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第289节

  李兆廷声音化为滚滚雷霆。

  如果青龙会五位龙头一拥而上,李兆廷会毫不犹豫召唤张三丰,如果只有朱顺水,李兆廷要看看朱侠武从燕狂徒的笔记中领悟的《少武真经》。

  燕狂徒好武成痴,天赋异禀,十岁自创绝学,十三岁开宗立派,二十岁威震武林,二十五岁成为黑榜魁首,四处挑战高手,搞得自己举世皆敌。

  燕狂徒不在乎权势、地位、金钱、美色、名誉,只在乎武道传承。

  在燕狂徒看来,武当功夫看重内家修为,多走阴柔一路,当然也有外家纯阳的功力修为,少林侧重外家武功,走阳刚一脉,虽有内家功夫呼吸打坐,仍不离阳刚套路,倘若少林武当的武功融为一体,必然能创出惊世绝学。

  燕狂徒分别与少林、武当的顶尖高手论武,在比斗过程中学会绝技,私下认真研究,钻研两派交融之法。

  十五年前,武夷山大战,燕狂徒被三百多位武林高手围攻,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拼尽全力突出重围。

  混战过程中,燕狂徒随身携带的练功笔记被朱侠武盗走,朱侠武利用衙门职务之便,审问少林武当逆徒,骗取两派绝学,结合燕狂徒的练功笔记,经过十年参悟,创出《少武真经》。

  为了让朱顺水掌控黑水道,朱侠武把少武真经传授给朱顺水,在死亡的威胁下,朱顺水毫无保留的爆发。

  李兆廷双手结印,佛光璀璨。

  左手食中二指并指成剑,幻成漫天剑影,飘忽迷漫,却又恢宏无比,右手剑指划起一道圆弧,至精至纯的如来神芒闪电般自圆弧中劈出,好似九天星河从半空崩裂,一剑霜寒十四州!

  如来神芒·佛光普照!

  数百道剑芒轰向朱顺水,李兆廷双掌向胸前合拢,面容宝相庄严,随即迅捷猛烈的突刺,随着剑指点出,一片劲风回旋而起,山崩海啸,神风怒号,水面裂开缝隙,寒梅傲雪尽迎风!

  如来神芒·佛法无边!

  顷刻之间,两式强招合二为一,化为四十九道剑芒,分别射向朱顺水周身四十九处要害,封锁闪避空间。

  朱顺水心知到了搏命时刻,只看李兆廷的赫赫威势,无需张三丰出手,连续不断的剑芒就能轰碎朱顺水。

  朱顺水双手结印,手印对手印,以道门九字真言手印,让自身快速进入天人合一状态,毕生功力融汇为一掌,掌心如绵似铁,赫然是太极绵掌。

  少武真经·武当掌!

  硕大的阴阳太极图腾空而起,与金光璀璨、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佛光正面对轰,水面震荡出五丈波涛,战船被水流冲开,足下码头轰然破碎。

  至阳至刚的剑芒四散飙射,至阴至柔的掌力粉碎万物,两股内劲向着四面八方猛冲,水寨大门被内劲轰碎,镇守大门的水匪,被内劲挤成碎肉。

  硕大的水球冲天而起,两人在十数条肆意飞腾的水龙之间闪转腾挪,朱顺水导气归元,顺水推舟,运转少武真经独门心法,太极绵掌化为重拳。

  大金刚拳。

  少林最刚猛的拳法,没有之一。

  除了百年无人修成,由于入门条件太苛刻,修行难度太高,被达摩院从七十二绝技中除名的“大光明拳”,大金刚拳就是少林阳刚拳术的精华。

  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变化。

  至大至刚的重拳轰向李兆廷。

  李兆廷双手抱球,如封似闭。

  一法通,百法通。

  杨昱乾说过,太极无处不在。

  在于剑,在于拳,在于枪戟。

  当李兆廷从“意境”角度领悟太极剑玄奥,就能触类旁通,把太极用于拳脚擒拿、刀枪斧钺、鞭锏锤抓。

  后坐扣脚、右转分手,左转扣脚,右转收脚展臂,用出一招云手。

  朱顺水至大至刚的拳劲,被李兆廷借力发力的野马分鬃卸去力道,右腿丝滑提膝格挡,防止朱顺水下绊,顺势缠丝十字手紧接搂膝拗步,以太极独有的借劲化劲之法,抬手化解朱顺水强猛威势的同时,右拳积蓄磅礴拳劲。

  朱顺水对武当绝学知之甚详,自是知道李兆廷下招是“搬拦捶”,以李兆廷的根基,这一拳能轰碎城门。

  太极拳威力最大的一招。

  双拳如炮,堪比擂鼓瓮金锤。

  更让朱顺水感到惊骇的是,李兆廷左手捏成弯钩,微微向下画弧,如果搬拦捶没能轰杀朱顺水,左手顺势画弧变为云手,右手借力变为单鞭,然后就是太极拳最恐怖、最无赖、最无解、最丝滑的循环:单鞭→云手→单鞭。

  双手如老牛推磨,内劲如磨盘般不断消磨敌人精气神,在敌人被磨盘碾成豆腐渣之前,能连到天荒地老。

  只要被云手勾住,就会陷入李兆廷的节奏,承受李兆廷的无限连招,就算是铜铸铁打,也会被碾成碎块。

  太极拳最恐怖的地方,不在于借力卸力,而是只要把握住节奏,敌人就会在无限连招中被打的节节败退。

  尤其是李兆廷这种高手,体内阴阳二气交错变化,精气神三元归一,内外均是阴阳交融,要么承受轰碎城门的进步搬拦捶,要么承受无限连招。

  两条路都不是死路。

  每条路都有脱身机会。

  就像张三丰说的,做人做事不能太过决绝,不留余地,倘若太极拳施展到了绝境,阴阳循环必然被打破。

  这会给敌人玉石俱焚的机会。

  李兆廷的招数没有用绝,朱顺水窥探到了破绽,面色涨红,催动残元催命的搏命法门,头发肉眼可见变白,左手竖掌成刀,右手紧紧握住拳头。

  一拳、一掌!

  拳是少林拳,掌是武当掌。

  拳掌合璧·少武真经!

  李兆廷狼腰一扭,紫薇软剑咆哮着从腰间弹出,刺向朱顺水胸口,李兆廷右手恰在此时探出,精准握住紫薇软剑剑把,积蓄至今的剑意尽数释放,剑气如莲花,白龙出水,水凝白莲。

  上下左右尽是莲花,每朵莲花都是由剑气汇聚而成,随着花瓣绽放,一道道剑气飙射,笼罩方圆二十丈。

  在朱顺水眼中,整片天地成了剑气海洋,周身四方尽是剑气,周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都在攻击范围内。

  朱侠武去哪了?

  青龙会的帮手去哪了?

  开战之前,朱顺水与青龙会数位龙头达成协议,九月龙头老刀把子,十月龙头燕龙渊全都答应相助,再加上五月龙头朱侠武,以及十二月龙头提供的精锐杀手,李兆廷绝无生还机会。

  伏击李兆廷的计划,不是朱顺水设计的,而是朱侠武设计的,李兆廷提及的借刀杀人,是朱顺水得知计划后补充的小计划,想从替身变为本体。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计谋。

  朱侠武从未现身。

  龙头和杀手连影子都没有。

  抵抗李兆廷的唯有朱顺水。

  朱顺水如何能挡住这等强招?

  生死关头,朱顺水想到李兆廷刚刚说的话,脑子越发慌乱,错过最后一丝逃命机会,等到他反应过来,三百六十五道剑气已经封住他全身窍穴。

  “嗖!嗖!嗖!”

  剑气顺着窍穴进入奇经八脉,侵入五脏六腑,摧毁肌肉骨骼,朱顺水好似哥窑瓷器,皮肤裂开渔网痕迹。

  “轰!”

  剑气从外而内进入身体,再从内而外飙射出来,只在刹那之间,当着黑水道群雄的面,朱顺水化为齑粉。

  知道朱侠武真身的管事非常少。

  在九成九九九成员心目中,朱顺水就是朱大天王,随着朱顺水被轰杀,黑水道成员的精神意志彻底崩溃。

  “柔水神君”雍希羽被冯素贞用圣王剑法束缚移动范围,蓝凤凰趁机弹出金蚕蛊,狠狠咬在他的脖子上。

  雍希羽不想受零碎折磨,主动打开毒水喷筒,死在自己的毒水下。

  五剑叟被数十高手圈踢,被激烈场面吓得心神剧裂,哪有反抗之力,勉强支撑几十招,被众人乱刀分尸。

  三恶、四棍被李兆廷擒拿。

  除了镇守十二连环坞的章残金、万碎玉两位长老,烈火神君蔡泣神,以及红衣余杀、锦衣苏杀、白衣龚杀、玄衣敖杀、灰衣巫杀五位管事,十二连环坞高层人物,被李兆廷一网打尽。

  这就完了?

  事情当然不会结束。

  如果十二连环坞没有解散,说明还有个朱大天王,身份必然暴露。

  如果没有“朱大天王”,周围势力会一拥而上,吞并十二座水寨。

第213章 楚留香:专业捣乱,战绩可查

  事实上,朱侠武来了!

  朱侠武从未想过杀掉朱顺水,只想稍稍敲打,主要目标是李兆廷。

  李兆廷出道不足一年,对青龙会造成了严重损害,大龙头发下任务,许诺一件珍贵的天材地宝作为酬金。

  朱侠武非常需要这件天材地宝,他的武功遇到瓶颈,仅凭苦修,无法突破当前境界,只有两种突破方式。

  一是进行生死搏斗,在生死一线的压力下激发身体潜能,他需要旗鼓相当的对手,需要把生死置之度外。

  朱侠武不喜欢与敌人搏命。

  他喜欢潜伏、偷袭、刺杀!

  朱侠武是天下第一杀手。

  偷袭暗杀是他最擅长的本事。

  这种突破方式被朱侠武放弃,另外一种突破方式,就是借助外力。

  借助天材地宝、奇珍异宝、灵丹妙药的力量,强行冲破武道瓶颈。

  朱侠武有种感觉,只要成功突破当前瓶颈,就能达到燕狂徒、郭不敬的武道境界,成为真正的绝顶高手。

  称霸江湖,终归要比武决胜。

  只靠阴谋诡计、偷袭暗杀、黄雀在后是不行的,这是决定朱侠武武道潜能的最重要的突破,大龙头用这件宝物作为悬赏,摆明了在引诱朱侠武。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龙头了解朱侠武的武功,了解他的状态,了解他的需求,朱侠武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内。

  朱侠武野心勃勃,岂能甘心被大龙头所掌控?哪怕牺牲十二连环坞,牺牲用二十多年时间组建的势力,也要获得突破机会,一点点摆脱大龙头。

  计划很美好,变数很无奈。

  众所周知,那些用十几年时间策划阴谋诡计的阴谋家,最怕两个人,一是陆小凤,二是楚留香,这些人策划时间越久,越严密,越容易被破坏。

  江湖最坚挺的两根搅屎棍!

  朱侠武面对的是其中一根。

  楚留香!

  看着风度翩翩的楚留香,朱侠武有踩到屎的感觉,嘴里好似嚼着一块狗屎味的牛皮糖,又臭、又粘、嚼不动、咽不下去,死死粘贴在口腔里面。

  李兆廷热火朝天的剿匪,让朱侠武忽略了楚留香,楚留香易容伪装,潜入江陵水寨,成功盗取一叠账目。

  有的是朱顺水的私账。

  有的是朱侠武和青龙会的交易。

  有的是与别的龙头的交易,比如帮助燕龙渊打造武器、铠甲,利用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大量囤积粮草。

  还有八封往来信件。

  按理说,秘信应该阅后即焚。

首节 上一节 289/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