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第108节

  本质是一种“袖功”。

  此法对根基要求极高,但练成后随手一拂,就能有偌大威能,对于前辈高人而言,属于装逼必备的绝技。

  最适合此法的武器是披风。

  僧人甚少佩戴披风,以随身袈裟作为武器,因此名为袈裟伏魔功。

  戒贤何等眼力,一眼认出鸠摩智用的是少林绝技,戒贤曾作为代表与南少林武僧切磋,对南少林三十六房的绝技均有了解,对少林本宗亦有了解,抬手轰出一掌,轻盈卸掉刚猛拳劲。

  鸠摩智袈裟飘飞,双手以袈裟为遮掩连续出招,招数快速闪电,好似有七八条手臂,转瞬用出七门绝技。

  戒贤不惊不乱,不骄不躁,只以左手御敌,任凭鸠摩智招数千变万化,出招劲风呼啸,只需掌力送到,鸠摩智必然会变招,千般招数一掌破之。

  这一掌不是刀削斧凿,不是用长枪大戟强攻猛打,而是四两拨千斤,招数都是柔劲,有佛门独特的轻柔。

  如佛灯,似佛光。

  轻柔中透着坚韧。

  坚韧中显化慈悲。

  大悲掌!

  大相国寺“了”字辈高僧了结大师创出的绝技,既有普度世人之慈,也能金刚怒目,是不可多得的绝学。

  鸠摩智心中惊讶,虽说他没有拿出全部实力,但一连用出十几门绝技,没能逼退对方半步,甚至没能让对方用两只手御敌,戒贤未免太过强大。

  鸠摩智不知道,戒贤的武功在大相国寺稳居前五,真实战力前三。

  衍悔大师,还有那几个“了”字辈的老和尚,他们功力比戒贤浑厚,战斗经验更丰富,还自创契合自身的武技,但他们老了,身体走向下坡路。

  如果他们年轻十岁,戒贤最多能与一人同归于尽,但是,没有如果,时间是最无情的利刃,就算有霸王神勇,在时间侵蚀下,也会躺倒在病床。

  战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佛寺而言,哪个分院战斗经验最丰富?罗汉堂?达摩院?这些分院钻研武学,战斗经验不一定丰富。

  经验最丰富的是戒律院。

  唯有戒律院长期发生争斗。

  戒律院的目标是全体弟子。

  必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保证无论谁犯错,戒律院都可以拿下。

  巧的是,戒贤是戒律院首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戒贤实际上是出家避祸,早年犯下过命案,原本想暂避一段时间,后来他真心皈依。

  与别的弟子相比,戒贤有佛门弟子最稀少的狠劲儿,战斗越是激烈,越是心如止水,静心观察敌人武技。

  如果鸠摩智用密宗绝学,戒贤多半看不懂,鸠摩智用少林绝技装逼,大家都是禅宗的,戒贤岂能看不懂?

  鸠摩智妙招跌出,连续施展出如影随形腿、多罗叶指、大金刚拳、千叶如来手、拈花指、摩诃指等绝学。

  眼花缭乱的绝技把人看呆了。

  鸠摩智姿容体态宝相庄严,一看就是佛门高僧,全力出手之下,四面八方都是掌印腿影,恍若千臂如来。

  斗到兴奋处,鸠摩智双手分合,用出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掌风呼啸,若有若无,掌力早已散溢于虚空。

  作为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的招数不算精妙,都是古朴稚拙的路数,精要在于般若智慧,在于永无止境。

  般若掌是学不完的。

  真气越练越纯,掌力越练越强,招数愈练愈精,不需勤学苦练,全靠自身佛法领悟,完全贴合禅宗理念。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

  般若佛法讲究空无,般若掌使到最后一招“一空到底”时,既不是空,也不是非空,掌力化于无形,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色是空,声香味触法也都是空,掌力是空,空即是掌力。

  鸠摩智是密宗高僧,兼修少林七十二绝技后,对禅宗佛法颇有涉猎,他才智高卓,内心蒙尘,思绪不乱。

  就连扫地神僧也亲口承认,鸠摩智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基础知识,比谁都扎实。

  只不过杂念过多,执念成魔。

  显现在武功方面,鸠摩智可以轻松领悟般若掌所有招数,却不知最后一招如何施展,千般苦思不能入门。

  鸠摩智能领悟似空非空,掌力胜过少林九成九的武僧,但想领悟一空到底的终极境界,那是万万不可能。

  眼见鸠摩智用出般若掌,戒贤不敢托大,双手齐出,左手大悲掌,右手十二擒龙手,抓向鸠摩智的咽喉。

  刹那之间,从远攻变为近战。

  贴身近战,招招险峻。

  由于身体贴的太紧,某些招数只有三寸之地,擒拿手对捉时,更是只有一节指尖能动,凶险处难以形容。

  四条臂膀相互锁缠,四只手掌捏成龙爪,两人指力对指力,谁也无法压服对方,足下地砖轰然裂开,蓦的,戒贤小指微动,借助半寸之地点向鸠摩智手腕脉门,鸠摩智躲闪不急,脉门被指力轻轻一触,手臂顿时酸麻无力。

  倘若戒贤有歹心,只要顺势催动指力向上翻折,鸠摩智两条手臂会被他扭成麻花,但他显然不会这么做。

  戒贤后退半步,点到为止。

  “阿弥陀佛,明王好功夫。”

  “大相国寺藏龙卧虎,小僧难敌戒贤大师,这场争斗,是我输了。”

  鸠摩智非常干脆的离开。

  达摩智满脸懵逼。

  你怎么跑了?

  咱们不是这么说的啊!

  李兆廷猜到鸠摩智为何要跑。

  从出招痕迹判断,鸠摩智应该练了小无相功,以此催动少林绝技。

  短时间内自是无妨。

  但是,根基武功是密宗,内功心法是道家,御敌武技是禅宗,要么把三家绝学融为一体,要么走火入魔。

  暗伤看似已经解决,实际上藏匿的更深,深入奇经八脉,除非把一身武功尽数废掉,否则随时可能反噬。

  可以比斗招数,可以见招拆招,可以强招对轰,绝不能比拼真气。

  武者到了比拼真气的地步,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能造成严重损害,体内暗伤在此时爆发,鸠摩智支撑不住。

  鸠摩智必须跑!

  跑到墙外的小胡同里吐血。

  他不能公开露出狼狈姿态。

  这是他的尊严!

第82章 大相国寺杀人事件

  达摩智有老鼠进猫窝的感觉。

  不仅是猫窝,而且窝里都是杀气腾腾的狸花猫,磨牙吮血,等着把他熬煮成一锅浓汤,一只猫分享一勺。

  达摩智暗暗埋怨鸠摩智。

  说好了先唇枪舌战,压下大相国寺的气势,然后再比武论道,用精妙招数击败几个僧人,一举扬名京师。

  现在是什么鬼?

  辩经莫名其妙变成武斗。

  武斗输了一招立刻跑路。

  你无坚不摧的火焰刀呢?你精妙绝伦的少林绝技呢?全都不灵了?

  鸠摩智也是有苦难言。

  他被慕容博勾引起了野心,贪恋中原高深秘籍,自信聪明绝顶,能够修成一切神功,什么秘籍他都想要。

  密宗根基、道家心法、禅宗武技。

  不冲突就有鬼了。

  如果鸠摩智专修密宗绝学,就算戒贤能够取胜,也不会这么容易,就算最终失败,也不会跑的这么狼狈。

  当然,不能全怪慕容博。

  鸠摩智修心不到家,贪恋绝学,贪恋名誉,佛门有“贪嗔痴”三毒,鸠摩智照单全收,早已经毒入五脏。

  扫地神僧说过,对于僧人而言,肉身中毒,哪怕走火入魔经脉寸断,尚且有药可医,内心可以得到超脱。

  “贪嗔痴”是心毒,无药可解。

  即便是怪物云集的《风云》,当世最强宝剑“绝世好剑”,依旧是以贪嗔痴三毒淬火,可见三毒的威能。

  从某种层面而言,鸠摩智和任我行的状态很相似,越是勇猛精进,越是修行高深武功,对自身危害越大。

  可以教导弟子,可以比武争胜,但不能过度损耗,一旦真气损耗过度,或者太过兴奋,很容易引发反噬。

  鸠摩智武功远超达摩智,身体状态远远不如,撑到现在实属不易。

  达摩智哪知道这些因果?

  讪笑着看向周围僧众。

  戒贤返回座位。

  戒逸、戒嗔、戒空跃跃欲试。

  李兆廷兴高采烈的看热闹,两人余光对视,李兆廷给达摩智鼓劲。

  “达摩智大师,加油!”

  “大不了和这些秃驴拼了!”

  达摩智: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他妈也是秃驴!你能说几句人话吗?

  达摩智胸闷气短,气息不畅,想到李兆廷的名声,后背泛出冷汗。

  我不会被他嘴死吧?

  大日如来,我要回密宗!

  中原太危险了,我要回密宗!

  连续的意外让达摩智惊吓过度,颤抖的好似鹌鹑,这种状态,莫说与戒逸戒嗔比武,就连展昭也能虐他。

  此时的展昭还是小孩子,远没达到凡人之躯对战神魔的程度,武功稍高于五鼠合力,根基远不如达摩智。

  还是那句话。

  比武争胜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单纯比对数值毫无意义。

  江湖有名的高手,哪个没有在数值劣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经历?

  数值再高,招数再妙,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也是废柴。

  比武显然是比不下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08/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