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第128节

  刀谱供奉在五台山清凉寺。

  阿傩刀,斩情丝,断俗缘。

  阿傩是佛祖的弟子,有一天,他向佛祖忏悔,表示自己爱上一个女孩,佛祖问阿傩,你有多爱这个女孩?

  阿傩说出惊世骇俗的石桥禅。

  “我愿意化身一座石桥,愿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那个女孩从桥上走过。”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有一天,这个女孩去寺庙烧香,向佛像祈祷:“我爱上一个和尚。”

  佛祖显灵,问她:“有多爱?”

  女孩说出相同誓言:“我愿化身一棵树,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能为他乘凉。”

  阿傩和女孩的愿望成真了。

  阿傩化身石桥。

  女孩变为桥头的大树。

  日日在一起,永远不相见。

  直到有一天,石桥破损,人们砍了这棵树,用主干修复石桥,阿傩和女孩终于团聚,故事有了圆满结局。

  迦叶拈花一笑,传下拈花指。

  阿傩情僧盟誓,传下阿傩刀。

  阿傩刀经历红尘、大彻大悟、皈依佛法的佛门绝刀,斩情丝,断俗缘,就算八师巴遇到了也不得不慎重。

  从理念而言,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阿傩刀,克制变天击地精神大法,任凭如何幻化场景,都能挥刀斩破。

  只不过,想练成佛门绝刀,必须经历滚滚红尘,经受红尘炼心,自从阿傩刀流传于世,没听说有人成功。

  由此衍化出执魔版本。

  不能一念成佛,那就一念堕魔,以欲为生,七情六欲,尽在刀锋。

  缺点是容易被欲念吞噬,变为肆无忌惮的怪物,阿傩刀的魔性甚至比神刀斩还要高,修行者大多会入魔。

  既不能成佛,又不能入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只能把秘籍收起来,等待有缘之人。

  沈玉门就是有缘人。

  很少有人知道,世上存在同时练成佛魔两个版本的阿傩刀的绝世奇才,这位奇才是沈玉门的姥爷,练成后大彻大悟隐居避世,只留下市井奇闻。

  沈玉门没有姥爷的奇绝经历,但他天赋异禀,悟性奇高,靠着满腔热血和建功立业的念头,练成阿傩刀。

  阿傩刀没有固定招数,只有入魔和成佛的理念,魔以欲为生,沈玉门建功立业的念头,恰好能化为执念。

  执念成魔,横行无忌。

  刀意引动厉胜男的心绪,干扰厉胜男的感知,平平无奇的刀招,却有二十七种变化,细细看去,会发现二十七种变化实际上只有一种,这种如真似幻如虚似实的感觉,让人心神俱震。

  厉胜男内心坚定,不动如山,怎奈阿傩刀同时干扰内心、精神、神经,五官五感全都受到影响,这不是如梦似幻的精神攻击,而是冷厉的刀芒,恍恍惚惚的刀光让厉胜男想起了过去。

  伴随而来的是……仇恨!

  全家灭门的仇恨!

  厉胜男不想再想起这段经历,沈玉门偏要让厉胜男想起,刀剑对轰,意志对冲,半座天宁寺被轰成废墟。

  “你!找!死!”

  厉胜男披头散发,双目血红,宝剑泛起红光,化为一条滔滔血河。

  “血河神剑?有意思!”

  沈玉门心高气傲,挥刀反击。

  刀剑轰隆轰隆对撞,两人毫无保留的对轰真元,强如梅念笙,面对两只怪物的对拼,只能躲藏的远远的。

  不是梅念笙不够强,而是沈玉门和厉胜男太强,两人没有丝毫顾忌,不在乎误伤他人,不在于殃及池鱼。

  厉胜男背靠魔教,资源丰富。

  沈玉门背后关系比魔教更复杂,若论家产财富,比魔教更胜一筹。

  这般惊天动地的对轰,就算江陵城的武林人士都是聋子,也能感觉到,纷纷赶到天宁寺,看到殿前大佛。

  真气对轰太过剧烈,大佛上的泥塑早就被轰飞,肚子里的珍珠美玉洒满大雄宝殿,机关通道也被打开,里面散发出宝光,显然有数不尽的珍宝。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只要趁乱冲进去,胡乱抓几件珠宝玉器,后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

  话是这么说,谁敢上前争抢?

  就算有人上前,抓几件够吗?

  抓三件是几件,抓五件是几件,抓十件还是几件,既然抓了三件,自己安然无恙,会不会想继续抓几件?

  抓满一只手,就能抓满两只手。

  塞满一个兜,就能塞满两个兜。

  利令智昏。

  金银珠宝近在眼前。

  有几个人能忍耐得住?

  最后,与其冒险去争抢宝藏,为何不在外面守着,伏击那些幸运儿,相比冒险争抢,抢劫显然更加安全。

  血刀门弟子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与凌退思不是合作关系,而是仇人关系,他们伏击凌退思,不是帮他假死脱身,而是想把丁典夺走。

  没想到,凌退思安排了替身,逃到两湖龙沙帮总舵,周围都是江水,血刀门弟子自幼在大雪山长大,对水性可谓一窍不通,只能在江陵城等待。

  等待是有好处的!

  连城宝藏就是最大的好处!

  这批血刀门弟子共有五人,为首的名叫宝象,络腮胡子,满脸横肉,身材又高又壮,胸前有一大片胸毛。

  宝象挠了挠胸毛,大笑道:“老天爷赐给咱们宝藏,肯定要拿到手,咱们不能太贪心,守住一处路口就行,所有从这里过的,全都留下买命钱。”

  “如果我不想给钱呢?”

  一个厚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那就把命留下!”

  宝象挥刀向后劈斩,本以为对方只有一个人,没想到是一大群人。

  为首的四十来岁,面如冠玉,温文尔雅,面带笑容,不像武林人士,更像秀才举人,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此人名叫江别鹤,最近十年声名鹊起的江湖侠客,为人乐善好施,在江南名声极好,绰号“仁义无双”。

  这件事是江别鹤策划的。

  江别鹤为此努力了十几年。

  没有人知道他忍耐了多久,也没有人知道他如何渡过低迷时光,只知道他名叫江别鹤,是很有名的侠客。

  血刀门弟子都是土匪,杀人放火奸银掳掠无恶不作,人见皆可杀。

  在这种情况下,江别鹤这种正气凛然的侠客,更是责无旁贷,让他一个人打这么多血刀僧,显然打不过。

  江别鹤身边有两个帮手。

  一个是华山朝阳峰长老岳松涛,拳剑双绝,出剑如风,快如闪电。

  一个是玉笔山庄庄主杜希孟,隐居大雪山,很少外出,身份神秘。

  江别鹤冲锋在前,岳松涛和杜希孟为他掠阵,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招揽到的乌合之众,围着血刀僧暴揍。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是好名声的作用。

  江别鹤振臂一呼,至少有十几个人拔剑出手,还有几十人围观,想抢夺财宝的江湖人,下意识靠近过来。

  浑水摸鱼需要有人搅混水。

  搅混水需要“领头人”。

  江别鹤就是最好的“领头人”。

  江别鹤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成功做成这件事,就算武当派和怒蛟帮的高手赶到,把连城宝藏夺走大部分,江别鹤也是大赚特赚。

  江别鹤的目标从来不是宝藏。

  江别鹤要的是名利。

  他要成为荆襄武林盟主。

  ……

  程砚堂不想掺和宝藏的事情,借口审问盗匪,留在两湖龙沙帮总舵,李兆廷乘坐小船,赶往城南天宁寺。

  刚刚上岸,一道白影挡在身前。

  一袭白衣,戴着面纱,头顶有精致的抹额,只能看到炯炯有神的眼睛,身材曲线玲珑,散发着清冷仙气。

  白衣仙子伸出手指,勾了勾。

  “李兆廷,打一架吧!”

  “姑娘的气质风华绝代,比魔教圣女更胜一筹,比起静斋仙子,想来也是不差半分,说话怎的如此粗鲁?”

  “因为我戴着面纱。”

  “这有什么关系吗?”

  “摘下面纱的时候,我必须表现出仙子仪态,戴上面纱的时候,如果我仍旧要伪装,面纱不是白戴了吗?”

  “原来如此!”

  李兆廷淡然一笑。

  这是摘面具和戴面具的理论。

  戴上面具,实际上是摘下面具,释放自己的本性,释放野兽天性。

  摘下面具,实际上是戴上面具,隐藏自己的本性,压抑躁郁脾气。

  白衣仙子也是如此。

  “敢问仙子名号?”

  “如果我愿意说出名字,何必要佩戴面纱呢?都说李公子聪明绝顶,为何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啧啧啧!”

  白衣仙子显然是不肯吃亏的。

  李兆廷说她粗鲁,两句话时间,立刻找回场子,仙子也斤斤计较。

  不对,应该是针针计较。

首节 上一节 128/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