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第19节

  ……

  天鸿书院是庐州最好的书院。

  山长应明科举出身,做过武官,允文允武,书院教育亦是如此,李兆廷到书院的时候,学生们正在踢球。

  宋朝重文轻武,但这个时期的文人秀才,绝非后世印象的酸腐书生,书院开设的科目,比高三更加丰富。

  飞鸿书院主要教导的科目包括:儒家经典、骑马射箭、弹琴书法。

  选修课:园林设计、绘制地图、易经八卦、蒙语、满语、游泳……

  学生每隔一月考核一次,主考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共六门主课,选修课酌情加分,外语相对加分较多。

  今天刚好是飞鸿书院放榜日。

  共有三位学生得到优秀评价。

  展俊、公孙策、包拯。

  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议论最多的是包拯的成绩,大家多有不服。

  展俊和公孙策都是六门全优,评为优秀无人不服,包拯的成绩是三优一劣一平一常,有一门主课非常差。

  这门科目是……音乐!

  偏偏包拯和音乐老师关系极佳,时常喝酒聊天,谈论庐州风月,学生们觉得包拯能评优,多半是走后门。

  李兆廷差点笑出声来。

  以铁面无私名传史册的包拯,上学时成绩评优,竟然是靠走后门!

  这比刮陆小凤的胡子,看唐竹权跑步减肥,让西门吹雪蒸米糕,还要有趣一百倍,真不愧是少年包青天!

  李兆廷一眼认出了包拯。

  黑脸、月牙、一身正气。

  形象特征太过明显。

  认不出来才是不正常。

  华夏人怎么可能不认识包拯?

  公孙策也是一眼辨认。

  面如冠玉,英俊潇洒,风华正茂。

  唯独成绩最好的展俊,相对而言姿容有些平庸,好在,他有个好弟弟,乃是大相国寺“戒”字辈的高僧。

  “有些人六门全优才能评优,有些人三门优秀就能评优,人和人啊,就是不一样,我就没有这份好运气。”

  “切!包拯主课成绩不算优秀,但他附加分高!选修课科科满分,你要是有这个本事,你也能三科评优。”

  “我就不信包拯有这么神!”

  “公孙策,包拯就是比你强!”

  “那就比一比吧!”

  公孙策一把拉住包拯。

  两人一黑一白,黑白分明,都是优秀生,时常被好事者拿来比对,包拯相对比较淡定,公孙策多有不服。

  年轻朝气,就是要不服输!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李兆廷上前一步,分开两人,包拯本以为有人来劝架,心中一喜,却听李兆廷说道:“我给你们做公证!”

  “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李兆廷,表字布衣。”

  李兆廷在金陵读书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小神童,若非被流放岭南,早就和二表哥李寻欢互相卷科举了。

  也是巧了,金陵书院的监院,前些时日告老还乡,他是庐州人,被天鸿书院返聘,担任天鸿书院的监院。

  监院是书院二把手,对学生的威慑力比山长更胜一筹,县官不如现管,监院约等于后世学校的教导主任。

  若非有监院做担保,就算有花家的关系,书院未必会让外人参观!

  监院捋着胡子说道:“你们刚才说有学生走后门,现在咱们找个外来人作为公证,输的人,不要输不起!”

第18章 虐菜局,侉屹族宝藏

  公孙策输了。

  输在傲气。

  如果公孙策与包拯比踢球、弹琴、书法、游泳,都有可能取胜,但公孙策心高气傲,非要与包拯比推理。

  公孙策把五枚铜钱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方式藏在天鸿书院五个地方,包拯要在一炷香时间内找到全部铜钱。

  包拯一如既往的卡点儿取胜。

  输给包拯,不算什么,以后想办法赢回来即可,但今日有外人在场,书院同学议论纷纷,不免心浮气躁。

  展俊突然问道:“李公子,监院说你是金陵神童,不知可否赐教?”

  李兆廷耸耸肩:“呃……我比较擅长卜卦,你印堂发黑,命犯五行,凡是五行之地,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听到这话,书院学生哄堂大笑。

  展俊询问:“何谓命犯五行?”

  李兆廷道:“下雨时不能出门,不能去深山,不能去密林,不能心火旺盛意气用事,更不能遇到大铁锤。”

  “如何化解灾劫?”

  “金木水土都好解决,唯独心火旺盛之劫,着实难以化解,自恃才高,心浮气躁,会严重影响考试发挥!”

  “你……”

  “你们都觉得自己是神童,却不知京城神童多如过江之鲫,若是不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恐遭名落孙山。”

  关于天才,有个很有趣的说法。

  某个武道天才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破碎虚空,飞升仙界,成为天庭十万天兵天将之一,对手是一只猴子。

  这种说法有个更加形象的例证。

  某个小县城的天才学霸,从小到大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成功考上了清北复交,发现自己是最后一名。

  宋朝有几次科举非常卷。

  除了嘉佑二年龙虎榜这种文曲星下凡也麻爪的伟大壮举,包拯参与的科举同样很卷,同科有好几位宰相。

  李兆廷说的道理,谁都懂!

  懂不懂是一回事,想不想听这些话是另一回事,外人说这些话,无异于挑衅书院,学生们必须给出应对。

  若是认了,岂不被人小觑?

  展俊和公孙策挡住李兆廷。

  两人要与李兆廷比比文采。

  李兆廷打开折扇,淡然一笑,和监院对视一眼,一切都心照不宣。

  天鸿书院不缺天才,不缺名师,不缺关系网,唯独有一点不好,学生要么骄傲自负,要么太过懒散躺平。

  老监院做了几十年教导主任,见识过无数心高气傲上京赶考的学子垂头丧气归来,很多学生会一蹶不振。

  监院年轻时主抓刻苦,壮年时主抓品行纪律,年纪大了,精力衰退,唯一能传授给书院学生的就是心态。

  高价聘请的阳大学士非常认同监院的理念,根据阳大学士判断,天鸿书院有可能中举的,唯有包拯一人。

  公孙策有两成机会溜边儿。

  展俊有九成概率名落孙山。

  李兆廷微笑道:“诸位,我知道你们不服气,咱们都是读书人,琴棋书画随便你们出题,别说我欺负人!”

  “好,让我先来!”

  包拯的好朋友仑日经主动上前。

  “这位兄台,请出题!”

  “这位兄台,承让了!”

  “让我来!”

  “承让!”

  “这次换我!”

  “承让!”

  “我要和你比下棋!”

  “承让!”

  “承让!”

  “承让!”

  一个时辰后,李兆廷吹着口哨哼着歌离开天鸿书院,展俊等人满脸都是难以置信,跌坐地上,垂头丧气。

  这家伙真的是人类吗?

  我们的对手就是这种非人哉?

  老监院笑呵呵的说道:“你们今天勇敢的站出来,说明你们不服输,既然不服输,就想办法胜过李兆廷。

  把李兆廷作为你们追逐的目标。

  当你们取得一定成绩,觉得自己学有所成的时候,就想想李兆廷。

  俗话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技不如人,不丢人。

  丢人的是输了胆气。

  你们以为一次就能考中吗?

  如果你们初次考试失败,有再来一次的勇气吗?都给我站起来,立刻回教室上课,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

  这是阳大学士给你们的考题!

  机会,给你们了!

  让我看看你们的决心!”

  展俊等人立刻返回教室,先前的浮躁气氛,被李兆廷消弭七八成。

  阳大学士满意的点点头。

  山长暗暗松了口气。

  录取率对书院影响极大。

  如果某家书院的学生中举较多,甚至中了状元,书院会变得越发红火,如果无人考中,书院会逐步没落。

首节 上一节 19/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