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撞上李南星的目光。
那是一双怎么样的眼睛?
冷静、严肃、深沉、狠厉、决绝!
惋惜、仇恨、解脱、畅快、兴奋!
诸多感情汇聚在眼神内,最终只剩五个字,李南星挥舞羽毛扇,冷冷的宣布绝杀命令:“众将士,放箭!”
万箭齐发!
箭矢充足,尽管取用!
战马悲嘶,士卒惨叫,鲜血飞溅!
“殊死一搏,死战不退!”
耶律涅鲁古挥刀割下一块头皮,鲜血汩汩流出,以鲜血激发战意。
一夫拼命,百夫莫敌。
辽国最精锐的士卒搏命冲锋,就算占据弩阵、人数优势,看着如狼似虎的辽国士卒,依旧感觉到了冷意。
李南星再次挥舞折扇。
唐竹权、王盛兰等江湖人士,杨家精心培养的将领,各带一支小队,在弩阵掩护下冲锋,撕开敌人阵型,让耶律涅鲁古麾下士卒无法形成有效冲锋,只能单打独斗,无法发挥出全力。
接下来就是……杀戮!
战斗结束的很快。
耶律涅鲁古的士卒不是很多,以命搏命的冲锋,要么被弩箭射杀,要么被宋军围杀,很难取得太多战果。
偶尔能突破到弩阵附近,被整齐有序的士卒围杀,无穷无尽的宋军士卒形成三层铁桶阵,围得水泄不通。
“啪嗒!”
耶律涅鲁古的弯刀掉落在地。
放眼望去,遍地皆是尸骸,周围再无半个亲兵,只有无尽的苍凉。
耶律涅鲁古大喝道:“耶律洪基,出来见我,你敢不敢出来见我!”
耶律洪基策马走来:“朕来了!你是乱臣贼子,朕是真龙天子!朕是守护大辽的帝王,你是大辽千古罪人!朕恨不得把你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耶律涅鲁古狂笑:“成王败寇,这场战斗是我输了,但你没有赢!”
耶律洪基面色陡然转冷。
耶律涅鲁古摊开双臂:“来吧!宋人不会杀我,他们会把我留给你,李南星做事严谨,绝不会落人口实。”
“还有什么遗言吗?”
“哈哈!耶律洪基,今日的我,就是明天的你,我在阴曹地府等着你!你会成为亡国之君,哈哈哈哈……”
耶律涅鲁古肆无忌惮的大笑。
耶律洪基挥刀砍下他的脑袋。
还是那句话,造反是零和博弈。
成功了是皇帝,失败了是反贼。
要么胜利,要么去死,别无选择。
莫说是堂兄弟,就算亲兄弟带兵反叛耶律洪基,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也要毫不留情的杀掉,耶律洪基仇恨的看着人头落地的腔子,仰天长啸。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随着耶律涅鲁古倒下,这场反叛彻底结束,从耶律涅鲁古发动造反,到今时今日今刻,前后不足五十天。
短短五十天时间,契丹精锐大军死伤高达八万,大部分战死、伤残,轻伤数量极少,还有数万士卒被打散,有的能整编,有的会成为边境盗贼。
本就江河日下的辽国,差点被耶律涅鲁古打残,士卒、武林高手、功勋将领损失惨重,何止是伤筋动骨,简直是刺穿内脏,挥刀砍掉一手一脚。
燕云十六州是一定要归还的。
年年进贡的岁币再也不存在。
不仅少了“岁币”这种进项,还要给大宋战马,帮大宋建造马场。
谁都知道这会有什么后果。
那又如何?
饮鸩止渴,也要喝下去再说!
接下来的事情涉及到复杂至极的朝堂争锋,李兆廷没有参与,默默当做李南星的背景板,给李南星撑腰。
谁敢反驳我爹,我去谁家过年。
燕云十六州被胡人占据多年,内部胡汉混居,各种事情多不胜数,绝非签订一份国书,就可以交接领土。
首先需要大军驻守。
杨延昭责无旁贷。
作为杨家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宋收复燕云,就算死在边疆,杨延昭也是心甘情愿,毫不犹豫的执行。
其次需要文官治理。
一方面博学多才,懂得辽国本地风俗人情,一方面秉公执法,遇到某些标志性案件,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一方面机灵油滑,不能事事照本宣科。
燕云十六州,这么大的地盘,绝非两三个能臣干吏能治理好的,需要一大批文人士子,需要很多很多人才,为了选拔人才,特意开设一次恩科。
科举考试分为好几种。
除了正常举行的科举,如果发生某些大事,或者表彰有功之臣,可以举行一次恩科,除此之外,屡次科举不中或者排名稍稍靠后,擦边没上榜,可以酌情给予提拔,同样被称为恩科。
谁都知道,明年二月的恩科上榜率会非常高,上榜举子大部分会被外派到燕云十六州,一部分觉得燕云寒冷,地处边疆,容易被胡人袭扰,对恩科考试毫不在意,有的想捡漏,不管外派到什么地方,只要能上榜就是好事。
还有一批忠正耿直的学子,主动表示想去燕云,对恩科志在必得。
收复燕云这种大事,对大宋而言是绝无仅有的大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为此让步,谁也不敢置喙半句。
那些耍小聪明的家伙,不可避免被记下名字,你可以考的比较差,但不能偷奸耍滑,尤其是国子监太学生,一旦被发现,这辈子别指望能做官。
朝堂纷纷扰扰,你争我夺。
赵祯忙的脚不沾地,刘娥忙的腰酸背痛,这就需要XX肩颈按摩仪……这个不需要,只需要能臣干吏帮忙。
诸葛正我连续加班,点灯熬油。
身处核心的李南星,每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苏星河、薛慕华时刻守在李南星身边,手持一根千年人参。
相比朝堂纷扰,江湖比较安静。
谁都知道,朝廷会在年底举行最最隆重的庆贺,谁敢捣乱,必杀无赦,老老实实躲在家里等待庆典结束。
另一方面,李兆廷击杀完颜决,天罡排名升到第二,说是第二,实际上是天罡魁首,压下排名的是权势。
刘娥不可能“突破天罡”。
别的位置无法给刘娥排名。
八魁,刘娥算什么魁?
五邪,太后是邪魔外道?
四绝,太后给你展示绝活?
三魔尊,刘娥出身魔门,但把当朝太后算入魔尊,你有几个脑袋?
一仙二佛,更加不可能!
刘娥只能是天罡魁首。
永远不可能出手的天罡魁首。
李兆廷的排名是第二,却是实际意义上的魁首,绝没有半分虚假。
江湖人提及天罡魁首,肯定是踩着八魁上位的李兆廷,不是刘娥。
因为李兆廷真的会拔剑砍人。
以前的天罡第二呢?
他没能踩着八魁上位。
这是他和李兆廷的本质区别。
江湖风雨,实际战绩决定一切!
江湖老人们心知,新一代的天骄争夺已拉开帷幕,争斗越发剧烈。
老一辈八魁、五邪、四绝,都要逐步让路,年轻人逐步取代他们。
这是正常的江湖模式。
老家伙占据某个位置数十年,说明江湖一潭死水,没有绝世天骄。
张三丰除外!
这位陆地神仙是个bug!
出现在任何榜单都是欺负人!
一群猪的王者,同样是猪。
一群龙的最后一名,仍旧是龙。
混江湖的,谁想竞争“猪王”?
江湖大势,天骄云集,百家争鸣。
谁也不肯落于人后。
各门各派天才弟子纷纷出山。
就算不能大打出手、拔剑砍人,去京城看看热闹也算好事,反正李兆廷身负重伤,应该掀不起什么风浪。
北地局势逐步平稳,李兆廷回京城养伤,留下函谷八友保护李南星,前脚回到京城,后脚便是宾客云集。
收复燕云的功绩不能只给一人,必须众人瓜分,李南星前番破格提拔,预支功劳,在战场上的亮眼表现,全都算在李兆廷身上,再加上李兆廷轰杀完颜决的壮举,必须给予巨量赏赐。
参与此战的江湖人各有封赏。
独行侠客奖励武功秘籍、金银珠宝和灵丹妙药,给一块大侠金牌,类似吕秀才的关中大侠,用于吹牛逼。
有门有户的奖励牌匾,皇帝亲笔写的名门世家、江湖豪侠牌匾,有些人不需要这些,有些人眼睛瞪红了。
说的就是左冷禅。
参与战场是左冷禅的豪赌。
幸运的是,左冷禅此番赌赢了。
嵩山派江湖声望大大提高,朝廷赏赐数卷武功秘籍,提升武道底蕴,苦修三五年,就可以竞争七大剑派。
“这日子,舒坦啊!”
李兆廷伸个懒腰,扭动腰胯,骨骼关节咔咔作响,脊柱随之扭动。
与完颜决一战的损伤已然恢复,剑法更上层楼,在家闲着没事儿,李兆廷出门闲逛,尽情欣赏京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