集中上海,汉口日侨完全撤退。8月9日,华北日军寺内寿一部铃木重康旅团开始进攻平绥铁路南口,与汤恩伯之第七三军王仲廉师激战,南口血战开始。8月9日晚,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件”,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中尉大山、一等兵斋藤擅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驻沪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日本的无理要求被中国拒绝后,即动员驻上海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及舰艇登陆人员和“日侨义勇团”共万余人紧急备战。8月11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87、第88师到上海杨树浦及虹口以北布防,中国空军主力也开始由华北向上海方向集结。8月12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国民政府军队最高机关,下令中国海军征调军舰和民用船只,沉船封锁江阴长江水道(9.26二次沉船封锁)。8月13日,日海军陆战队首先由虹口向天通庵车站至横浜路段开枪挑衅,再以一部向宝山路、八字桥、天通庵路进攻,被第88师击退。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打响了——

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血肉磨房(一)

8月13日,列车行至武汉,刚在武昌站外停下,一名11师师部派出的联络军官就找到33旅旅部,交给刘建业一封师长彭善的亲笔命令。

刘建业打开命令,看了一遍,对联络军官说:“请转告师座,职率所部立刻遵命行事。”

等联络军官一走,刘建业就对参谋长张建下令:“立刻通知各部,部队不去保定了,转向上海南翔车站。”

趁着参谋长张建忙着联系下属各部的时候,韩应斌忙问怎么一回事情。刘建业把师长的手令交给韩应斌,然后一边通过车厢的窗户向外看,一边用低沉的声音说:“日本人又在上海动手了,所以军委会命令我们18军立刻掉头前往上海,那里可能会有一场大仗要打。”刘建业没有说出来的是,18军各部在上海所要打得,岂止是大战,简直就是大血战,11师作为18军的基本部队,可以说是上海一战,特别是在号称“血肉磨房”的罗店,损失极为惨重,等到从前线下来的时候,多年训练出来的精锐老兵,可谓是荡然无存。

“我们作为军人,为国家而战,那里不是一个死,就像你见过的那样,我们是去一同寻找死的地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们但求死得其所吧。”韩应斌似乎并不忌讳那个死字。

军列在汉口车站,转向东进,沿途依旧是各地群众自发的慰问欢迎活动。许多百姓自己面有菜色,却拿出了整篮整筐的鸡蛋,猪肉,慰问开赴前线的将士们,每节车厢里都被热情的群众塞进了不少鲜花,布鞋,任由将士们多方婉谢,却是无法阻挡群众们的热情。

8月14日,中国空军在杭州上空,首次对日作战。高志航率队击落敌机6架。“八.一四”定为中国空军节。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帝国政府声明》。声明严惩南京政府的。日本海军首次出动飞机轰炸南京。同日,国防最高会议以蒋介石为大元帅,组织大本营,设六部(黄绍竑、徐永昌、白崇禧、陈诚、熊式辉、吴鼎昌分任部长)。中国政府颁布对日抗战总动员令。中国共**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8月16日,国民政府下达国家总动员令,划全国为4个战区,建立战时体制。8月18日,日军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亲王博恭、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载仁晋谒日本天皇裕仁。裕仁天皇问:战局不断扩大,有无办法在集中兵力重点给中国以大的打击下,以和平方式迅速收拾时局。两位总长回答说:在陆海军两统帅部充分研究后奉答。

列车继续东行,经过南京的时候,正在陆军大学进行最后一年学习的杨伯涛也上了车,说是国难当头,不能安做课室。作为老长官,刘建业当然对此表示热烈的欢迎,当即在请示过军长以后,让杨伯涛代理副参谋长,参与全旅军事行动的策划和指挥。在列车在南京浦口车站等候搭乘火车轮渡过江的时候,刘建业特意借用车站电话,给正在学校给学生上课的妻子王靖芸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就要上前线作战,让她注意安全,特别是防范鬼子飞机的轰炸。列车过江到了下关车站,一个在车站值勤的军官,转交给在车站等候列车重新编组的刘建业一坛洋河大曲,说是自称刘建业妻子的女人托付他转交的,还让告诉刘建业,不要为她的安全分心,她会自己保重的,就是送给他壮行的,希望他能够打出中国军人的威风,早日打败鬼子,凯旋回家。刘建业马上冲出车站,在周围跑了几圈,四处张望,却那里能够看得见他想见的人呢?

8月18日,蒋介石再发告抗战将士书,以持久战、消耗战制倭寇之速战速决,以逸待劳,以拙待巧,以实击虚,以静制动,拼死抗战。

列车于18日晚到达上海郊外的南翔车站。部队下车以后,按照18军所属第三战区第9集团军的安排,先前往大场镇地区集结。11师同时按照命令,先将31旅调拨87师指挥,11师师部指挥33旅在大场集结后向江湾顾家宅前进。

8月20日,国民党中央常会决议以蒋介石为陆海空军大元帅。8月21日,日本“十月方略”出台。经陆、海军统帅部反复讨论,两位总长复谒日本天皇,对天皇18日垂问作出如下奉答:确保平、津地区安定,同时对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中国军队以痛击;确保上海,使中国丧失经济中心,同时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以威胁中国军队的生存;以上决策力争10月完成,估计那时可能使中国屈服而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据此,天皇于8月31日下达敕令:三个月灭亡中国。这就是日本的“十月方略”。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南京签订。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令,同意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历时半年的国共谈判终见了结。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这时,中国陆军第36、87、88师正对盘踞虹口、杨浦地区的日军发起攻坚战。由于南京大本营曾先后三次命令前线部队暂停进攻,致使日军得到增援,加上攻击部队缺少重武器,攻势虽然猛烈,仍然没有达到攻克虹口、杨浦日军据点,扫荡入侵上海日军的战略目的。第11师到达上海后,暂时编入第9集团军,由该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将军指挥,经指令,第11师和新到上海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2团胡启儒部进入江湾地区,作为攻击军的总预备队。8月20日晚,张治中将军指挥第36、87、88师继续猛攻虹口、杨浦日军据点,并以新到的第18军第98师全师加入。21、22日,各部队奉命继续攻击,因日军援军已到,据点工序坚固,攻击仍未得手,部队伤亡不断增加,战局陷于被动。

由于中国陆军主力被吸引在虹口、杨浦地区,8月23日拂晓前,日军第11师团在海军30多艘军舰密集炮火掩护下,向川沙口、狮子林等地强行登陆。获得滩头阵地后,即分兵向宝山、月浦、罗店等地进击。那里的守军仅第56师步兵1个连(因兵力不够分配,这里只配了一个连)。罗店当即被日军第11师团先头部队占领。

宝山位于上海的北面,北枕长江,东临黄浦江,南跨蕰藻浜,走马塘南北,西与嘉定相接邻,扼长江与黄浦江之咽候,在战略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罗店虽是一小镇,但它却是浏河至大场和嘉定至吴淞、宝山的交通枢纽,是上海北郊中日双方必争之地。罗店一失,则会使淞沪战场西北门户洞开、京沪交通线受到威胁。由于最高统帅部当时尚未派遣部队驻守,以至让日军轻易夺取。

日军在川沙口、狮子林登陆,占领宝山、罗店的消息,惊动了南京大本营,蒋介石即调精锐部队增援淞沪战团,特组建第15军团军,由陈诚兼任总司令,陈诚的副手,第18军军长罗卓英为副总司令,指挥蕰藻浜以北战争。划入第15集团军指挥的部队有第11、98师,正在增援途中的第18军第14、67师以及第56师等部队。正在指挥进攻虹口、杨浦日军据点的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与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得知后都及为震惊,他们经过商定后决定在顾家宅集结11师、大场集结98师,并以在嘉定集结的67师、炮兵16团统归18军军长罗卓英指挥,对川沙登陆之敌予以反击,力求歼灭该股日军。

尽管,18军特别是11师是陈诚的起家部队,被陈诚视为心头肉,为不辱使命,陈诚惟有忍痛一时,在打给18军军长罗卓英的电话里,严令部队:“只要完成任务,十八军打光打尽也在所不惜。”

军长罗卓英分配给11师的任务就是夺回罗店,为了加强11师的力量,外调给87师的31旅业在这个时候回归11师建制。该旅阵地移交与教导总队第2团和第61师362团。由于31旅归建需要时间,所以夺回罗店的重任就落在了刘建业第33旅的肩上了。

下午13时,11师师长彭善亲率参谋长梅春华、参谋蒋中光等人抵达罗店以南之33旅旅部实施靠前指挥,另派师直山炮营支援33旅作战。

师长彭善听完刘建业以第65团从罗店左侧,第66团从右侧实行钳形攻势,开拔沿途补充了不少新兵的补充团从正面实行牵制进攻,以旅部直属部队为预备队的方案以后,认为可行,予以批准。然后,彭善双眼直盯着刘建业的眼睛,以很硬的口气问道:“你有多少信心?”

刘建业面对师长彭善的凌厉眼神,毫不退让的大声说道:“职虽无成功之把握,却有成仁之决心。”

首节 上一节 11/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